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持创口湿润的敷料绷带及其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053640发布日期:2021-10-24 08:06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保持创口湿润的敷料绷带及其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敷料绷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保持创口湿润的敷料绷带及其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2.绷带是包扎伤口处或患处的纱布带,是常见的医疗用品,有许多不同种类和多种包扎方法,需要根据受伤的部位来选择合适的种类和包扎方法,简单的一种是单绷带,由纱布或棉布制成,适用于四肢、尾部、头部以及胸腹部,复绷带是按部位和形状而制成的各种形状的绷带,材料为双层棉布,其间可夹不同厚度的棉花,周边有布条,以便打结固定,如眼绷带、背腰绷带、前胸绷带、腹绷带和鬐甲绷带等,特殊绷带多在四肢和关节部位作固定用,使用绷带时,现将伤口使用无菌或干净的敷料覆盖,固定敷料,先按照环形法缠绕两圈,从第三圈开始上缠每圈盖住前圈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呈螺旋状,最后以环形包扎结束。
3.现有的绷带结构设计不佳,现有的绷带主要采用干性愈合的方式,这种方式使伤口脱水、结痂,不利于上皮细胞爬行,且生物活性物质丢失,愈合速度缓慢,在使用时敷料会与创面粘连,更换敷料时使患者疼痛,再次性机械损伤,容易发生感染换药频次快,护理量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提供一种保持创口湿润的敷料绷带及其制作工艺,便于在使用过程中保持伤口湿润,使伤口不会结痂,便于上皮组织爬行,保留生物活性物质,加快伤口愈合速度,且在使用过程中避免绷带与穿棉粘接,旨在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5.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保持创口湿润的敷料绷带,包括绷带,所述绷带的表面连接有伤口敷料。
6.进一步的,所述绷带所使用的主料为医用无纺布1份和棉花1份,所述伤口敷料按比例包括白凡士林25%

30%、羊毛脂5%

10%、蓖麻油15%

25%、氧化锌膏20%

25%、炉甘石1%

5%、乳化剂5%

10%、硬脂酸甘油酯3%

5%和甘油10%

15%。
7.进一步的,所述绷带所使用的主料为医用无纺布1份和棉花1份,所述伤口敷料按比例包括白凡士林25%

27%、羊毛脂5%

7%、蓖麻油15%

19%、氧化锌膏20%

23%、炉甘石1%

2%、乳化剂5%

9%、硬脂酸甘油酯4%

5%和甘油10%

13%。
8.进一步的,所述绷带所使用的主料为医用无纺布1份和棉花1份,所述伤口敷料按比例包括白凡士林27%、羊毛脂5%、蓖麻油19%、氧化锌膏23%、炉甘石2%、乳化剂9%、硬脂酸甘油酯5%和甘油10%。
9.进一步的,还包括一种伤口湿润的辅料绷带的制作工艺,其具体工艺步骤如下:步骤一、原料准备:医用无纺布、棉花、氧化锌膏、炉甘石、白凡士林、羊毛脂、蓖麻油、乳化剂、硬脂酸甘油酯和甘油;步骤二、材料检查:对材料质量、有效期进行检测,将变色或变质的棉花挑出;
步骤三、材料处理:将白凡士林、羊毛脂、蓖麻油、乳化剂、和硬脂酸甘油酯混合作为a相,将甘油、炉甘石和氧化锌膏混合作为b相,将a相b相分别加热至100℃,保持恒温100℃45分钟后,ab两相放入真空反应釜中混合打均质25min,均质过程中不停搅拌,均质速率为1500r/min,搅拌速率为200r/min;同时配合降温抽真空,当料体温度降至50℃时出釜,放入静置件进行72小时观察和微生物检测;步骤四、浸湿:将棉花加工成棉片,然后用搅拌后的材料涂抹棉片,使材料完全浸入棉片内部形成伤口敷料;步骤五、连接:将处理好的伤口敷料与医用无纺布缝合组成绷带,将绷带用氧化锌膏和炉甘石充分浸润,将绷带卷成圆柱状;步骤六、包装:将完成消毒的敷料绷带放入包装袋内,并将包装袋密闭完成制作。
10.进一步的,所述敷料绷带宽3英寸,长10码。
11.进一步的,所述绷带所使用的主料在制作前进行灭菌处理,灭菌时间控制在30

40分钟。
12.进一步的,所述整个加工流程均在无菌室内部进行操作。
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在敷料绷带表面均匀涂上氧化锌和炉甘石膏,使使用过程中可以减轻对皮肤的刺激,保持皮肤湿润,同时,这种均匀浸渍的纱布绷带有助于缓解瘙痒,提高患者舒适度,不磨损伤口部位,保持湿润的愈合环境,为静脉性腿部溃疡、淋巴水肿、轻微骨折、扭伤、拉伤、运动损伤和植皮提供轻压,促进毛细血管的形成,刺激细胞繁殖,胶原纤维与上皮细胞的生成和创面的氧张力密切相关,而低氧状态张丽非常有利与上皮细胞和胶原蛋白的形成,且能够保持创面的恒温,避免新生肉芽组织的再次机械性损伤,防止结痂的形成。
14.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16.图中:1、绷带;2、伤口敷料。
17.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19.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0.实施例1:一种保持创口湿润的敷料绷带,绷带1所使用的主料为医用无纺布1份和棉花1份,
伤口敷料2按比例包括白凡士林25%

35%、羊毛脂10%

15%、蓖麻油10%

20%、氧化锌膏13%

23%、炉甘石2%

7%、乳化剂、硬脂酸甘油酯3%

5%和甘油10%

15%;而具体到本实施例中,绷带1所使用的主料为医用无纺布1份和棉花1份,伤口敷料2按比例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白凡士林25%、羊毛脂10%、蓖麻油20%、氧化锌膏23%、炉甘石2%、乳化剂、硬脂酸甘油酯5%和甘油15%。
21.一种伤口湿润的辅料绷带的制作工艺,其具体工艺步骤如下:步骤一、原料准备:医用无纺布、棉花、氧化锌膏、炉甘石、白凡士林、羊毛脂、蓖麻油、氧化锌膏、炉甘石、乳化剂、硬脂酸甘油酯和甘油;步骤二、材料检查:对材料质量、有效期进行检测,将变色或变质的棉花挑出;步骤三、材料搅拌:将将白凡士林、羊毛脂、蓖麻油、乳化剂、和硬脂酸甘油酯混合作为a相,将甘油、炉甘石和氧化锌膏混合作为b相,将a相b相分别加热至100℃,保持恒温100℃45分钟后,ab两相放入真空反应釜中混合打均质25min,均质过程中不停搅拌,均质速率为1500r/min,搅拌速率为200r/min;同时配合降温抽真空,当料体温度降至50℃时出釜,放入静置件进行72小时观察和微生物检测;步骤四、将棉花加工成棉片,然后用搅拌后的材料涂抹棉片,使材料完全浸入棉片内部形成伤口敷料2;步骤五、连接:将处理好的伤口敷料2与医用无纺布缝合组成绷带1,将绷带1用氧化锌膏和炉甘石充分浸润,最后,将绷带1卷成圆柱状;步骤六、包装:将完成消毒的敷料绷带放入包装袋内,并将包装袋密闭完成制作;实施例2:一种保持创口湿润的敷料绷带,绷带1所使用的主料为医用无纺布1份和棉花1份,伤口敷料2按比例包括白凡士林25%

35%、羊毛脂10%

15%、蓖麻油10%

20%、氧化锌膏13%

23%、炉甘石2%

7%、乳化剂5%

9%、硬脂酸甘油酯3%

5%和甘油10%

15%;而具体到本实施例中,绷带1所使用的主料为医用无纺布1份和棉花1份,伤口敷料2按比例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白凡士林20%、羊毛脂10%、蓖麻油23%、氧化锌膏25%、炉甘石2%、乳化剂9%、硬脂酸甘油酯5%和甘油15%。
22.一种伤口湿润的辅料绷带的制作工艺,其具体工艺步骤如下:步骤一、原料准备:医用无纺布、棉花、氧化锌膏、炉甘石、白凡士林、羊毛脂、蓖麻油、氧化锌膏、炉甘石、乳化剂、硬脂酸甘油酯和甘油;步骤二、材料检查:对材料质量、有效期进行检测,将变色或变质的棉花挑出;步骤三、材料搅拌:将白凡士林、羊毛脂、蓖麻油、乳化剂、和硬脂酸甘油酯混合作为a相,将甘油、炉甘石和氧化锌膏混合作为b相,将a相b相分别加热至100℃,保持恒温100℃45分钟后,ab两相放入真空反应釜中混合打均质25min,均质过程中不停搅拌,均质速率为1500r/min,搅拌速率为200r/min;同时配合降温抽真空,当料体温度降至50℃时出釜,放入静置件进行72小时观察和微生物检测;步骤四、将棉花加工成棉片,然后用搅拌后的材料涂抹棉片,使材料完全浸入棉片内部形成伤口敷料2;步骤五、连接:将处理好的伤口敷料2与医用无纺布缝合组成绷带1,将绷带1用氧化锌膏和炉甘石充分浸润,最后,将绷带1卷成圆柱状;
步骤六、包装:将完成消毒的敷料绷带放入包装袋内,并将包装袋密闭完成制作;实施例3:一种保持创口湿润的敷料绷带,绷带1所使用的主料为医用无纺布1份和棉花1份,伤口敷料2按比例包括白凡士林25%

35%、羊毛脂10%

15%、蓖麻油10%

20%、氧化锌膏13%

23%、炉甘石2%

7%、乳化剂5%

9%、硬脂酸甘油酯3%

5%和甘油10%

15%;而具体到本实施例中,绷带1所使用的主料为医用无纺布1份和棉花1份,伤口敷料2按比例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白凡士林30%、羊毛脂10%、蓖麻油15%、氧化锌膏18%、炉甘石7%、乳化剂9%、硬脂酸甘油酯5%和甘油15%。
23.一种伤口湿润的辅料绷带的制作工艺,其具体工艺步骤如下:步骤一、原料准备:医用无纺布、棉花、氧化锌膏、炉甘石、白凡士林、羊毛脂、蓖麻油、氧化锌膏、炉甘石、乳化剂、硬脂酸甘油酯和、甘油;步骤二、材料检查:对材料质量、有效期进行检测,将变色或变质的棉花挑出;步骤三、材料搅拌:将白凡士林、羊毛脂、蓖麻油、乳化剂、和硬脂酸甘油酯混合作为a相,将甘油、炉甘石和氧化锌膏混合作为b相,将a相b相分别加热至100℃,保持恒温100℃45分钟后,ab两相放入真空反应釜中混合打均质25min,均质过程中不停搅拌,均质速率为1500r/min,搅拌速率为200r/min;同时配合降温抽真空,当料体温度降至50℃时出釜,放入静置件进行72小时观察和微生物检测;步骤四、将棉花加工成棉片,然后用搅拌后的材料涂抹棉片,使材料完全浸入棉片内部形成伤口敷料2;步骤五、连接:将处理好的伤口敷料2与医用无纺布缝合组成绷带1,将绷带1用氧化锌膏和炉甘石充分浸润,最后,将绷带1卷成圆柱状;步骤六、包装:将完成消毒的敷料绷带放入包装袋内,并将包装袋密闭完成制作;实施例4:一种保持创口湿润的敷料绷带,绷带1所使用的主料为医用无纺布1份和棉花1份,伤口敷料2按比例包括白凡士林25%

35%、羊毛脂10%

15%、蓖麻油10%

20%、氧化锌膏13%

23%、炉甘石2%

7%、乳化剂7%

9%、硬脂酸甘油酯3%

5%和甘油10%

15%;而具体到本实施例中,绷带1所使用的主料为医用无纺布1份和棉花1份,伤口敷料2按比例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白凡士林20%、羊毛脂15%、蓖麻油23%、氧化锌膏20%、炉甘石5%、乳化剂9%、硬脂酸甘油酯2%和甘油15%。
24.一种伤口湿润的辅料绷带的制作工艺,其具体工艺步骤如下:步骤一、原料准备:医用无纺布、棉花、氧化锌膏、炉甘石、白凡士林、羊毛脂、蓖麻油、氧化锌膏、炉甘石、乳化剂、硬脂酸甘油酯和甘油;步骤二、材料检查:对材料质量、有效期进行检测,将变色或变质的棉花挑出;步骤三、材料搅拌:将白凡士林、羊毛脂、蓖麻油、乳化剂、和硬脂酸甘油酯混合作为a相,将甘油、炉甘石和氧化锌膏混合作为b相,将a相b相分别加热至100℃,保持恒温100℃45分钟后,ab两相放入真空反应釜中混合打均质25min,均质过程中不停搅拌,均质速率为1500r/min,搅拌速率为200r/min;同时配合降温抽真空,当料体温度降至50℃时出釜,放入静置件进行72小时观察和微生物检测;步骤四、将棉花加工成棉片,然后用搅拌后的材料涂抹棉片,使材料完全浸入棉片
内部形成伤口敷料2;步骤五、连接:将处理好的伤口敷料2与医用无纺布缝合组成绷带1,将绷带1用氧化锌膏和炉甘石充分浸润,最后,将绷带1卷成圆柱状;步骤六、包装:将完成消毒的敷料绷带放入包装袋内,并将包装袋密闭完成制作;实施例5:一种保持创口湿润的敷料绷带,绷带1所使用的主料为医用无纺布1份和棉花1份,伤口敷料2按比例包括白凡士林25%

35%、羊毛脂10%

15%、蓖麻油10%

20%、氧化锌膏13%

23%、炉甘石2%

7%、乳化剂7%

9%、硬脂酸甘油酯3%

5%和甘油10%

15%;而具体到本实施例中,绷带1所使用的主料为医用无纺布1份和棉花1份,伤口敷料2按比例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白凡士林15%、羊毛脂10%、蓖麻油23%、氧化锌膏20%、炉甘石12%、乳化剂9%、硬脂酸甘油酯5%和甘油15%。
25.一种伤口湿润的辅料绷带的制作工艺,其具体工艺步骤如下:步骤一、原料准备:医用无纺布、棉花、氧化锌膏、炉甘石、白凡士林、羊毛脂、蓖麻油、氧化锌膏、炉甘石、乳化剂、硬脂酸甘油酯和甘油;步骤二、材料检查:对材料质量、有效期进行检测,将变色或变质的棉花挑出;步骤三、材料搅拌:将白凡士林、羊毛脂、蓖麻油、乳化剂、和硬脂酸甘油酯混合作为a相,将甘油、炉甘石和氧化锌膏混合作为b相,将a相b相分别加热至100℃,保持恒温100℃45分钟后,ab两相放入真空反应釜中混合打均质25min,均质过程中不停搅拌,均质速率为1500r/min,搅拌速率为200r/min;同时配合降温抽真空,当料体温度降至50℃时出釜,放入静置件进行72小时观察和微生物检测;步骤四、将棉花加工成棉片,然后用搅拌后的材料涂抹棉片,使材料完全浸入棉片内部形成伤口敷料2;步骤五、连接:将处理好的伤口敷料2与医用无纺布缝合组成绷带1,将绷带1用氧化锌膏和炉甘石充分浸润,最后,将绷带1卷成圆柱状;步骤六、包装:将完成消毒的敷料绷带放入包装袋内,并将包装袋密闭完成制作;分别取上述实施例1

5所制得的敷料绷带对100位腿部受到割伤的患者使用,每20人分为一组,分五组分别试用五个实施例中的敷料绷带,使用两周后,得到以下数据: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