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颈椎椎弓根螺钉定位、定向导板与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6595753发布日期:2021-09-10 22:22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一种上颈椎椎弓根螺钉定位、定向导板与使用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医疗手术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上颈椎椎弓根螺钉定位、定向导板与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2.创伤、畸形和椎管内肿瘤见与脊柱内任何节段中。上颈椎病变往往需要进行后路融合,后路融合手术中椎弓根螺钉固定强度最佳,但是颈椎c1、2、3椎弓根螺钉置钉难度相对较大、风险较高,特别需要新方法辅助来提高置钉精确度和减少置钉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上颈椎椎弓根螺钉定位、定向导板与使用方法。
4.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上颈椎椎弓根螺钉定位、定向导板,包括若干个贴附椎板固定部件、椎弓根螺钉定位与导向部件和椎弓根螺钉,所述贴附椎板固定部件与椎弓根螺钉定位与导向部件固定连接,所述贴附椎板固定部件包括贴附椎板固定左块和贴附椎板固定右块,所述贴附椎板固定左块和贴附椎板固定右块之间通过对合扣连接,上下相邻的所述椎弓根螺钉定位与导向部件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椎弓根螺钉定位与导向部件包括椎弓根螺钉定位孔和连接柱,所述连接件设在连接柱上。
5.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对合扣包括对合母扣和对合公扣,所述对合母扣设在贴附椎板固定左块或贴附椎板固定右块上,所述对合公扣设在对应的贴附椎板固定左块或贴附椎板固定右块上。
6.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对合母扣为镂空圆柱,所述对合公扣为两个同心圆柱形结构,所述公扣中央突出圆柱直径为对合母扣镂空圆的直径。
7.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条和连接孔,所述连接条设在椎板固定左块上,所述连接孔设在椎板固定左块与之连接的下一块椎板固定左块上。
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椎板固定左块通过连接件与对应的下一节的椎板固定左块连接组成椎板固定左模块,所述椎板固定右块通过连接件与对应的下一节的椎板固定右块连接组成椎板固定右模块。
9.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椎弓根螺钉定位与导向管为半圆筒结构。
10.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椎板固定左块和椎板固定右块的椎弓根螺钉定位与导向部件的椎弓根螺钉定位孔数量对应。
11.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椎弓根螺钉定位孔直径等于或大于椎弓根螺钉直径。
12.一种上颈椎椎弓根螺钉定位、定向导板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3.(1)获得目标颈椎椎骨ct扫描断面二维图像,重建三维解剖模型;
14.(2)通过三维解剖模型确定椎弓根螺钉钉入位置和钉入方向;
15.(3)根据椎弓根螺钉置钉位置和置入方向确定椎弓根螺钉物理参数和椎弓根螺钉定位与导向部件;
16.(4)根据椎弓根螺钉定位与导向部件和椎弓根螺钉置入位置,确定贴附椎板固定部件形状;
17.(5)贴附椎板固定部件上设对合扣,椎弓根螺钉定位部件之间设连接件;
18.(6)贴附椎板固定部件和椎弓根螺钉定位与导向部件由3d打印制得。
19.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5)中对合扣设在椎板固定左块和椎板固定右块上,所述椎板固定左块和椎板固定右块通过对合扣插接。
20.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贴附椎板固定部件和椎弓根螺钉定位与导向部件由三维解剖模型定制矫正方案下颈椎状态建得,所述贴附椎板固定部件和椎弓根螺钉定位与导向部件可存在弯曲角度,贴合患者颈椎椎板角度,所述贴附椎板固定部件和椎弓根螺钉定位与导向部件由对合扣插接后为目标颈椎椎板角度。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2.1)贴附椎板固定部件与颈椎棘突和椎板骨性标志匹配,以此确定椎弓根螺钉固定位置,加快手术进度;
23.2)通过三维解剖模型预先确定矫正角度和钉入位置,确定椎弓根螺钉位置,术中通过颈椎矫正导板保证椎弓根螺钉精确置入;
24.3)贴附椎板固定部件通过连接件连接,使椎板固定左块之间和椎板固定右块之间存在一定活动范围,有利于术中颈椎矫正导板的装配,适应颈椎矫正导板组装后在术中脊柱形状的变化。
附图说明
25.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本发明实施案例中第一对矫正导板的结构示意图。
27.图3为本发明实施案例中第二对矫正导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8.现结合附图说明与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如图1~3所示的一种上颈椎椎弓根螺钉定位、定向导板,包括若干个贴附椎板固定部件1、椎弓根螺钉定位与导向部件2和椎弓根螺钉,所述贴附椎板固定部件1与椎弓根螺钉定位与导向部件2固定连接,所述贴附椎板固定部件1包括贴附椎板固定左块11和贴附椎板固定右块12,所述椎贴附板固定左块11和贴附椎板固定右块12之间通过对合扣13连接,所述椎弓根螺钉定位与导向部件2之间通过连接件21连接,所述椎弓根螺钉定位与导向部件2包括椎弓根螺钉定位孔22和连接柱23,所述连接件21设在连接柱23上。
29.所述对合扣13包括对合母扣131和对合公扣132,所述对合母扣131设在贴附椎板固定左块11或贴附椎板固定右块12上,所述对合公扣132设在对应的贴附椎板固定左块11或贴附椎板固定右块12上,所述对合母扣131为镂空圆柱,所述对合公扣132为两个同心圆柱形结构,所述公扣132中央突出圆柱直径为对合母扣131镂空圆的直径。
30.所述连接件21包括连接条211和连接孔212,所述连接条211设在贴附椎板固定左
块11上,所述连接孔212设在贴附椎板固定左块11与之连接的贴附下一块椎板固定左块11上,所述贴附椎板固定左块11通过连接件21与对应的下一节的贴附椎板固定左块11连接组成贴附椎板固定左模块,所述贴附椎板固定右块12通过连接件21与对应的下一节的贴附椎板固定右块12连接组成贴附椎板固定右模块。
31.所述椎弓根螺钉定位孔22为半圆筒结构,所述椎板固定左块11和椎板固定右块12的椎弓根螺钉定位与导向部件2的椎弓根螺钉定位孔22数量对应,所述椎弓根螺钉定位孔22直径等于或大于固定棒直径。
32.一种上颈椎椎弓根螺钉定位、定向导板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3.(1)获得目标颈椎椎骨ct扫描断面二维图像,重建三维解剖模型;
34.(2)通过三维解剖模型确定椎弓根螺钉钉入位置和钉入方向;
35.(3)根据椎弓根螺钉钉入位置和钉入方向确定椎弓根螺钉物理参数和椎弓根螺钉定位与导向部件;
36.(4)根据椎弓根螺钉定位与导向部件和椎弓根螺钉置入位置,确定贴附椎板固定部件形状;
37.(5)贴附椎板固定部件上设对合扣,椎弓根螺钉定位部件之间设连接件;
38.(6)贴附椎板固定部件和椎弓根螺钉定位与导向部件由3d打印制得。
39.所述步骤(5)中对合扣13设在贴附椎板固定左块11和贴附椎板固定右块12上,所述贴附椎板固定左块11和贴附椎板固定右块12通过对合扣13插接。
40.所述贴附椎板固定左块11和贴附椎板固定右块12分段3d打印。
41.所述椎板固定部件1和椎弓根螺钉定位与导向部件2由三维解剖模型定制矫正方案下颈椎状态建得,所述椎板固定部件1和椎弓根螺钉定位与导向部件2可存在弯曲角度,贴合患者颈椎椎板角度,所述椎板固定部件1和椎弓根螺钉定位与导向部件2由对合扣13插接后为目标颈椎椎板角度。
42.实施案例:
43.如图1所示一种上颈椎椎弓根螺钉定位、定向导板,,包括3对贴附椎板固定部件、椎弓根螺钉定位与导向部件和椎弓根螺钉,所述椎弓根螺钉定位与导向部件与椎弓根螺钉定位部件固定连接,所述贴附椎板固定部件包括贴附椎板固定左块和贴附椎板固定右块,所述贴附椎板固定左块和贴附椎板固定右块之间通过对合扣连接,所述对合扣包括对合母扣和对合公扣,所述对合母扣为镂空圆柱,所述对合公扣为两个同心圆柱形结构,所述公扣中央突出圆柱直径为对合母扣镂空圆的直径,所述椎弓根螺钉定位与导向部件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条和连接孔,所述椎弓根螺钉定位与导向部件包括椎弓根螺钉定位孔和连接柱,所述连接件设在连接柱上,由上至下分为第一对矫正导板、第二对矫正导板和第三对矫正导板,第一对矫正导板如图2所示,所述贴附椎板固定左块上设有对合母扣,与贴附椎板固定左块相连的椎弓根螺钉定位与导向部件上连接柱上设有连接条,所述贴附椎板固定右块上设有对合公扣,与贴附椎板固定右块相连的椎弓根螺钉定位与导向部件上连接柱上设有连接孔,第二对矫正导板如图3所示,所述贴附椎板固定左块上设有对合母扣,与贴附椎板固定左块相连的椎弓根螺钉定位与导向部件上连接柱上上方设有连接孔下方设有连接条,所述贴附椎板固定右块上设有对合公扣,与贴附椎板固定右块相连的椎弓根螺钉定位与导向部件上连接柱上上方和下方设有连接条,第三对矫正导板的所述贴
附椎板固定左块上设有对合公扣,与贴附椎板固定左块相连的椎弓根螺钉定位与导向部件上连接柱上设有连接孔,所述贴附椎板固定右块上设有对合母扣,与贴附椎板固定右块相连的椎弓根螺钉定位与导向部件上连接柱上上设有连接孔,第一对矫正导板、第二对矫正导板和第三对矫正导板的贴附椎板固定左块和贴附椎板固定右块通过对合扣连接,各贴附椎板固定左块之间和各贴附椎板固定右块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
44.一种颈椎矫正导板和固定棒结构对应辅助固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5.(1)获得目标颈椎椎骨ct扫描断面二维图像,重建三维解剖模型;
46.(2)通过三维解剖模型确定椎弓根螺钉钉入位置和钉入方向;
47.(3根据椎弓根螺钉置钉位置和置入方向确定椎弓根螺钉物理参数和椎弓根螺钉定位与导向部件;
48.(4)根据椎弓根螺钉定位与导向部件和椎弓根螺钉置入位置,确定贴附椎板固定部件形状;
49.(5)贴附椎板固定部件上设对合扣,固定棒定位部件之间设连接件;
50.(6)贴附椎板固定部件和椎弓根螺钉定位与导向部件由3d打印制得;
51.(7)椎板固定部件和椎弓根螺钉定位与导向部件之间相互拼合。
52.综上所述,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阅读本发明文件后,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无需创造性脑力劳动而作出其他各种相应的变换方案,均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