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化疗免疫联合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文档序号:26554874发布日期:2021-09-08 00:45阅读:1006来源:国知局
一种化疗免疫联合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1.本发明属于纳米药物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化疗免疫联合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2.化疗后期很多病人会出现耐药、癌细胞转移、肿瘤复发等不良预后反应,对于高度转移性肿瘤,如孕激素受体、雌激素受体和人表皮生长受体都不表达的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几乎是束手无策。最近兴起的免疫疗法在肿瘤治疗上显示了巨大潜力,尤其是基于pd

1单抗、pd

l1单抗、或ctla

4单抗的免疫检查点疗法,通过唤醒或恢复免疫细胞对肿瘤的免疫学监控来实现肿瘤治疗。但是单一免疫疗法如pd

1/pd

l1单抗只对20%

25%的患者有效,而对棘手的tnbc病人的客观响应率(orr)只有12%

19%,是因为tnbc肿瘤细胞突变率低、免疫微环境弱、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水平低。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化疗免疫联合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分别制备了偶联phscnk多肽(atn1)、phscnk 多肽(atn2)或crgd多肽的纳米药物atn1

ms

ptx、atn2

ms

ptx和crgd

ms

ptx;并且制备了基于peg

p(tmc

dtc)

sp的具有不对称膜结构的聚合物囊泡来装载、保护和递送环二核苷酸(cdn)adu

s100(cps

cdn)到apc,以更好地激活抗肿瘤免疫应答。实验结果表明,atn2

ms

ptx能高效靶向富集到小鼠肿瘤,增加了ptx在肿瘤细胞的浓度,其后顺序递送cps

cdn激活了sting通路,明显延缓了小鼠肿瘤的生长、抑制了乳腺癌的肺转移,延长了小鼠的生存期。
4.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化疗免疫联合药物,由化疗药物胶束与囊泡纳米sting激动剂组成;所述化疗药物胶束的制备方法为,将小分子药物、两亲性聚合物加入低聚乙二醇中,得到混合溶液,再将所述混合溶液加入缓冲溶液中,得到化疗药物胶束;或者将小分子药物、两亲性聚合物、靶向两亲性聚合物加入低聚乙二醇中,得到混合溶液,再将所述混合溶液加入缓冲溶液中,得到化疗药物胶束;所述低聚乙二醇的分子量(m
n
)为200~600;所述囊泡纳米sting激动剂由聚合物囊泡装载sting激动剂组成。
5.上述技术方案中,静置下,将所述混合溶液打入缓冲溶液中,然后搅拌、静置、涡旋、吹打或者倒置;打入为现有技术,比如用注射器或者注射泵;搅拌的转速为100~1000rpm。混合溶液中,小分子药物的浓度为0.1至10 mg/ml,聚合物浓度为1~100 mg/ml;聚合物为两亲性聚合物,或者聚合物为两亲性聚合物和靶向两亲性聚合物的混合物。
6.上述技术方案中,混合溶液中含有靶向两亲性聚合物时,靶向两亲性聚合物的用量为两亲性聚合物重量的1~30%,优选2~10%。本发明中,两亲性聚合物不偶联靶向分子,靶向两亲性聚合物偶联靶向分子。
7.上述技术方案中,低聚乙二醇、缓冲溶液的体积比为1∶(5~40),优选1∶(10~30)。
8.本发明制备了ptx载药量高的胶束,且制备的小粒径胶束(20

40 nm)能够穿透至肿瘤深处。
9.本发明公开了上述囊泡纳米sting激动剂的制备方法,将sting激动剂溶液加入缓冲溶液中,再加入聚合物溶液,搅拌后透析,得到囊泡纳米sting激动剂。进一步的,sting激动剂溶液为sting激动剂水溶液;聚合物溶液为聚合物的dmf溶液;缓冲溶液为hepes缓冲溶液。其中,sting激动剂溶液的浓度为1~30 mg/ml;聚合物溶液的浓度为1~100 mg/ml。
10.上述技术方案中,小分子药物为紫杉醇ptx;所述低聚乙二醇的分子量(m
n
)为200~600。两亲性聚合物的分子量为3000~15000,靶向两亲性聚合物的分子量为2000~15000。本发明聚合物的分子量为核磁测定的数均分子量(m
n
),单位为da。
11.上述技术方案中,sting激动剂为环二核苷酸(cdn),包括环二单磷酸鸟苷(c

di

gmp)、环二单磷酸腺苷(c

di

amp)、2`,3`环单磷酸鸟

单磷酸腺苷酸(2`,3`

cgmap)、3`,3`环单磷酸鸟

单磷酸腺苷酸(3`,3`

cgmap)及其取代衍生物,比如硫、氟、氮取代环二核苷酸衍生物。
12.上述技术方案中,两亲性聚合物为peg

p(cl

dtc)、peg

p(tmc

dtc)、peg

p(la

dtc)等;靶向两亲性聚合物为所述两亲性聚合物偶联靶向分子,优选的,靶向分子为多肽,比如phscnk多肽、phscnk 多肽或crgd多肽;两亲性聚合物中,peg的分子量(m
n
)为1000~5000 da。
13.上述技术方案中,制备囊泡纳米sting激动剂时,聚合物包括亲水链段、疏水链段以及阳离子片段;所述疏水链段的侧链为含双硫键的二硫戊环,其化学结构式如下:r为亲水链段,比如聚乙二醇链段;t链段与侧链含双硫键的碳酸酯链段(dtc单体形成的单元)组成疏水链段,t为环酯单体或者环碳酸酯单体形成的单元,比如丙交酯、己内酯、三亚甲基碳酸酯;p为阳离子片段,比如聚乙烯亚胺(pei)、精胺(sp);y、z表示重复单元;所述亲水链段的分子量为2000~9000da;疏水链段的分子量为亲水链段分子量的2.1~8.0倍;侧链含双硫键的碳酸酯链段的分子量为t链段分子量的10%~35%;阳离子片段的分子量为亲水链段分子量的5%~30%;比如所述聚合物为peg

p(tmc

dtc)

sp。
14.本发明制备了ptx载药量高的胶束,且制备的小粒径胶束(20

40 nm)能够穿透至肿瘤深处,并且cps

cdn激活sting通路、激活并招募apc的顺序给药策略,可以更强地激活免疫系统,产生更多促炎细胞因子,使肿瘤和脾脏内的cd4
+
、cd8
+ t细胞比例显著增多、抑制性t
reg
减少,更好地抑制小鼠tnbc的生长和肺转移的发生。本发明公开了上述化疗免疫联合药物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优选肿瘤为三阴性乳腺癌(tnbc)。
15.本发明首先设计制备了高效载ptx、双硫交联的胶束ms

ptx以及三种tnbc主动靶向的胶束纳米药物,载药量高达23.1wt.%,粒径在30~38 nm之间,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还原响应的药物释放性能。细胞层面和动物层面的实验证实,atn2

ms

ptx对4t1细胞的靶向内吞作用最强,ic
50
值最低,在肿瘤的生物分布最高。此外,atn2

ms

ptx可诱导icd、促进bmdc
增值以及成熟、促进bmdm向m1型巨噬细胞极化,产生有利的免疫微环境。此外,为探索进一步加强靶向ptx胶束的免疫治疗效果,制备了载sting激动剂cdn的双硫交联的囊泡cps

cdn,以激活apc的sting通路,诱导更强的免疫应答。atn2

ms

ptx和cps

cdn联合可促进bmdc的成熟,释放ifn

β和tnf

等细胞因子。在荷4t1乳腺癌小鼠中,先静脉注射atn2

ms

ptx、诱导icd释放肿瘤抗原,8

24 h后再瘤内注射cps

cdn激活sting通路、激活并招募apc的顺序给药策略,可以更强地激活免疫系统,产生更多促炎细胞因子,使肿瘤和脾脏内的cd4
+
、cd8
+ t细胞比例显著增多、抑制性t
reg
减少,更好地抑制小鼠tnbc的生长和肺转移的发生,显著延长小鼠生存期,体现了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的优势,为治疗高转移性肿瘤带来了希望。
附图说明
16.图1为ms

ptx和atn2

ms

ptx胶束的制备和理化性质(载药量4.8 wt.%)。(a)胶束的制备过程示意图;(b)ms

ptx和atn2

ms

ptx的粒径分布以及ms

ptx的tem示意图;(c)载药量为23.1 wt.%的ms

ptx(i)及相同ptx浓度的pb溶液(ii)照片;(d)胶束在室温存放3周、制备后再透析后室温放置1 h的粒径变化;(e)空ms、atn2

ms和ncms以及相同浓度的聚合物溶液(5 mg/ml)的紫外吸收谱图;(f)胶束中芘的荧光吸收谱中i
372
/i
383
(i1/i3)比值随浓度的变化;(g)ms

ptx和atn2

ms

ptx浓度为20 μg/ml的粒径,以及ncms

ptx浓度为1 mg/ml、50 μg/ml的粒径及其在室温下放置2天的粒径;图2为ms

ptx和atn2

ms

ptx在37 度10%fbs中孵育24 h后的粒径分布(a),在10 mm dtt中孵育2 h后的粒径分布(b);atn2

ms

ptx在模拟生理环境(pb,ph 7.4)和细胞内还原环境(含10 mm dtt 的pb)下ptx的累积释放(n = 3)(c);图3为mtt法(n = 5)测定含不同多肽密度的(a)crgd

ms

ptx、(b)atn1

ms

ptx和(c)atn2

ms

ptx对4t1细胞的毒性;(d)自由ptx先孵育4 h、换新鲜培养基再孵育44 h(4+44 h)及共孵育48 h的细胞毒性;(e)空胶束ms和atn2

ms共孵育48 h的细胞毒性;图4为流式细胞仪(a)和clsm(b&c)测试了标记cy5的ms

ptx、at1

ms

ptx、atn2

ms

ptx和crgd

ms

ptx被4t1细胞内吞(孵育4 h)的情况。(b)为cy5半定量荧光强度。受体抑制实验用phscnk多肽(atn2)预先和4t1细胞孵育2 h再加cy5/atn2

ms

ptx。cy5聚合物浓度为2 μg/ml。标尺为25 μm;图5为cps

cdn的制备(a)以及1 mg/ml cps

cdn在4℃放置3周和在含10%的fbs的pb中粒径变化(b);图6为bmdc的成熟(cd11c
+
cd86
+
cd80
+
)和培养基中细胞因子的浓度(n = 3)。自由cdn、atn2

ms

ptx、cps

cdn及后两者联合和bmdc孵育24 h。(a)bmdc的代表性样品流式细胞仪伪色图(在cd11c
+
总bmdc圈门内)及其统计学分析(b)。培养基中(c)ifn

β、(d)tnf

α和(e)il

6的浓度;图7为ms

ptx(i.v. 10 mg ptx/kg,i.t. 5 mg ptx/kg)及其给药后2 h联合cps

cdn(i.t. 1 mg cdn/kg)治疗荷4t1小鼠(n = 3)的肿瘤体积(a)和相对体重(b);图8为atn2

ms

ptx胶束及其与cps

cdn联合治疗荷4t1乳腺癌小鼠(7.5 mg ptx/kg,1 mg cdn/kg)的(a)抗肿瘤治疗方案;(b)肿瘤体积(#号代表肿瘤体积大于2000 mm3死亡或自然死亡);(c)小鼠的生存曲线;(d)小鼠体重。n = 7;
图9为atn2

ms

ptx及其与cps

cdn联合给药结束24 h后小鼠肿瘤的流式细胞仪分析(n = 4)。成熟dc(cd45
+
cd80
+
cd86
+
)(a)和m1m(cd11b
+
f4/80
+
cd206

)(b)的比例。cd3
+
cd4
+
和cd3
+
cd8
+ t细胞代表性流式细胞图(c)。cd3
+
cd4
+
(d)和cd3
+
cd8
+
(e)t细胞比例。(d)tregs(cd3
+
cd4
+
foxp3
+
,cd45
+
圈门内)在cd4
+ t中的含量,(e)cd8+ t/tregs比例。(h)血清中细胞因子的浓度;图10为atn2

ms

ptx及其与cps

cdn联合给药结束24 h后小鼠脾脏的流式细胞仪分析。(a)cd3
+
cd4
+
、cd3
+
cd8
+ t细胞代表性流式细胞伪色图(在cd45
+
总免疫细胞圈门内)以及(b)cd3
+
cd4
+ 和(c)cd3
+
cd8
+ t细胞比例统计。n = 4;图11为自由ptx、ms

ptx、自由cdn、cps

cdn、atn2

ms

ptx及其与cps

cdn联合治疗后第22天小鼠的血常规(a)和血生化(b)分析(n = 3);图12为pbs、自由ptx、ms

ptx、自由cdn、cps

cdn、atn2

ms

ptx及其与cps

cdn联合治疗荷瘤小鼠22天后小鼠心、肝、肾、脾切片的h&e染色图(40
×
,标尺为50 μm)。wp:白髓,rp:红髓;图13为自由ptx、ms

ptx、自由cdn、cps

cdn、atn2

ms

ptx及其与cps

cdn联合给药第22天小鼠的脾脏图片(a)和质量(b)。n = 3;图14为荷瘤小鼠在给药22天后肺部离体成像(a)、荧光值半定量(b)和质量(c)。(d)肺h&e染色图。左图为10
×
,标尺为500 μm;右图为40
×
,标尺为50 μm。
具体实施方式
甲氧基聚乙二醇(meo

peg

oh,m
n
= 2.0 kg/mol)、马来酰亚胺和琥珀酰亚胺酯官能化的聚乙二醇(mal/nhs

peg

oh,m
n
= 3.5 kg/mol)均购自北京键凯科技有限公司,经甲苯共沸蒸馏后使用。ε

己内酯(ε
‑ꢀ
cl, 99%,alfa aesar)经氢化钙干燥、减压蒸馏后使用。1,2

二硫戊环三亚甲基碳酸酯(dtc)由本实验室合成并提纯。磷酸二苯酯(dpp,> 99%,tci)使用前真空干燥30分钟。环肽c(rgdfc)(crgd)、ac

phscnk

nh2(atn

1)和ac

phscnk

nh2(atn

2)的纯度都大于 98%,均购自上海强耀生物。高效液相色谱(hplc)用试剂均从sigma aldrich (usa) 购买得到。紫杉醇(ptx,> 99%,上海金和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甲氧基低聚乙二醇(peg 350,m
n
= 350 g/mol,sigma)、sting激动剂adu

s100(> 99%,mce)、谷胱甘肽(gsh,> 99%,roche)和cy5

nh2(lumiprobe)等试剂均是购买后直接使用。micro bca试剂盒(pierce,thermo scientific)、增强型atp检测试剂盒(s0027,碧云天)、小鼠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

1)(e

el

m0676c, elabscience)、小鼠白细胞介素

6(il

6)elisa检测试剂盒(jn

029562

s,上海研域)、小鼠干扰素

、干扰素

(ifn

、ifn

)和细胞坏死因子

(tnf

)elisa检测试剂盒(invivogen)、钙网蛋白(crt)抗体(ab2907,abcam)、以及小鼠荧光标记的各种抗体(biolegend)cd45

percp/cyanine5.5、cd80

apc、cd86

pe、cd11c

fitc、cd11b

fitc、cd206
‑ꢀ
alexa fluor 647、f4/80

pe、cd4

pe、cd8

fitc、foxp3
‑ꢀ
alexa fluor 647和山羊抗兔

alexa fluor 633等试剂盒和抗体均购买后按说明书使用。小鼠乳腺癌细胞株4t1是从中科院上海细胞库购买。
17.聚合物的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由400 mhz超导核磁共振谱仪(unity inova,安捷伦)或600 mhz 超导核磁共振谱仪(directdrive2,瓦里安)以氘代氯仿(cdcl3)或氘代二甲亚砜(dmso

d6)为溶剂测定,化学位移以溶剂峰为参考标准。聚合物分子量以及分子量分
布由waters 1515凝胶渗透色谱仪(gpc)测定,以dmf为流动相(流速为0.8 ml/min),测试温度为40℃,以一系列单分散的线性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作为分子量标准品。聚合物胶束和囊泡的粒径和粒径分布通过配有he/ne激光光源(波长为633 nm)和173
o
背折射检测器的zetasizer nano

zs纳米粒度仪(malvern instruments)测定,温度为25
ꢀº
c。胶束样品的微观形貌由tecnai g220透射电镜(tem)在120 kv加速电压下测定,样品用1% 磷钨酸溶液染色。ptx的浓度由配有反相c18色谱柱(4.6
×
150 mm,5μm)的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测试,流动相为 0.1%三氟乙酸的水/乙腈(v/v =45/55),流速为 1 ml/min,检测温度为40℃,检测波长为 227 nm。tcs sp5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clsm,leica)用来研究胶束的细胞内吞行为。流式细胞仪(facs calibur, bd biosciences)用来研究胶束内吞行为以及体内免疫细胞的定性和定量分析。酶标仪(thermo multiskan fc)用来测定活细胞与mtt形成的紫色甲瓒在570 nm处的吸光度值。多功能酶标仪(varioskan lux,thermo scientific)用来进行细胞因子的elisa检测。
18.本发明设计制备了纳米剂型的ptx 和cdn免疫佐剂,将其联合在以小鼠4t1为模型的tnbc中进行化学免疫治疗。首先制备了靶向、基于peg

p(cl

dtc)的双硫交联的ptx胶束纳米药物,提高ptx在肿瘤细胞里的浓度、提高疗效、降低毒副作用,分别制备了偶联phscnk、phscnk 多肽或crgd多肽的纳米药物atn1

ms

ptx、atn2

ms

ptx和crgd

ms

ptx。另一方面,cdn由于分子量小、易被降解、带负电水溶性强,难以进入抗原递呈细胞(apc)和内质网的sting蛋白结合激活sting通路,为了克服这些问题,本发明制备了基于peg

p(tmc

dtc)

sp的具有不对称膜结构的聚合物囊泡来装载、保护和递送sting激动剂环二核苷酸adu

s100(cps

cdn)到apc,以更好地激活抗肿瘤免疫应答。研究发现,化学免疫疗法中化药和免疫调节剂的递送顺序会影响总体疗效。本发明首先用靶向tnbc的ptx胶束高效输送ptx至肿瘤,杀死部分肿瘤细胞并诱导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cd),产生肿瘤相关抗原并被apc有效内吞,从而增加ctl的激活;然后瘤内注射cps

cdn激活sting通路,并进一步活化肿瘤里包括dc在内的apc,增强其递呈抗原的能力,招募并激活t细胞产生抗肿瘤免疫应答。实验结果表明,atn2

ms

ptx能高效靶向富集到小鼠4t1肿瘤,增加了ptx在肿瘤细胞的浓度,其后顺序递送cps

cdn激活了sting通路,显著延缓了小鼠肿瘤的生长、抑制了肺转移,延长了小鼠的生存期。
19.本发明的原料都是现有产品,具体操作方法以及测试方法为本领域常规方法。本发明所有数据均是以平均值呈现,组间差异性由anova单因素方差分析评估,*p < 0.05视为具有显著性差异,将**p < 0.01和***p < 0.001视为高显著性差异。
20.制备例peg

p(cl

dtc) 嵌段共聚物的合成是以meo

peg

oh (m
n
= 2.0 kg/mol) 为大分子引发剂、磷酸二苯酯(dpp)为催化剂引发dtc和cl的开环聚合而得。具体地,在惰性气体手套箱里,向25 ml密闭反应器中依次加入meo

peg

oh (800 mg, 0.4 mmol)、dpp (1.0 g,4 mmol)、dtc (400 mg,2.1 mmol) 、cl (400 mg,3.5 mmol) 和无水dcm(3.2 ml),搅拌溶解后密封,移出手套箱,置于40
ꢀº
c 油浴中磁力搅拌反应48 h。反应结束后,加入冰醋酸终止反应,在30倍体积的冰乙醚中沉淀2次,抽滤、真空干燥24 h后得到peg
2k

p(cl
1k

dtc
1k
),制备路线如下所示:
用分子量为5000 da的meo

peg

oh为引发剂、dpp为催化剂,根据上述方法可控开环聚合cl和dtc得到peg

p(cl

dtc),核磁分子量为5k

4k

3k或者5k

4k

2k。
21.用上述相同方法:不加dtc合成了peg

pcl;以mal

peg

oh或nhs

peg

oh(m
n
= 3.5 kg/mol)替换meo

peg

oh (m
n
= 2.0 kg/mol)作为引发剂合成了mal

peg

p(cl

dtc)或nhs

peg

p(cl

dtc)。
22.atn

peg

p(cl

dtc) 通过phscnk或phscnk多肽与nhs

peg

p(cl

dtc)通过酰胺化反应得到。简言之,在氮气保护下,将nhs

peg

p(cl

dtc)(132 mg,0.024 mmol)溶解在1 ml无水dmso中,phscnk多肽或phscnk多肽(20 mg,0.028 mmol)溶解在0.5 ml无水dmso中。将聚合物溶液滴加至30℃的多肽溶液中,30 min滴加结束后再加入7 μl的三乙胺调节体系ph在8.0,密闭反应器后再30度反应48 h。将反应液装入透析袋(mwco 3500 da)在dmso中透析4 h、dcm中透析2 h,然后在30倍体积的冰乙醚/无水乙醇(9/1,v/v)中沉淀2次,离心、真空干燥24 h后得到atn

peg

p(cl

dtc)。1h nmr(600 mhz,dmso

d6)测试得到谱图可进行聚合物结构和分子量分析,用micro bca蛋白试剂盒测试可计算多肽的官能化度,计算出phscnk和phscnk的官能化度分别为71.2%和79.6%。反应如下:crgd

peg

p(cl

dtc) 由c(rgdfc) 多肽的巯基和mal

peg

p(cl

dtc) 通过迈克尔加成反应制得,其步骤、聚合物的提纯和表征同上。反应如下:
上述聚合物及表征请参见申请人同日提交的发明名称为“一种小胶束纳米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的发明申请,本发明与其一致。
23.将ptx和peg
2k

p(cl
1k

dtc
1k
) 按照质量比(1/20)溶于peg 350中,其中聚合物浓度保持1 mg/ml。常规超声5 min后,在37℃取100 μl的该混合溶液打入900 μl的pb溶液底部(ph 7.4,10 mm),过程中静置不搅拌。打入之后用移液枪贴液面吹打5次,即得到ptx载药胶束,为非靶向小胶束纳米药物,dls测定其粒径为27.8nm,粒径分布(pdi)为0.18。在上述方法基础上:将聚合物更换为peg
5k

p(cl
4k

dtc
3k
),同样方法得到的ptx载药胶束,dls测定其粒径为55.1nm,粒径分布(pdi)为0.27。如果混液过程中常规搅拌(600 rpm),其余不变,得到的ptx载药胶束粒径达到168 nm,且存放1小时即出现药物析出。将peg 350更换为dmf或者dmso,同样方法得到的ptx载药胶束,粒径较小,但是稳定性差,常规环境下存放4小时后,出现大量沉淀,说明药物明显析出,较本发明存放20天以上无药物析出差得多。
24.实施例一 化疗

免疫联合药物ptx胶束的制备将ptx和peg
2k

p(cl
1k

dtc
1k
) 按照不同质量比(5/100、10/100、20/100、30/100)溶于peg 350,其中聚合物浓度在50 mg/ml。常规超声5 min后,在37℃取100 ml的该混合液打入900 ml的pb溶液底部(ph 7.4,10 mm),过程中静置不搅拌。打入之后用移液枪贴液面吹打5次,即得到ptx载药量为4.8 wt.%~23.1 wt.%的胶束ms

ptx,为非靶向小胶束纳米药物。dls测定其粒径及粒径分布(pdi),tem测定胶束形貌。用含20 mm dtt的乙腈溶解ms

ptx(聚合物浓度为0.1 mg/ml),再用hplc测试其中ptx浓度,计算载药量和载药效率。用dls在不同时间点监测ptx胶束在25和37℃存放、稀释至低浓度(20 mg/ml)及在含10%fbs溶液中粒径和粒径分布的变化,见表1。
25.作为对照,用相同方法也制备了基于peg

pcl的载ptx胶束(ncms

ptx)。
26.现有技术多数文献中报道的ptx纳米载体载药量均较低。本发明利用少量peg350来溶解聚合物peg

p(cl

dtc)和ptx,将混合物加入到水相中(peg350的最终体积含量10%),通过疏水作用聚合物形成核壳结构的胶束把ptx包裹在疏水核中,而核中dtc可快速自交联,能更稳定地把ptx固定在胶束核中,得到ptx胶束纳米药物ms

ptx(图1 a)。这里使用的peg350无毒,获fda批准使用。本发明通过该方法制备了载药量从4.8 wt.%到23.1 wt.%的
胶束ms

ptx,粒径范围在30

38 nm,粒径分布0.13

0.17(表1)。例如,dls测试结果表明,载4.8 wt.%的ms

ptx粒径为32.7 nm,pdi为0.16,tem图显示出其具有较规则的实心小球的形状(图1b)。此外,即使是理论载药量达23.1 wt.%时,ms

ptx胶束依然保持澄清透明,粒径为38.1 nm,pdi为0.13(表1)。由于ptx的水溶性很低(水中溶解度为5.56mg/l),将相同量ptx用peg350 溶解后直接加入到水中,ptx迅速析出,而载23.1 wt.% ptx的ms

ptx能保持澄清,说明ptx全装载在胶束里面(图1 c)。使用该方法制备胶束纳米药物过程简单、重现性好、胶束的稳定性好,在室温存放三周后胶束的粒径和粒径分布也基本不变(图1 d),没有沉淀;这比基于peg

pdlla聚合物制备的genexol

pm稳定得多,genexol

pm在2~4 h内粒径会增大并且产生很多晶状沉淀。本发明制备的ms

ptx比文献中报道的脂质体和多数纳米载体及genexol

pm(ptx载药量10 wt.%)具有更高的载药量。
27.研究了制剂中的peg350对ms

ptx载药量和稳定性的影响,将1 ml新制的载药量为4.8 wt.%的ms

ptx(1 mg/ml)的一半室温存储,另一半装入透析袋(mwco 3500 da)中,放入50 ml pb溶液(ph 7.4,10 mm)中透析3 h(每30分钟换一次缓冲液)。测定透析后粒径及pdi变化和ptx载药量的变化。结果发现,除去peg350后胶束的ptx载药量稍微降低,但包封率保持在87%以上,说明该方法能把ptx紧密包在胶束里;但是透析后胶束粒径减小6

8 nm,pdi变大(表2),室温下放置1 h就逐渐出现浑浊和ptx析出,在200

1000 nm出现聚集体(图1 d),这与没有除去peg350样品的稳定形成鲜明对比。
28.研究了聚合物中dtc对形成的ptx胶束载药量和稳定性的影响,相同条件制备的基于peg

pcl载ptx不交联胶束ncms

ptx和载4.8 wt.% ptx的peg

p(cl

dtc)(ms

ptx),一半室温存放、一半透析,测定两组各种透析前后粒径及pdi变化和ptx载药量的变化,研究比较了ncms和ms两种胶束的紫外吸收、临界胶束浓度(cmc)以及两种载药胶束的稳定性。纳米粒中dtc的二硫戊环的330 nm的紫外吸收值降低很多,说明发生硫硫交联反应得到交联纳米粒。而本胶束在制备中由于没有透析,peg350仍然存在,是否在制备后也能在胶束核内形成交联是不可预知的。本发明首先测定了两种胶束和相同浓度的对应聚合物溶液(5 mg/ml)的紫外吸收,发现peg

pcl聚合物溶液及其胶束ncms无明显的吸收峰。而ms中dtc在326 nm出现二硫戊环的紫外吸收峰,但是其强度低于对应的聚合物溶液中dtc的强度(图1 e),下降了40.7%。这结果说明ms胶束中部分二硫戊环开环,形成核内自交联。其次,用芘为荧光染料来确定两种胶束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发现ncms的cmc为15.6 mg/ml,但ms在聚合物浓度为1.2 mg/ml至 2.5 mg/ml范围内i1/i3没有发现明显的转变(图1 f),即没有cmc,胶束在稀释到cmc以下时也不会解离成单分子。在实验中也发现将ms

ptx胶束浓度稀释到20 mg/ml测dls时,胶束仍然完整,粒径呈正态分布,而ncms

ptx胶束稀释至50 mg/ml时测试就出现聚集现象,pdi也迅速变大(图1 g)。此外,ncms

ptx在室温下放置2天后变得不稳定,出现ptx析出以及大分子聚集(图1 g)。这些实验结果都证实了本发明制备的ms

ptx胶束是双硫
交联的,这有助于进一步稳定ptx。综上,本发明基于peg

p(cl

dtc) 的胶束ms

ptx比基于t
g
高得多的peg

pdlla的genexol

pm还稳定得多。
29.载sting激动剂cdn的聚合物囊泡cps

cdn的制备peg

p(tmc

dtc)

sp的合成可参见申请人已经公开的专利或者文章,具体制备方法为现有技术。使用聚乙二醇

聚(三亚甲基碳酸酯

二硫戊环三亚甲基碳酸酯)

精胺(peg

p(tmc

dtc)

sp,m
n
= 5.0

(15

2)

0.2 kg/mol)、通过溶剂置换法制备载cdn聚合物囊泡,cdn选用adu

s100。简要步骤如下:配制peg

p(tmc

dtc)

sp的dmf溶液(10 mg/ml)和cdn水溶液(不含核糖核酸酶的depc水,2 mg/ml)。将100
ꢀµ
l聚合物溶液加入900
ꢀµ
l含cdn的4℃的hepes缓冲溶液(ph 6.8),cdn理论载药量为13.0 wt.%。200 rpm搅拌10分钟后形成载药囊泡,先用hepes在4度透析2 h,再用ph 7.4的pb透析1 h得到cps

cdn(1 mg/ml),研究表征见实施例五。cps

cdn的粒径、pdi及稳定性等表征方法同ptx胶束。cdn的载药量(dlc)和载药效率(dle)通过测定nanodrop 2000在寡dna模式下260 nm处的吸光度值、基于标准曲线计算得来。
30.dlc (wt.%) =(cdn质量/cdn和聚合物的总质量)
×
100dle (%) = (cdn质量/投入的cdn质量)
×
100ptx胶束与载sting激动剂cdn的聚合物囊泡cps

cdn组成化疗免疫联合药物。
31.此外,ms

ptx在含10%fbs的pb缓冲液中(模拟体内血液环境)保持稳定,24 h粒径保持不变(图2 a);然而在含10 mm dtt的pb溶液(模拟细胞质内还原环境)中其粒径在2 h时很快出现500

1000 nm的大颗粒,4 h时出现十几纳米的小颗粒(图2 b),这是由于疏水核中的二硫键在还原条件下逐渐解交联、胶束溶胀、在低聚合物浓度下会解离成单分子的缘故。这表明该胶束具有快速还原响应性能。
32.实施例二装载ptx的靶向胶束是由两亲性嵌段聚合物peg
2k

p(cl
1k

dtc
1k
)和偶联靶向分子的聚合物ta

peg

p(cl

dtc)(ta为多肽crgd、atn1或atn2)在水相中自组装而成。在peg

p(cl

dtc) 中分别混合重量百分含量为2.5%、5%、7.5%、10%或20%的atn1

peg

p(cl

dtc)、atn2

peg

p(cl

dtc)或crgd

peg

p(cl

dtc) 作为起始的聚合物溶液,然后和ptx溶液混合,其余步骤同实施例一,得到不同多肽表面密度的胶束atn1

ms

ptx、atn2

ms

ptx和crgd

ms

ptx,为靶向小胶束纳米药物。
33.peg

(cl

dtc)和不同比例的偶联crgd、phscnk或phscnk的靶向聚合物混合后,制备靶向胶束,采用实施例一相同方法、保持ptx载药量为4.8 wt.%,分别制备了三个系列具有不同靶向分子密度的胶束crgd

ms

ptx、atn1

ms

ptx和atn2

ms

ptx。dls测试结果表明,在表面多肽不超过5%时,随着多肽的增加,胶束粒径基本不变,在31到35 nm之间,pdi保持
在0.2左右(表3)。此外,以ptx载药量为4.8 wt.%、多肽密度为5%的 atn2

ms

ptx为例,研究了其中peg350及dtc对胶束稳定性、fbs稳定性,以及冷冻/冻干复溶对粒径的影响,发现结果与非靶向ms

ptx相同。研究了ptx胶束在模拟细胞中还原响应环境的药物释放行为,分别用含或不含10 mm dtt的pb溶液(含0.1%吐温80)作为释放介质,以atn2

ms

ptx为例研究了在不同时间点释放到介质中的ptx的累积量。发现浓度为0.5 mg/ml的胶束在10 mm dtt中能够快速释放ptx,24 h的释放ptx累积量达79.4%;而在不含dtt环境中ptx 24 h仅泄漏17.0%(图2c),结果表明胶束结构因为dtc交联而保持相对稳定、药物始终释放缓慢;而在还原条件下,双硫键断裂生成的巯基有一定的亲水性,胶束在较稀浓度下很难维持胶束结构,药物快速释放,呈现出明显的还原响应性药物控释行为。
34.采用同样的步骤,由两亲性嵌段聚合物peg
2k

p(cl
1k

dtc
1k
)和偶联靶向分子的聚合物ta

peg
2k

p(cl
1k

dtc
1k
)(重量百分含量为5%)在水相中自组装而成装载ptx的靶向胶束;ta为多肽crgd、atn1或atn2对应的粒径分别为27 nm、29 nm 和28nm。
35.本发明制备了ptx载药量高的胶束,且制备的小粒径胶束(20~40 nm),能够有效穿透至肿瘤深处,尤其是本发明载药过程中无药物析出,静置三周也无药物泄露,采用的小分子量pge无需去除。
36.实施例三 mtt实验评估ptx胶束的细胞毒性具体测试方法为现有方法,可以参见申请人同日提交的发明名称为“一种小胶束纳米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的发明申请,本发明与其一致。细胞选用小鼠高转移性三阴乳腺癌细胞株4t1,ptx浓度范围为0.002至5 μg/ml。本发明以鼠源三阴乳腺癌4tl细胞为研究对象,用mtt法研究了不同靶向分子密度的三种胶束的细胞毒性。结果表明,ms

ptx对4t1的毒性具有浓度依赖性,ic
50
为0.6 μg/ml,明显低于ptx(ic
50
为1.12 μg/ml),偶联靶向分子的胶束均表现了比ms

ptx更高的毒性(图3)。三种胶束对4t1的毒性不尽相同,整体来看,
atn2

ms

ptx比crgd

ms

ptx毒性略高,远高于atn1

ms

ptx;5%crgd

ms

ptx、20%atn1

ms

ptx、5%atn2

ms

ptx在各组中相对其他多肽密度胶束具有最低的ic
50
值,分别为0.27、0.46、0.21 μg/ml(表4),其中5%atn2

ms

ptx的ic
50
值最低,甚至低于自由ptx与4t1细胞共孵育48 h的ic
50
值(0.55 μg/ml)。
37.进一步考察了5%atn2

ms

ptx与4t1细胞共孵育24 h和48 h的细胞毒性(ic
50
值分别为0.54 和0.020 μg/ml),发现该ic
50
值均比无靶胶束(分别为1.19和0.064μg/ml)的低2

3倍。此外,空胶束ms和atn2

ms在浓度1 mg/ml时共孵育48 h对4t1细胞均没有显示出毒性,这说明该方法制备的纳米载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38.实施例四 ptx胶束的细胞内吞行为研究用流式细胞术facs和clsm来考察4t1细胞对ptx胶束的摄取,通过nhs

peg

p(cl

dtc)与cy5

nh2的酰胺化反应得到cy5标记的peg

p(cl

dtc),并将其按照1% 掺杂到原聚合物中得到cy5标记的胶束。具体测试方法为现有方法,可以参见申请人同日提交的发明名称为“一种小胶束纳米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的发明申请,本发明与其一致。用水合法制备即得到cy5标记的胶束,不同靶向密度均选用表4中的最佳靶向密度。m
n
= 5.0

(15

2)

0.2 kg/mol)facs测试结果显示(图4 a),和cy5/crgd

ms

ptx、cy5/atn2

ms

ptx孵育4 h后的4t1细胞的荧光强度是对照无靶cy5/ms

ptx组细胞的2.1倍和2倍,而cy5/atn1

ms

ptx与无靶组相比只有1.2倍。通过clsm观察到,4t1细胞经含cy5胶束孵育4 h后,各靶向胶束的荧光强度均高于无靶组,其中cy5/atn2

ms

ptx组最高,与pbs 和cy5/crgd

ms

ptx组都存在显著性差异(图4 b,*p),且cy5/atn2

ms

ptx组cy5荧光出现在每个细胞的细胞质中。而cy5/crgd

ms

ptx和cy5/atn1

ms

ptx组中均有部分细胞的细胞质中没有cy5荧光(图4 c)。
39.实施例五 载sting激动剂的聚合物囊泡cps

cdn的表征由于sting蛋白一般驻留在apc中,所以要激活sting通路,其激动剂如环二核苷酸(cdns)必须递送到apc内。但cdn分子量小、带负电荷、亲水性强,进入胞质能力差,易降解,导致其生物利用率不高,效果大打折扣。为了将cdn有效递送至apc胞质中激活sting通路,本发明设计基于dtc的还原敏感、双硫交联的聚合物囊泡来实现这一目标,利用聚合物peg

p(tmc

dtc)

sp形成的具有不对称膜结构的聚合物囊泡(cps)来递送cdn。为了验证该cps是否能稳定装载分子量小的cdn并递送到apc中,选用目前临床ii期试验中的adu

s100为模型cdn展开研究。采取溶剂置换法制备装载cdn的囊泡cps

cdn(图5 a),cdn的装载效率用nanodrop 2000测定。实验结果表明,在cdn理论载药量为16.7 wt.%时,其包封率和载药量
分别能达86.4%和14.4 wt.%(表5)。考虑到cdn的小分子量和强亲水性,这样高的载药量还是令人意想不到的,cps

cdn的粒径为55.3

56.8 nm,pdi为0.12

0.18,具有良好的胶体稳定性,在4度冰箱中能储存3周且在含有10%胎牛血清(fbs)中能保持粒径不变(图5b)。
[0040] 以5%atn2

ms

ptx、cps

cdn(cdn理论载药量为13.0 wt.%)组成化疗免疫联合药物,进行细胞、动物实验。
[0041]
实施例六ptx胶束、cps

cdn及其联合激活bmdc的研究bmdc(1
×
106个/孔)在12孔板中培养24 h后加入pbs、ptx、ms

ptx、atn2

ms

ptx、cdns和cps

cdn孵育24 h,联合组是先加atn2

ms

ptx孵育8 h后再加cps

cdn共孵育16 h,最终ptx浓度为5
ꢀµ
g/ml,cdn浓度为0.2
ꢀµ
g/ml(n = 3)。孵育结束后离心(1500 rpm,5 min),分离出上层培养基,收集细胞后用荧光标记的cd11c、cd80和cd86抗体按说明书来染细胞,最后用facs测试各组中总cd11c
+ bmdc的量和cd11c
+
cd80
+
cd86
+
成熟bmdc的含量。分离的培养基用elisa试剂盒测定ifn

β、tnf

α和il

6浓度。
[0042]
sting激动剂cdn进入dc等apc中与内质网上的sting蛋白结合,诱导i型干扰素(ifn

β)等细胞因子的产生,从而激活相关免疫细胞的成熟递呈抗原给t细胞,招募更多的免疫细胞进入肿瘤区域;但是不可预知cps

cdn中cdn由于装在囊泡里面是否还能实现这样的功能,本发明检测了cps

cdn及自由cdn和bmdc孵育16 h后cd11c
+
的dc细胞以及cd11c
+ cd86
+
cd80
+
的成熟bmdc的比例。此外,结合atn2

ms

ptx可诱导icd,产生一系列肿瘤抗原,并能使bmdc增殖与成熟。因此,用atn2

ms

ptx处理使bmdc增殖,之后再联用cps

cdn也能增加cdn进入dc的量,会增强sting通路的激活,从而增加bmdc的成熟量;另一方面,atn2

ms

ptx诱导的taa能更有效地被这些激活的apc呈递给t细胞,从而招募更多的t细胞。检测了两者与bmdc孵育后其表达cd11c
+
的bmdc的量以及成熟bmdc比例的变化,来研究联合是否对bmdc的增殖、成熟有更强劲的提升。facs测试结果表明,相比于pbs组,cdn制剂和联合组都能在促进总cd11c
+
的bmdc含量,而cps

cdn组中成熟 bmdc(81.7%)远高于自由cdn组(66.9%)(***p)(图6 a&b),表明cps的装载不但没有影响cdn的细胞内释放和功能,反而具有更高的刺激bmdc成熟的能力。此外,联用atn2

ms

ptx能进一步增加bmdc成熟,cd11c
+
cd80
+
cd86
+
的bmdc高达90.2%,比单用任何一种要显著高(*p/***p)。此外,也测定了bmdc培养基中ifn

β、tnf

和il

6的浓度。细胞因子的增多表明bmdc成熟,抗原呈递能力增强,可极强地激活t细胞,其中ifn

β是cdn与sting结合后产生的标志性细胞因子,对肿瘤引发t细胞启动具有关键作用。结果显示,三个cdn制剂组诱导的ifn

β是pbs和atn2

ms

ptx组的两个数量级以
上,体现了cdn的强烈激活sting通路的功能。先用atn2

ms

ptx再用cps

cdn的联合组处理细胞,分泌的ifn

β、tnf

和il

6的浓度显著高于cps

cdn组和atn2

ms

ptx组(*p/***p)和自由cdn组(**p/***p)(图6 c、d&e)。这些结果表明,cps

cdn提升了cdn对dc激活的功能,和atn2

ms

ptx联用能更显著促进bmdc的增殖和激活、激活sting通路、诱导ifn

β等细胞因子,更有效促进bmdc成熟并递呈抗原给t细胞。
[0043]
实施例七 ptx胶束联合cps

cdn用于小鼠tnbc的化学免疫治疗采用荷4t1皮下瘤的balb/c小鼠作为小鼠三阴乳腺癌模型,初步考察ms

ptx的药效、给药方式以及和cps

cdn联用对肿瘤抑制的影响,在15只荷瘤小鼠的肿瘤体积为200

250 mm3时开始给药,给药当天为第0天。共分5组,每组3只小鼠,每2天给药、共3次。组1:ms

ptx尾静脉(i.v. 10 mg ptx/kg,200
ꢀµ
l);组2:ms

ptx瘤内注射(i.t. 5 mg ptx/kg,50
ꢀµ
l);组3:ms

ptx尾静脉(i.v. 10 mg ptx/kg,200
ꢀµ
l)给药2h后瘤内注射cps

cdn(1 mg cdn/kg);组4:ms

ptx瘤内注射(i.t. 5 mg ptx/kg,50
ꢀµ
l)给药2h后瘤内注射cps

cdn(1 mg cdn/kg);组5:pbs。每2天监测肿瘤体积和小鼠体重,肿瘤体积通过公式v = 0.5
×
l
×
w2来计算(l、w分别为肿瘤最宽和最窄处的长度)。小鼠相对体重是测量时体重占第0天时体重的百分比(m/m0)。发现无论是静脉或瘤内注射ms

ptx,肿瘤体积持续增加,和pbs组生长曲线相似,这和起始肿瘤体积过大、该肿瘤的恶性程度和侵袭性很高有关。而联合cps

cdn给药时,两种方式均比单给ms

ptx有显著的肿瘤抑制作用,其中ms

ptx i.v. + cps

cdn i.t. 组肿瘤抑制最显著(**p/***p),前10天肿瘤体积没有增长,10天后开始缓慢增长(图7 a)。相比之下,ms

ptx i.t. + cps

cdn i.t. 组肿瘤一直有缓慢的增长。这和ms

ptx瘤内注射ptx浓度过高,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也杀死免疫细胞有关,导致再给cps

cdn也不能被很多apc内吞,整体sting激活程度差,产生的免疫应答较弱。而ms

ptx尾静脉注射后,短时间富集至肿瘤的ms

ptx相比要少、ptx浓度低,对免疫细胞无毒,却可诱导肿瘤细胞icd、使dc增殖;在给cps

cdn后就能在大量dc中激起强免疫应答。但是,ms

ptx i.v. + cps

cdn i.t. 组小鼠体重在给药期间有下降,而后又恢复(图7 b)。
[0044]
系统研究ptx胶束以及其联合cps

cdn的化学免疫治疗。在接种4t1(3
×
105/只)的荷瘤小鼠的肿瘤体积在50

100 mm3(接种后第6天)开始给药,给药当天为第0天。小鼠随机分9组,每组7只,每两天给药,共4次;给药剂量为7.5 mg ptx/kg和/或1 mg cdn/kg。九组分别为:pbs、自由ptx(i.v.)、ms

ptx(i.v.)、atn2

ms

ptx(i.v.)、自由cdn(i.v.)、cps

cdn(i.t.)、三个atn2

ms

ptx(i.v.)+ cps

cdn(i.t.)联合组,分别是atn2

ms

ptx(i.v.)给药2 h、8 h或24 h后再给cps

cdn(i.t.)。实验过程中每2天监测小鼠体重、肿瘤体积和小鼠状态。小鼠死亡或肿瘤体积大于2000 mm3判定死亡,绘制生存曲线。给荷瘤(肿瘤体积约50 mm3)小鼠每2天尾静脉注射肿瘤靶向的atn2

ms

ptx,并把药量降低到7.5 mg/kg,共给药4次;在每次atn2

ms

ptx给药之后再瘤内注射cps

cdn(1 mg/kg),研究该方案对小鼠肿瘤尺寸、体重和生存期的影响,当肿瘤体积大于2000 mm3时,判定小鼠死亡(#号表示)。系统比较该方案与单给atn2

ms

ptx、ms

ptx、自由cdn或cps

cdn的抗肿瘤效果。此外,还研究了atn2

ms

ptx和cps

cdn之间的给药间隔时间(2、8或24 h)对抗肿瘤效果的影响(图8 a)。
[0045]
结果显示,4t1肿瘤的恶性程度极高,pbs组肿瘤快速增长(图8 b),到第20天肿瘤体积均大于2000 mm3,中位生存期为18天。自由ptx组在给药期间肿瘤缓慢生长,停药后开始快速生长。而atn2

ms

ptx、ms

ptx、自由cdn、cps

cdn与联合给药各组均能显著抑制肿瘤
的生长,10天内肿瘤基本不长,但10

12天开始肿瘤都开始缓慢生长,其中联合组的肿瘤生长最慢。比较第22天肿瘤体积可知,ms

ptx可能由于小粒径而使其epr效应显著,比ptx能更有效抑制肿瘤生长(*p)。而atn2

ms

ptx则能比ptx和ms

ptx更进一步限制肿瘤生长(***p)(图8 b),延长小鼠的生存时间,体现了靶向抗肿瘤疗效。此外,瘤内给cdn或cps

cdn也能减缓肿瘤生长速度,cdn减缓程度与ms

ptx相似,cps

cdn和atn2

ms

ptx类似,但cps

cdn与自由cdn相比优势更显著(**p),再次表明囊泡能更高效地递送cdn,提高其生物利用率和激活sting通道的能力(图8 b)。
[0046]
令人兴奋的是,atn2

ms

ptx和cps

cdn联用的抑瘤效果比单药组都更强,且二者间隔8或24 h比间隔2 h的疗效更佳(atn2

ms

ptx+cps

cdn(2或8或24 h)vs atn2

ms

ptx,p = 0.1656(ns)或p = 0.0042(**)或0.0068(**);atn2

ms

ptx+cps

cdn(2或8或24 h)vs cps

cdn,p = 0.2872(ns)或p = 0.0099(**)或0.0158(*))。联合组间隔2、8、24h组的小鼠中位生存期分别30、32、33天(pbs组为18天)(图8 c)。联合给药间隔2 h效果差些,可能是由于间隔太短,ptx释放量不多和/或诱导icd及促使dc增殖的程度还不足,导致apc的抗原递呈作用弱。研究发现,在“癌症

免疫周期”的循环中,不仅需要taa的释放,同时需要apc的加工和递呈,激活t细胞,募集更多t细胞至肿瘤,从而识别杀伤肿瘤,每一环节都很重要。循环过程某一项被抑制或不足,都将使抗肿瘤免疫无法达到最佳状态。此外,小鼠在治疗期间体重变化很小,尾静脉给7.5 mg ptx/kg和/或瘤内给1 mg/kg的cps

cdn都没有对小鼠产生毒副作用(图8 d)。
[0047]
实施例八 atn2

ms

ptx及其与cps

cdn联合对荷瘤小鼠免疫系统的调节同实施例七描述,荷瘤小鼠随机分7组,每组7只。七组分别为:pbs(i.v.)、自由ptx(i.v.)、ms

ptx(i.v.)、atn

ms

ptx(i.v.)、自由cdn(i.v.)、cps

cdn(i.t.)、atn

ms

ptx(i.v.)+ cps

cdn(i.t.)(间隔8 h),按照7.5 mg ptx/kg和/或1 mg cdn/kg给药4次,每2天一次。最后一次给药后24 h每组处死4只小鼠,取小鼠全血分离血清测定ifn

β、ifn

、il

6和tnf

的含量。取脾脏和肿瘤,研磨成单细胞悬液,裂红后计数。对脾脏,每个样品6
×
106个细胞进行t细胞染色。对肿瘤,每个样品分为4份,每份6
×
106个细胞,进行dc、巨噬细胞、t细胞染色,通过facs测试分析。免疫细胞相应的荧光标记的抗体为:dc:anti

cd11c

fitc、anti

cd80

apc、anti

cd86

pe;巨噬细胞:anti

cd11b

fitc、anti
‑ꢀ
f4/80

pe、anti

cd206
‑ꢀ
alexa fluor 647;t细胞:anti

cd3

apc、anti

cd4

pe、anti

cd8

fitc;tregs:anti

cd3

fitc、anti

cd4

pe、anti

foxp3
‑ꢀ
alexa fluor 647。
[0048]
肿瘤免疫微环境(tme)是由恶性细胞、免疫细胞、血管、细胞外基质和信号分子组成的环境,可单独发挥作用,也可共同影响免疫疗法的敏感性。上文已证明,atn2

ms

ptx、cps

cdn联合药物可进入肿瘤细胞诱导icd、释放肿瘤相关抗原,产生有利的免疫微环境,进入apc激活sting通道使dc成熟,两者联合在细胞层面已经展现出了优异的免疫效果。这里将分析atn2

ms

ptx、cps

cdn及其联合按图8方案给药24 h后小鼠tme以及脾脏中t细胞的影响。首先分析了tme中cd80
+
cd86
+ 成熟dc和cd206

的m1m的含量,图9 a显示,ptx胶束成熟dc比例都要比pbs高,cdn胶束更高些,cps

cdn组成熟dc 为52.5%高于自由cdn(48.7%);而联合组成熟dc(62.9%),显著高于分别单药组(*p)。前面细胞实验中,ptx可使巨噬细胞从m2m转化为m1m。在tme中,atn2

ms

ptx、cps

cdn及联合给药均能促进了m2m极化为m1m(图9 b)。
[0049]
t细胞是人体攻击和杀灭肿瘤的免疫细胞,参与抗肿瘤免疫的t细胞亚群分为两类:cd8
+
细胞毒性t细胞(ctl)和cd4
+
辅助性t细胞(t
h
细胞),而t
h
又可产生淋巴因子增强ctl功能,激活巨噬细胞、dc或其他apc,产生肿瘤坏死因子发挥溶瘤作用。见图9 c

e,结果显示,atn2

ms

ptx+cps

cdn联合组的cd4
+ t和cd8
+ t细胞比atn2

ms

ptx和cps

cdn都显著提升(cd4
+ t:***p和**p;cd8
+ t:*p)。另外,t
h
中的调节性t细胞(t
reg
)是减弱t细胞活性、使tme免疫抑制的t细胞的主要类型。分析了t
regs
在cd4
+ t中的占比及cd8
+ t/t
reg
,结果表明(图9 f&g),cps

cdn能急剧降低t
reg
比例,与联合组相当。此外,cps

cdn组的cd8
+ t/t
reg
显著高于自由组cdn(***p)。文献报道,sting激活程度越大,cd8
+ t细胞介导的抗肿瘤免疫力越强,也正因为cps

cdn高效的cdn利用率,使其单独使用也能有效激活抗肿瘤免疫。联合组能强效激发t细胞的杀伤能力,其cd8
+ t/t
reg
进一步增强,是atn2

ms

ptx的14倍(***p)、cps

cdn的3.4倍(*p)。elisa测试结果表明,atn2

ms

ptx和cps

cdn联用组的促炎细胞因子ifn

、ifn

γ、tnf

α和il

6含量均增加(图9 h),这些结果充分证实了其能诱导强烈的抗肿瘤免疫反应。
[0050]
脾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免疫器官,含有丰富的免疫细胞,拥有全身25%的淋巴细胞。脾脏对t淋巴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是抗肿瘤免疫的一个重要环节。接着,分析了atn2

ms

ptx及其与cps

cdn联合给药后小鼠脾脏中cd4
+
和cd8
+ t细胞占cd45
+
总免疫细胞的比例。图10显示,各组药物给药后第8天小鼠脾中的cd4
+ t和cd8
+ t细胞的变化趋势和肿瘤中的一致,联合组占二者比分别高达18.7%和6.3%,分别是单制剂atn2

ms

ptx和cps

cdn组的1.3/1.4倍(cd4+:**p/*p)和2.1/1.5倍(cd8+ ***p/*p)。因此,联合组有效促进了脾脏t淋巴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增加了cd4
+ t和cd8
+ t细胞的比例,有效增强抗肿瘤免疫应答。
[0051]
实施例九 atn2

ms

ptx与cps

cdn联合对荷瘤小鼠的毒性研究 随着4t1乳腺癌病情的发展,小鼠的血液系统以及器官会受到一定影响;而长期用药也会给小鼠带来全身累计毒性。为了研究本发明设计使用的ptx胶束和cdn囊泡制剂及其联合对荷瘤小鼠的全身累计影响或毒副作用的改善,按图8方案给药第22天,每组牺牲3只小鼠,取全血进行血常规检测、分离血清进行血生化检测,并解剖取主要脏器观察并切片,用h&e染色进行组织学分析。
[0052]
血常规结果显示(图11 a),荷瘤小鼠血液(pbs组)中白细胞(wbc)数大量增多,是正常balb/c小鼠的91倍(**p),与文献报道一致。其中的中性粒细胞数(neut)(*p)和淋巴细胞数(lymph)(**p)升高最显著,这是由于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以及出现了一些炎症导致的。红细胞数(rbc)、血红蛋白浓度(hgb)、红细胞压积(hct)较正常小鼠有所下降,这主要是由于荷瘤小鼠出现贫血。此外,pbs组小鼠血液中的血小板数(plt)、血小板压积(pct)和平均血小板浓度(mpv)均有增加,这将增加血栓发生的概率。有研究表明,血小板有助于肿瘤细胞的存活和转移,因此血小板的增加也促使了4t1乳腺癌发生转移。和pbs组小鼠相比,自由ptx或自由cdn组治疗小鼠的血常规指标基本无缓解,atn2

ms

ptx或cps

cdn单制剂治疗的小鼠血常规指标均有所缓解;而atn2

ms

ptx与cps

cdn联合给药的小鼠血液中的wbc总量以及wbc中的neut和lymph、rbc、hgb、hct、plt、pct和mpv均接近健康小鼠,进一步说明联合治疗对肿瘤的抑制效果明显、减少了肿瘤转移、避免小鼠发生贫血以及形成血栓。血生化检测表明,主要肝(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基转移酶gg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肾(肌酐cre、尿素ure)功能的各项指标与正常balb/c小鼠的无显著性差
异(图11 b)。
[0053]
荷瘤小鼠主要脏器的h&e染色切片(图12)显示,各组小鼠心、肝、肾没有出现明显的组织损伤。但pbs组、cdn和cps

cdn组小鼠心脏有少许炎症,而ptx制剂各组和联合组小鼠心脏正常;除atn2

ms

ptx与cps

cdn联合组,其他组小鼠肝脏均有轻微炎症发生。此外,pbs组小鼠脾脏显著增大、质量增加(图13),yong等人也发现荷4t1乳腺癌balb/c小鼠有脾肿大现象。治疗组小鼠脾脏的质量和肿瘤大小呈现正相关,即肿瘤越小,脾越小。其中联合组脾最小(约0.15 g,和健康小鼠接近),和atn2

ms

ptx和cps

cdn单制剂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和*p)。从脾的h&e染色(图12)可以看到,pbs组白髓明显减少,红髓变多,这是4t1小鼠病程发展的标志之一。治疗组尤其是联合组具有丰富的白髓,说明阻止了乳腺癌病程的发展。以上结果说明,尾静脉给7.5 mg ptx/kg及瘤内注射1 mg cdn/kg及其联合给药,每2天给药、共4次的方式对小鼠没有明显毒性。
[0054]
实施例十 atn2

ms

ptx与cps

cdn联合抑制4t1乳腺癌的肺转移在给药第22天,给小鼠腹腔注射荧光素钾盐,10分钟内处死每组剩余的3只小鼠,取全血进行血常规分析、分离出血清进行血生化分析。此外,解剖小鼠,取和心、肝、脾、肺、肾等器官,用组织固定液固定、切片、石蜡封切。切片用苏木精和伊红(h&e)染色,显微镜观察切片进行组织学分析和肺转移判断。由于tnbc具有高浸润性及高转移性,本发明也研究了ptx胶束和cdn囊泡及atn2

ms

ptx与cps

cdn联合对荷4t1

luc乳腺癌肺转移的抑制。同图8方案给药后22天,解剖取肺部、称重以及离体成像、切片h&e染色做组织学分析。肺部成像及荧光定量结果显示(图14 a&b),pbs和自由ptx组小鼠发生了严重的肺转移,自由cdn和ms

ptx组肺部荧光有显著下降(***p),而atn2

ms

ptx、cps

cdn及联合联合能更有效抑制肺转移,分别为pbs组的22.8、19.3和107.7倍(***p)。其中atn2

ms

ptx较ms

ptx也具有明显的肺转移抑制(*p),说明了atn2能精准靶向到4t1上。atn2

ms

ptx和cps

cdn联合组小鼠肺部几乎检测不到荧光信号( 8.9
×
10
5 p/s);该组肺的质量最小,约0.10 g,和健康小鼠接近;而其他组肺转移瘤越多,质量也大(图14 c),证明了atn2

ms

ptx和cps

cdn联合治疗能最有效抑制4t1的肺转移。此外,肺部h&e染色图片显示,pbs组和自由ptx小鼠肺部存在大量肿瘤细胞和炎症细胞的浸润,几乎没有肺泡结构;ms

ptx组有所改善,atn2

ms

ptx相比没有明显的肿瘤细胞群,但也存在肿瘤细胞和炎症细胞的浸润,肺泡结构也不明显。cps

cdn组比自由cdn组能看到大片的肺泡结构,肿瘤浸润少,但也存在炎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atn2

ms

ptx和cps

cdn联合组肺部切片看不到肿瘤细胞和炎症细胞,生理结构和正常小鼠无异,肺泡多且都有明显的中空结构(图14 d),结果和生物发光图吻合。结果证明本发明化疗与免疫药物相结合不仅能有效抑制原发性tnbc肿瘤,也能显著抑制其肺转移,尤其是,联合组显著延长了小鼠的中位生存期(33天)。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