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粘连组织的牵扩分离器及粘连组织的牵扩分离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6395777发布日期:2021-08-24 16:0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粘连组织的牵扩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包括有第一固定杆(1)和第二固定杆(2),所述第一固定杆(1)与第二固定杆(2)呈同向并排且紧密贴合设置;所述第一固定杆(1)与第二固定杆(2)分别呈内中空设置;所述第一固定杆(1)端部设置有注气口(10),所述第二固定杆(2)同侧端部设置有放气口(20);

轨道伸缩囊(3),所述轨道伸缩囊(3)设置在第一固定杆(1)与第二固定杆(2)的同侧端部,且位于远离第一固定杆(1)的注气口(10)的侧端部;所述轨道伸缩囊(3)一端与第一固定杆(1)内空腔连通设置,其另一端密封设置;

微型气帘(4),所述微型气帘(4)沿固定杆长度方向设置,且其两侧端分别固定设置在第一固定杆(1)和第二固定杆(2)侧端面上;所述微型气帘(4)与轨道伸缩囊(3)连通设置,且在其连通口处堵塞设置有气压薄膜(50);所述微型气帘(4)出气口与第二固定杆(2)内腔连通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粘连组织的牵扩分离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通气阀(5),所述通气阀(5)的一端设置在轨道伸缩囊(3)内,其另一端伸出轨道伸缩囊(3)外;在所述通气阀(5)位于轨道伸缩囊(3)内的侧端面进气口处堵塞设置有气压薄膜(50),并通过弹性密封圈(51)弹性密封设置在通气阀(5)进气口处;在所述通气阀(5)出气口设置有气密盖(52),所述微型气帘(4)进气口穿过气密盖(52)并伸入通气阀(5)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粘连组织的牵扩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伸缩囊(3)由若干伸缩囊体单元(30)连接设置,所述伸缩囊体单元(30)沿其长度方向褶皱设置,所述伸缩囊体单元(30)在完全展开呈弧状柱体设置;所述伸缩囊体单元(30)包括有囊体(301)及设置在囊体(301)两端的连接座(302),相邻所述伸缩囊体单元(30)的连接座(302)首尾依次连接并连通伸缩囊体单元(30)的囊体内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粘连组织的牵扩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杆(1)端部半嵌设有磁吸结构(6),所述第二固定杆(2)对应位置设置有受吸部位,所述受吸部位与磁吸结构(6)的凸起部位相配合设置,所述第一固定杆(1)与第二固定杆(2)通过所述磁吸结构(6)磁吸紧密贴合设置;所述磁吸结构(6)为通电式吸附磁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粘连组织的牵扩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杆(1)与第二固定杆(2)相对侧分别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气帘凹槽(11),所述微型气帘(4)的端侧分别设置在对应气帘凹槽(11)内;两个所述气帘凹槽(11)相互扣合形成密闭气帘腔;第一固定杆(1)与第二固定杆(2)紧密贴合,所述微型气帘(4)压缩设置在密闭气帘腔内。

6.一种粘连组织的牵扩分离方法,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意一项,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步,在待分离的粘连组织(7)内开设小开口(70),使得紧贴设置的第一固定柱(1)和第二固定柱(2)位于轨道伸缩囊(3)的一端沿小开口(70)插入粘连组织(7)内部;

第二步,给第一固定杆(1)上的磁吸结构(6)断电,磁吸结构(6)的吸附磁力消失,第一固定杆(1)与第二固定杆(2)分离;

第三步,通过第一固定杆(1)的注气口(10)向轨道伸缩气囊(3)内注气膨胀,使得轨道伸缩气囊(3)在粘连组织(7)内部膨胀形成分离轨迹,并带动第一固定柱(1)、第二固定柱(2)分离达到分离边界,同时微型气帘(4)展开;

第四步,继续向轨道伸缩气囊(3)内注气,轨道伸缩气囊(3)内气压升高并达到气压薄膜(50)最大临界值,气压薄膜(50)破裂,气体进入到微型气帘(4)内部;微型气帘(4)膨胀,最终完全展开后的微型气帘(4)区域内粘连组织(7)分离完成;

第五步,分离完成后,通过第二固定杆(2)放气口(20)放气,微型气帘(4)及轨道伸缩囊(3)空瘪,最终抽出分离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粘连组织的牵扩分离器及粘连组织的牵扩分离方法通过将紧密贴合的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插入需要分离的粘连组织中,再向轨道伸缩囊及微型气帘进行充气膨胀分离粘连组织。这样分离手段较为温和,同时气帘各个部位均匀膨胀,使得粘连组织分离更加充分彻底。

技术研发人员:黄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帕菲鱼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6.01
技术公布日:2021.08.24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