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元相图绘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7096885发布日期:2021-10-27 17:07阅读:2095来源:国知局
一种三元相图绘制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相变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元相图绘制方法。


背景技术:

2.随着现代物流的快速发展,物流市场细分逐步深入,医药冷链物流,作为物流产业的特殊组成部分,对精确的温度控制、极限环境下的运输时长、冷链药品品质的保障等多方面要求严苛。
3.相变材料是基础,作为相变储能技术体系中的主要工作介质,直接决定冷链药品的运输质量保证。因此,开发相变温度区间合适、高潜热值、过冷度低、无相分离且循环稳定性良好的相变蓄冷剂,对于医药冷链的发展具有极大的助推作用。
4.cn111422498a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冷藏运输的保温袋及其制备方法,其公开的保温袋采用由氯化钠溶液、吸水树脂、相变蜡或聚丙烯酸钠组成的三元或者四元复合物组成相变储能材料,且复配成的三元或四元复合物具有优异的相变储热性能,蓄冷效果好且持久,可多次重复利用,重复利用率高,十分适用于对温度敏感的货物的冷藏长途运输,降低了此类货物在冷藏运输过程中因发生劣变,但是其公开的保温袋中的相变材料需要依靠千次以上的测试才能找到共晶区域,难以进行推广应用。
5.cn105647482a公开了一种三元脂肪酸/改性膨胀蛭石复合相变储能材料,其公开的复合相变储能材料将碳夹层式的膨胀蛭石/碳复合物经酸活化处理形成的改性膨胀蛭石为支撑基体,加入熔化的三元脂肪酸共晶混合物,通过真空浸渍吸附法制得三元脂肪酸/改性膨胀蛭石复合相变储能材料,其中三元脂肪酸共晶混合物所占重量百分数为39.7%

64.4%。其公开的复合相变储能材料涉及三元脂肪酸相变材料体系,但是重点在围绕着对相变材料封装进行说明,把渗漏性作为第一研究重点,并没有对三元共混相变材料体系进行理论研究和说明,且均缺失关于相变材料重要评价标准的数据,如相图、相变温度、潜热、共晶区域和循环稳定等,并未对相变材料的基础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帮助。
6.现有技术中,三元相变材料体系的制备由于没有系统的理论支持,大多数依靠成千次的测试,工作量大,可重复性低。
7.因此,开发一种简单方便且可重复的三元相图绘制方法对于三元相变材料的制备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8.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元相图绘制方法,所述三元相图绘制方法简单方便且可重复,能根据需求制备三元相变材料。
9.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10.本发明提供一种三元相图绘制方法,所述三元相图绘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1.(1)测试三元复合相变材料中各相的熔点与潜热值;
12.(2)依据范拉尔方程(laar)绘制三元复合相变材料中任意两相之
间的二元相图,得到任意两相间的共晶点以及在共晶点处两相的质量分数,通过在范拉尔方程中代入共晶点处两相的质量分数、两相的熔点和潜热值,计算任意两相共晶点温度的潜热值;
13.在步骤(2)之后依次进行步骤(3)和(4),或者,在步骤(2)之后进行(4');
14.(3)将上述任意两相按照共晶点处两相的质量分数进行混合,作为新相,再采用与步骤(2)相同的方式绘制新相与剩余一相的二元相图,得到任意两相间的共晶点以及在共晶点处两相的质量分数;
15.(4)以质量分数为100%的三相作为三元相图的顶点,以质量分数为坐标,在三元相图中连接步骤(3)中三个共晶点的坐标点,完成三元相图的绘制;
16.或
17.(4')以质量分数为100%的三相作为三元相图的顶点,以质量分数为坐标,在三元相图中依次连接各顶点和步骤(2)中其余两相的共晶点,完成三元相图的绘制。
18.本发明研究人员创造性的发现了一种新型的三元相图绘制方法,先通过二元相图获得任意两种材料在共晶点以及在共晶点处两相的质量分数,计算任意两相共晶点的潜热值,再将任意两相按照共晶点处两相的质量分数进行配置,作为新相,新相与另外一相组成伪三元相变材料体系,根据步骤(4)或(4')绘制三元相图,该方法简单易操作,重复性高。
19.本发明步骤(3)中所述新相和剩余一相共有三种组合,若三元复合相变材料中共有a、b和c三相,所述新相和剩余一相的组合方式有:

、a相和b相组成新相,c相为剩余一相;

、b相和c相组成新相,a相为剩余一相;

a相和c相组成新相,b相为剩余一相。
20.laar方程如下:
[0021][0022][0023][0024][0025]
式中,h
m
是a、b共混的二元相变材料潜热值;h
a
是成分a的潜热值;h
b
是成分b的潜热值;t
m
是共混的二元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t
a
是成分a熔点;t
b
是成分b熔点;r是气体常数;x
a
是成分a的质量分数;x
b
是成分b的质量分数,t
i
是成分a或b的熔点,h
i
是成分a或b的潜热值,x
i
是成分a或b的质量分数。
[0026]
根据本发明所绘制的三元相图,以laar方程(3)为依据,代入三元复合相变材料中其中一种相变材料的熔点、质量分数和潜热值,计算三元复合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再以laar方程(4)为依据,代入三元复合相变材料中的相变温度、新相和另外一相的熔点、质量分数和潜热值,计算三元复合相变材料的潜热值,根据计算得到的相变温度和潜热值估计三元复合相变材料的应用环境。
[0027]
本发明所述三元复合相变材料需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0028]
(1)各相间不发生化学反应;
[0029]
(2)不同相在固态下完全不混溶,而在液态下完全混溶;
[0030]
(3)各相的相变只有在达到一定的相变温度时才会发生,尤其是固

液相相变。
[0031]
本发明通过红外光谱测试证明不同相变材料之间并未发生化学反应,而是物理共混,满足相变材料的要求。
[0032]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各相的熔点与潜热的测试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进行。
[0033]
优选地,所述步骤(3)具体包括:将上述任意两相按照共晶点处两相的质量分数进行配置,作为新相,依据范拉尔方程绘制新相与另外一相的二元相图,再根据二元相图得到两相间的共晶点以及在共晶点处两相的质量分数,通过在范拉尔方程中代入共晶点处两相的质量分数、共晶点、两相的熔点和潜热值,计算任意两相共晶点的潜热值。
[0034]
优选地,步骤(4)中,所述连接三个坐标点形成的三角形为三元复合相变材料的最低共晶区域。
[0035]
优选地,步骤(4')中,所述依次连接顶点和其余两相的共晶点形成的三角形为三元复合相变材料的最低共晶区域。
[0036]
依据简易三元相图,寻找最低共晶区域,获得清晰的三相关系、各相间比例与共晶温度,并通过计算得到材料的相变潜热,三元相图中,三元复合相变材料的最低共晶区域出现在两个地方:
[0037]
(1)由三元相图的三个两相共晶点(视为新相)与第三相之间的最低共晶点所连接的小三角形,如图11所示;
[0038]
(2)由三元相图的三个顶点与三个两相共晶点在平行平面上连接而成的小三角形,如图11所示;
[0039]
由于(1)中的区域与(2)中的区域近似重合,所以可以有两种方式绘制三元相图,而三元复合相变材料的最低共晶区域可视为由三元相图的三个顶点与三个两相共晶点在平行平面上连接而成的小三角形。
[0040]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三元相图绘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41]
(1)测试三元复合相变材料中各相的熔点与潜热值;
[0042]
(2)依据范拉尔方程绘制三元复合相变材料中任意两相之间的二元相图,得到任意两相间的共晶点以及在共晶点处两相的质量分数,通过在范拉尔方程中代入共晶点处两相的质量占比、两相的熔点和潜热值,计算任意两相共晶点温度的潜热值;
[0043]
在步骤(2)之后依次进行步骤(3)和(4),或者,在步骤(2)之后进行(4');
[0044]
(3)将上述任意两相按照共晶点处两相的质量分数进行配置,作为新相,依据范拉尔方程绘制新相与另外一相的二元相图,再根据二元相图得到两相间的共晶点以及在共晶点处两相的质量分数,通过在范拉尔方程中代入共晶点处两相的质量分数、共晶点、两相的熔点和潜热值,计算任意两相共晶点的潜热值;
[0045]
(4)将新相与第三相结合,组成伪三元相变体系,以质量分数为100%的三相作为三元相图的顶点,以质量分数为坐标,将步骤(3)中新相与另外一相的质量分数和新相中两相的质量分数换算为伪三元相变体系中三相的质量分数,在三元相图中标注三个共晶点的坐标点,连接三个坐标点形成小三角形,得到三元复合相变材料的最低共晶区域,完成三元
相图的绘制;
[0046]

[0047]
(4')以质量分数为100%的三相作为三元相图的顶点,以质量分数为坐标,在坐标轴上标注三个两相共晶点,依次连接顶点和其余两相的共晶点形成小三角形,得到三元复合相变材料的最低共晶区域,完成三元相图的绘制。
[0048]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三元复合相变材料,所述三元复合相变材料的质量比根据第一方面所述的三元相图绘制方法三元相图确定。
[0049]
优选地,所述三元复合相变材料包括醇类相变材料和酸类相变材料的组合。
[0050]
优选地,所述醇类相变材料包括饱和醇。
[0051]
优选地,所述饱和醇包括乙二醇、丁二醇、正癸醇、癸基甲醇、月桂醇、肉豆蔻醇、棕榈醇或硬脂醇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0052]
本发明优选上述种类饱和醇的原因在于:所选单体饱和醇相变潜热高,相变温度符合相图预测标准。
[0053]
优选地,所述酸类相变材料包括脂肪酸。
[0054]
优选地,所述脂肪酸包括正辛酸、正癸酸、壬酸、月桂酸或十四烷酸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0055]
本发明优选上述种类脂肪酸的原因在于:所选单体脂肪酸相变潜热高,相变温度符合相图预测标准。
[0056]
优选地,所述三元复合相变材料包括肉豆蔻醇、月桂醇和正癸酸的组合。
[0057]
本发明优选肉豆蔻醇、月桂醇和正癸酸作为三元复合相变材料的原因一方面在于豆蔻醇、月桂醇和正癸酸满足作为相变材料的基本条件;另一方面在于其熔点满足复配后的三元共晶相变材料所适用的温度区间需求,且热焓较高。
[0058]
优选地,所述肉豆蔻醇、月桂醇和正癸酸的质量比为(14

18):(41

49):(37

43),例如14

18可以为14、15、16、17、18等,41

49可以为41、42、43、44、45、46、47、48、49等,37

43可以为37、38、39、40、41、42、43等,优选18:41:41,14:43:43或15:49:37。
[0059]
本发明中肉豆蔻醇、月桂醇和正癸酸的质量比优选为(14

18):(41

49):(37

43)的原因在于所选范围是三元相图所示共晶区域。
[0060]
上述范围是通过步骤(1)(2)(4')得到的结果。
[0061]
优选地,所述肉豆蔻醇、月桂醇和正癸酸的质量比为(16

17):(41

43):(40

43),16

17可以为16.2、16.4、16.6、16.8等,41

43可以为41.2、41.4、41.6、41.8、42、42.2、42.4、42.6、42.8等,40

43可以为40.5、41、41.5、42、42.5等,例如16:41:43、17:41.5:41.5、17:43:40等。
[0062]
上述范围是通过步骤(1)(2)(3)(4)得到的结果,该方法更精确。
[0063]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第二方面所述的三元复合相变材料的潜热值和共晶点的计算方法;
[0064]
所述计算方法依据第一方面所述的三元相图绘制方法完成。
[0065]
优选地,所述计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66]
(1)测试三元复合相变材料中各相的熔点与潜热值;
[0067]
(2)依据范拉尔方程绘制三元复合相变材料中任意两相之间的二元相图,得到任
意两相间的共晶点以及在共晶点处两相的质量分数,通过在范拉尔方程中代入共晶点处两相的质量占比、两相的熔点和潜热值,计算任意两相共晶点温度的潜热值;
[0068]
(3)将上述任意两相按照共晶点处两相的质量分数进行配置,作为新相,依据范拉尔方程绘制新相与另外一相的二元相图,再根据二元相图得到两相间的共晶点以及在共晶点处两相的质量分数,通过在范拉尔方程中代入共晶点处两相的质量分数、共晶点、两相的熔点和潜热值,计算任意两相共晶点的潜热值;
[0069]
在步骤(3)之后依次进行步骤(4)和(5),或者,在步骤(3)之后依次进行步骤(4')和(5);
[0070]
(4)将新相与第三相结合,组成伪三元相变体系,以质量分数为100%的三相作为三元相图的顶点,以质量分数为坐标,将步骤(3)中新相与另外一相的质量分数和新相中两相的质量分数换算为伪三元相变体系中三相的质量分数,在三元相图中标注三个共晶点的坐标点,连接三个坐标点形成小三角形,得到三元复合相变材料的最低共晶区域,完成三元相图的绘制;
[0071]

[0072]
(4')以质量分数为100%的三相作为三元相图的顶点,以质量分数为坐标,在坐标轴上标注三个两相共晶点,依次连接顶点和其余两相的共晶点形成小三角形,得到三元复合相变材料的最低共晶区域,完成三元相图的绘制;
[0073]
(5)根据(4)或(4')三元相图中三元相变材料的质量分数,步骤(2)和(3)得到的熔点和潜热值,代入范拉尔方程,得到三元复合相变材料的潜热值和共晶点。
[0074]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75]
本发明所述三元相图绘制方法简单方便且可重复,能根据需求制备三元相变材料。依据本发明所述三元相图绘制方法计算得到的潜热值与三元相变材料的实际潜热值的误差值在2%以内。
附图说明
[0076]
图1是实施例1中肉豆蔻醇的红外光谱;
[0077]
图2是实施例1中月桂醇的红外光谱;
[0078]
图3是实施例1中正癸酸的红外光谱;
[0079]
图4是实施例1中三元相变材料的红外光谱;
[0080]
图5是实施例1中肉豆蔻醇的dsc测试图;
[0081]
图6是实施例1中月桂醇的dsc测试图;
[0082]
图7是实施例1中正癸酸的dsc测试图;
[0083]
图8是实施例1中肉豆蔻醇/月桂醇伪二元相变材料质量分数与相变温度关系图;
[0084]
图9是实施例1中月桂醇/正癸酸伪二元相变材料质量分数与相变温度关系图;
[0085]
图10是实施例1中正癸酸/肉豆蔻醇伪二元相变材料质量分数与相变温度关系图;
[0086]
图11是实施例1和2中肉豆蔻醇

月桂醇

正癸酸的三元相图;
[0087]
图12是实施例1中肉豆蔻醇

月桂醇

正癸酸三元相变材料dsc测试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88]
为便于理解本发明,本发明列举实施例如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了,所述实施例仅仅是帮助理解本发明,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具体限制。
[0089]
实施例1
[0090]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三元复合相变材料,所述三元复合相变材料由质量比为17:41.5:41.5的肉豆蔻醇、月桂醇和正癸酸组成。
[0091]
上述三元复合相变材料的质量比由如下三元相图绘制方法确定:
[0092]
(1)对肉豆蔻醇、月桂醇、正癸酸及其三元复合相变材料进行红外光谱测试,用来表征其表面组成和特性,如图1

图4所示,证明肉豆蔻醇、月桂醇、正癸酸这三种组分之间并未发生化学反应,而是物理共混,满足三元复合相变材料体系的要求;
[0093]
(2)利用dsc获得肉豆蔻醇、月桂醇和正癸酸的熔点(相变温度)和潜热值(热焓)如图5

图7所示,其中肉豆蔻醇的熔点为36.5℃,潜热值为230j/g,月桂醇的熔点为22.4℃,潜热值为215j/g,正癸酸的的熔点为31.8℃,潜热值为166.5j/g;
[0094]
(3)依据laar绘制三元复合相变材料中任意两相之间的二元相图,得到任意两相间的共晶点以及在共晶点处两相的质量分数,通过在范拉尔方程中代入共晶点处两相的质量分数、共晶点、两相的熔点和潜热值,如图8

图10所示,计算任意两相共晶点的潜热值,以图8为例,二元相图中,横坐标为肉豆蔻醇的质量分数,将肉豆蔻醇的各参数代入laar方程(3),绘制肉豆蔻醇的相变温度

质量分数曲线,再将月桂醇的各参数代入laar方程(3),绘制月桂醇的相变温度

质量分数曲线,二者的交点即为肉豆蔻醇

月桂醇二元相变材料的共晶点,即相变温度为290k(17℃),肉豆蔻醇的在二元相变材料中的质量分数为28%,将各参数代入laar方程(4),二元相变材料的潜热值为212.1j/g,同理,月桂醇和正癸酸在相应的二元相变材料中的质量分数分别为50%和50%,相变温度为11℃,相变潜热值为181.2j/g,正癸酸和肉豆蔻醇在相应的二元相变材料中的质量分数分别为71%和29%,相变温度为18℃,相变潜热值为176j/g;
[0095]
(4)将上述任意两相按照共晶点处两相的质量分数进行配置,作为新相,依据范拉尔方程绘制新相与另外一相的二元相图,再根据二元相图得到两相间的共晶点以及在共晶点处两相的质量分数,通过在范拉尔方程中代入共晶点处两相的质量分数、共晶点、两相的熔点和潜热值,计算任意两相共晶点的相变温度和潜热值;
[0096]
(5)将新相与第三相结合,组成伪三元相变体系,以质量分数为100%的三相作为三元相图的顶点,以质量分数为坐标,将步骤(3)中新相与另外一相的质量分数和新相中两相的质量分数换算为伪三元相变体系中三相的质量分数,在三元相图中标注三个共晶点的坐标点,连接三个坐标点形成小三角形def,得到三元复合相变材料的最低共晶区域,完成三元相图的绘制如图11所示,其中豆蔻醇、月桂醇、正癸酸三相之间的比例为17:41.5:41.5,相变温度为5.5℃,相变潜热为186j/g。
[0097]
实施例2
[0098]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三元复合相变材料,所述三元复合相变材料由质量比为18:41:41的肉豆蔻醇、月桂醇和正癸酸组成。
[0099]
上述三元复合相变材料的质量比由如下三元相图绘制方法确定:
[0100]
(1)对肉豆蔻醇、月桂醇、正癸酸及其三元复合相变材料进行红外光谱测试,用来表征其表面组成和特性,如图1

图4所示,证明肉豆蔻醇、月桂醇、正癸酸这三种组分之间并未发生化学反应,而是物理共混,满足三元复合相变材料体系的要求;
[0101]
(2)利用dsc获得肉豆蔻醇、月桂醇和正癸酸的熔点(相变温度)和潜热值(热焓)如图5

图7所示,其中肉豆蔻醇的熔点为36.5℃,潜热值为230j/g,月桂醇的熔点为22.4℃,潜热值为215j/g,正癸酸的的熔点为31.8℃,潜热值为166.5j/g;
[0102]
(3)依据laar绘制三元复合相变材料中任意两相之间的二元相图,得到任意两相间的共晶点以及在共晶点处两相的质量分数,通过在范拉尔方程中代入共晶点处两相的质量分数、共晶点、两相的熔点和潜热值,如图8

图10所示,计算任意两相共晶点的潜热值,以图8为例,二元相图中,横坐标为肉豆蔻醇的质量分数,将肉豆蔻醇的各参数代入laar方程(3),绘制肉豆蔻醇的相变温度

质量分数曲线,再将月桂醇的各参数代入laar方程(3),绘制月桂醇的相变温度

质量分数曲线,二者的交点即为肉豆蔻醇

月桂醇二元相变材料的共晶点,即相变温度为290k(17℃),肉豆蔻醇的在二元相变材料中的质量分数为28%,将各参数代入laar方程(4),二元相变材料的潜热值为212.1j/g,同理,月桂醇和正癸酸在相应的二元相变材料中的质量分数分别为50%和50%,相变温度为11℃,相变潜热值为181.2j/g,正癸酸和肉豆蔻醇在相应的二元相变材料中的质量分数分别为71%和29%,相变温度为18℃,相变潜热值为176j/g;
[0103]
(4)以质量分数为100%的三相作为三元相图的顶点,以质量分数为坐标,在坐标轴上标注三个两相共晶点,依次连接顶点和其余两相的共晶点形成小三角形abc,得到三元复合相变材料的最低共晶区域,完成三元相图的绘制如图11,其中豆蔻醇、月桂醇、正癸酸三相之间的比例为18:41:41,相变温度为5.3℃,相变潜热为187.6j/g。
[0104]
实施例3
[0105]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三元复合相变材料,所述三元复合相变材料由质量比为20:36:44的肉豆蔻醇、月桂醇和正辛酸组成。
[0106]
上述三元复合相变材料的质量比由如下三元相图绘制方法确定:
[0107]
(1)对肉豆蔻醇、月桂醇和正辛酸及其三元复合相变材料进行红外光谱测试,用来表征其表面组成和特性,证明肉豆蔻醇、月桂醇和正辛酸这三种组分之间并未发生化学反应,而是物理共混,满足三元复合相变材料体系的要求;
[0108]
(2)利用dsc获得肉豆蔻醇、月桂醇和正辛酸的熔点和潜热值,其中肉豆蔻醇的熔点为36.5℃,相变潜热为230j/g,月桂醇的熔点为22.4℃,相变潜热215j/g,正辛酸的的熔点为16.8℃,相变潜热160.5j/g;
[0109]
(3)依据laar绘制三元复合相变材料中任意两相之间的二元相图,得到任意两相间的共晶点以及在共晶点处两相的质量分数,通过在范拉尔方程中代入共晶点处两相的质量分数、共晶点、两相的熔点和潜热值,肉豆蔻醇和月桂醇在相应的二元相变材料中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8%和72%,相变温度为17℃,相变潜热值为212.1j/g,月桂醇和正辛酸在相应的二元相变材料中的质量分数分别为35:65,相变温度为5.2℃,相变潜
热值184.2j/g,正辛酸和肉豆蔻醇在相应的二元相变材料中的质量分数分别为83:17,相变温度为11.2℃,相变潜热值为165.3j/g;
[0110]
(4)以质量分数为100%的三相作为三元相图的顶点,以质量分数为坐标,在坐标轴上标注三个两相共晶点,依次连接顶点和其余两相的共晶点形成小三角形,得到三元复合相变材料的最低共晶区域,完成三元相图的绘制,其中肉豆蔻醇、月桂醇和正辛酸三相之间的比例为20:36:44,相变温度为2.6℃,相变潜热值为170.2j/g。
[0111]
性能测试
[0112]
将实施例1

3进行如下测试:
[0113]
将制备的相变材料进行dsc测试,如图12,得到所述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和潜热值,再利用式5进行误差值计算;
[0114]
误差值=|测试值

计算值|
÷
测试值
×
100%
ꢀꢀꢀꢀ
式5;
[0115]
所述测试值指的是dsc测试所得数据,计算值是根据三元相图得到。
[0116]
通过计算,相变温度的误差值为
±
0.3℃,相变潜热为2%以内。
[0117]
实施例1

3依靠绘制的三元相图得到三元相变材料的质量比、相变温度和潜热值的计算值,又根据所得三元相变材料各相的质量比进行三元相变材料的制备,得到三元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和潜热值。图12是实施例1中三元相变材料的dsc测试图,以实施例1为例进行对比发现相变温度的计算值与dsc测试值接近,潜热值的误差值在2%以内,实施例2和3有类似的结果,证明本发明所提供的三元相图的绘制方法具有一定的普适性。
[0118]
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采用不同的方法完成三元相图的绘制,如图11所示,最低共晶区域的范围十分接近,所得三元相变复合材料的相变温度和相变潜热值也几乎相图,因此本发明所述两种三元相图的绘制方法均可行。
[0119]
申请人声明,本发明通过上述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详细方法,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详细方法,即不意味着本发明必须依赖上述详细方法才能实施。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对本发明的任何改进,对本发明产品各原料的等效替换及辅助成分的添加、具体方式的选择等,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