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B超探头消毒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97969发布日期:2021-08-24 16:08阅读:85来源:国知局
一种B超探头消毒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b超探头消毒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b超探头消毒器。



背景技术:

b型超声是超声的主要检查方法,虽然超声的发展突飞猛进,如内镜超声、超声造影、三维成像、弹性成像等等,都是在b型超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凡是进行超声工作的医师及被检查的患者,都应该了解b型超声的特点、检查前准备、检查范围及注意事项等等,以便更好地应用它来为被检查者服务服务。

b型超声检查主要是通过脏器或者病变的大小、结构、回声等形态学的改变进行诊断,当医护人员对患有各种皮肤病、传染病、各种性病等患者检查后,往往需要对b超探头进行消毒,现有的b超探头消毒方法大多数采用酒精棉球或者卫生棉进行擦拭,以及在探头处覆盖耦合剂,之后运用专用的一次性软布进行擦拭,但这种消毒办法需要医护人员耐心处理,不然会造成酒精或者耦合剂依附在b超探头上,在日积月累的情况下,容易造成b超探头龟裂,降低探头的使用寿命,以及b超探头在消毒后还会与外部空气接触,造成了消毒效果差,甚至当b超探头上携带传染病菌会造成传染事件。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b超探头消毒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b超探头消毒器,通过在台阶架上设置成套的多级反应过滤设备,形成一组完整的制备设备,在生产过程中,多个工艺步骤可以同时进行,提高了生产效率;可以保留浓硫酸稀释时产生的热量,在进行投入使用时,降低了大量需要加热的能源,更为节能,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b超探头消毒器,包括外壳基体、控制面板、擦拭机构、松紧机构和消毒机构:

其中,所述外壳基体包括消毒器本体,所述消毒器本体的顶部开设有圆弧槽和第一安装槽,所述圆弧槽的两端底部分别开设有底槽,所述消毒器本体内部设置有内腔,所述内腔的中心底部开设有内槽,所述内腔的一侧开设有第一盲槽,所述第一盲槽内固定安装有第一轴承,所述内腔的另一侧开设有第二盲槽,所述第二盲槽内固定安装有第二轴承,且所述第二盲槽的圆心与所述第一盲槽的圆心同轴设置设置,所述内腔的顶部开设有矩形孔,所述内腔靠近所述第二盲槽的一侧开设有密封孔,所述密封孔内设置有立柱,所述密封孔内密封安装有密封块,所述消毒器本体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内部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安装槽内固定安装有烘干器,所述烘干器的出风口的一端贯穿于所述第一通孔内,且所述烘干器的通风口与出风头的一端连通,所述出风头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内腔的一侧内立面上;

其中,所述控制面板包括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plc控制器上设置有显示面板和按键面板;

其中,所述擦拭机构包括压块和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块滑动安装在所述圆弧槽的一端内,所述压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自锁头,所述自锁头的底部配合设置有自锁扣,所述自锁扣的底部与所述底槽的内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的底部固定连接在所述圆弧槽的内底部上,所述压力传感器的顶部与一次性消毒湿巾的底部相抵触;

其中,所述松紧机构包括弹力布层,所述弹力布层的四边分别与所述矩形孔的内立面固定连接,所述弹力布层设置为高光的氨纶布层,所述弹力布层的中部设置有弹力孔,且所述弹力孔的中心与所述内槽的中心垂直设置;

其中,所述消毒机构包括消毒布层、消毒灯、正反转电机和电动伸缩杆,所述消毒布层固定套接在辊轴上,所述辊轴的一端转动安装在第一支撑杆的一端上,所述辊轴的另一端转动安装在第二支撑杆的一端上,所述消毒灯固定安装在所述内腔的内里面上,且所述消毒灯位于所述出风头的上部,所述正反转电机固定安装在第一盲槽内,所述正反转电机传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轴,所述圆轴一端依次贯穿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且所述圆轴的另一端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二轴承内,所述电动伸缩杆固定安装在所述内槽内,所述电动伸缩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圆弧座。

作为优选,所述plc控制器的数据接收端通过导线与所述压力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plc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通过导线分别与所述消毒灯的电控端、所述正反转电机的电控端、所述电动伸缩杆的电控端和所述烘干器的电控端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消毒灯和所述出风头均对称设置有两个,其一所述消毒灯和所述出风头固定安装在所述立柱上,且两个所述出风头之间通过连通管相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内槽的顶口部内密封安装有密封套盖,所述密封套盖内密封安装有滑轴,所述密封套盖密封套接在所述电动伸缩杆的顶端。

作为优选,所述电动伸缩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圆弧座,所述电动伸缩杆的顶部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挡板。

作为优选,所述内腔的底部开设有斜槽,所述斜槽的顶部与所述挡板相配合设置,所述斜槽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斜槽分别与所述内槽的两侧。

作为优选,所述消毒器本体的底部开设有叉型口,所述叉型口的内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安装收液匣,所述收液匣的顶部与所述斜槽的底部配合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消毒机构还包括传输杆、浓度传感器和储液槽,所述传输杆固定安装在所述内腔的内立面上,所述传输杆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内腔的内立面上,所述传输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浓度传感器,所述浓度传感器的数据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所述plc控制器的数据接收端连接,所述储液槽固定安装在所述内腔的内底部上,所述储液槽与所述浓度传感器配合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压块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压块分别压在所述一次性消毒湿巾的两端上。

作为优选,所述消毒器本体的底部设置有防滑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本发明,通过在消毒器本体上开设圆弧槽和第一安装槽,在圆弧槽内设置擦拭机构,通过擦拭机构内的一次性消毒湿巾对b超探头进行初步擦拭,能够对b超探头进行初步的消毒,这样提高了b超探头的消毒效果,且在一次性消毒湿巾的底部设置压力传感器,在医护人员对b超探头进行初步消毒时,压力传感器会将压力转换成信号传递给plc控制器,plc控制器会启动消毒器本体内的设备进行消毒前准备,以及在第一安装槽内设置了控制面板,通过控制面板内的plc控制器对消毒器本体内的设备进行操控和编程及使消毒器本体内的设备相互配合,通过消毒器本体内的设备对b超探头进行消毒,在医护人员使用完b超探头后,将b超探头放入消毒器本体内后进行消毒,操作简单便利,解放了医护人员的双手;

2、本发明,通过在消毒器本体的顶口部设置松紧机构,在弹力布层的中心部位开设弹力孔,在医护人员对b超探头初步消毒后,b超探头通过弹力孔可以竖直的放入到消毒器本体内,确保了部队b超探头进行剐蹭,以及能够很好地将b超探头密封和固定在消毒器本体;

3、本发明,通过在消毒器本体的一侧顶部设置紫外线灯,这样确保了消毒器本体内时刻处于无菌状态,以及在消毒器本体内设置消毒机构,消毒机构包括了对称设置的消毒布层、消毒灯和电动伸缩杆,在医护人员对b超探头放入到消毒器本体内后,b超探头的头部会优先与消毒布层接触,通过消毒布层的滚动将b超探头上的耦合剂及病毒进行清洗和杀菌,以及通过烘干器的两个出风头对b超探头的表面进行常温吹干,确保了b超探头处于无菌无耦合剂的清洁状态,通过消毒灯对b超探头进行再次照射杀菌,提高对b超探头的杀菌效果,在医护人员需要使用b超探头时,通过按动按键面板,按键面板会将电控信号传递给电动伸缩杆,此时电动伸缩杆会将b超探头向上升起,医护人员能方便的将b超探头取出,确保了b超探头在不使用时,处于无菌环境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b超探头消毒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b超探头消毒器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b超探头消毒器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b超探头消毒器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b超探头消毒器的图4中a部放大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b超探头消毒器的一种视角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b超探头消毒器的图6中b部放大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b超探头消毒器的另一视角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b超探头消毒器的图8中c部放大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b超探头消毒器的图8中d部放大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b超探头消毒器的图8中e部放大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b超探头消毒器的另一视角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b超探头消毒器的另一视角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b超探头消毒器的图13中f部放大图;

图1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b超探头消毒器的图13中g部放大图;

图1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b超探头消毒器的一种视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b超探头消毒器的一种视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b超探头消毒器的图17中h部放大图。

图中:

1、外壳基体;10、消毒器本体;11、叉型口;12、滑槽;13、收液匣;14、防滑纹;15、圆弧槽;16、第一安装槽;17、矩形孔;18、紫外线灯;19、第二安装槽;100、内腔;101、内槽;102、第一盲槽;103、第二盲槽;104、密封孔;105、密封块;106、立柱;107、斜槽;150、底槽;190、烘干器;191、第一通孔;192、第二通孔;193、连通管;194、出风头;1010、密封套盖;1011、滑轴;

2、控制面板;20、plc控制器;21、显示面板;22、按键面板;

3、擦拭机构;30、压块;31、自锁头;32、自锁扣;33、压力传感器;34、一次性消毒湿巾;

4、松紧机构;40、弹力布层;41、弹力孔;

5、消毒机构;50、消毒布层;51、第一支撑杆;52、消毒灯;53、正反转电机;54、第一轴承;55、圆轴;56、电动伸缩杆;57、挡板;58、圆弧座;59、传输杆;500、辊轴;510、第二支撑杆;540、第二轴承;590、浓度传感器;591、储液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18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b超探头消毒器,包括外壳基体1、控制面板2、擦拭机构3、松紧机构4和消毒机构5:

其中,外壳基体1用于将内部的消毒器件进行密封处理,确保了b超探头在消毒器本体10内处于无菌状态,外壳基体1包括消毒器本体10,消毒器本体10的顶部开设有圆弧槽15和第一安装槽16,圆弧槽15的两端底部分别开设有底槽150,消毒器本体10内部设置有内腔100,内腔100的中心底部开设有内槽101,内腔100的一侧开设有第-盲槽102,第一盲槽102内固定安装有第一轴承54,内腔100的另一侧开设有第二盲槽103,第二盲槽103内固定安装有第二轴承540,且第二盲槽103的圆心与第一盲槽102的圆心同轴设置设置,内腔100的顶部开设有矩形孔17,内腔100靠近第二盲槽103的一侧开设有密封孔104,密封孔104内设置有立柱106,密封孔104内密封安装有密封块105,消毒器本体10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安装槽19,第二安装槽19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通孔191,第二安装槽19的内部开设有第二通孔192,第二安装槽19内固定安装有烘干器190,烘干器190的出风口的一端贯穿于第一通孔191内,且烘干器190的通风口与出风头194的一端连通,出风头194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内腔100的一侧内立面上。

其中,控制面板2用于操控和编程外壳基体1内的设备及使外壳基体1内的设备相互配合,控制面板2包括plc控制器20,plc控制器20固定安装在第一安装槽16内,plc控制器20上设置有显示面板21和按键面板22。

其中,擦拭机构3用于医护人员初步对b超探头进行消毒,擦拭机构3包括压块30和压力传感器33,压块30滑动安装在圆弧槽15的一端内,压块3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自锁头31,自锁头31的底部配合设置有自锁扣32,自锁扣32的底部与底槽150的内底部固定连接,压力传感器33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圆弧槽15的内底部上,压力传感器33的顶部与一次性消毒湿巾34的底部相抵触。

其中,松紧机构4用于固定b超探头,方便医护人员直接将b超探头放入到消毒器本体10内,松紧机构4包括弹力布层40,弹力布层40的四边分别与矩形孔17的内立面固定连接,弹力布层40设置为高光的氨纶布层,弹力布层40的中部设置有弹力孔41,且弹力孔41的中心与内槽101的中心垂直设置。

其中,消毒机构5用于对b超探头进行支撑和全面消毒,保证了探头进行无菌处理,消毒机构5包括消毒布层50、消毒灯52、正反转电机53和电动伸缩杆56,消毒布层50固定套接在辊轴500上,辊轴500的一端转动安装在第一支撑杆51的一端上,辊轴500的另一端转动安装在第二支撑杆510的一端上,消毒灯52固定安装在内腔100的内里面上,且消毒灯52位于出风头194的上部,正反转电机53固定安装在第一盲槽102内,正反转电机53传动轴的一端固定插接在联轴器中,联轴器转动安装在第一轴承54内,联轴器另一端固定套接在圆轴55的一端上,圆轴55一端依次贯穿于第一支撑杆51的一端和第二支撑杆510的一端,且圆轴55的另一端转动安装在第二轴承540内,电动伸缩杆56固定安装在内槽101内,电动伸缩杆5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圆弧座58。

其中,plc控制器20的数据接收端通过导线与压力传感器33的信号输出端连接,plc控制器20的控制输出端通过导线分别与消毒灯52的电控端、正反转电机53的电控端、电动伸缩杆56的电控端和烘干器190的电控端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通过擦拭机构3内的一次性消毒湿巾34对b超探头进行初步擦拭,能够对b超探头进行初步的消毒,在医护人员使用完b超探头后,将b超探头放入消毒器本体10内后进行消毒,操作简单便利,解放了医护人员的双手,通过消毒布层50的滚动将b超探头上的耦合剂及病毒进清洗和杀菌,以及通过烘干器190的两个出风头194对b超探头的表面进行常温吹干,确保了b超探头处于无菌无耦合剂的清洁状态,通过消毒灯52对b超探头进行再次照射杀菌,提高对b超探头的杀菌效果,在医护人员需要使用b超探头时,通过按动按键面板22,按键面板22会将电控信号传递给电动伸缩杆56,此时电动伸缩杆56会将b超探头向上升起,医护人员能方便的将b超探头取出,确保了b超探头在不使用时,处于无菌环境下。

如图8-图9及图17-图18所示,消毒灯52和出风头194均对称设置有两个,其一消毒灯52和出风头194固定安装在立柱106上,且两个出风头194之间通过连通管193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确保了b超探头在消毒器本体10内进行双面杀菌和常温吹干,这样提高了杀菌和吹干的效果及效率,避免长时间对b超探头进行照射和吹干。

如图13和图15所示,内槽101的顶口部内密封安装有密封套盖1010,密封套盖1010内密封安装有滑轴1011,密封套盖1010密封套接在电动伸缩杆56的顶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b超探头与消毒布层50接触时,消毒布层50会滚动,消毒布层50上的消毒液会滴落,避免了消毒布层50上的消毒液流入到内槽101内或者直接损害电动伸缩杆56。

如图15-图17所示,电动伸缩杆5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圆弧座58,电动伸缩杆56的顶部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挡板5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b超探头放入到消毒器本体10内后,圆弧座58能够很好地拖住b超探头,在b超需要升起时,圆弧座58能够很好地拖住b超探头向上升起,通过电动伸缩杆56两侧顶部的挡板57将滴落的消毒液进行引流。

如图13所示,内腔100的底部开设有斜槽107,斜槽107的顶部与挡板57相配合设置,斜槽107设置有两个,两个斜槽107分别与内槽101的两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斜槽107将滴落的消毒液进行排放。

如图1-图4及图13所示,消毒器本体10的底部开设有叉型口11,叉型口11的内开设有滑槽12,滑槽12内滑动安装收液匣13,收液匣13的顶部与斜槽107的底部配合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收液匣13将斜槽107流出的消毒液进行收集,避免消毒液乱流。

如图13图及16-图17所示,消毒机构5还包括传输杆59、浓度传感器590和储液槽591,传输杆59固定安装在内腔100的内立面上,传输杆59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内腔100的内立面上,传输杆59的另一端设置有浓度传感器590,浓度传感器590的数据输出端通过导线与plc控制器20的数据接收端连接,储液槽591固定安装在内腔100的内底部上,储液槽591与浓度传感器590配合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储液槽591能够装载消毒液来配合消毒布层50使用,浓度传感器590能够将浓度传感器590内的消毒液的浓度进行实时监测,并将实时数据传输给plc控制器20,plc控制器20会将数据通过显示面板21进行实时显示,医护人员根据实时数据决定更换消毒液,避免了消毒液浓度不纯而达不到理想的消毒效果。

如图6-图7以及图16-图17所示,压块30设置有两个,两个压块30分别压在一次性消毒湿巾34的两端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次性消毒湿巾34为一次性使用品,这样便于医护人员更换一次性消毒湿巾34。

如图2所示,消毒器本体10的底部设置有防滑纹1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确保了消毒器本体10能够稳定的放置在指定位置。

采用上述设备,如图1-图18中所示,本发明b超探头消毒器:其中,紫外线灯18的照射方式采用间断的照射方式,避免长时间对消毒器本体10内进行照射;一次性消毒湿巾34采用伽玛一次性消毒巾,该一次性消毒湿巾34包含6种杀菌剂,由不同的杀菌机制确保消毒效果,避免细菌与病毒抗药性的六种消毒成分的浓度是最低杀菌浓度mbc的23倍,确保杀菌效果和长期使用避免细菌体外产生抵抗产生,确保了初步杀菌的强度;消毒灯52采用紫外线照射灯,但通过plc控制器20将消毒灯52的照射时间设置在一定时间范围内,避免b超探头在长时间照射下出现氧化的情况;烘干器190将烘干的风通过出风头194吹入到消毒器本体10内,通过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烘干器190所吹出的风改为常温的风来对b超探头进行吹干,避免b超探头初选干裂的情况;储液槽591内的消毒液为专用75%的酒精。

为了方便理解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就本发明在实际过程中的工作原理或者操作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在实际应用时,本发明通过在消毒器本体10上开设圆弧槽15和第一安装槽16,在圆弧槽15内设置擦拭机构3,通过擦拭机构3内的一次性消毒湿巾34对b超探头进行初步擦拭,能够对b超探头进行初步的消毒,且在一次性消毒湿巾34的底部设置压力传感器33,在医护人员对b超探头进行初步消毒时,压力传感器33会将压力转换成信号传递给plc控制器20,plc控制器20会启动消毒器本体10内的设备进行消毒前准备,此时,消毒灯52会启动对消毒器本体10内进行杀菌照明,电动伸缩杆56会带动消毒布层50从储液槽591内蘸取消毒液后并福味道指定位置,烘干器190会通过出风头194将常温的风吹入到消毒器本体10内,以及在第一安装槽16内设置了控制面板2,通过控制面板2内的plc控制器20对消毒器本体10内的设备进行操控和编程及使消毒器本体10内的设备相互配合,通过消毒器本体10内的设备对b超探头进行消毒,在医护人员使用完b超探头后,将b超探头放入消毒器本体10内后进行消毒,解放了医护人员的双手,通过在消毒器本体10的顶口部设置松紧机构4,在弹力布层40的中心部位开设弹力孔41,在医护人员对b超探头初步消毒后,b超探头通过弹力孔41可以竖直的放入到消毒器本体10内,确保了部队b超探头进行剐蹭,以及能够很好地将b超探头密封和固定在消毒器本体10,通过在消毒器本体10的一侧顶部设置紫外线灯18,这样确保了消毒器本体10内时刻处于无菌状态,以及在医护人员对b超探头放入到消毒器本体10内后,b超探头的头部会优先与消毒布层50接触,通过消毒布层50的滚动将b超探头上的耦合剂及病毒进行清洗和杀菌,以及通过烘干器190的两个出风头194对b超探头的表面进行常温吹干,确保了b超探头处于无菌无耦合剂的清洁状态,通过消毒灯52对b超探头进行再次照射杀菌,在医护人员需要使用b超探头时,通过按动按键面板22,按键面板22会将电控信号传递给电动伸缩杆56,此时电动伸缩杆56会将b超探头向上升起,医护人员能方便的将b超探头取出,确保了b超探头在不使用时,处于无菌环境下。

通过上面具体实施方式,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容易的实现本发明。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任意组合不同的技术特征,从而实现不同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