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泌尿外科导尿护理装置

文档序号:27007667发布日期:2021-10-19 22:58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用泌尿外科导尿护理装置

1.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医用泌尿外科导尿护理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在医疗领域,需要动手术的患者出于医疗需求,很大一部分人需要插尿管和尿袋,特别是腹部手术以及需要需要麻醉治疗的患者,都需要借助尿管和尿袋实现尿液的排泄,手术前期和中期,各种的营养液及治疗用输液都通过静脉输液完成,输液量很大,加上刚动完手术,麻醉过后不宜活动,所以这样会产生大量的尿液,医院一般都会采用导尿管和导尿袋辅助排泄,减少病人的痛苦和不便性;
3.当躺在床上的患者需要排尿时,会使患者排尿的速度很慢,若是护理人员扶起患者进行排尿,由于患者行动不便,所以全程需要护理人员扶持,这种方式会使护理人员的负担很大,若护理人员身体不稳时,很容易使患者摔倒受伤,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提供一种医用泌尿外科导尿护理装置,用以解决当躺在床上的患者需要排尿时,会使患者排尿的速度很慢,若是护理人员扶起患者进行排尿,由于患者行动不便,所以全程需要护理人员扶持,这种方式会使护理人员的负担很大,若护理人员身体不稳时,很容易使患者摔倒受伤,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医用泌尿外科导尿护理装置,一种医用泌尿外科导尿护理装置,包括护理床,所述护理床包括固定部和转动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转动部转动连接,所述固定部和转动部的下端周向均布设有若干支腿,所述固定部上端滑动设有支撑装置,所述固定部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壳一,所述固定壳一的内部设有导尿装置。
6.优选的,所述若干支腿的数量为四个,所述四个支腿两两对称设置在所述固定部和转动部的前后两侧,所述固定部和转动部的支腿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支腿,所述四个支腿上分别固定设有固定杆一,所述固定杆一与滑轮二转动连接,左右两侧的所述滑轮二通过滑绳连接,所述滑绳的一端与所述转动部固定连接,所述滑绳远离所述转动部的一端通过通孔连接有滑轮一且与挡板组件固定连接,右侧的所述支腿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转动部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块上端设有卡槽,所述转动部下端前后两侧对称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可与卡槽卡接。
7.优选的,所述固定部的上下两端贯通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左侧在所述固定部的内部设有第一空腔,所述安装孔的右侧在所述固定部的内部设有导向槽,所述固定部的下端设有所述通孔,所述导向槽、安装孔、第一空腔和通孔依次连通,所述第一空腔的下端靠近所述安装孔的一侧滑动设有滑块一,所述滑块一与弹簧一固定连接,所述弹簧一与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空腔的下端,所述第一空腔的左端前后两侧对称设有固定杆二,所述固定杆二与滑轮一转动连接。
8.优选的,,所述固定部内部设有挡板组件,所述挡板组件对应设置在所述导尿装置的上方,所述挡板组件包括挡块,所述挡块的左端下侧与所述滑块一远离所述弹簧一的一端滑动连接,所述挡块的左端上侧与所述滑绳固定连接,所述挡块的右端与所述导向槽滑动连接,所述挡块的上端设有凹槽一,所述凹槽一的左右两端之间滑动设有盖板,所述盖板下端固定连接有弹簧二,所述弹簧二与所述凹槽一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盖板的倾斜端与滚轮滚动连接,所述滚轮对称设置在所述安装孔的上端左右两侧。
9.优选的,所述导尿装置包括导尿管,所述导尿管下端连通有伸缩管,所述伸缩管的外端固定连接有控制板,所述伸缩管下端连通有连接管上,所述连接管下端连通有储尿箱,所述储尿箱的左右两端对称设有缓冲壳,所述缓冲壳的内部设有第二空腔,所述缓冲壳和第二空腔之间设有循环仓,所述第二空腔的侧端下侧设有进液口一,所述第二空腔的侧端上侧设有出液口一,所述第二空腔通过所述出液口一和进液口一与所述循环仓连通,所述第二空腔的左右两端之间滑动设有压缩板,所述压缩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弹簧三,所述弹簧三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空腔的下端,所述压缩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一,所述连接杆一贯穿所述缓冲壳的上端与所述控制板固定连接。
10.优选的,所述连接管内部设有防倒流装置,所述防倒流装置包括:
11.进液块一,所述进液块一的中部上下贯通设有进液口二,所述进液块一下端固定连接有进液块二,所述进液块二的上端上下贯通设有进液口三,所述进液块二的下端设有安装槽,所述进液口二与所述进液口三连通;
12.出液块,所述出液块与所述安装槽固定连接,所述出液块的上端设有出液口二,所述出液口二与所述进液口三连通,所述出液口二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限位块一,所述出液块的中部左右两侧对称设有凸块,所述凸块的中部上下贯通设有出液口三,所述出液块的下端设有出液口四,所述出液口二、出液口三和出液口四从上到下依次连通;
13.固定壳二,所述固定壳二固定设置在所述出液口二的内部,所述固定壳二的上端设有堵块,所述堵块可与所述进液口三配合,所述固定壳二的左右两端对称设有限位块二,所述固定壳二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二,所述连接杆二中部固定连接有滑块二,所述滑块二滑动设置在所述凸块之间;
14.连接壳,所述连接壳固定设置在所述凸块的下端,所述连接壳内部左右两端之间滑动设有滑板,所述滑板与所述连接杆二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滑板和凸块之间固定设有弹簧四,所述弹簧四套设在所述连接杆二的下部。
15.优选的,还包括清洁装置,所述清洁装置设置在所述储尿箱内部,所述清洁装置包括:
16.混合壳,所述混合壳固定设置在所述储尿箱内部的上端,所述混合壳的内部设有混合仓,所述混合壳的下端左右两侧对称设有导流管一,所述混合仓的上端中部上下贯通设有导流孔,所述导流孔、混合仓和导流管一上下连通,,所述导流孔与所述出液口四连通;
17.两个导流管二,所述两个导流管二对称设置在所述混合壳的上端左右两侧,所述导流管二与所述混合仓连通,所述导流管二远离所述混合壳的一端与清洁壳内部的清洁仓连通,所述清洁仓的左右两端之间滑动设有挤压板,所述挤压板的上端与所述清洁仓的上端之间固定设有第一电动伸缩杆。
18.优选的,所述支撑装置包括:
19.底座,所述底座与所述固定部的上端滑动连接,所述底座的上端设有凹槽二,所述凹槽二内部固定设有电机,所述电机与转动轴一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一与固定销固定连接;
20.壳体二,所述壳体二的内部设有第三空腔,所述第三空腔的中部固定设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中部上下贯通设有开口二,所述壳体二的上侧左右两端固定设有干燥块,所述壳体二的下侧左右两端对称设有滑口一,所述壳体二的上端中部上下贯通设有开口一,所述开口一、第三空腔、开口二和滑口一依次连通;
21.两个壳体一,所述两个壳体一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端的左右两侧,所述壳体一的内部设有第四空腔,所述壳体一靠近所述壳体二的一端设有滑口二,所述第四空腔下端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缓冲板,所述伸缩杆上套设有弹簧五且所述弹簧五固定设置在所述缓冲板的下端和第四空腔的下端之间,所述缓冲板与所述滑口一和滑口二上下滑动连接;
22.转动轴二,所述转动轴二转动设置在所述缓冲板的中部,所述转动轴二的上端周向均布连接有若干叶片,所述转动轴二的下端贯穿所述壳体二的下端进入所述凹槽二内部且下端设有插口,所述插口可与所述固定销配合;
23.两个升降座,所述两个升降座固定设置在所述缓冲板的上端左右两侧,所述升降座贯穿所述壳体一的上端与所述壳体一滑动连接,所述升降座的上端设有凹槽三,所述凹槽三内部固定设有弹簧六,所述弹簧六与支撑块连接,所述支撑块与所述凹槽三上下滑动连接;
24.两个弧块,所述两个弧块分别与所述支撑块固定连接,所述两个弧块相互靠近的一端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内部设有弹簧七,所述弹簧七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上下贯通间隔均布设有开口三,所述开口三与所述开口一对应设置。
25.优选的,还包括:
26.力传感器一:所述转动部的上端设置一测力层,所述测力层内部设置力传感器一,用于检测所述转动部受到的作用力;
27.力传感器二:所述力传感器二设置在所述卡槽内部,用于检测所述卡槽与支撑杆沿水平截面方向之间的支撑力;
28.距离传感器:所述距离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固定块靠近所述滑块一的一端,用于检测所述滑块一和固定块之间的距离;
29.角度传感器一:所述角度传感器二固定设置在所述转动部和固定部转动连接的固定轴上,用于检测所述转动部和固定部之间的角度;
30.角度传感器二:所述角度传感器二固定设置在所述转动部和支撑杆转动连接的固定轴上,用于检测所述转动部和支撑杆之间的角度;
31.报警器,所述报警器设置在所述支腿上;
32.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力传感器一、力传感器二、距离传感器、角度传感器一、角度传感器二和报警器电性连接;
33.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力传感器一、力传感器二和距离传感器控制所述报警器电性连接;
34.步骤1、控制器根据力传感器一检测出的转动部受到的作用力、角度传感器一检测
出的转动部和固定部之间的角度、角度传感器二检测出的转动部和支撑杆之间的角度和距离传感器检测出的滑块一和固定块之间的距离和公式(2)计算出支撑杆沿水平截面方向受到的转动部对其的作用力;
35.f=[k*|h

x|*sin(α1+α)+f1]*cosβ
ꢀꢀꢀ
(2)
[0036]
其中,f为支撑杆沿水平截面方向受到的转动部对其的作用力,k为弹簧一的弹性系数,x为距离传感器的检测值,α1为角度传感器一的检测值,α为滑绳与转动部之间的初始角度,f1为力传感器一的检测值,β为角度传感器二的检测值,sin为正弦,cos为余弦;h为弹簧一的原长;
[0037]
步骤2、控制器根据力传感器二检测出的卡槽与支撑杆沿水平截面方向之间的支撑力和公式(3)计算出支撑杆的变形值,控制器比较计算出的支撑杆的变形值和预设变形值,若计算出的支撑杆的变形值大于预设变形值,控制器控制报警器报警;
[0038][0039]
其中,θ为支撑杆的变形值,t为支撑杆的可靠系数,b为支撑杆的刚度值,n为支撑杆的数量,l为支撑杆的长度,s为支撑杆的横截面积,f2为力传感器的检测值。
[0040]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0041]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0042]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43]
图2为图1中的a区域放大图;
[0044]
图3为本发明的护理床结构示意图;
[0045]
图4为本发明的导尿装置结构示意图;
[0046]
图5为本发明的防倒流装置结构示意图;
[0047]
图6为本发明的清洁装置结构示意图;
[0048]
图7为本发明的支撑装置结构示意图;
[0049]
图8为本发明的固定部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50]
图9为图8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51]
图10为图8中储尿壳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52]
图中:1、固定部;101、第一空腔;102、通孔;103、安装孔;104、导向槽;2、转动部;3、支腿;301、固定杆一;302、固定杆二;303、固定支腿;4、固定壳一;5、支撑装置;6、滚轮;7、滑轮一;701、滑轮二;8、滑块一;9、弹簧一;10、固定块;11、滑绳;12、连接块;1201、卡槽;13、支撑杆;14、挡块;1401、凹槽一;15、弹簧二;16、导尿管;17、伸缩管;18、盖板;19、控制板;20、连接杆一;21、连接管;22、缓冲壳;2201、第二空腔;2202、出液口一;2203、进液口一;2204、循环仓;23、导流管二;24、压缩板;25、储尿箱;26、弹簧三;27、进液块一;2701、进液口二;28、进液块二;2801、安装槽;2802、进液口三;29、出液块;2901、出液口二;2902、出液口四;30、限位块一;3001、限位块二;31、凸块;3101、出液口三;32、连接壳;33、滑块二;34、连接杆二;35、滑板;36、弹簧四;37、固定壳二;38、堵块;39、底座;3901、凹槽二;40、电机;41、转动
轴一;42、固定销;43、壳体一;4301、第四空腔;4302、滑口二;44、壳体二;4401、滑口一;4402、开口一;4403、第三空腔;45、挡板;4501、开口二;46、转动轴二/4601、插口;47、叶片;48、伸缩杆;49、弹簧五;50、缓冲板;51、升降座;52、弹簧六;53、支撑块;54、弧块;5401、弧形槽;55、弹簧七;56、支撑板;5601、开口三;57、干燥块;58、清洁壳;5801、清洁仓;59、第一电动伸缩杆;60、挤压板;61、混合壳;6101、混合仓;62、导流管一;701、固定箱;702、连接导管;703、第一支撑座;704、第一储存室;705、储尿壳;7051、储尿壳体;7052、左密封盖;7053、右密封盖;7054、l形块;706、第一传动室;707、第二传动室;708、主输送室;709、第一传动组件;7091、第一固定块;7092、第一螺纹套筒;7093、第一螺纹杆;7094、吸附或夹持组件;7095、第一锥齿轮;710、第二传动组件;7101、第二电动伸缩杆;7102、第一旋转电机;7103、吸风扇;7104、第二锥齿轮;711、第二储存室;713、第三传动室;714、第四传动室;715、第四传动组件;7151、第二旋转电机;7152、传动轴;7153、第三齿轮;7154、第四齿轮;7155、第三电动伸缩杆;716、第三传动组件;7161、第二螺纹套筒;7162、第二螺纹杆;7163、第一推板;717、第五传动室;718、第一固定板;719、第二固定板;720、第三固定板;721、支撑块;722、第一连接弹簧;723、第二推板;724、第五传动组件;7241、第一水平转轴;7242、第二水平转轴;7243、第五锥齿轮;7244、第一凸轮;725、第六传动室;726、第六传动组件;7261、第一竖直转轴;7262、第三水平转轴;7263、锥齿轮组;7264、第六锥齿轮;7265、第三旋转电机;727、第七传动室;728、第七传动组件;7281、第四水平转轴;7282、第一皮带传动组件;729、动力组;7291、第五水平转轴;7292、第二凸轮;7293、第七锥齿轮;7294、第八锥齿轮;7295、支撑杆;730、储存箱;731、第二支撑座;732、放置板;733、第二连接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53]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54]
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以及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55]
本发明提供如下实施例
[0056]
实施例1
[0057]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医用泌尿外科导尿护理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护理床,所述护理床包括固定部1和转动部2,所述固定部1与所述转动部2转动连接,所述固定部1和转动部2的下端周向均布设有若干支腿3,所述固定部1上端滑动设有支撑装置5,所述固定部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壳一4,所述固定壳一4的内部设有导尿装置。
[0058]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
[0059]
护理床分为固定部1和转动部2,在患者进行排尿时转动转动部2,使得患者靠坐,有利于患者进行排尿,通过设置导尿装置,实现了患者可在护理床上完成排尿的步骤,减少
患者的痛苦和不便性,解决了当躺在床上的患者需要排尿时,会使患者排尿的速度很慢,若是护理人员扶起患者进行排尿,由于患者行动不便,所以全程需要护理人员扶持,这种方式会使护理人员的负担很大,若护理人员身体不稳时,很容易使患者摔倒受伤,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通过设置支撑装置5,在患者进行排尿的同时用于支撑患者的臀部/排尿部位,有助于患者排尿。
[0060]
实施例2
[0061]
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3所示,所述若干支腿3的数量为四个,所述四个支腿3两两对称设置在所述固定部1和转动部2的前后两侧,所述固定部1和转动部2的支腿3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支腿303,所述四个支腿3上分别固定设有固定杆一301,所述固定杆一301与滑轮二701转动连接,左右两侧的所述滑轮二701通过滑绳11连接,所述滑绳11的一端与所述转动部2固定连接,所述滑绳11远离所述转动部2的一端通过通孔102连接有滑轮一7且与挡板组件固定连接,右侧的所述支腿3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2,所述连接块12与转动部2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块12上端设有卡槽1201,所述转动部2下端前后两侧对称设有支撑杆13,所述支撑杆13可与卡槽1201卡接。
[0062]
所述固定部1的上下两端贯通设有安装孔103,所述安装孔103的左侧在所述固定部1的内部设有第一空腔101,所述安装孔103的右侧在所述固定部1的内部设有导向槽104,所述固定部1的下端设有所述通孔102,所述导向槽104、安装孔103、第一空腔101和通孔102依次连通,所述第一空腔101的下端靠近所述安装孔103的一侧滑动设有滑块一8,所述滑块一8与弹簧一9固定连接,所述弹簧一9与固定块10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10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空腔101的下端,所述第一空腔101的左端前后两侧对称设有固定杆二302,所述固定杆二302与滑轮一7转动连接。
[0063]
所述固定部1内部设有挡板组件(可为现有挡板或挡板组件/装置),所述挡板组件对应设置在所述导尿装置的上方,所述挡板组件包括挡块14,所述挡块14的左端下侧与所述滑块一8远离所述弹簧一9的一端滑动连接,所述挡块14的左端上侧与所述滑绳11固定连接,所述挡块14的右端与所述导向槽104滑动连接,所述挡块14的上端设有凹槽一1401,所述凹槽一1401的左右两端之间滑动设有盖板18,所述盖板18下端固定连接有弹簧二15,所述弹簧二15与所述凹槽一1401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盖板18的倾斜端与滚轮6滚动连接,所述滚轮6对称设置在所述安装孔103的上端左右两侧。
[0064]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
[0065]
通过设置挡板组件,在患者排尿时打开挡板组件,取出导尿装置,排尿完毕后关闭挡板组件,减少异味的产生,也避免了患者受导尿装置的影响;
[0066]
支腿3对护理床起到支撑作用,转动部2与滑绳11连接,在患者进行排尿时,转动转动部2,转动支撑杆13使得支撑杆13与卡槽1201卡接,使得转动部2保持固定,避免了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搀扶,减少了人力,使得患者保持靠坐姿势4,方便进行排尿,在转动部2沿固定部1转动的过程中可带动滑绳11沿着滑轮一7和滑轮二701移动,通过设置滑轮一7和滑轮二701可对滑绳11的移动起到导向作用;在转动部2转动过程中带动滑绳11时滑绳11带动挡块14向左移动,挡块14向左移动的过程中盖板18沿着滚轮6向下移动,通过设置滚轮6使得盖板18的移动过程保持顺畅,盖板18带动弹簧二15压缩进入凹槽一1401后,滑绳11带动挡块14脱离安装孔103进入第一空腔101移动,挡块14带动滑块一8滑动,弹簧一9压缩,对挡块
14的移动过程起到缓冲作用,使得挡板组件打开,可取出导尿装置对患者进行排尿,排尿完毕后,转动转动部2与固定部1保持水平,使得患者躺下,在弹簧一9的弹性作用下推动挡块14进入安装孔103中,挡板组件关闭,避免异味产生。
[0067]
实施例3
[0068]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4所示,所述导尿装置包括导尿管16,所述导尿管16下端连通有伸缩管17,所述伸缩管17的外端固定连接有控制板19,所述伸缩管17下端连通有连接管21上,所述连接管21下端连通有储尿箱25,所述储尿箱25的左右两端对称设有缓冲壳22,所述缓冲壳22的内部设有第二空腔2201,所述缓冲壳22和第二空腔2201之间设有循环仓2204,所述第二空腔2201的侧端下侧设有进液口一2203,所述第二空腔2201的侧端上侧设有出液口一2202,所述第二空腔2201通过所述出液口一2202和进液口一2203与所述循环仓2204连通,所述第二空腔2201的左右两端之间滑动设有压缩板24,所述压缩板2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弹簧三26,所述弹簧三26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空腔2201的下端,所述压缩板2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一20,所述连接杆一20贯穿所述缓冲壳22的上端与所述控制板19固定连接。
[0069]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
[0070]
通过设置储尿箱25,可定期清理储尿箱25,避免了进程更换尿袋的繁琐步骤,导尿管16为软管,在挡板组件打开时,可取出导尿管16,患者排除的尿液经导尿管16、伸缩管17和连接管21进入储尿箱25中,在患者排尿过程中可向下移动控制板19,控制板19带动伸缩管17向上移动,伸缩管17内部的体积增大,使得导尿管16、伸缩管17和连接管21内部气压减小,有利于患者将尿液排除,在控制板19向上移动过程中带动连接杆一20向上移动,弹簧三26拉伸,且在第二空腔2201和循环仓2204内部设置的油液通过进液口一2203和出液口一2202循环移动,可有效降低控制板19的移动速度,防止在排尿完毕后控制板19在弹簧三26的弹性作用下回复原位的速度过快,导致尿液倒流。
[0071]
实施例4
[0072]
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如图5所示,所述连接管21内部设有防倒流装置,所述防倒流装置包括:
[0073]
进液块一27,所述进液块一27的中部上下贯通设有进液口二2701,所述进液块一27下端固定连接有进液块二28,所述进液块二28的上端上下贯通设有进液口三2802,所述进液块二28的下端设有安装槽2801,所述进液口二2701与所述进液口三2802连通;
[0074]
出液块29,所述出液块29与所述安装槽2801固定连接,所述出液块29的上端设有出液口二2901,所述出液口二2901与所述进液口三2802连通,所述出液口二2901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限位块一30,所述出液块29的中部左右两侧对称设有凸块31,所述凸块31的中部上下贯通设有出液口三3101,所述出液块29的下端设有出液口四2902,所述出液口二2901、出液口三3101和出液口四2902从上到下依次连通;
[0075]
固定壳二37,所述固定壳二37固定设置在所述出液口二2901的内部,所述固定壳二37的上端设有堵块38,所述堵块38可与所述进液口三2802配合,所述固定壳二37的左右两端对称设有限位块二3001,所述固定壳二37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二34,所述连接杆二34中部固定连接有滑块二33,所述滑块二33滑动设置在所述凸块31之间;
[0076]
连接壳32,所述连接壳32固定设置在所述凸块31的下端,所述连接壳32内部左右
两端之间滑动设有滑板35,所述滑板35与所述连接杆二34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滑板35和凸块31之间固定设有弹簧四36,所述弹簧四36套设在所述连接杆二34的下部。
[0077]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
[0078]
尿液通过进液口二2701和进液口三2802进入出液口二2901时,经过堵块38沿着固定壳二37的两侧流下,同时带动固定壳二37向下移动,带动连接杆二34向下移动,使得滑块二33沿着凸块31向下移动,带动滑板35沿着连接壳32内部滑动,弹簧四36拉伸,尿液经过出液口三3101进入出液口四2902中,最终排入储尿箱25后,在弹簧四36的弹性作用下固定壳二37回复原位,在尿液发生倒流时,尿液进入出液口二2901后可推动固定壳二37向上移动,带动连接杆二34向上移动,使得滑块二33沿着凸块31向上移动,带动滑板35沿着连接壳32内部滑动,弹簧四36压缩,直到限位块二3001和限位块一30接触,此时堵块38与进液口三2802配合,可有效防止尿液进入进液口二2701中发生倒流现象,在尿液不发生倒流后在弹簧四36的左右下固定壳二37回复原位,可正常的进行排尿过程。
[0079]
实施例5
[0080]
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如图6所示,还包括清洁装置,所述清洁装置设置在所述储尿箱25内部,所述清洁装置包括:
[0081]
混合壳61,所述混合壳61固定设置在所述储尿箱25内部的上端,所述混合壳61的内部设有混合仓6101,所述混合壳61的下端左右两侧对称设有导流管一62,所述混合仓的上端中部上下贯通设有导流孔6102,所述导流孔6102、混合仓6101和导流管一62上下连通,,所述导流孔6102与所述出液口四2902连通;
[0082]
两个导流管二23,所述两个导流管二23对称设置在所述混合壳61的上端左右两侧,所述导流管二23与所述混合仓6101连通,所述导流管二23远离所述混合壳61的一端与清洁壳58内部的清洁仓5801连通,所述清洁仓5801的左右两端之间滑动设有挤压板60,所述挤压板60的上端与所述清洁仓5801的上端之间固定设有第一电动伸缩杆59。
[0083]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
[0084]
通过设置清洁壳58,可在清洁壳58内部设置除臭剂和消毒剂,在尿液通过导流孔6102进入混合仓6101中的过程中,第一电动伸缩杆59可带动挤压板60挤压清洁壳58内部设置的除臭剂和消毒剂通过导流管二23进入混合仓6101中,使得除臭剂、消毒剂和尿液混合,再由导流管一62排入储尿箱25中,方便对储尿箱25的清洁和维护,且避免了异味的发生。
[0085]
实施例6
[0086]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7所示,所述支撑装置5包括:
[0087]
底座39,所述底座39与所述固定部1的上端滑动连接,所述底座39的上端设有凹槽二3901,所述凹槽二3901内部固定设有电机40,所述电机40与转动轴一41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一41与固定销42固定连接;
[0088]
壳体二44,所述壳体二44的内部设有第三空腔4403,所述第三空腔4403的中部固定设有挡板45,所述挡板45的中部上下贯通设有开口二4501,所述壳体二44的上侧左右两端固定设有干燥块57,所述壳体二44的下侧左右两端对称设有滑口一4401,所述壳体二44的上端中部上下贯通设有开口一4402,所述开口一4402、第三空腔4403、开口二4501和滑口一4401依次连通;
[0089]
两个壳体一43,所述两个壳体一13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39上端的左右两侧,所述
壳体一43的内部设有第四空腔4301,所述壳体一43靠近所述壳体二44的一端设有滑口二4302,所述第四空腔4301下端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伸缩杆48,所述伸缩杆48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缓冲板50,所述伸缩杆48上套设有弹簧五49且所述弹簧五49固定设置在所述缓冲板50的下端和第四空腔4301的下端之间,所述缓冲板50与所述滑口一4401和滑口二4302上下滑动连接;
[0090]
转动轴二46,所述转动轴二46转动设置在所述缓冲板50的中部,所述转动轴二46的上端周向均布连接有若干叶片47,所述转动轴二46的下端贯穿所述壳体二44的下端进入所述凹槽二3901内部且下端设有插口4601,所述插口4601可与所述固定销42配合;
[0091]
两个升降座51,所述两个升降座51固定设置在所述缓冲板50的上端左右两侧,所述升降座51贯穿所述壳体一43的上端与所述壳体一43滑动连接,所述升降座51的上端设有凹槽三5101,所述凹槽三5101内部固定设有弹簧六52,所述弹簧六52与支撑块53连接,所述支撑块53与所述凹槽三5101上下滑动连接;
[0092]
两个弧块54,所述两个弧块54分别与所述支撑块53固定连接,所述两个弧块54相互靠近的一端设有弧形槽5401,所述弧形槽5401内部设有弹簧七55,所述弹簧七55与支撑板56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56上下贯通间隔均布设有开口三5601,所述开口三5601与所述开口一4402对应设置。
[0093]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
[0094]
支撑装置也可对患者的臀部/排尿部位进行散热和干燥,防止患者长时间不动对臀部/排尿部位产生不好的影响;
[0095]
通过滑动设置支撑装置,可根据不同患者的调节支撑装置的位置,增加了支撑装置的适用性,在进行排尿过程中可将阴囊放置在支撑板56上,使得支撑板56向下移动,支撑板56在弧形槽5401移动,带动弹簧七55拉伸,使得支撑板56具有移动的缓冲效果,同时支撑板56可带动弧块54向下移动,弧块54带动支撑块53向下移动,支撑块53沿着凹槽三5101向下滑动,使得弹簧六52压缩,弹簧六52的弹性作用可增强支撑板56的缓冲效果,也增加了弹簧七55的使用寿命,弹簧六52压缩过程中可带动升降座51向下移动,升降座51带动缓冲板50向下移动,使得伸缩杆48压缩,弹簧五49可进一步提高支撑板56的缓冲效果、增加弹簧七55的使用寿命,缓冲板50向下移动时带动转动轴二46向下移动,使得转动轴二46的插口4601与转动轴一41上端的固定销42配合,启动电机40,使得转动轴一41转动,带动转动轴二46转动,使得叶片47转动,叶片47吹出的风经过开口二4501进入第三空腔4403的上侧,在干燥块57的作用下使得叶片47吹出的风干燥,叶片47吹出的风经过开口一4402对患者的阴囊进行散热和干燥,在排尿完毕后排尿部位(如阴囊)离开支撑板56在,弹簧六52和弹簧五49的复位作用下使得缓冲板50回复原位,带动转动轴二46的插口4601脱离固定销42,电机40停止工作,避免了资源浪费,解决了传统的导尿护理装置无法对排尿部位(如阴囊)进行保温功效,当患者长时间卧床会导致阴囊温度升高,对患者排尿部位(如阴囊)内部造成伤害的技术问题。
[0096]
实施例7
[0097]
在实施例5的基础上,还包括:
[0098]
速度传感器:所述速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进液口四2902内部,用于检测进液口四2902内部液体的流速;
[0099]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速度传感器和第一电动伸缩杆59电性连接;
[0100]
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速度传感器控制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59工作,包括以下步骤;
[0101]
步骤1、所述控制器根据速度传感器检测出的进液口四2902内部液体的流速和公式(1)计算出第一电动伸缩杆59的理论上升速度,从而控制第一电动伸缩杆59工作;
[0102][0103]
其中,v2为第一电动伸缩杆59的理论上升速度,v1为速度传感器的检测值,a1为进液口四2902的横截面积,a2为导流管一62与混合壳61连通一端端口的横截面积,a3为导流管一62与清洁壳58连通一端端口的横截面积,a4为清洁仓5801的横截面积,τ为清洁仓5801和进液口四2902内部液体的预设浓度配比。
[0104]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
[0105]
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一电动伸缩杆59的上升速度,达到控制清洁壳58内部设置除臭剂和消毒剂,第一电动伸缩杆59可带动挤压板60挤压清洁壳58内部设置的除臭剂和消毒剂进入混合仓6101的流量,使得除臭剂、消毒剂和尿液充分混合,避免除臭剂和消毒剂过多造成资源浪费,除臭剂和消毒剂过少无法与尿液完成充分混合,为后续的储尿箱25的清洁维护造成麻烦。
[0106]
实施例8
[0107]
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还包括:
[0108]
力传感器一:所述转动部2的上端设置一测力层,所述测力层内部设置力传感器一,用于检测所述转动部2受到的作用力;
[0109]
力传感器二:所述力传感器二设置在所述卡槽1201内部,用于检测所述卡槽1201与支撑杆13沿水平截面方向之间的支撑力;
[0110]
距离传感器:所述距离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固定块10靠近所述滑块一8的一端,用于检测所述滑块一8和固定块10之间的距离;
[0111]
角度传感器一:所述角度传感器二固定设置在所述转动部2和固定部1转动连接的固定轴上,用于检测所述转动部2和固定部1之间的角度;
[0112]
角度传感器二:所述角度传感器二固定设置在所述转动部2和支撑杆13转动连接的固定轴上,用于检测所述转动部2和支撑杆13之间的角度;
[0113]
报警器,所述报警器设置在所述支腿3上;
[0114]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力传感器一、力传感器二、距离传感器、角度传感器一、角度传感器二和报警器电性连接;
[0115]
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力传感器一、力传感器二和距离传感器控制所述报警器电性连接;
[0116]
步骤1、控制器根据力传感器一检测出的转动部2受到的作用力、角度传感器一检测出的转动部2和固定部1之间的角度、角度传感器二检测出的转动部2和支撑杆13之间的角度和距离传感器检测出的滑块一8和固定块10之间的距离和公式(2)计算出支撑杆3沿水平截面方向受到的转动部2对其的作用力;
[0117]
f=[k*|h

x|*sin(α1+α)+f1]*cosβ
ꢀꢀꢀꢀ
(2)
[0118]
其中,f为支撑杆3沿水平截面方向受到的转动部2对其的作用力,k为弹簧一9的弹性系数,x为距离传感器的检测值,α1为角度传感器一的检测值,α为滑绳11与转动部2之间的初始角度,f1为力传感器一的检测值,β为角度传感器二的检测值,sin为正弦,cos为余弦;h为弹簧一9的原长;
[0119]
步骤2、控制器根据力传感器二检测出的卡槽1201与支撑杆13沿水平截面方向之间的支撑力和公式(3)计算出支撑杆13的变形值,控制器比较计算出的支撑杆13的变形值和预设变形值,若计算出的支撑杆13的变形值大于预设变形值,控制器控制报警器报警;
[0120][0121]
其中,θ为支撑杆13的变形值,t为支撑杆13的可靠系数,b为支撑杆13的刚度值,n为支撑杆13的数量,l为支撑杆13的长度,s为支撑杆13的横截面积,f2为力传感器的检测值。
[0122]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
[0123]
控制器首先根据力传感器一检测出的转动部2受到的作用力、角度传感器一检测出的转动部2和固定部1之间的角度、角度传感器二检测出的转动部2和支撑杆13之间的角度和距离传感器检测出的滑块一8和固定块10之间的距离和公式(2)计算出支撑杆3沿水平截面方向受到的转动部2对其的作用力;然后利用力传感器二检测出的卡槽1201与支撑杆13沿水平截面方向之间的支撑力和公式(3)计算出支撑杆13的变形值(公式(3)中考虑t,t为支撑杆13的可靠系数(考虑到支撑杆的使用损伤,损伤越大,使用时间越长,取值越小),取值范围为取值为大于0小于1,使得计算结果更加可靠),控制器比较计算出的支撑杆13的变形值和预设变形值,若计算出的支撑杆13的变形值小于预设变形值,报警器不报警;若计算出的支撑杆13的变形值大于预设变形值,控制器控制报警器报警,提醒护理人员辅助搀扶患者,直到报警器不在报警,防止支撑杆13发生变形甚至折断导致转动部2掉落,从而威胁到患者的身体健康,对患者造成伤害,有利于降低医用泌尿外科导尿护理装置的安全隐患。
[0124]
实施例9
[0125]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8

10所示,所述导尿装置包括导尿管16,所述固定部4包括:
[0126]
固定箱701,所述固定箱701上端设置与所述导尿管16下端连接的连接导管702;
[0127]
主输送室708,设置在所述固定箱701内,且位于所述连接导管702下端,所述主输送室708右侧内壁设置位于所述连接导管702正下方的安装凸台,所述安装凸台上安装有第一支撑座703;
[0128]
第一储存室704,设置在所述主输送室708上部左侧,用于储存未使用的储尿壳705,所述储尿壳705为上端可自动开合的壳体;优选的,可如图,储尿壳包括:储尿壳体7051,所述储尿壳体7051上端设置左密封盖7052和右密封盖7053,所述储尿壳体7051右侧设置l形块7054,所述l形块7054右侧设置第一电磁铁,所述右密封盖7053右侧设置第二磁铁;当需要导尿时,给第一电磁铁通电,使得第二磁铁朝着第一电磁铁右移,使得左密封盖7052和右密封盖7053连接处打开;当不需要使用时,第一电磁铁通电(可调整电流方向改变磁性),使得第二磁铁朝着第一电磁铁左移,使得左密封盖7052和右密封盖7053连接处(优
选的,可在连接处设置相互匹配的卡块和卡槽,使得连接更加可靠)密封。
[0129]
第一传动室706、第二传动室707,上下间隔的设置在所述主输送室708上部右侧;
[0130]
第一传动组件709,设置在所述第一传动室706内,所述第一传动组件709包括:若干第一固定块7091,左右间隔的固定连接在第一传动室706上端内壁;第一螺纹套筒7092,与所述第一固定块7091转动连接;第一螺纹杆7093,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一螺纹套筒7092内,所述第一螺纹杆7093左侧位于所述主输送室708内;吸附或夹持组件7094,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螺纹杆7093左侧,用于吸附或夹持储尿壳705;第一锥齿轮7095,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螺纹套筒7092上;
[0131]
第二传动组件710,设置在所述第二传动室707内,所述第二传动组件710包括:第二电动伸缩杆7101,第二电动伸缩杆7101的固定端与所述第二传动室707下端内壁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7101的固定端与第一旋转电机710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吸风扇7103,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7101的固定端,所述第二传动室707与主输送室708连通;第二锥齿轮7104,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7101的伸缩端,所述第二锥齿轮7104与第一锥齿轮7095啮合传动;
[0132]
第二储存室711、第三传动室713,分别设置于主输送室708左右侧内壁,且相对设置于第二传动室707下方,所述第一储存室和第二储存室711右侧均设置储尿壳705进出口;
[0133]
第四传动室714,设置在所述第三传动室713和第二传动室707之间,所述第四传动室714内设置第四传动组件715,所述第四传动组件715包括:第二旋转电机7151,所述第二旋转电机7151下端的输出端设置传动轴7152,所述传动轴7152与所述第四传动室714转动连接,所述传动轴7152沿左右方向水平设置;第三齿轮7153,位于第四传动室714内,且固定连接在传动轴7152上;第三电动伸缩杆7155,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箱701内,且第三电动伸缩杆7155的伸缩端伸入所述第四传动室714内;第四齿轮7154,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三电动伸缩杆7155的伸缩端,所述第四齿轮7154与第三齿轮7153啮合传动;
[0134]
第三传动组件716,设置在所述第三传动室713内,所述第三传动组件716包括:第二螺纹套筒7161,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三传动室713内;第二螺纹杆7162,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二螺纹套筒7161内,所述第二螺纹杆7162左侧位于所述主输送室708内、且固定连接有第一推板7163,所述第二螺纹套筒7161与传动轴7152通过第二皮带传动组件传动;
[0135]
第五传动室717,设置在所述第二储存室711下方,所述第五传动室717内左右滑动有第一固定板718,所述第一固定板718右侧转动连接有第二固定板719,所述第二固定板719右侧转动连接有第三固定板720,所述第一固定板718右部、所述第二固定板719、第三固定板720均位于主输送室708内,所述主输送室708内、位于第二固定板719下端设置支撑块721;第一连接弹簧722,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固定板718左侧及第五传动室717左侧内壁之间;
[0136]
第二推板723,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固定板718右部下端;
[0137]
第五传动组件724,设置在所述主输送室708内,且位于支撑块721下方,所述第五传动组件724包括:左右间隔设置的第一水平转轴7241、第二水平转轴7242,所述第一水平转轴7241、第二水平转轴7242均沿前后布置,所述第一水平转轴7241、第二水平转轴7242均前后间隔固定设置有第五锥齿轮7243、第一凸轮7244,所述第一水平转轴7241上的第一凸轮7244用于推动所述第二推板723,所述第二水平转轴7242上的第一凸轮7244用于推动所
述第三固定板720;
[0138]
第六传动室725,设置在主输送室708下端,且位于第一水平转轴7241、第二水平转轴7242下方,所述第六传动室725连接第六传动组件726,所述第六传动组件726包括:两个第一竖直转轴7261,下部分别与所述第六传动室725上端转动连接;第三水平转轴7262(优选的,也可设置两个第三水平转轴,分别与两个第三旋转电机连接,且两个第三水平转轴分别通过锥齿轮组与第一竖直转轴连接),沿左右方向布置,转动连接在所述第六传动室725内,所述第六传动室725右侧设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三水平转轴7262的第三旋转电机7265,所述第三水平转轴7262通过锥齿轮组7263驱动两个第一竖直转轴7261旋转;所述第一竖直转轴7261上端均设置第六锥齿轮7264,所述第六锥齿轮7264与对应的第五锥齿轮7243啮合传动;
[0139]
第七传动室727,设置在所述主输送室708下端,所述第七传动室727连接有第七传动组件728,所述第七传动组件728包括:第四水平转轴7281,沿左右方向布置,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七传动室727内,所述第四水平转轴7281通过第一皮带传动组件7282与第三电动伸缩杆7155的固定端传动连接;
[0140]
两个左右间隔设置在动力组729,所述动力组729包括:第五水平转轴7291,沿前后方向布置,转动连接在第七传动室727内,所述第五水平转轴7291上前后间隔布置有第二凸轮7292、第七锥齿轮7293,所述第四水平转轴7281上设置与所述第七锥齿轮7293啮合的第八锥齿轮7294;支撑杆7295,与主输送室708下端上下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凸轮7292转动用于推动支撑杆7295上下移动;
[0141]
储存箱730,固定连接在所述主输送室708下端内壁的第二支撑座731上,所述支撑杆7295上端位于所述储存箱730内,所述储存箱730上端可开合;放置板732,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杆7295上端,所述支撑杆7295上套接有第二连接弹簧733,所述第二连接弹簧733两端分别与放置板732及储存箱730下端固定连接。
[0142]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当储尿壳接尿时,开启储尿壳上端,此时储尿壳下端支撑在第一支撑座上,储尿壳下端可靠支撑,上端与固定箱上端抵接,避免尿液飞溅,使得接尿可靠;且该过程中,启动第二旋转电机(此时第一锥齿轮不与第二锥齿轮啮合),带动吸风扇转动吸出主输送室内的异味气体,可吸至气体处理装置处理后排出;
[0143]
当不需要储尿时,封闭储尿壳上端,当储尿壳储存满时(如在第一支撑座上设置重量传感器感应储尿壳储尿情况,当重量传感器检测值大于预设值时),启动吸附或夹持组件对储尿壳进行吸附或夹持,然后控制第二电动伸缩杆伸长,使得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然后启动第一旋转电机,带动第二电动伸缩杆旋转,通过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的啮合带动第一螺纹套筒旋转,使得第一螺纹杆向左移动,当移动到第二固定板正上方时(此时第二固定板支撑在支撑块上,呈现如图所示的水平状态),控制吸附或夹持组件停止对储尿壳进行吸附或夹持,使得储尿壳落至第二固定板上;
[0144]
当实际护理情况为有陪护人员或者根据需求,能够较为勤快的处理尿液时,启动第二旋转电机,第二旋转电机通过第二皮带传动组件带动第二螺纹套筒旋转,第二螺纹杆在第二螺纹套筒内向左移动,将储尿壳推至第二储存室内,方便陪护人员从第二储存室中取出处理;
[0145]
当实际护理情况为无陪护人员或者根据需求,不能够较为勤快的处理尿液时,启
动第三旋转电机,通过锥齿轮组带动第一竖直转轴旋转,第一竖直转轴通过第五锥齿轮和第六锥齿轮带动第一水平转轴和第二水平转轴旋转,使得其上的第一凸轮旋转,是第一固定板向右移动,同时通过第三固定板(或第三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倾斜导向,使得储尿壳落至放置板上储存;其中为了保证储存环境,可在第二固定板、第三固定板和储存箱内均设置消毒装置和或吸气组件,吸出异味气体,该倾斜的第三固定板可便于调整消毒或吸气方向;
[0146]
且放置板接储尿壳时,可通过控制第三电动伸缩杆伸缩,使得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啮合,使得第三电动伸缩杆旋转,通过第一皮带传动组件带动第四水平转轴旋转,通过第七锥齿轮和第八锥齿轮的啮合,带动第五水平转轴旋转,从而使得第二凸轮旋转,可推动支撑板及放置板向上运动,更便于承接储尿壳,且取出储尿壳时,也可推动放置板向上运动,从主输送室下端取出储尿壳;
[0147]
且更换储尿壳时,通过第一螺纹杆带动吸附及夹持组件进入第一储存室,吸附或夹持未使用的储尿壳,然后控制第一螺纹杆向右回位至储尿壳位于第一支撑座上端。
[0148]
该技术方案实现自动更换储尿壳,及根据使用情况对收集满的储尿壳分别处理,以及异物气体的处理,使得本发明更便于使用。
[0149]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