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击波导管及冲击波发生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95759发布日期:2021-08-24 16:05阅读: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冲击波导管及冲击波发生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冲击波导管及冲击波发生系统。



背景技术:

血管狭窄指的是人体动静脉血管,包好冠脉、外周、颅内等血管由于脂质代谢不正常,血液中的脂质沉着在原本光滑的血管内膜上,逐渐堆积成粥样的脂类斑块,随着时间推移,这些斑块增多甚至钙化造成血管腔内狭窄,使血流受阻,导致下游血管和肌体缺血,产生对应临床表现。如果该狭窄发生在冠脉则会产生心悸、胸痛、呼吸困难以及心绞痛,严重者会导致心肌供血不足或心肌坏死;如果发生在外周,则会产生皮肤表皮温度降低、肌肉萎缩,产生间歇性的跛行甚至发生远端肢体的坏死或截肢。如果发生在颅内,则会产生头晕、晕厥甚至脑组织损伤和脑功能障碍。

随着心血管介入技术的发展,针对血管狭窄病变的技术日渐多样化,而针对狭窄程度较高钙化严重的病变,目前已有的技术为先通过导丝通过病变血管后,将高压球囊置于狭窄位置进行预扩,最后交换支架输送系统将血管支架植入目标狭窄位置。

参见中国专利cn111568500a公开了一种用于心血管狭窄病变的血管再通系统,包括球囊、能量发生控制器、导管,导管包括内管,内管包括导丝腔,手柄一端设置有导丝腔,导丝腔用于通引导引部件,导丝腔延伸至手柄处,行程较长。使用过程中,先将导引部件推送至病变目标位置,再使导管的导丝腔沿导引部件移动以将球囊推送至病变目标位置,因导引部件较细软,且需要贯穿整个导管,通路比较长,在推送导管时,推送性不好,即导引部件与导管配合长度越长,推送性越差,导致手术时间延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心血管狭窄病变的冲击波导管及冲击波发生系统,用于解决冲击波导管沿导引部件行程较长而推送性差导致手术时间延长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冲击波导管,包括导管主体、连接在所述导管主体上的球囊,所述的导管主体包括内导管、套设在所述的内导管外的外导管,所述的内导管的远端伸出所述的外导管的远端,所述的球囊的近端连接在所述的外导管的远端,所述的球囊的远端连接在所述的内导管的远端,所述的内导管具有用于供导引部件穿过的腔体,所述的腔体具有入口端、出口端,所述的腔体的入口端位于所述的内导管远端的端口处,所述的外导管上开设有交换口,所述的交换口位于所述的导管主体近端和远端之间的表面上,所述的腔体的出口端与所述的交换口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的交换口距离所述的外导管近端的距离范围为10-200mm,所述的交换口距离所述的外导管远端的距离范围为150-500mm。

优选地,所述冲击波导管还包括支撑管,所述的支撑管与所述的外导管的近端连接并伸入至所述的外导管内。

优选地,所述的支撑管的远端至少伸入至所述的外导管开设所述的交换口的位置。

优选地,所述冲击波导管还包括支撑杆,所述的支撑杆的近端连接在所述的支撑管的远端,所述的支撑杆的远端伸入至所述的外导管内。

优选地,所述的支撑杆的远端至少伸入至所述的外导管开设所述的交换口的位置。

优选地,所述的支撑杆为金属丝或金属棒。

优选地,所述的支撑管采用金属材质;所述的支撑管表面涂覆有ptfe涂层。

优选地,所述的支撑管的远端开设有螺旋形切割槽。

优选地,所述的支撑管上设置有标记环。

优选地,所述的冲击波导管还包括手柄,所述的手柄连接在所述的支撑管的近端。

优选地,所述的外导管的交换口、所述的腔体的出口端通过热熔焊接或者激光焊接。

优选地,所述的冲击波导管还包括放电装置,所述的放电装置设置在所述的位于所述的球囊内的内导管上。

优选地,所述的冲击波导管还包括显影环,所述的显影环设置在所述的位于所述的球囊内的内导管上。

一种冲击波发生系统,其包括冲击波导管、能量发生控制器,所述的冲击波导管包括导管主体、连接在所述的导管主体远端的球囊以及放电装置,所述的放电装置设置在位于所述的球囊内的导管主体上,所述的能量发生控制器与所述的放电装置电连接。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发明通过外导管上设置交换口,内导管腔体的出口端与交换口相连通,冲击波导管需要穿越导引部件的长度变短,更方便快捷使用冲击波导管,并缩短手术时间。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施例的冲击波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图1的放大图。

以上附图中:

1-导管主体,11-内导管,12-外导管,2-球囊,3-交换口,4-支撑管,5-支撑杆,6-手柄,61-操作按钮,62-充盈口,63-连接器,7-放电装置,8-显影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和图2所示的冲击波导管,包括导管主体1、连接在导管主体1上的球囊2,导管主体1包括内导管11、套设在内导管11外的外导管12,内导管11的远端伸出外导管12的远端。球囊2的近端连接在外导管12的远端,球囊2的远端连接在内导管11的远端,内导管11的远端伸出球囊2的远端一段距离,或内导管11的远端的端口位于球囊2的远端的端口。内导管11具有用于供导引部件(为导引导丝)穿过的腔体,腔体具有入口端、出口端,腔体的入口端位于内导管11远端的端口处。

外导管12的远端指靠近球囊2的位置,外导管12的近端指远离球囊2的位置。内导管11的远端指靠近外导管12的远端的位置,内导管11的近端指靠近外导管12的近端的位置。

为便于沿导引部件推送冲击波导管,外导管12上开设有交换口3,交换口3位于导管主体1近端和远端之间的表面上(交换口3位置不包括导管主体1近端部或远端部),腔体的出口端与交换口3相连通,形成一个供导引部件通过的通路,因冲击波导管需要穿越导引部件的长度变短(即导引部件与导管的配合长度缩短),推送顺畅性提高,减少推送时间,使得球囊2快速达到病变血管目标位置,进而缩短手术时间。

使用本实施例的冲击波导管时,导引部件一端先伸入位于病变血管,再将冲击波导管的腔体的入口端沿导引部件向病变血管输送,导引部件另一端从冲击波导管的交换口3伸出后,继续向病变血管输送冲击波导管,使用冲击波导管进行手术更方便快捷。

交换口3位于外导管12远端接近球囊2的近端的位置,交换口3距离外导管12近端的距离为10-200mm,交换口3距离外导管12远端的距离为150-500mm,此距离根据外导管12长度进行设置,不仅限于此距离。

优选地,外导管12的交换口3、内导管11腔体的出口端通过热熔焊接或者激光焊接,如采用热熔焊接机或激光焊接机,结构更稳定。球囊2与内导管11、外导管12连接位置优选通过热熔焊接或者激光焊接。

为增加整个冲击波导管的推送性能,冲击波导管还包括支撑管4,支撑管4与外导管12的近端连接并伸入至外导管12内。优选地,支撑管4的远端(指靠近外导管12近端的位置)至少伸入至外导管12开设交换口3的位置,因内导管11的出口端位于导管主体1近端和远端之间,外导管12上交换口3位置距离外导管12近端之间既无内导管11也无导引部件经过,外导管12这部分强度较低,影响冲击波导管推送,通过支撑管4的远端至少伸入至外导管12开设交换口3的位置,用于支撑外导管12没有内导管11也无导引部件经过的近端部位,避免冲击波导管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打折。

当支撑管4与外导管12的近端连接并伸入至外导管12内,支撑管4的远端还可开设螺旋形切割槽,增加支撑管4的韧性和强度,进一步增加整个冲击波导管的推送性能。

若支撑管4的远端没有伸入至外导管12开设交换口3的位置,支撑管4的远端仅伸入外导管12内较小距离,则可再设置支撑杆5,支撑杆5的近端连接在支撑管4的远端,支撑杆5的远端伸入至外导管12内,以支撑冲击波导管,避免冲击波导管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打折。优选地,支撑杆5的远端至少伸入至外导管12开设交换口3的位置,即支撑杆5的远端超过交换口3,用于支撑外导管12近端既无内导管11也无导引部件经过的近端部位,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打折。

支撑管4采用金属材质,优选不锈钢,如支撑管4优选采用海波管。支撑管4表面优选涂覆有ptfe(聚四氟乙烯)涂层,使得支撑管4具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耐腐蚀性、密封性、高润滑不粘性、电绝缘性和良好的抗老化耐力。

支撑杆5为金属丝或金属棒,优选为不锈钢,支撑性能好。

支撑管4上设置有标记环,在支撑管4的特定位置设置多个标记环,用于在实际使用时指示外导管12远端进入病变血管的实际位置。

冲击波导管还包括手柄6,手柄6连接在支撑管4的近端,手柄6上设置有操作按钮61、用于向球囊内输送流体介质的充盈口62以及用于与能量发生控制器连接的连接器63,充盈口处可连接流体介质补给单元。冲击波导管还包括显影环8,显影环8设置在位于球囊2内的内导管11上,显影环8为标记环,其用于指示长度,显影环8优选设置为两个。

冲击波导管还包括放电装置7,放电装置7设置在位于球囊2内的内导管11上,放电装置7设置为多个,优选为2-10个,放电装置7位于两侧显影环8之间。放电装置7具有多种结构,放电装置7包括内电极和外电极,内电极和外电极均呈环状套设在位于球囊2内的导管主体1上;或放电装置7包括设置在位于球囊2内的导管主体1上的电极头。

球囊2由pebax(性能介于合成橡胶和热塑性聚氨酯之间的聚醚嵌段酰胺弹性体)或尼龙等材料制成,内导管11和外导管12均由pebax或尼龙等材料制成。

本发明通过外导管上设置交换口,内导管腔体的出口端与交换口相连通,冲击波导管需要穿越导引部件的长度变短,更方便快捷使用冲击波导管,并缩短手术时间。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冲击波发生系统,其包括冲击波导管、能量发生控制器,冲击波导管包括导管主体1、连接在导管主体1远端的球囊2以及放电装置7,放电装置7设置在位于球囊2内的导管主体1上,能量发生控制器与放电装置7电连接,能量发生控制器能够发出和调控特定频率的超声使得放电装置7形成空化泡进而产生震荡波,震荡波冲击钙化区域实现击碎钙化病变。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