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叶酸的微生态组合物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40233发布日期:2021-08-03 14:24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化妆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叶酸的微生态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痘痘,又名痤疮,是一种好发于颜面、胸、背部的毛囊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典型发展过程为:①受雄性激素等因素影响,皮脂分泌紊乱,皮脂腺油脂分泌旺盛;②毛囊堵塞,皮脂无法正常排出,形成角质栓,产生粉刺;③细菌增生,尤其是痤疮丙酸杆菌数量激增,分解皮脂,释放刺激性游离脂肪酸,引发炎症反应,产生丘疹、脓包;④炎症物质等异物不断积累,产生异物样反应,引起毛囊周围深部炎症,产生结节、囊肿。其中,③④阶段的皮损:丘疹、脓包、结节和囊肿为炎性皮损,可通过抑菌、抗炎等方法进行处理,效果显著;但②阶段的粉刺为非炎性皮损,难以通过抑菌、抗炎等方法进行处理。目前,祛痘化妆品的研发重点一直是炎性皮损的修复,粉刺经常被忽视,这成为消费者面部普遍并长期存在的一种状态,也是困扰大部分人的难题。

针对粉刺的非炎性皮损,目前化妆品护理的措施主要是采用含水杨酸、果酸、壬二酸、维生素a酸等等成分的化妆品或者使用撕拉能力强的导出膜进行角质的剥脱,减少毛囊的堵塞,使皮脂正常排出。但此类化妆品经常导致消费者皮肤干燥、发红、瘙痒甚至是过敏,且停止使用后,粉刺易复发,治标不治本。

微生态技术是目前痘痘护理的新技术,通过外用后生元、益生元及益生菌达到修复皮肤微生态屏障、抑菌、抗炎的效果;同时,其温和调整皮肤状态,增强皮肤抵抗力的优点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但是其产生效果时间长,针对炎性皮损效果较显著,针对非炎性皮损粉刺的效果较差,难以满足大部分消费者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针对传统技术中没有对非炎性皮损粉刺和炎性皮损均切实有效、标本兼治、安全温和的产品,提供一种含叶酸的微生态组合物及其应用。

一种含叶酸的微生态组合物,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

叶酸及其衍生物0.01~0.3份;

大豆发酵产物提取物0.09~2.7份;

α-葡聚糖寡糖0.05~1.5份;

菊薯根汁0.03~0.9份;

菊粉0.01~0.3份;

乳酸杆菌0.001~0.03份;

双歧杆菌0.001~0.03份。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叶酸及其衍生物选自叶酸、二氢叶酸、四氢叶酸、5-甲酰基四氢叶酸、10-甲酰基四氢叶酸、5,10-次甲基四氢叶酸、5,10-亚甲基四氢叶酸及5-甲基四氢叶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大豆发酵产物提取物选自经芽孢杆菌和/或乳酸杆菌发酵的大豆发酵产物提取物。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乳酸杆菌为灭活菌株,选自嗜热乳酸杆菌、干酪乳酸杆菌及詹氏乳酸杆菌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双歧杆菌为灭活菌株,选自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嗜热双歧杆菌及卵形双歧杆菌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按重量份计,所述含叶酸的微生态组合物包括四氢叶酸0.25~0.35份、乳酸杆菌发酵大豆发酵产物提取物2.6~2.8份、α-葡聚糖寡糖1.4~1.6份、菊薯根汁0.8~1.0份、菊粉0.25~0.35份、干酪乳酸杆菌0.025~0.035份、短双歧杆菌0.025~0.035份。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按重量份计,所述含叶酸的微生态组合物包括叶酸0.08~0.12份、芽孢杆菌发酵大豆发酵产物提取物0.8~1.0份、α-葡聚糖寡糖0.4~0.6份、菊薯根汁0.25~0.35份、菊粉0.08~0.12份、干酪乳酸杆菌0.008~0.012份、长双歧杆菌0.008~0.012份。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按重量份计,所述含叶酸的微生态组合物包括5,10-次甲基四氢叶酸0.18~0.22份、乳酸杆菌发酵大豆发酵产物提取物1.3~1.7份、α-葡聚糖寡糖0.8~1.2份、菊薯根汁0.5~0.7份、菊粉0.18~0.22份、嗜热乳酸杆菌0.018~0.022份、卵形双歧杆菌0.018~0.022份。

一种化妆品,所述化妆品为加入上述的含叶酸的微生态组合物,以通用方式制得的膏霜类、乳液类、水类、油类、沐浴用品或洗护用品。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化妆品为精华水,按重量份计,所述精华水包括羟乙基纤维素0.15~0.25份、黄原胶0.10~0.20份、甲基丙二醇2.5~3.5份、对羟基苯乙酮0.35~0.45份、1,2-己二醇0.45~0.55份、所述含叶酸的微生态组合物以及水。

本发明通过将叶酸及其衍生物、大豆发酵产物提取物、α-葡聚糖寡糖、菊薯根汁、菊粉、乳酸杆菌、双歧杆菌以合理的配比组合,意料之外的产生了优异的祛除非炎性皮损粉刺的效果。可作用于毛囊皮脂腺单位,协同作用,改善粉刺所处环境,维持毛囊皮脂腺单位的正常代谢,祛除非炎性粉刺,减少后续炎性皮损的产生。同时可大大缩短炎性皮损修复时间,修复皮肤屏障、维持肌肤稳定状态。本发明安全无副作用,可制成各种剂型化妆品,不限于洁面、水、乳液、霜、精华、凝胶、粉底、防晒等,可用于任何肤质日常护理,尤其是痘肌的护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含叶酸的微生态组合物,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

叶酸及其衍生物0.01~0.3份;

大豆发酵产物提取物0.09~2.7份;

α-葡聚糖寡糖0.05~1.5份;

菊薯根汁0.03~0.9份;

菊粉0.01~0.3份;

乳酸杆菌0.001~0.03份;

双歧杆菌0.001~0.03份。

本发明通过将叶酸及其衍生物、大豆发酵产物提取物、α-葡聚糖寡糖、菊薯根汁、菊粉、乳酸杆菌、双歧杆菌以合理的配比组合,意料之外的产生了优异的祛除非炎性皮损粉刺的效果。可作用于毛囊皮脂腺单位,协同作用,改善粉刺所处环境,维持毛囊皮脂腺单位的正常代谢,祛除非炎性粉刺,减少后续炎性皮损的产生。同时可大大缩短炎性皮损修复时间,修复皮肤屏障、维持肌肤稳定状态。本发明安全无副作用,可制成各种剂型化妆品,不限于洁面、水、乳液、霜、精华、凝胶、粉底、防晒等,可用于任何肤质日常护理,尤其是痘肌的护理。

叶酸是维生素b的复合体,存在于绿色的蔬果、柑橘类、酵母、肝脏等中。在dna和rna合成的一碳机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参与许多重要的生化过程。主要包括①参与嘌呤和胸腺嘧啶的合成,进一步合成dna和rna;②参与氨基酸之间的相互转化,充当一碳单元的载体,如丝氨酸与甘氨酸的互换、组氨酸分解为谷氨酸、同型半胱氨酸与蛋氨酸之间的互换;③参与血红蛋白及重要的甲基化合物合成,如肾上腺素、胆碱、肌酸等。而皮肤作为人体整个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包括糖、脂肪、水、电解质和蛋白质等物质的代谢。人体皮肤正常的代谢,需要依赖持续的表皮细胞增殖和分化来维持。研究表明,许多皮肤疾病甚至是皮肤癌与叶酸缺乏密切相关。它可以预防及修复dna的损伤,是祛除皱纹、抵抗皮肤衰老的源头。

本发明中,叶酸及其衍生物可以促进毛囊部分角质形成细胞的分化、成熟、脱落,减少角质栓的形成,改善毛囊堵塞情况,维持毛囊皮脂腺单位中毛囊单位的正常代谢;同时,可以对抗日常的肌肤氧化损伤,维持肌肤的正常代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叶酸及其衍生物选自叶酸、二氢叶酸、四氢叶酸、5-甲酰基四氢叶酸、10-甲酰基四氢叶酸、5,10-次甲基四氢叶酸、5,10-亚甲基四氢叶酸及5-甲基四氢叶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大豆发酵产物提取物属于后生元,大豆发酵产物提取物是由大豆经过特定的菌株发酵后生成的代谢物中提取的天然成分。富含植物胶原、小分子大豆多肽、各种氨基酸、乳酸、异黄酮、多种维生素、辅酶q10、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皂苷素等生物活性因子。可选自经芽孢杆菌或乳酸杆菌发酵的大豆发酵产物。大豆发酵产物提取物是由大豆经过特定的菌株发酵后生成的代谢物中提取的天然成分。能增强皮肤的保湿效果,促进胶原蛋白的活化,使皮肤细胞充满活力。大豆发酵产物提取物市售即可,可购于韩国多美公司。

本发明中,大豆发酵产物提取物可以调控毛囊皮脂腺单位中皮脂腺单位的油脂分泌,并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同时为皮肤角质层提供营养物质,滋润皮肤。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大豆发酵产物提取物选自经芽孢杆菌和/或乳酸杆菌发酵的大豆发酵产物提取物。

α-葡聚糖寡糖属于益生元,市售即可,可购于法国仙婷公司。α-葡聚糖寡糖是一种益生元,通过天然糖(蔗糖和麦芽糖)的酶促合成获得。它是一种生物选择性基质,可以保护和刺激有益的微生物皮肤菌群,而对病原体和不良菌群则没有这样的效果。它还可以刺激角质形成细胞释放抗菌肽,同时具有一定的保湿作用。

本发明中,α-葡聚糖寡糖可以调控毛囊皮脂腺单位中皮脂腺单位的有益微生物活性,减少致病菌对皮脂的分解,进而减少炎症因子的释放。

菊薯根汁属于益生元。菊薯根汁又名雪莲薯或雪莲果,含果糖、葡萄糖、蔗糖、寡聚果糖以及淀粉、菊糖、少量的纤维素、维生素和矿质元素等,其中菊糖和寡聚果糖占其干物质的67%,能抗氧化,消除自由基,具有清肝解毒,降火降血压的功效,是有效的防治面痘、暗疮的物质。

本发明中,菊薯根汁可以选择性促进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和链球菌等有益菌定植,抑制有害细菌生长,改善毛囊皮脂腺单位菌群环境;同时,可促进叶酸的利用,维持毛囊单位及皮脂腺单位的正常代谢。

菊粉属于益生元。菊粉可直接用于各类化妆品,也可制成脂肪酸的酯类应用。菊粉能稳定乳状液,并有很好的分散性、铺展性和增稠作用,可抑制泡沫,容易洗清,肤感好;在粉剂类化妆品中使用,能柔滑皮肤;菊粉能经皮吸收,有一定的抗氧性和营养作用。

本发明中,菊粉可以保护皮肤微生态环境免受配方中防腐剂、香精、表面活性剂等刺激成分的破坏,优化微生态屏障,具有优异的保湿效果;同时,可以降低对毛囊角质形成细胞的氧化损伤。

乳酸杆菌属于益生菌。乳酸杆菌是可使葡萄糖等糖类分解为乳酸的各种细菌的总称。乳酸杆菌是一种无芽孢的杆菌,属革兰氏阳性菌。单个、成双或短链排列,厌氧性呼吸。乳酸杆菌有较强的代谢碳水化合物产酸能力,可以合成葡聚糖和杂多糖,能使糖类发酵产生乳酸或其他酸类物质。乳酸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有些菌株是人和动物口腔、肠道及阴道的正常菌群之一,很少致病,除极偶尔引起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外,对人基本无害。

本发明中,乳酸杆菌为灭活菌株,在不影响化妆品微生物数量的同时,可以提供菌株完整的有效成分,发挥活性乳酸杆菌的作用。乳酸杆菌具有促进有益菌增殖的作用,保持皮肤的弱酸性,并且抑制有害菌的增殖,对整体皮肤微生态的平衡具有改善效果。

灭活益生菌不仅能杀灭有害菌群,促进有益菌生长,还能提高皮肤自身的免疫力,修复皮肤,巩固屏障,多方位地达到微生态护肤的效果。灭活益生菌细胞壁组分中的肽聚糖、多糖和磷壁酸,以及其代谢产物(维生素和游离氨基酸等)成分免疫赋活作用的靶细胞主要是巨噬细胞和b淋巴细胞。灭活益生菌能激活巨噬细胞,使之吞噬功能增强,并分泌多种具有杀死肿瘤功能的效应分子,如可溶性α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2和干扰素-γ等其中肿瘤坏死因子是对癌细胞有杀伤作用,引起肿瘤出血坏死的活性因子。白细胞介素也是很重要的免疫活性因子,它参与炎症反应,调节机体具免疫功能。同时灭活益生菌也能诱导b淋巴细胞分泌多种抗体以及增强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的杀伤功能。

乳酸杆菌是乳酸杆菌菌液经灭活、离心、提取、包被、干燥后得到的死菌体粉末。其中,乳酸杆菌的菌体细胞数可为:109~1014cfu/g。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乳酸杆菌选自嗜热乳酸杆菌、干酪乳酸杆菌及詹氏乳酸杆菌中的一种或多种。

双歧杆菌属于益生菌。双歧杆菌属是一种革兰氏阳性、不运动、细胞呈杆状、一端有时呈分叉状、严格厌氧的细菌属,广泛存在于人和动物的消化道、阴道和口腔等生境中。双歧杆菌属的细菌是人和动物肠道菌群的重要组成成员之一。

本发明中,双歧杆菌为灭活菌株,在不影响化妆品微生物数量的同时,可以提供菌株完整的有效成分,发挥活性双歧杆菌的作用。双歧杆菌能抑制皮肤表面有害细菌的生长,减少炎症反应的发生,增强皮肤抵抗力;同时,可以促进毛囊角质栓的温和剥脱,净化毛囊单位内部环境。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双歧杆菌为灭活菌株,选自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嗜热双歧杆菌及卵形双歧杆菌中的一种或多种。

双歧杆菌是双歧杆菌菌液经灭活、离心、提取、包被、干燥后得到的死菌体粉末。其中,双歧杆菌的菌体细胞数可为:109~1014cfu/g。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按重量份计,所述含叶酸的微生态组合物包括四氢叶酸0.25~0.35份、乳酸杆菌发酵大豆发酵产物提取物2.6~2.8份、α-葡聚糖寡糖1.4~1.6份、菊薯根汁0.8~1.0份、菊粉0.25~0.35份、干酪乳酸杆菌0.025~0.035份、短双歧杆菌0.025~0.035份。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按重量份计,所述含叶酸的微生态组合物包括叶酸0.08~0.12份、芽孢杆菌发酵大豆发酵产物提取物0.8~1.0份、α-葡聚糖寡糖0.4~0.6份、菊薯根汁0.25~0.35份、菊粉0.08~0.12份、干酪乳酸杆菌0.008~0.012份、长双歧杆菌0.008~0.012份。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按重量份计,所述含叶酸的微生态组合物包括5,10-次甲基四氢叶酸0.18~0.22份、乳酸杆菌发酵大豆发酵产物提取物1.3~1.7份、α-葡聚糖寡糖0.8~1.2份、菊薯根汁0.5~0.7份、菊粉0.18~0.22份、嗜热乳酸杆菌0.018~0.022份、卵形双歧杆菌0.018~0.022份。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化妆品,所述化妆品为以通用方式制得的膏霜类、乳液类、水类、油类、沐浴用品或洗护用品,该化妆品含有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含叶酸的微生态组合物。

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化妆品为精华水。按重量份计,所述精华水包括羟乙基纤维素0.15~0.25份、黄原胶0.10~0.20份、甲基丙二醇2.5~3.5份、对羟基苯乙酮0.35~0.45份、1,2-己二醇0.45~0.55份、所述含叶酸的微生态组合物以及水。

以下为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9

一种含叶酸的微生态组合物,配方如下:

实施例1

取叶酸0.01重量份、芽孢杆菌发酵大豆发酵产物提取物0.09重量份、α-葡聚糖寡糖0.05重量份、菊薯根汁0.03重量份、菊粉0.01重量份、嗜热乳酸杆菌0.001重量份、长双歧杆菌0.001重量份,室温条件下混合均匀后,制备得到微生态组合物1。

实施例2

取四氢叶酸0.3重量份、乳酸杆菌发酵大豆发酵产物提取物2.7重量份、α-葡聚糖寡糖1.5重量份、菊薯根汁0.9重量份、菊粉0.3重量份、干酪乳酸杆菌0.03重量份、短双歧杆菌0.03重量份,室温条件下混合均匀后,制备得到微生态组合物2。

实施例3

取5-甲酰基四氢叶酸0.05重量份、芽孢杆菌发酵大豆发酵产物提取物0.3重量份、α-葡聚糖寡糖0.2重量份、菊薯根汁0.1重量份、菊粉0.05重量份、詹氏乳酸杆菌0.005重量份、嗜热双歧杆菌0.005重量份,室温条件下混合均匀后,制备得到微生态组合物3。

实施例4

取5,10-次甲基四氢叶酸0.2重量份、乳酸杆菌发酵大豆发酵产物提取物1.5重量份、α-葡聚糖寡糖1重量份、菊薯根汁0.6重量份、菊粉0.2重量份、嗜热乳酸杆菌0.02重量份、卵形双歧杆菌0.02重量份,室温条件下混合均匀后,制备得到微生态组合物4。

实施例5

取叶酸0.1重量份、芽孢杆菌发酵大豆发酵产物提取物0.9重量份、α-葡聚糖寡糖0.5重量份、菊薯根汁0.3重量份、菊粉0.1重量份、干酪乳酸杆菌0.01、长双歧杆菌0.01重量份,室温条件下混合均匀后,制备得到微生态组合物5。

实施例6

取四氢叶酸0.3重量份、乳酸杆菌发酵大豆发酵产物提取物0.09重量份、α-葡聚糖寡糖0.05重量份、菊薯根汁0.03重量份、菊粉0.01重量份、詹氏乳酸杆菌0.001重量份、短双歧杆菌0.001重量份,室温条件下混合均匀后,制备得到微生态组合物6。

实施例7

取5-甲酰基四氢叶酸0.01重量份、芽孢杆菌发酵大豆发酵产物提取物2.7重量份、α-葡聚糖寡糖0.05重量份、菊薯根汁0.03重量份、菊粉0.01重量份、嗜热乳酸杆菌0.001重量份、嗜热双歧杆菌0.001重量份,室温条件下混合均匀后,制备得到微生态组合物7。

实施例8

取5,10-次甲基四氢叶酸0.01重量份、乳酸杆菌发酵大豆发酵产物提取物0.09重量份、α-葡聚糖寡糖1.5重量份、菊薯根汁0.9重量份、菊粉0.3重量份、干酪乳酸杆菌0.001重量份、卵形双歧杆菌0.001重量份,室温条件下混合均匀后,制备得到微生态组合物8。

实施例9

取叶酸0.01重量份、芽孢杆菌发酵大豆发酵产物提取物0.09重量份、α-葡聚糖寡糖0.05重量份、菊薯根汁0.03重量份、菊粉0.01重量份、詹氏乳酸杆菌0.03重量份、长双歧杆菌0.03重量份,室温条件下混合均匀后,制备得到微生态组合物9。

对比例1~7

对比例1

对比例1与实施例5的区别在于,叶酸及其衍生物替换为等重量份的维生素b5。室温条件下混合均匀后,制备得到微生态组合物10。

对比例2

对比例2与实施例5的区别在于,大豆发酵产物提取物替换为等重量份的二裂酵母发酵产物。室温条件下混合均匀后,制备得到微生态组合物11。

对比例3

对比例3与实施例5的区别在于,α-葡聚糖寡糖替换为等重量份的木糖。室温条件下混合均匀后,制备得到微生态组合物12。

对比例4

对比例4与实施例5的区别在于,菊薯根汁替换为等重量份的棉籽糖。室温条件下混合均匀后,制备得到微生态组合物13。

对比例5

对比例5与实施例5的区别在于,菊粉替换为等重量份的葡聚糖。室温条件下混合均匀后,制备得到微生态组合物14。

对比例6

对比例6与实施例5的区别在于,乳酸杆菌替换为等重量份的约氏乳酸菌。室温条件下混合均匀后,制备得到微生态组合物15。

对比例7

对比例7与实施例5的区别在于,双歧杆菌替换为等重量份的线状透明颤菌。室温条件下混合均匀后,制备得到微生态组合物16。

应用实施例1~9

将实施例1~9的微生态组合物1~9添加至精华水中,得到祛粉刺精华水。测试添加后的祛粉刺精华水的安全性及功效。

祛粉刺精华水的制备方法为:

1.将水(总配方以100重量份计,去除其他成分后的水量)、羟乙基纤维素0.2重量份、黄原胶0.15重量份、甲基丙二醇3重量份、对羟基苯乙酮0.4重量份、1,2-己二醇0.5重量份,加热至80℃并搅拌溶解;

2.降温至45℃,分别加入微生态组合物1~9,搅拌溶解;

3.冷却至35℃,脱泡及过滤,即得到应用实施例1~9。

应用对比例1~7

将对比例1~7的微生态组合物10~16添加至精华水中,得到祛粉刺精华水。测试添加后的祛粉刺精华水的安全性及功效。

祛粉刺精华水的制备方法为(当微生态组合物中不含某种成分时,制备过程中不添加该成分):

1.将水(总配方以100重量份计,去除其他成分后的水量)、羟乙基纤维素0.2重量份、黄原胶0.15重量份、甲基丙二醇3重量份、对羟基苯乙酮0.4重量份、1,2-己二醇0.5重量份,加热至80℃并搅拌溶解;

2.降温至45℃,分别加入微生态组合物10~16,搅拌溶解;

3.冷却至35℃,脱泡及过滤,即得到应用对比例1~7。

应用对比例8:市售功效成分为2%水杨酸的祛粉刺精华水(不含实施例的叶酸及其衍生物、大豆发酵产物提取物、α-葡聚糖寡糖、菊薯根汁、菊粉、乳酸杆菌及双歧杆菌)。

应用对比例9:专门针对炎性皮损开发的市售功效成分为2%乳酸杆菌发酵产物的祛痘精华水(不含实施例的叶酸及其衍生物、大豆发酵产物提取物、α-葡聚糖寡糖、菊薯根汁、菊粉、乳酸杆菌及双歧杆菌)。

(一)安全性

皮肤封闭型斑贴试验:

选择510名符合入选标准的志愿者参加试验,随机分为17组,每组30人。

纳入志愿者标准为:1)年龄在15~60周岁之间,男女均可;2)无严重疾病,无免疫缺陷或自身免疫性疾病,受试部位未曾接受皮肤治疗、美容;3)无活动性过敏疾病;4)近两个月内受试部位未应用任何抗炎药物者;5)近一周使用抗组胺药或近一个月未使用免疫抑制剂者。6)近一个月内未进行斑贴测试者。

排除标准:1)妊娠或哺乳期妇女;2)合并有心、肺、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性疾病及精神病患者;3)正在接受治疗的哮喘或其他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

中止及退出标准:在试验期间未按测试要求进行涂抹受试样品或未按要求进行回访记录。

所有志愿者均需签署志愿者知情同意书。先将所有斑试器背面做样品序号标记并加入等量的祛粉刺精华水,对照组为不加任何物质的空白组,取0.03g样品置于斑试胶带的药室内,立即将置有样品的斑试胶带从下部开始纵向贴于左前臂的正常皮肤上,同时逐个轻压药室以驱除空气,并使试验物均匀分布。试验部位做好标记,以便观察。设置三组平行和一个空白组,每隔24小时贴肤一次,揭开贴片后半个小时,则按照分级标准进行检查。共进行了6次斑贴实验,贴肤结束后的第6天,为了观察迟发反应,进行了追加检查。

皮肤刺激性试验的鉴定标准见表1。结果如表2和表3所示。

表1封闭型斑贴试验皮肤不良反应分级标准

表2皮肤封闭型斑贴试验实施例结果

表3皮肤封闭型斑贴试验对比例结果

结果表明,应用实施例1~9均未出现人体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应用实施例1~9与应用对比例1~8之间对比可以看出,本发明特定组分的合理配比,可以提高产品的安全性。

(二)祛非炎性皮损粉刺功效评价

选取540名符合入选标准的志愿者参加试验,将所有志愿者随机分成18组,每组30人。各组志愿者分别试用应用实施例1~9、应用对比例1~8及不含微生态组合物的空白精华水。

纳入志愿者标准为:年龄20~45岁,性别不限;油性、混合性肌肤,脸部有明显非炎性皮损粉刺的人群;近一月内未曾使用激素类药物及免疫抑制剂者;现在或近30天内受试部位未参加其他临床试验者;能很好配合试验者;能够阅读和理解知情同意书的所有内容,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试验期间同意不使用任何对结果有影响的化妆品、药物和保健品。

排除标准:痤疮患处有开放性伤口或糜烂面者;高度过敏体质者;有化妆品过敏史者;妊娠、哺乳或在测试期间打算怀孕的女性者;有严重心、肝、肾功能损害及严重免疫功能低下者;有精神疾病、严重内分泌疾病者以及口服避孕药者;30天内参加药物临床试验者或其它试验者,或近1周内有系统用对试验结果有影响的药物者;2周内有口服和外用可能对试验结果有影响的美容产品者;研究者认为不适于参加本研究者。

中止及退出标准:在试验期间未按测试要求进行涂抹受试样品或未按要求进行回访记录;使用期间患有严重疾病或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志愿者在每天早晚洁面后,使用各组对应的祛粉刺精华水,连续使用4周及8周时间后,自我评估祛粉刺效果。评价级别为:效果明显、效果一般、没有效果、出现恶化四个级别,并统计治愈人数。

结果见下表4所示。

表4非炎性皮损粉刺治疗效果

由表4中数据可知,使用应用实施例1~9之后,志愿者的非炎性皮损粉刺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治愈率高,连续使用8周后,治愈率达到100%。连续使用4周后实施例2、实施例4和实施例5的治愈人数即可达到20人以上。

应用实施例1~9与应用对比例1~7之间对比可以看出,改变本发明组方中任意一种成分,均不能达到优异的祛粉刺效果,尤其是治愈率不高,仅能起到改善的效果,难以根治。这恰恰说明本发明各成分之间可以协同增效,标本兼治。应用实施例1~9与应用对比例8、空白精华水之间对比可以看出,本发明可以减少粉刺向炎性皮损的转变,维持毛囊皮脂腺单位的正常代谢。

(三)炎性皮损修复功效评价

选取540名符合入选标准的志愿者参加试验,将所有志愿者随机分成18组,每组30人。各组志愿者分别试用应用实施例1~9、应用对比例1~7、应用对比例9及不含微生态组合物的空白精华水。

纳入志愿者标准为:年龄20~45岁,性别不限;油性、混合性肌肤,脸部有明显炎性皮损丘疹、脓包、结节和囊肿的人群;近一月内未曾使用激素类药物及免疫抑制剂者;现在或近30天内受试部位未参加其他临床试验者;能很好配合试验者;能够阅读和理解知情同意书的所有内容,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试验期间同意不使用任何对结果有影响的化妆品、药物和保健品。

排除标准:痤疮患处有开放性伤口或糜烂面者;高度过敏体质者;有化妆品过敏史者;妊娠、哺乳或在测试期间打算怀孕的女性者;有严重心、肝、肾功能损害及严重免疫功能低下者;有精神疾病、严重内分泌疾病者以及口服避孕药者;30天内参加药物临床试验者或其它试验者,或近1周内有系统用对试验结果有影响的药物者;2周内有口服和外用可能对试验结果有影响的美容产品者;研究者认为不适于参加本研究者。

中止及退出标准:在试验期间未按测试要求进行涂抹受试样品或未按要求进行回访记录;使用期间患有严重疾病或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志愿者在每天早晚洁面后,使用各组对应的精华水,连续使用28天。采用皮肤科医生临床评估炎性皮损修复功效,得到炎性皮损修复的有效人数及治愈人数。评价标准:1)治愈:临床症状消失、炎性皮损消散;2)有效:临床症状减轻、炎性皮损部分消退或消失,减少或减小;3)无效:临床症状、炎性皮损未见好转。分别于试用样品后第1天、第3天、第7天、第14天、第28天,记录有效人数,并在第28天,记录治愈人数。结果见下表5所示。

表5炎性皮损修复功效

由表5中的数据可知,应用实施例1~9具有显著的修复炎性皮损的功效,明显优于各应用对比例。应用实施例1~9与应用对比例1~7、应用对比例9之间对比可以看出,将本发明各组分按照特定的比例组合,配合使用,可以协同增效,大大缩短炎性皮损修复的时间,并有较高的治愈率。使用第7天实施例2、实施例4和实施例5的治愈人数可达到20人以上。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便于具体和详细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保护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