一种尺骨近端后侧接骨板

文档序号:26139652发布日期:2021-08-03 14:23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尺骨近端后侧接骨板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尺骨近端后侧接骨板。



背景技术:

尺骨近端后方位于皮下的突起为鹰嘴。与前方的尺骨冠状突构成半月切迹。此切迹恰与肱骨滑车形成关节。尺肱关节只有屈伸活动,尺骨鹰嘴骨折是波及半月切迹的关节内骨折。对于严重程度较重,复杂程度较高的尺骨鹰嘴骨折,目前使用尺骨鹰嘴接骨板进行内固定是首选的方案。现有的尺骨鹰嘴接骨板在固定时贴合在尺骨鹰嘴及嵴上,近关节端设有一个或者两个螺孔位于顶部,可平行于尺骨长轴打入髓内钉或螺钉进行固定。但其具有明显的缺点:近关节端设大孔(髓内钉)或多孔有更大可能会影响到关节腔,对于操作的要求高;远端无克氏针孔,使用时不便于定位,由于嵴本身的结构特性,尺骨鹰嘴接骨板易从尺骨表面滑脱;尺骨鹰嘴接骨板远端不带凹槽,易与尺骨发生贴合不紧密的事故,并且发生后无法挽回;没有足够的滑动孔,无法在固定时留下活动空间,可能固定完成后有骨块碎片之间存在位移或应力集中。因此,亟需一种尺骨近端后侧接骨板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尺骨近端后侧接骨板,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尺骨近端后侧接骨板,包括接骨板本体,所述接骨板本体分为近端段和远端段,所述近端段和远端段之间平滑过渡,所述近端段为弧形结构,向两侧曲线延伸,与尺骨的肘关节端贴合,所述近端部的端部设有弧形凸起,所述弧形凸起向内弯曲,与尺骨鹰嘴贴合,所述弧形凸起上开有近端上锁定孔,所述近端段由上到下依次设有近端端部克氏针孔、近端中锁定孔、近端中克氏针孔、近端下锁定孔和滑动孔,所述近端中锁定孔设有4个,且沿z字形斜行排列,构成环形结构,所述环形结构的中部开有近端上克氏针孔,所述近端下锁定孔设有多个,相邻近端下锁定孔之间设有近端下克氏针孔,所述远端段的横截面呈弧形,与尺骨表面的嵴贴合,所述远端段上由上到下依次开有远端上锁定孔、远端上克氏针孔、远端中锁定孔、滑动孔ⅰ、远端下锁定孔和远端下克氏针孔,所述远端中锁定孔设有多个,相邻的远端中锁定孔之间开有远端中克氏针孔,所述远端下克氏针孔位于远端段的下端部。

优选地,所述远端中锁定孔设有2个。

优选地,所述远端段背面开有弧形凹槽,所述弧形凹槽位于远端中克氏针孔两侧。

优选地,所述滑动孔与远端上锁定孔之间、远端上锁定孔与远端中锁定孔之间、远端中锁定孔和滑动孔ⅰ之间及滑动孔ⅰ和远端下锁定孔之间的两侧均开有贯通凹槽。

优选地,所述近端端部克氏针孔设有4个,并沿近端段两边上下分布。

优选地,所述近端下锁定孔设有2个,所述近端中克氏针孔设有2个,并沿近端段两边分布。

优选地,所述接骨板本体的边缘为光滑弧面结构。

优选地,所述接骨板本体厚度为1.0-3.0mm,长度为6-20cm,宽度为0.8-1.6cm。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装置沿接骨板本体设有多个克氏针孔,保证在各种骨折状况下皆有克氏针孔可用;远端段设有贯通凹槽,方便术中塑形,可适应不同人的尺骨;设有两个滑动孔,可以保证在手术过程中不会发生应力集中,消除骨折块的位移。调节接骨板与尺骨鹰嘴的位置对应更加准确迅速,使接骨板与尺骨远近端更加贴合,方便手术过程;在滑动孔中先打皮质骨螺钉,保证接骨板与尺骨紧密贴合;近端中锁定孔为z字形斜行排列,保证孔位数量的同时减少占用面积,充分利用嵴上狭窄的空间;背面弧形凹槽设计使接骨板对骨组织的压迫减少,更利于骨骼供血,防止骨骼坏死;近端上克氏针孔的设计,为辅助夹持工具提供了一个落点,临时固定的方式更加多样化,方便手术流程;接骨板远端段的横截面呈弧形,与尺骨表面的嵴完美贴合,保证接骨板远端段与尺骨后侧的嵴贴合,避免放置时滑动不稳,降低操作难度,提高可重复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正面图;

图2为本发明的背面图;

图3为本发明的侧面图;

图4为本发明的工作示意图。

图中:1-接骨板本体,2-近端段,3-远端段,4-弧形凸起,5-近端上锁定孔,6-近端端部克氏针孔,7-近端中锁定孔,8-近端中克氏针孔,9-近端下锁定孔,10-滑动孔,11-近端上克氏针孔,12-近端下克氏针孔,13-远端上锁定孔,14-远端上克氏针孔,15-远端中锁定孔,16-滑动孔ⅰ,17-远端下锁定孔,18-远端下克氏针孔,19-远端中克氏针孔,20-贯通凹槽,21-弧形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实现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或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

实施例1

如图1-图3所示的一种尺骨近端后侧接骨板,包括接骨板本体1,所述接骨板本体1分为近端段2和远端段3,所述近端段2和远端段3之间平滑过渡,所述近端段2为弧形结构,向两侧曲线延伸,与尺骨的肘关节端贴合,所述近端部2的端部设有弧形凸起4,所述弧形凸起4向内弯曲,与尺骨鹰嘴贴合,所述弧形凸起4上开有近端上锁定孔5,所述近端段2由上到下依次设有近端端部克氏针孔6、近端中锁定孔7、近端中克氏针孔8、近端下锁定孔9和滑动孔10,所述近端中锁定孔7设有4个,且沿z字形斜行排列,构成环形结构,所述环形结构的中部开有近端上克氏针孔11,所述近端下锁定孔9设有多个,相邻近端下锁定孔9之间设有近端下克氏针孔12,所述远端段3的横截面呈弧形,与尺骨表面的嵴贴合,所述远端段3上由上到下依次开有远端上锁定孔13、远端上克氏针孔14、远端中锁定孔15、滑动孔ⅰ16、远端下锁定孔17和远端下克氏针孔18,所述远端中锁定孔15设有多个,相邻的远端中锁定孔15之间开有远端中克氏针孔19,所述远端下克氏针孔18位于远端段3的下端部。

实施例2

如图1-图3所示的一种尺骨近端后侧接骨板,包括接骨板本体1,所述接骨板本体1的边缘为光滑弧面结构,所述接骨板本体1厚度为1.0-3.0mm,长度为6-20cm,宽度为0.8-1.6cm,所述接骨板本体1分为近端段2和远端段3,所述近端段2和远端段3之间平滑过渡,所述近端段2为弧形结构,向两侧曲线延伸,与尺骨的肘关节端贴合,所述近端部2的端部设有弧形凸起4,所述弧形凸起4向内弯曲,与尺骨鹰嘴贴合,所述弧形凸起4上开有近端上锁定孔5,所述近端段2由上到下依次设有近端端部克氏针孔6、近端中锁定孔7、近端中克氏针孔8、近端下锁定孔9和滑动孔10,所述近端端部克氏针孔6设有4个,并沿近端段2两边上下分布,用以临时固定近端段2,使弧形凸起4对齐,所述近端中锁定孔7设有4个,且沿z字形斜行排列,构成环形结构,在保证孔位数量的同时减少占用面积,所述环形结构的中部开有近端上克氏针孔11,所述近端上克氏针孔11为辅助夹持工具提供了一个落点,便于接骨板本体1位置的调整,所述近端中克氏针孔8设有2个,并沿近端段2两边分布,所述近端下锁定孔9设有2个,相邻近端下锁定孔9之间设有近端下克氏针孔12,所述远端段3的横截面呈弧形,与尺骨表面的嵴贴合,避免放置时滑动不稳,降低操作难度,提高可重复性,所述远端段3上由上到下依次开有远端上锁定孔13、远端上克氏针孔14、远端中锁定孔15、滑动孔ⅰ16、远端下锁定孔17和远端下克氏针孔18,所述远端中锁定孔15设有2个,相邻的远端中锁定孔15之间开有远端中克氏针孔19,所述远端下克氏针孔18位于远端段3的下端部,所述远端段3背面开有弧形凹槽21,所述弧形凹槽21位于远端中克氏针孔19两侧,使接骨板本体1背面与骨面点接触,保证骨骼血供,利于骨折愈合,所述滑动孔10与远端上锁定孔13之间、远端上锁定孔13与远端中锁定孔15之间、远端中锁定孔15和滑动孔ⅰ16之间及滑动孔ⅰ16和远端下锁定孔17之间的两侧开有贯通凹槽20,所述贯通凹槽20用于改变接骨板本体1的形状,当接骨板本体1无法与尺骨相贴合时可用其矫正。

本发明工艺流程和工作原理为:一种尺骨近端后侧接骨板的具体固定方式如图4所示,首先显露骨折端,将尺骨解剖复位;将接骨板本体1与尺骨相贴合,若接骨板本体1形态不与尺骨贴合,则通过工具弯折使其贴合;在近端下克氏针孔12打入克氏针,透视检查接骨板本体1是否正对尺骨;若是,在滑动孔10打入皮质骨螺钉并拔出近端下克氏针孔12中克氏针。若不是,拔出近端下克氏针孔12中克氏针,调整尺接骨板本体1位置,重新在近端下克氏针孔12打入克氏针。再次透视检查,直至接骨板本体1位置正确;上下微调接骨板本体1的位置,使弧形凸起4与尺骨鹰嘴贴合紧密;若接骨板本体1位置正确且贴合紧密,则在最上侧的近端端部克氏针孔6(上侧2个近端端部克氏针孔6)打入克氏针。若不是,拔出近端端部克氏针孔6中克氏针,调整接骨板本体1位置,重新在近端端部克氏针孔6中打入克氏针。再次透视检查,直至接骨板本体1位置正确且贴合紧密;在近端上锁定孔5打入皮质骨螺钉,拔出近端端部克氏针孔6中的克氏针;在远端下克氏针孔18中打入克氏针,并透视检查接骨板本体1是否正对尺骨;若是,在滑动孔ⅰ16打入皮质骨螺钉并拔出远端下克氏针孔18中克氏针。若不是,拔出远端下克氏针孔18中克氏针,调整接骨板本体1位置,重新在远端下克氏针孔18打入克氏针。再次透视检查,直至接骨板本体1位置正确;在近端中锁定孔7和近端下锁定孔9中打入锁定螺钉,将近端上锁定孔5中的皮质骨螺钉换成锁定螺钉;在远端上锁定孔13、滑动孔ⅰ16相邻的远端中锁定孔15和远端下锁定孔17中打入锁定螺钉,拔出滑动孔10和滑动孔ⅰ16中的皮质骨螺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