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取栓支架导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01900发布日期:2021-11-15 23:32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取栓支架导管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取栓支架导管。


背景技术:

2.血栓形成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循环血液中的有形成分在血管内形成栓子,造成血管部分或完全堵塞,相应部位血供障碍的病理过程。血栓是在活体的血管系统中形成的血块,它受到不用血管内血流的影响,因此它的结构特点不同于体外静止状态下形成的血块。血栓形成可见于心房室腔,动脉,静脉,和微血管。临床上由于血栓形成引起的急性事件有急性心肌梗死,缺血性脑卒中,肺栓塞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常常危及生命。血栓形成是血小板粘附在血管内皮损伤后裸露的胶原表面,粘附的血小板释放二磷酸腺苷和血栓素促使更多的血小板粘附、聚集形成血小板血栓。血栓的种类主要包括白色血栓,红色血栓,细胞栓,透明栓。
3.血栓的治疗目前主要有抗凝治疗、溶栓治疗以及介入治疗。对于早期发病较轻的患者宜及时采用抗凝药物或者溶栓药物治疗,而对于已采用内科治疗而效果欠佳的或者血栓堵塞严重的患者,手术介入治疗的效果会更好。目前手术介入治疗主要包括导管抽吸、支架取栓以及两者的结合使用。血栓清除的方法包括切开取栓、系统溶栓、导管溶栓、机械性血栓清除等。机械取栓术对于血管闭塞的患者的治疗作用已得到证实,与单纯药物治疗相比机械取栓术具有良好的再通率和安全性。支架取栓术应用最为广泛,被大多数人认为是一线治疗方式。现有的取栓支架均无法实现调节,使其使用场景存在较大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中对于取栓支架导管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旨可对取栓支架导管进行角度调节,以适配不同使用场景的取栓支架导管。
5.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取栓支架导管,其中,包括:
7.导管本体:
8.取栓支架,设置于所述导管本体靠近端部位置;
9.手柄,与所述导管本体的另一端部连接;
10.弯度调节装置,连接与所述手柄及所述导管本体之间,用以对所述导管本体进行弯度调节,进而调整所述取栓支架的角度。
11.优选的,所述导管本体包括,导管一,导管二,所述取栓支架提供所述导管一和所述导管二之间的柔性连接。
12.优选的,所述弯度调节装置包括至少一对弯度调节单元,一对所述弯度调节单元分别配置于所述手柄的两侧。
13.优选的,每个所述弯度调节单元包括:
14.连接导线,从所述导管二、所述取栓支架中穿过,一端连接到所述导管一内侧壁一
侧;
15.滑轮组件,配置于所述手柄上,与所述连接导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滑轮组件用以可控制的释放或收缩所述连接导线。
16.优选的,所述滑轮组件包括:
17.滑轮本体;
18.旋转开关,与所述滑轮本体配合控制所述滑轮本体的旋转;
19.弹性件,配置所述滑轮本体的内侧,与所述连接导线连接,用以在所述旋转开关控制所述滑轮本体时控制所述连接导线伸缩,或在外部牵引及释放所述连接导线时提供相应的伸缩活动。
20.优选的,每个所述取栓支架由复数根呈预定状的金属丝组成。
21.优选的,复数根所述金属丝之间构成一中间宽两端呈收缩状的盘状结构。
22.优选的,所述取栓支架包括,三个盘体结构,相邻的所述盘体结构之间具有预定间距。
23.优选的,所述取栓支架为一体形成结构。
24.优选的,所述盘体结构之间配置有显影环。
25.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26.取栓支架弯度可调,可根据患者血管弯度调节支架弯度,以快速通过血管,到达血栓位置;
27.减少手术时间以及手术使用器械的数量,可根据患者血管弯度调节支架弯度,到达血栓位置比较深得位置;
28.取栓支架导管内部有弹簧装置,可在拉伸时有效的控制取栓支架的应力应变,3层网盘支架结构可有效抓取血栓。
附图说明
29.参考所附附图,以更加充分的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然而,所附附图仅用于说明和阐述,并不构成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
30.图1为本发明一种取栓支架导管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1.图2

3为本发明一种取栓支架导管的实施例中,关于导管本体与导线连接线之间的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32.图4为本发明一种取栓支架导管的实施例中,关于滑轮组件一的结构示意图;
33.图5为本发明一种取栓支架导管的实施例中,关于滑轮组件二的结构示意图;
34.图6为本发明一种取栓支架导管的实施例中,关于滑轮组件二的结构示意图;
35.图7为本发明一种取栓支架导管的实施例中,关于旋转开关二与滑轮本体二之间配合锁定的结构示意图;
36.图8为本发明一种取栓支架导管的实施例中,关于旋转开关二与滑轮本体二之间配合固定的结构示意图;
37.图9为本发明一种取栓支架导管的实施例中,关于取栓支架角度调节变化的结构示意图;
38.图10为本发明一种取栓支架导管的实施例中,关于角度调节单元一的调节变化
中,相应的弹性件二变化的结构示意图;
39.图11为本发明一种取栓支架导管的实施例中,关于角度调节单元二的调节变化中,相应的弹性件一变化的结构示意图。
40.上述附图标记表示:
41.1、导管本体;2、取栓支架;3、手柄;4、弯度调节装置;5、导管尾线连接线;6、显影环;11、导管一;12、导管二;21、盘体结构一、22、盘体结构二;23、盘体结构三;41、角度调节单元一; 42、角度调节单元二;411、连接导线一;412、滑轮组件一;4121、滑轮本体一;4122、旋转开关一;4123、弹性件一;421、连接导线二;422、滑轮组件二;4221、滑轮本体二;4222、旋转开关二;4223、弹性件二。
具体实施方式
42.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43.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4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发明的限定。
45.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包括一种取栓支架导管。
46.如图1所示,一种取栓支架导管的实施例,其中,包括:
47.导管本体1:
48.取栓支架2,设置于导管本体1靠近端部位置;
49.手柄3,与导管本体1的另一端部连接;
50.弯度调节装置4,连接与手柄3及导管本体1之间,用以对导管本体1进行弯度调节,进而调整取栓支架2的角度。
51.现有的取栓支架2尺寸固定,针对不同的血管尺寸需要选择与之尺寸匹配的取栓支架2,然而在实际的取栓过程中找到完全尺寸匹配的取栓支架2很难,往往是接近的尺寸,这样极容易对血管造成损伤。现有的取栓支架2因为作用在血管中,精细度非常之高,这就使得整个取栓支架2尺寸非常细小,将支架设置成可调节存在较大的技术难度,使得现有的取栓支架2只能做到固定尺寸且不能调节角度,通过配置多种不同型号,以适配不同的血管尺寸。
52.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正是克服这一缺陷,通过配置弯度调节装置 4,调整取栓支架2的角度,从而适配血管的弯曲走势,满足对不同弯曲度的血管的血栓进行取出,其不仅提高了取栓效率而且能减少了对血管的损伤。
53.另外,手柄3主体近端与导管尾线连接线5连接。
54.在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

3所示,导管本体1包括,导管一11,导管二12,取栓支架2提供导管一11和所述导管二12之间的柔性连接。
55.在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中,弯度调节装置4包括至少一对弯度调节单元,角度调节单元一41、及角度调节单元二42分别配置于手柄 3的两侧。
56.于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进一步的,可参考图4所示,每个弯度调节单元包括:
57.连接导线,从导管二12、取栓支架2中穿过,一端连接到导管一11内侧壁一侧;
58.滑轮组件,配置于手柄3上,与连接导线的另一端连接,滑轮组件用以可控制的释放或收缩连接导线。
59.于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进一步的,滑轮组件包括:
60.滑轮本体;
61.旋转开关,与滑轮本体配合控制滑轮本体的旋转;
62.弹性件,配置滑轮本体的内侧,与连接导线连接,用以在旋转开关控制滑轮本体时控制连接导线伸缩,或在外部牵引及释放连接导线时提供相应的伸缩活动。
63.具体参考图5

图6所示:滑轮组件一412包括:
64.滑轮本体一4121;
65.旋转开关一4122,与滑轮本体配合控制滑轮本体一4121的旋转;
66.弹性件一4123,配置滑轮本体一4121的内侧,与连接导线一411 连接,用以在旋转开关一4122控制滑轮本体一4121时控制连接导线一411伸缩,或在外部牵引及释放连接导线一411时提供相应的伸缩活动。
67.其中,角度调节单元二42包括:
68.连接导线二421,从导管二12、取栓支架2中穿过,二端连接到导管二12内侧壁二侧;
69.滑轮组件二422,配置于手柄3上,与连接导线的另二端连接,滑轮组件二422;
70.进二步的,滑轮组件二422包括:
71.滑轮本体二4221;
72.旋转开关二4222,与滑轮本体配合控制滑轮本体二4221的旋转;
73.弹性件二4223,配置滑轮本体二4221的内侧,与连接导线二421 连接,用以在旋转开关二4222控制滑轮本体二4221时控制连接导线二421伸缩,或在外部牵引及释放连接导线二421时提供相应的伸缩活动。
74.需要说明的是,角度调节单元一41与角度调节单元二42结构完全一致。
75.上述技术方案中,旋转开关包括,锁定和解锁两种状态,具体而言,参考图7所示,在混轮本体与旋转开关的结合处设置有相应的卡扣,旋转开关向下按则锁住,向上拉则旋转开关脱离卡扣即解锁。
76.需要说明的是,弹性件可以选择为弹簧或者弹片。
77.在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中,每个取栓支架2由复数根呈预定状的金属丝组成。
78.在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中,复数根金属丝之间构成一中间宽两端呈收缩状的盘状结构。
79.在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取栓支架2包括,三个盘体结构,盘体结构一21、盘体结构二22以及盘体结构三23,相邻的盘体结构之间具有预定间距。
80.在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中,取栓支架2为一体形成结构。
81.在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中,盘体结构之间配置有显影环6。
82.以下以一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9

11所示,角度调节装置分别包括,角度调节单元一41,及角度调节单元二42;
83.其中,角度调节单元一41包括
84.连接导线一411,从导管二12、取栓支架2中穿过,一端连接到导管一11内侧壁一侧;
85.滑轮组件一412,配置于手柄3上,与连接导线的另一端连接,滑轮组件一412;
86.进一步的,滑轮组件一412包括:
87.滑轮本体一4121;
88.旋转开关一4122,与滑轮本体配合控制滑轮本体一4121的旋转;
89.弹性件一4123,配置滑轮本体一4121的内侧,与连接导线一411 连接,用以在旋转开关一4122控制滑轮本体一4121时控制连接导线一411伸缩,或在外部牵引及释放连接导线一411时提供相应的伸缩活动。
90.其中,角度调节单元二42包括:
91.连接导线二421,从导管二12、取栓支架2中穿过,二端连接到导管二12内侧壁二侧;
92.滑轮组件二422,配置于手柄3上,与连接导线的另二端连接,滑轮组件二422;
93.进二步的,滑轮组件二422包括:
94.滑轮本体二4221;
95.旋转开关二4222,与滑轮本体配合控制滑轮本体二4221的旋转;
96.弹性件二4223,配置滑轮本体二4221的内侧,与连接导线二421 连接,用以在旋转开关二4222控制滑轮本体二4221时控制连接导线二421伸缩,或在外部牵引及释放连接导线二421时提供相应的伸缩活动。
97.角度调节单元一41在调节取栓支架2的角度时,通过旋转开关一4122与滑轮本体一4121配合,转动滑轮本体一4121,使连接导线一411处于旋转收缩状态,由于连接导线一411的拉拽,导管本体 1向滑轮组件一412的外侧弯曲,从而实现对取栓支架2的角度调节,与此同时,在角度调节一单元的调节过程中,另一侧的角度调节单元二42需要配合角度调节单元一41的角度调节操作,具体而言,在连接导线一411拉拽导管本体1的过程中,由于导管本体1朝向滑轮组件一412外侧方向弯曲,因此连接导线二421必须配合有相应的延长才能使整个角度调节装置完成调节,角度调节单元二42中的,弹性件二4223与连接导线二421连接,因此连接导线在被迫拉出时,弹性件二4223处于拉伸状态,在角度调节单元一41解除调节状态时,导管本体1恢复初始位置,连接导线二421解除拉拽状态,此时弹性件二4223由于连接导线二421的作用力消失其有拉伸状态恢复至初始状态,因此将连接导线二421自动拉回以恢复初始状态。
98.角度单元二如执行角度调节时,角度单元一则相应的配合其调置,其实现原理与上述描述一致,此处不在赘述。
99.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