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跌打损伤外用膏药加工生产用前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021734发布日期:2021-10-24 04:56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一种跌打损伤外用膏药加工生产用前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膏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跌打损伤外用膏药加工生产用前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2.现有药物大多为口服剂型,口服药是经过胃的消化、肝脏的代谢,再 由小肠吸收来完成。但药物经过肝脏解毒及胃酸、消化酶的破坏后,药效 大大降低;而且某些口服药还会对胃部产生较大的刺激,不易于胃病患者 服用;某些药物的某些成分累积于体内不易排出,长期服药会对人体健康 造成损害。据有关资料报导,美国医学界认为在今后10~15年,现有药 物的三分之一将可以采用透皮吸收,透皮释药系统的优势在于去除了肝脏 的首过效应,避免了药物化学与生物效应对于胃肠道的刺激,降低了人体 对药物的不良反应,及药物对胃肠道与肝脏等的损害,而且病人使用起来 也较为方便,患者用药中出现问题或不适反映可及时停止用药。时下普遍 使用的各种贴膏即为透皮吸收药物,较常用的有橡皮贴膏和黑膏药等。
3.专利号为cn00610020118.6的专利文献公开了薄制黑膏药,它包括背衬材料层和附着于其上的膏药层,膏药层的厚度为0.1~0.9mm;本发明黑膏药的薄制方法,其步骤为:1)取熬制好的膏料制成膏坯;2)将所得的膏坯在加热的同时压制成薄片状,使其厚度保持在0.1~0.9mm之间;3)成型的薄片状黑膏药经剪切成形、包装,即到成品。黑膏药薄制设备,包括传送装置,传送装置的前端设有将膏料加温并压薄的温控压片装置,温控压片装置之后设有将已经压成均匀薄片状的膏料冲压成圆片状的坯料成形装置,坯料成形装置后设有可将膏坯压成薄片的加热压薄装置。本发明黑膏药不需加温即可直接贴于患处部位,可反复揭贴多。
4.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熬制出来的膏药需要全部从熬制容器中倒出来, 另外用手工分装到一个个膏药衬布上,才能最后完成制备膏药的工作,由于是手工操作,效率低、质量差,工艺繁琐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通过设置导送机构配合两次混合熬制的膏药,利用膏药混合以及熬制时生产的废气提取出用于对熬制箱外壁的保温工作,避免膏药与布进行复合工作时,因此时间过长而发生部分冷凝现象;同时利用废气的传输工作完成对输出的膏药同步搅拌,实现一边搅匀一边出料的效果,提高后期滩涂效果以及匀称度,从而解决了熬制出来的膏药需要全部从熬制容器中倒出来,另外用手工分装到一个个膏药衬布上,才能最后完成制备膏药的工作,由于是手工操作,效率低、质量差,工艺繁琐的技术问题。
6.针对以上技术问题,采用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跌打损伤外用膏药加工生产用前处理设备,包括熬制箱以及用于对所述熬制箱进行加热的加热器,还包括:
接料机构,所述接料机构设置在所述熬制箱上且沿着所述熬制箱竖直方向上下升降,其包括位于所述熬制箱内的置物组件、用于对置物组件内的药材打散的搅拌组件、设置在所述熬制箱外且用于驱动所述置物组件升降的第一驱动组件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置物组件转动的第二驱动组件;区分机构,所述区分机构位于所述熬制箱中部设置,其包括分隔板以及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同步传动且用于配合所述分隔板密封工作的防漏组件;导流机构,所述导流机构包括设置两组且分别位于所述区分机构上下方的传输组件以及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同步传动且用于驱动所述传输组件升降工作的传动组件;以及导送机构,所述导送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熬制箱下端的上料组件、套设在所述熬制箱外且用于对熬制箱内进行恒温工作的调控组件以及控制所述熬制箱底部间断式出料的调节组件。
7.作为优选,所述置物组件包括:滤筒,所述滤筒上开设有若干组的出水孔,所述分隔板上开设有与所述滤筒匹配设置的穿料孔;调节筒,所述调节筒内嵌在所述滤筒内且与所述滤筒的内壁贴合设置;伸缩单元a,所述伸缩单元a一端与所述调节筒的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滤筒的上端固定连接;凸起部a,所述凸起部a固定设置在所述滤筒上;凸起部b,所述凸起部b套设在所述调节筒外且与所述凸起部a间断式接触设置;以及凸起部c,所述凸起部c通过水平设置的伸缩单元c固定设置在所述熬制箱内壁,所述凸起部c与所述凸起部b间断式接触设置。
8.作为优选,所述搅拌组件包括:齿轮圈,所述齿轮圈套设在所述滤筒外且该齿轮圈为半齿结构设置;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所述调节筒上端搭接设置且其中心通过伸缩单元g固定安装在所述熬制箱中心的上端壁上;伸缩弹簧,所述伸缩弹簧的上端与所述支撑杆中部固定连接且竖直向下设置;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伸缩弹簧固定连接且其端部设置有圆柱块;驱动齿条,所述驱动齿条与所述齿轮圈啮合设置且通过伸缩单元d固定设置在所述熬制箱内壁;以及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所述驱动齿条固定连接,位于上方设置的所述搅拌组件的第二连接杆下端设置有与所述圆柱块匹配设置的顶撑块a,位于下方设置的所述第二连接杆上端设置有与所述圆柱块匹配设置的顶撑块b。
9.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与所述滤筒固定连接的第三连接柱;所述第三连接柱以第二驱动电机通过齿轮齿条传动方式驱动所述第三连接柱升降工作;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熬制箱上端且其输出端固定连接设置有第一驱动齿轮的第一驱动电机、转动设置在所述熬制箱上端且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啮合设置的第二驱动齿轮,所述第三连接柱通过十字环匹配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驱动齿轮上开设的十字槽内。
10.作为优选,所述防漏组件设置两组,其包括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连动设置的联动件以及滑动设置在所述熬制箱上的合拢件;所述联动件包括与所述第三连接柱固定连接的第一传动齿条、与所述第一传动齿条啮合设置且位于所述熬制箱外的第一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同步传动的第二传动齿轮、水平设置且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啮合设置的第二传动齿条以及与所述第三连接柱固定连接且与所述第一传动齿条齿牙相对设置的第三传动齿条,所述第二传动齿条贯穿于所述熬制箱;所述合拢件包括滑动设置在所述制箱内壁上的滑动板、一端与所述滑动板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熬制箱内壁固定连接的伸缩单元e以及设置在所述滑动板端部的橡胶条,所述第二传动齿条与所述伸缩单元e固定连接。
11.作为优选,所述传输组件包括底座、竖直设置在所述底座下端的伸缩单元f、与所述伸缩单元f下端固定连接的推板以及传输腔管,所述推板与所述传输腔管外壁贴合设置;所述传输腔管的一端与所述滤筒上开设的进水口间断式连通设置且下端延伸部与所述熬制箱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推板上竖直设置有第四传动齿条,第四传动齿轮通过第一传动轴转动设置在所述熬制箱内壁上,该第四传动齿轮与所述第四传动齿条啮合设置。
12.作为优选,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二驱动齿轮同轴设置且固定连接的第一锥齿与所述第一锥齿啮合设置的第二锥齿、与所述第二锥齿同轴且同步传动的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与所述第二传动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13.作为优选,所述调控组件包括:加热仓,所述加热仓与所述熬制箱外壁贴合设置;安装仓,所述安装仓与所述熬制箱下端的出料桶贴合设置,且出料桶为矩形柱结构设置;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一端与所述熬制箱内壁连通设置且另一端与所述安装仓连通设置;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一端与所述安装仓连通设置且另一端与所述加热仓连通设置,该第二连接管上设置有单向阀;加压件,所述加压件包括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在所述加热仓内且与所述加热仓内壁匹配设置的抬升板、一端与所述抬升板上端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加热仓上顶部固定连接的伸缩单元g以及用于驱动所述伸缩单元g沿竖直方向传动的驱动件,该驱动件采用齿轮齿条传动方式。
14.作为优选,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搅动件,所述搅动件包括转动设置出料桶以及安装仓内的轴承座、与所述轴承座同轴且固定连接的驱动轴、位于所述出料桶内且与所述驱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的搅动螺杆以及位于所述安装仓内且与所述驱动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的摆叶;阻隔件,所述阻隔件包括与所述驱动件传动端固定连接的第五传动齿条、与所述第五传动齿条啮合设置的第五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五传动齿轮同轴设置且为半齿结构设置的第六传动齿轮、水平设置且与所述第六传动齿轮啮合的第六传动齿条、与所述第六传动齿条固定连接且与所述出料桶下端贴合设置的挡板以及用于对挡板进行限位的挡座,所述
挡板通过伸缩单元h固定安装在支架上。
15.作为又优选,所述上料组件包括传输带、若干组等间距设置在所述传输带上的限位座以及驱动所述传输带间断式传动的第一从动件;所述第一从动件包括与所述伸缩单元h固定连接且为单向齿结构设置的第七传动齿条以及与所述第七传动齿条啮合设置的第七传动齿轮,所述第七传动齿轮用于驱动所述传输带间断式传动。
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本发明中通过设置导送机构配合两次混合熬制的膏药,利用膏药混合以及熬制时生产的废气提取出用于对熬制箱外壁的保温工作,避免膏药与布进行复合工作时,因此时间过长而发生部分冷凝现象;同时利用废气的传输工作完成对输出的膏药同步搅拌,实现一边搅匀一边出料的效果,提高后期滩涂效果以及匀称度;(2)本发明中通过设置接料机构配合区分机构,将药物放置在接料机构内进行熬药工作,下层完成熬药工作后在传输至上层进行熬药工作,最终将两次完成熬药工作的药进行混合,一方面二次煎制可将中药中的有效成分充分提取出来,进而可达到良好的药效;另一方面在一锅内完成两次熬药工作,利用下层完成熬药的成品完成对上层熬药工作的温控,由于药物的浓度降低,第二次熬药工作需比第一次熬药工作温度略低,比避免温度过高,导致药效失效且降低产品质;(3)本发明中通过设置导流机构配合接料机构,一方面起到对熬制膏药工作时,将熬制的熬药挤入接料机构内,与原材料进行反复接触熬制,提高熬制效果,同时上下抬的工作也提高膏药的混合度;另一方面,避免与熬制箱内壁接触的膏药易冷却,冷凝粘粘在熬制箱壁上,自清洁度高的同时充分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4)本发明中通过设置调控组件配合调节组件,一方面将熬制箱内的废气及时排出,避免进行出料工作时,由于不再加热且时间过长导致废气液化再次进入熬药中,影响膏药的质量;另一方面,将废气的热量进行充分利用及存储,将其用于对熬制箱外壁进行保温,降低熬制箱内温度变低的速度,同时;利用传输中的废气带动搅动件对输出的膏药进行搅拌,一边搅拌一边出料。
17.综上所述,该设备具有结构简单、自动上装的优点,尤其适用于膏药技术领域。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19.图1为跌打损伤外用膏药加工生产用前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图1在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1.图3为跌打损伤外用膏药加工生产用前处理设备的主视示意图。
22.图4为导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4.图6为调节组件的传动工作示意图一。
25.图7为调节组件的传动工作示意图二。
26.图8为置物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一。
27.图9为置物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二。
28.图10为置物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三。
29.图11为搅拌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0.图12为搅拌组件的传动工作示意图一。
31.图13为搅拌组件的传动工作示意图二。
32.图14为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的主视示意图。
33.图15为区分机构的传动工作示意图一。
34.图16为导流机构的传动工作示意图一。
35.图17为图16在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36.图18为导流机构的传动工作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3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说明。
38.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一种跌打损伤外用膏药加工生产用前处理设备,包括熬制箱1以及用于对所述熬制箱1进行加热的加热器,还包括:接料机构2,所述接料机构2设置在所述熬制箱1上且沿着所述熬制箱1竖直方向上下升降,其包括位于所述熬制箱1内的置物组件21、用于对置物组件21内的药材打散的搅拌组件22、设置在所述熬制箱1外且用于驱动所述置物组件21升降的第一驱动组件23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置物组件21转动的第二驱动组件24;区分机构3,所述区分机构3位于所述熬制箱1中部设置,其包括分隔板31以及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23同步传动且用于配合所述分隔板31密封工作的防漏组件32;导流机构4,所述导流机构4包括设置两组且分别位于所述区分机构3上下方的传输组件41以及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23同步传动且用于驱动所述传输组件41升降工作的传动组件42;以及导送机构5,所述导送机构5包括设置在所述熬制箱1下端的上料组件51、套设在所述熬制箱1外且用于对熬制箱1内进行恒温工作的调控组件52以及控制所述熬制箱1底部间断式出料的调节组件53。
39.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导送机构5配合两次混合熬制的膏药,利用膏药混合以及熬制时生产的废气提取出用于对熬制箱1外壁的保温工作,避免膏药与布进行复合工作时,因此时间过长而发生部分冷凝现象;同时利用废气的传输工作完成对输出的膏药同步搅拌,实现一边搅匀一边出料的效果,提高后期滩涂效果以及匀称度。
40.其二,通过设置接料机构2配合区分机构3,将药物放置在接料机构2内进行熬药工作,下层完成熬药工作后在传输至上层进行熬药工作,最终将两次完成熬药工作的药进行混合,一方面二次煎制可将中药中的有效成分充分提取出来,进而可达到良好的药效;另一方面在一锅内完成两次熬药工作,利用下层完成熬药的成品完成对上层熬药工作的温控,由于药物的浓度降低,第二次熬药工作需比第一次熬药工作温度略低,比避免温度过高,导
致药效失效且降低产品质。
41.其三,通过设置导流机构4配合接料机构2,一方面起到对熬制膏药工作时,将熬制的熬药挤入接料机构2内,与原材料进行反复接触熬制,提高熬制效果,同时上下抬的工作也提高膏药的混合度;另一方面,避免与熬制箱1内壁接触的膏药易冷却,冷凝粘粘在熬制箱1壁上,自清洁度高的同时充分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
42.需要说明的是,将两次的熬制膏药工作采用上下层方式,一方面,在一个熬制箱1体内进行两次的熬制工作,可以将两次熬制膏药的热量进行互补且不占据空间,降低生产成本;另外,上层的二次熬制的膏药快速冲入下层的一次熬制的膏药内,利用两者之间融合时产生的巨大冲击力,使得热量快速上窜,利于毒气快速输出。
43.进一步,如图9至图10所示,所述置物组件21包括:滤筒211,所述滤筒211上开设有若干组的出水孔212,所述分隔板31上开设有与所述滤筒211匹配设置的穿料孔213;调节筒214,所述调节筒214内嵌在所述滤筒211内且与所述滤筒211的内壁贴合设置;伸缩单元a215,所述伸缩单元a215一端与所述调节筒214的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滤筒211的上端固定连接;凸起部a216,所述凸起部a216固定设置在所述滤筒211上;凸起部b217,所述凸起部b217套设在所述调节筒214外且与所述凸起部a216间断式接触设置;以及凸起部c218,所述凸起部c218通过水平设置的伸缩单元c219固定设置在所述熬制箱1内壁,所述凸起部c218与所述凸起部b217间断式接触设置。
44.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置物组件21,使得滤筒211的出水孔212在升降过程中,出水孔212的大小改变调整,进而进行第一熬制膏药工作时,出水孔212较大,利于熬制浓膏药,反之,进行第二熬制膏药工作时,出水孔212较小,利于熬制稀膏药,避免口径较大,被嚼碎的原材料不易从出水孔212甩出,进而导致废渣难以筛选出,影响膏药的纯度。
45.详细的说,滤筒211位于下层的熬制箱1内进行熬制工作,滤筒211上的出水孔212与调节筒214的出水孔b210匹配对齐设置时,凸起部b217位于所述凸起部a216上端,此时熬制浓膏药;反之,滤筒211位于上层的熬制箱1内进行熬制工作,调节筒214向下遮住部分的出水孔212,进而出水孔212变小,凸起部b217位于所述凸起部a216下端,此时熬制稀膏药。
46.进一步,如图11至图13所示,所述搅拌组件22包括:齿轮圈221,所述齿轮圈221套设在所述滤筒211外且该齿轮圈221为半齿结构设置;支撑杆222,所述支撑杆222与所述调节筒214上端搭接设置且其中心通过伸缩单元g223固定安装在所述熬制箱1中心的上端壁上;伸缩弹簧224,所述伸缩弹簧224的上端与所述支撑杆222中部固定连接且竖直向下设置;第一连接杆225,所述第一连接杆225与所述伸缩弹簧224固定连接且其端部设置有圆柱块226;驱动齿条227,所述驱动齿条227与所述齿轮圈221啮合设置且通过伸缩单元d228
固定设置在所述熬制箱1内壁;以及第二连接杆229,所述第二连接杆229与所述驱动齿条227固定连接,位于上方设置的所述搅拌组件22的第二连接杆229下端设置有与所述圆柱块226匹配设置的顶撑块a22a,位于下方设置的所述第二连接杆229上端设置有与所述圆柱块226匹配设置的顶撑块b22b。
47.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搅拌组件22配合转动的置物组件21,使得滤筒211在转动过程中,齿轮圈221驱动驱动齿条227往复移动,驱动齿条227在移动过程中利用第二连接杆229驱动圆柱块226带动伸缩弹簧224上下移动,进而在移动过程中完成对滤筒211内原材料的打散工作,提高熬制膏药的药效。
48.详细的说,滤筒211在转动过程中一方面与实现熬药的均匀性和充分性,当滤筒211在下层时,滤筒211 带动齿轮圈221同步转动,转动的齿轮圈221与驱动齿条227啮合,此时,第二连接杆229上的顶撑块b22b与圆柱块226下端配合,圆柱块226带动伸缩弹簧224抬起,抬起的伸缩弹簧224对滤筒211内的原材料进行搅拌工作,进而提高熬制纯度以及将药效充分发挥出;反之,当滤筒211在上层时,滤筒211 带动齿轮圈221同步转动,转动的齿轮圈221与驱动齿条227啮合,此时,上方的第二连接杆229上的顶撑块a22a与圆柱块226上端配合,圆柱块226带动伸缩弹簧224抬起,抬起的伸缩弹簧224对滤筒211内的原材料进行搅拌工作,进而提高熬制纯度以及将药效充分发挥出。
49.另外,伸缩弹簧224上设置有铰刀,滤筒211位于下层完成第一次熬制膏药工作后,滤筒211上抬,圆柱块226脱离顶撑块b22b,此时滤筒211转动,伸缩弹簧224相对于滤筒211保持静止,进而使得滤筒211内的原材料受到铰刀工作而打碎,从而利于二次熬制的更精度工作,将药效充分提炼出来。
50.进一步,如图14所示,所述第一驱动组件23包括与所述滤筒211固定连接的第三连接柱231;所述第三连接柱231以第二驱动电机通过齿轮齿条传动方式驱动所述第三连接柱231升降工作;所述第二驱动组件24包括安装在所述熬制箱1上端且其输出端固定连接设置有第一驱动齿轮241的第一驱动电机242、转动设置在所述熬制箱1上端且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242啮合设置的第二驱动齿轮243,所述第三连接柱231通过十字环244匹配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驱动齿轮243上开设的十字槽245内。
51.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驱动组件23配合第二驱动组件24,进而实现滤筒211在升降过程中同时还能实现圆周转动工作,即齿轮齿条传动带动第三连接柱231上下升降,第一驱动电机242带动第一驱动齿轮241转动,转动的第一驱动齿轮241带动第二驱动齿轮243同步转动,转动的第二驱动齿轮243带动第三连接柱231同步转动,进而利用滤筒211内原材料熬制工作时的药效充分发挥出。
52.进一步,如图16至图18所示,所述传输组件41包括底座411、竖直设置在所述底座411下端的伸缩单元f412、与所述伸缩单元f412下端固定连接的推板413以及传输腔管414,所述推板413与所述传输腔管414外壁贴合设置;所述传输腔管414的一端与所述滤筒211上开设的进水口间断式连通设置且下端延伸部与所述熬制箱1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推板413上竖直设置有第四传动齿条415,第四传动齿轮416通过第一传动轴417转动设置在所述熬制箱1内壁上,该第四传动齿轮416与所述第四传动齿条415啮合设
置。
53.进一步,如图16至图18所示,所述传动组件42包括与所述第二驱动齿轮243同轴设置且固定连接的第一锥齿421、与所述第一锥齿421啮合设置的第二锥齿422、与所述第二锥齿422同轴且同步传动的第二传动轴423,所述第一传动轴417与所述第二传动轴423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54.在此值得一提的是,通过设置置物组件21配合传动组件42实现传输组件41的升降工作,进行利用转动的置物组件21同步带动传输组件41将熬制箱1内的熬药循环推送至滤筒内,再由滤筒内与原材料接触混合后又流出滤筒进入熬制箱1内,重复循环,提高熬制效果。
55.详细的说,第二驱动齿轮243转动时带动第一锥齿421转动,转动的第一锥齿421带动第二锥齿422转动,第二锥齿422再带动第二传动轴423转动,第二传动轴423通过皮带驱动第一传动轴417同步传动,第一传动轴417带动第四传动齿轮416转动,转动的第四传动齿轮416带动第四传动齿条415升降,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锥齿421为半齿结构设置,进而实现第四传动齿条415驱动推板413间断式的升降,进而实现膏药的循环熬制对流工作以及清洁工作时对熬制箱1内壁实时刮除工作。
56.进一步,如图3所示,所述调控组件52包括:加热仓521,所述加热仓521与所述熬制箱1外壁贴合设置;安装仓522,所述安装仓522与所述熬制箱1下端的出料桶11贴合设置,且出料桶11为矩形柱结构设置;第一连接管523,所述第一连接管523一端与所述熬制箱1内壁连通设置且另一端与所述安装仓522连通设置;第二连接管524,所述第二连接管524一端与所述安装仓522连通设置且另一端与所述加热仓521连通设置,该第二连接管524上设置有单向阀;加压件525,所述加压件525包括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在所述加热仓521内且与所述加热仓521内壁匹配设置的抬升板526、一端与所述抬升板526上端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加热仓521上顶部固定连接的伸缩单元b527以及用于驱动所述伸缩单元b527沿竖直方向传动的驱动件528,该驱动件528采用齿轮齿条传动方式。
57.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调控组件52配合调节组件53,一方面将熬制箱1内的废气及时排出,避免进行出料工作时,由于不再加热且时间过长导致废气液化再次进入熬药中,影响膏药的质量;另一方面,将废气的热量进行充分利用及存储,将其用于对熬制箱1外壁进行保温,降低熬制箱1内温度变低的速度,同时;利用传输中的废气带动搅动件531对输出的膏药进行搅拌,一边搅拌一边出料。
58.进一步,如图4所示,所述调节组件53包括:搅动件531,所述搅动件531包括转动设置出料桶11以及安装仓522内的轴承座5311、与所述轴承座5311同轴且固定连接的驱动轴5312、位于所述出料桶11内且与所述驱动轴5312的一端固定连接的搅动螺杆5313以及位于所述安装仓522内且与所述驱动轴531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的摆叶5314;阻隔件532,所述阻隔件532包括与所述驱动件528伸缩端固定连接的第五传动齿条5321、与所述第五传动齿条5321啮合设置的第五传动齿轮5322、与所述第五传动齿轮
5322同轴设置且为半齿结构设置的第六传动齿轮5323、水平设置且与所述第六传动齿轮5323啮合的第六传动齿条5324、与所述第六传动齿条5324固定连接且与所述出料桶11下端贴合设置的挡板5325以及用于对挡板5325进行限位的挡座5326,所述挡板5325通过伸缩单元h5327固定安装在支架5328上。
59.详细的说,待膏药充分混合后,间断式启动驱动件528,位于加热仓521底部的抬升板526在驱动件528的作用下向上抬起,每抬起一定高度,熬制箱1内的废气依次从第一连接管523到安装仓522,再由安装仓522通过第二连接管524进入至加热仓521内,此时流经至安装仓522内的废气驱动摆叶5314转动,转动的摆叶5314再通过驱动轴5312带动搅动螺杆5313传动,传动的搅动螺杆5313实现对出料桶内的膏药搅动充分工作;与此同时,第五传动齿条5321上抬时,驱动第五传动齿轮5322转动,转动的第五传动齿轮5322带动第六传动齿轮5323转动,第六传动齿轮5323与第六传动齿条5324啮合时,第六传动齿条5324带动挡板5325移动,进而打开出料桶的出口;反之,第六传动齿轮5323与第六传动齿条5324非啮合时,挡板5325在伸缩单元h5327的作用下复位,进而打开出料桶的出口,实现定量出料的工作。
60.需要说明的是,在此设置单向阀的目的,在于吸取废气的间隔时间内,避免废气的回流;另外驱动件528每抬升一次高度,挡板5325完成出料以及复位工作。
61.另外,在熬制膏药的过程中,抬升板526始终位于加热仓521底部,避免加热仓521底部的进气口在熬制过程中流窜气体现象,进而利于后期负压吸附工作。
62.进一步,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上料组件51包括传输带511、若干组等间距设置在所述传输带511上的限位座512以及驱动所述传输带511间断式传动的第一从动件513;所述第一从动件513包括与所述伸缩单元h5327固定连接且为单向齿结构设置的第七传动齿条514以及与所述第七传动齿条514啮合设置的第七传动齿轮515,所述第七传动齿轮515用于驱动所述传输带511间断式传动。
63.详细的说,伸缩单元h5327复位工作时,挡板5325堵住出料桶11的出料后,挡板5325继续移动至挡座5326过程中,伸缩单元h5327带动第七传动齿条514水平移动,移动过程中第七传动齿条514与第七传动齿轮515啮合,传输带511移动一段距离,传输带511上的布移动至传输带511正下方;反之,第七传动齿条514为单向齿,出料桶11打开工作时,第七传动齿条514与第七传动齿轮515非啮合。
64.实施例二如图15所示,其中与实施例一中相同或相应的部件采用与实施例一相应的附图标记,为简便起见,下文仅描述与实施例一的区别点。该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进一步,如图15所示,所述防漏组件32设置两组,其包括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23连动设置的联动件321以及滑动设置在所述熬制箱1上的合拢件322;所述联动件321包括与所述第三连接柱231固定连接的第一传动齿条3211、与所述第一传动齿条3211啮合设置且位于所述熬制箱1外的第一传动齿轮3212、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3212同步传动的第二传动齿轮3213、水平设置且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3213啮合设置的第二传动齿条3214以及与所述第三连接柱231固定连接且与所述第一传动齿条3211齿牙相对设置的第三传动齿条3215,所述第二传动齿条3214贯穿于所述熬制箱1;
所述合拢件322包括滑动设置在所述制箱内壁上的滑动板3221、一端与所述滑动板3221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熬制箱1内壁固定连接的伸缩单元e3222以及设置在所述滑动板3221端部的橡胶条3223,所述第二传动齿条3214与所述伸缩单元e3222固定连接。
65.详细的说,第三连接柱231第一次上抬,由下层移动至上层进行第二次熬制膏药时,驱动第一传动齿条3211上抬,上抬的第一传动齿条3211带动第一传动齿轮3213转动,转动的第一传动齿轮3213带动第二传动齿轮3213转动,转动的第二传动齿轮3213带动第二传动齿条3214水平移动,水平移动的第二传动齿条3214带动滑动板3221朝向熬制箱1中心移动,进而实现合拢工作;第三连接柱231再次上抬,滤筒完成第二次熬制膏药进行清洁工作时,第三传动齿条3215带动第一传动齿轮3213转动,进而水平移动的第二传动齿条3214带动滑动板3221朝向熬制箱1外移动,进而打开出水孔a工作,第二次完成熬制的膏药掉落至下层第一次完成熬制的膏药内,利用重力冲击使得上下层的膏药充分混合。
66.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传动齿条3211以及第三传动齿条3215均为单向齿结构设置;其二,滑动板3221下端设置有相互吸引的磁性铁,再配合橡胶条3223进而实现上层熬制工作的密封性。
67.工作过程:首先,将原材料放置在接料机构2的置物组件21内,接着启动第一驱动组件23以及第二驱动组件24,置物组件21的第三连接柱231沿竖直方向向下移动并转动,置物组件21的滤筒211沉降至熬制箱1下层,接着清洗机构6的水管62从水箱61内将水通入熬制箱1内,进行第一次的熬制膏药工作;滤筒211在转动过程中,搅拌组件22的 齿轮圈221驱动驱动齿条227往复移动,驱动齿条227在移动过程中利用第二连接杆229上的顶撑块b22b驱动圆柱块226带动伸缩弹簧224上下移动,进而在移动过程中完成对滤筒211内原材料的打散工作;与此同时,第二驱动组件24驱动传动组件42传动,传动的传动组件42带动传输组件41进行升降工作,位于下方的传输组件41的推板513将熬制箱1内的熬药通过传输腔管514循环推送至滤筒内,再由滤筒内与原材料接触混合后又流出滤筒进入熬制箱1内,重复循环,直至第一次熬药完成熬制;待第一次熬药完成熬制,滤筒211第一次上抬,由下层移动至上层进行第二次熬制膏药时,驱动联动件42a的第一传动齿条3211上抬,上抬的第一传动齿条3211带动第一传动齿轮3213转动,转动的第一传动齿轮3213带动第二传动齿轮3213转动,转动的第二传动齿轮3213带动第二传动齿条3214水平移动,水平移动的第二传动齿条3214带动合拢件42b的滑动板3221朝向熬制箱1中心移动,进而实现合拢工作,此时水管62从水箱61内将水通入熬制箱1内,位于上方的传输组件41的推板513将熬制箱1内的熬药通过传输腔管514循环推送至滤筒内,再由滤筒内与原材料接触混合后又流出滤筒进入熬制箱1内,重复循环,直至第二次熬药完成熬制;待第二次熬药完成熬制,滤筒211第二次上抬,第三传动齿条3215带动第一传动齿轮3213转动,进而水平移动的第二传动齿条3214带动滑动板3221朝向熬制箱1外移动,进而打开出水孔a工作,第二次完成熬制的膏药掉落至下层第一次完成熬制的膏药内,利用重力冲击使得上下层的膏药充分混合,待完全混合后,熬制箱1底部原液阀门打开,取出混合液;待膏药充分混合后,间断式启动驱动件528,位于加热仓521底部的抬升板526在驱
动件528的作用下向上抬起,每抬起一定高度,熬制箱1内的废气依次从第一连接管523到安装仓522,再由安装仓522通过第二连接管524进入至加热仓521内,此时流经至安装仓522内的废气驱动摆叶5314转动,转动的摆叶5314再通过驱动轴5312带动搅动螺杆5313传动,传动的搅动螺杆5313实现对出料桶内的膏药搅动充分工作;与此同时,第五传动齿条5321上抬时,驱动第五传动齿轮5322转动,转动的第五传动齿轮5322带动第六传动齿轮5323转动,第六传动齿轮5323与第六传动齿条5324啮合时,第六传动齿条5324带动挡板5325移动,进而打开出料桶的出口;反之,第六传动齿轮5323与第六传动齿条5324非啮合时,挡板5325在伸缩单元h5327的作用下复位,进而打开出料桶的出口,实现定量出料的工作;最后,传输带511上的布完成对输出的膏药接料工作。
68.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发明的限制。
69.当然在本技术方案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个”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70.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技术提示下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