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VR眼镜的视力测量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59254发布日期:2021-09-25 05:15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VR眼镜的视力测量系统的制作方法
一种基于vr眼镜的视力测量系统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视力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vr眼镜的视力测量系统。


背景技术:

2.视力是指视网膜分辨影像的能力,视力的好坏由视网膜分辨影像能力的大小来判定,当眼存在屈光不正(包括近视、远视、散光等)时,需要用透镜来加以矫正。目前对裸眼视力测量的方法主要是使用标准对数视力表来测量视力,但往往需要在医生或指导人员的配合下进行测量,测量效率低,测量环境有要求,同时,如果需要进行矫正视力测量时,需要搭配验光仪以及其他透镜进行矫正后测量,更需要医生或指导人员的配合,智能化程度低,限制了灵活、方便且自由测量视力的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vr眼镜的视力测量系统。
4.一种基于vr眼镜的视力测量系统,包括显示终端、操作终端和vr眼镜装置,所述vr眼镜装置包括眼镜主体、装夹结构和两个镜片放置体:其中,所述显示终端包括显示界面,所述显示终端内存储有视力表程序,所述视力表程序用于在其被执行时实现显示界面显示出预设视标,所述操作终端包括多个控件,所述控件用于在被按下后执行视力表程序;所述眼镜主体内并排设置有两个视距通道,所述眼镜主体用于佩戴在用户头部,以使用户两个瞳孔分别正对两个视距通道,两个视距通道分别接通两个所述镜片放置体;所述装夹结构设置在所述眼镜主体前端并且接通两个视距通道,所述装夹结构用于装夹所述显示终端,以使显示终端的显示界面正对两个视距通道;所述视距通道前段设置有模拟凸透镜,所述模拟凸透镜用于改变预设视标在视距通道内部的光路,以实现对用户视觉范围内显示界面的位置的模拟;所述镜片放置体包括球镜控制区和柱镜控制区,所述视距通道中段设置有接通所述球镜控制区和所述柱镜控制区的屈光矫正区,所述球镜控制区用于在屈光矫正区内形成并调节的球镜度数,所述柱镜控制区用于在屈光矫正区内形成并调节的柱镜度数。模拟凸透镜主要用来改变预设视标和用户瞳孔之间的光线角度,从而实现对用户视觉范围内显示界面的位置的模拟,一般情况下模拟为5m左右,因为标准对数视力表的标准检查距离为5m;显示终端可以为手机、平板、显示器或其他具备存储和显示功能的显示设备,操作终端跟显示终端可通过无线连接或有线连接;视力表程序可以如图4所示为市面上已有的软件程序,或者定制相应的显示和测量方法步骤程序;基于标准对数视力表,预设视标为不同视力等级下的“标准e”的上下左右四种朝向中的任意一个,如图4所示的预设视标为4.0视力等级下的“标准e”朝上,而操作终端上的控件可以为上下左右四种,分别对应预设视标的四种朝向;柱镜度数能代表用户的散光度数,球镜度数能代表用户的近、远视度数。
5.优选地,球镜控制区内部设置有多个递增球镜片、多个递减球镜片和第一控制旋钮;其中,所述递增球镜片为球面状凸透镜并且其屈光度为第一预设屈光度;所述递减球镜片为球面状凹透镜并且其屈光度为第二预设屈光度;所述第一控制旋钮用于在顺时针旋转
一个预设角度后,控制单个位于镜片放置体内部的所述递增球镜片滑入屈光矫正区;所述第一控制旋钮用于在逆时针旋转一个预设角度后,控制单个位于镜片放置体内部的所述递减球镜片滑入屈光矫正区。单个递增球镜片和递减球镜片的厚度小于1mm;可以将第一预设屈光度设置为0.25d,第二预设屈光度设置为0.25d,这样一来,由于递增球镜片为球面状凸透镜并且其屈光度为第一预设屈光度,当屈光矫正区内部滑入一个递增球镜片,则判定视距通道内部+0.25d,以此类推,可以调节视距通道内球镜度数为+0.5d、+0.75d、+1d、+1.25d等等,进一步地,由于递减球镜片为球面状凹透镜并且其屈光度为第一预设屈光度,当屈光矫正区内部滑入一个递减球镜片,则判定视距通道内部

0.25d,以此类推,可以调节视距通道内球镜度数为

0.5d、

0.75d、

1d、

1.25d等等,因此通过设置多个递增球镜片、多个递减球镜片和第一控制旋钮,控制第一控制旋钮的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就能够快速可靠地调节屈光矫正区内球镜度数,从而完成测量,并且在测量完成后,可以直接取出视距通道内部镜片,以备再次测量。
6.优选地,柱镜控制区内部设置有多个递增柱镜片、多个递减柱镜片和第二控制旋钮;其中,所述递增柱镜片为柱面状凸透镜并且其屈光度为第一预设屈光度;所述递减柱镜片为柱面状凹透镜并且其屈光度为第二预设屈光度;所述第二控制旋钮用于在顺时针旋转一个预设角度后,控制单个位于镜片放置体内部的所述递增柱镜片滑入屈光矫正区;所述第二控制旋钮用于在逆时针旋转一个预设角度后,控制单个位于镜片放置体内部的所述递减柱镜片滑入屈光矫正区。同样的,柱镜控制区内部结构与球镜控制区基本相同,不同点在于,递增柱镜片和递减柱镜片为柱面状透镜,因此用于校正散光。
7.优选地,眼镜主体上设置有距离调节结构,所述距离调节结构包括调节旋钮和两个推动杆;其中,两个所述推动杆分别连接两个所述视距通道,所述调节旋钮用于在转动后带动两个推动杆在水平方向上移动,以此调节两个视距通道的相对位置。转动调节旋钮后,就能带动两个推动杆在水平方向上移动,从而带动视距通道移动,以此调节视距通道在水平方向的位置,进而根据不同用户的不同同距,来调节处于不同相对位置的两个视距通道。
8.优选地,装夹结构包括开设在所述眼镜主体前端的放置槽和设置在所述放置槽内部的装夹板;其中,所述放置槽接通两个所述视距通道,所述装夹板用于将显示终端夹持于放置槽内。将显示终端放入放置槽后,利用装夹板可以直接进行装夹,提高显示终端稳定性。
9.优选地,眼镜主体左右两侧设置有第一弹性固定带,所述第一弹性固定带用于在眼镜主体佩戴于用户头部后套设在用户头部四周。通过第一弹性固定带提高眼镜主体的稳定性。
10.优选地,眼镜主体顶部设置有第二弹性固定带,所述第二弹性固定带一端固定在所述眼镜主体顶部,并且另一端通过可拆卸连接方式连接在所述第一弹性固定带中段。同样的,再利用第二弹性固定带进一步提高眼镜主体的稳定性。
11.优选地,显示终端还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内部存储所述视力表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在控件被按下后执行视力表程序,所述视力表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视力测量方法,所述视力测量方法包括:获取多个不同预设视标,建立多个不同预设视标与多个控件的对应关系;在显示界面中显示单个预设视标,判断所按下的控件与所显示的预设视标是否存在对应关系,若不存在,则执行错误项步骤,若存在,则执行正确项步骤;更
换显示界面中显示的预设视标,重复上述操作。错误项步骤包括:记录一次失败;当连续五次内出现预设次数失败后,测量完成,并输出失败时的预设视标对应的视力等级。正确项步骤包括:记录一次成功;当连续五次成功后,按预设规则改变更换的预设视标的视力等级。整个视力测量方法先通过建立多个不同预设视标与多个控件的对应关系,让不同控件状态代表用户状态,同时能够针对不同种类预设视标进行可靠有效地匹配;进一步的,整个视力测量方法用于测量用户裸眼视力,具体地,如图4所示,当预设视标为4.0视力等级下的“标准e”朝上,此时用户对视标进行观察判断,按下控件后,判断所按下的控件与所显示的预设视标是否存在对应关系;如果存在,记录一次成功,当连续五次成功后,按预设规则改变更换的预设视标的视力等级,一般情况下降低预设视标的视力等级,视力等级越低,预设视标中“标准e”的大小越小;如果不存在,记录一次失败,当连续五次内出现预设次数失败后,其中预设次数预先设定,可以为三次,也就是当连续五次内出现三次失败后,可以判定用户裸眼视力为当前预设视标对应的视力等级,同时,也可以当连续五次内出现三次失败后,增加预设视标的视力等级再重新显示,此时当连续五次成功后,也可以判定用户裸眼视力为当前预设视标对应的视力等级。
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3.在本发明中,通过整个视力测量系统,可以实现个人裸眼视力测量,具体地,首先通过装夹结构装夹显示终端,以使显示终端的显示界面正对两个视距通道,然后佩戴整个眼镜主体,使用户两个瞳孔分别正对两个视距通道,然后启动视力表程序,让显示终端的显示界面显示出预设视标,用户在观察预设视标后,得出预设视标的朝向,通过操作终端选取对应朝向控件,在预设规则下重复上述操作,即可检测出裸眼视力;更关键的是,通过镜片放置体和屈光矫正区的设置,还能直接实现个人矫正视力测量,具体地,在预设视标不变的前提下,通过球镜控制区调节屈光矫正区内球镜度数,再通过柱镜控制区调节屈光矫正区内柱镜度数,又由于屈光矫正区处于用户瞳孔和预设视标之间,因此通过进行上述调节过程,直至用户能够看清预设视标,此时球镜度数和柱镜度数相加即为用户当前判别瞳孔的大致度数;因此通过整个系统,能够实现对用户眼球视力更加快速的测量,并且不需要其他人员协助,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刻、任何条件下进行视力检测,从而可以有效简化视力检测过程。
附图说明
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15.图1为本发明vr眼镜装置的结构俯视图;
16.图2为本发明vr眼镜装置装夹显示终端后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发明vr眼镜装置的结构正视图
18.图4为本发明一种状态下的显示界面的示意图;
19.图5为本发明显示终端和操作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20.图6为本发明视力表程序执行后实现的部分检测方法步骤图。
21.附图标记:
[0022]1‑
显示终端,11

显示界面,12

视力表程序,13

预设视标,14

处理器,15

存储器,2

操作终端,21

控件,3

vr眼镜装置,31

眼镜主体,32

装夹结构,321

放置槽,322

装夹板,33

镜片放置体,331

球镜控制区,3311

递增球镜片,3312

递减球镜片,3313

第一控制旋钮,332

柱镜控制区,3321

递增柱镜片,3322

递减柱镜片,3323

第二控制旋钮,34

视距通道,341

模拟凸透镜,342

屈光矫正区,35

距离调节结构,351

调节旋钮,352

推动杆,36

第一弹性固定带,37

第二弹性固定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出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24]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5]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6]
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27]
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基于vr眼镜的视力测量系统,包括显示终端1、操作终端2和vr眼镜装置3,vr眼镜装置3包括眼镜主体31、装夹结构32和两个镜片放置体33:其中,显示终端1包括显示界面11,显示终端1内存储有视力表程序12,视力表程序12用于在其被执行时实现显示界面11显示出预设视标13,操作终端2包括多个控件21,控件21用于在被按下后执行视力表程序12;眼镜主体31内并排设置有两个视距通道34,眼镜主体31用于佩戴在用户头部,以使用户两个瞳孔分别正对两个视距通道34,两个视距通道34分别接通两个镜片放置体33;装夹结构32设置在眼镜主体31前端并且接通两个视距通道34,装夹结构32用于装夹显示终端1,以使显示终端1的显示界面11正对两个视距通道34;视距通道34前段设置有模拟凸透镜341,模拟凸透镜341用于改变预设视标13在视距通道34内部的光路,以实现对用户视觉范围内显示界面11的位置的模拟;镜片放置体33包括球镜控制区331和柱镜控制区332,视距通道34中段设置有接通球镜控制区331和柱镜控制区332的屈光矫正区342,球镜控制区331用于在屈光矫正区342内形成并调节的球镜度数,柱镜控制区332用于在屈光矫正区342内形成并调节的柱镜度数。
[0028]
在本实施方式中,需要说明的是,模拟凸透镜341主要用来改变预设视标13和用户瞳孔之间的光线角度,从而实现对用户视觉范围内显示界面11的位置的模拟,一般情况下模拟为5m左右,因为标准对数视力表的标准检查距离为5m;显示终端1可以为手机、平板、显
示器或其他具备存储和显示功能的显示设备,操作终端2跟显示终端1可通过无线连接或有线连接;视力表程序12可以如图4所示为市面上已有的软件程序,或者定制相应的显示和测量方法步骤程序;基于标准对数视力表,预设视标13为不同视力等级下的“标准e”的上下左右四种朝向中的任意一个,如图4所示的预设视标13为4.0视力等级下的“标准e”朝上,而操作终端2上的控件21可以为上下左右四种,分别对应预设视标13的四种朝向;柱镜度数能代表用户的散光度数,球镜度数能代表用户的近、远视度数。通过整个视力测量系统,可以实现个人裸眼视力测量,具体地,首先通过装夹结构32装夹显示终端1,以使显示终端1的显示界面11正对两个视距通道34,然后佩戴整个眼镜主体31,使用户两个瞳孔分别正对两个视距通道34,然后启动视力表程序12,让显示终端1的显示界面11显示出预设视标13,用户在观察预设视标13后,得出预设视标13的朝向,通过操作终端2选取对应朝向控件21,在预设规则下重复上述操作,即可检测出裸眼视力;更关键的是,通过镜片放置体33和屈光矫正区342的设置,还能直接实现个人矫正视力测量,具体地,在预设视标13不变的前提下,通过球镜控制区331调节屈光矫正区342内球镜度数,再通过柱镜控制区332调节屈光矫正区342内柱镜度数,又由于屈光矫正区342处于用户瞳孔和预设视标13之间,因此通过进行上述调节过程,直至用户能够看清预设视标13,此时球镜度数和柱镜度数相加即为用户当前判别瞳孔的大致度数;因此通过整个系统,能够实现对用户眼球视力更加快速的测量,并且不需要其他人员协助,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刻、任何条件下进行视力检测,从而可以有效简化视力检测过程。
[0029]
具体地,球镜控制区331内部设置有多个递增球镜片3311、多个递减球镜片3312和第一控制旋钮3313;其中,递增球镜片3311为球面状凸透镜并且其屈光度为第一预设屈光度;递减球镜片3312为球面状凹透镜并且其屈光度为第二预设屈光度;第一控制旋钮3313用于在顺时针旋转一个预设角度后,控制单个位于镜片放置体33内部的递增球镜片3311滑入屈光矫正区342;第一控制旋钮3313用于在逆时针旋转一个预设角度后,控制单个位于镜片放置体33内部的递减球镜片3312滑入屈光矫正区342。
[0030]
在本实施方式中,需要说明的是,单个递增球镜片3311和递减球镜片3312的厚度小于1mm;可以将第一预设屈光度设置为0.25d,第二预设屈光度设置为0.25d,这样一来,由于递增球镜片3311为球面状凸透镜并且其屈光度为第一预设屈光度,当屈光矫正区342内部滑入一个递增球镜片3311,则判定视距通道34内部+0.25d,以此类推,可以调节视距通道34内球镜度数为+0.5d、+0.75d、+1d、+1.25d等等,进一步地,由于递减球镜片3312为球面状凹透镜并且其屈光度为第一预设屈光度,当屈光矫正区342内部滑入一个递减球镜片3312,则判定视距通道34内部

0.25d,以此类推,可以调节视距通道34内球镜度数为

0.5d、

0.75d、

1d、

1.25d等等,因此通过设置多个递增球镜片3311、多个递减球镜片3312和第一控制旋钮3313,控制第一控制旋钮3313的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就能够快速可靠地调节屈光矫正区342内球镜度数,从而完成测量,并且在测量完成后,可以直接取出视距通道34内部镜片,以备再次测量。
[0031]
具体地,柱镜控制区332内部设置有多个递增柱镜片3321、多个递减柱镜片3322和第二控制旋钮3323;其中,递增柱镜片3321为柱面状凸透镜并且其屈光度为第一预设屈光度;递减柱镜片3322为柱面状凹透镜并且其屈光度为第二预设屈光度;第二控制旋钮3323用于在顺时针旋转一个预设角度后,控制单个位于镜片放置体33内部的递增柱镜片3321滑
入屈光矫正区342;第二控制旋钮3323用于在逆时针旋转一个预设角度后,控制单个位于镜片放置体33内部的递减柱镜片3322滑入屈光矫正区342。
[0032]
在本实施方式中,需要说明的是,同样的,柱镜控制区332内部结构与球镜控制区331基本相同,不同点在于,递增柱镜片3321和递减柱镜片3322为柱面状透镜,因此用于校正散光。
[0033]
具体地,眼镜主体31上设置有距离调节结构35,距离调节结构35包括调节旋钮351和两个推动杆352;其中,两个推动杆352分别连接两个视距通道34,调节旋钮351用于在转动后带动两个推动杆352在水平方向上移动,以此调节两个视距通道34的相对位置。
[0034]
在本实施方式中,需要说明的是,转动调节旋钮351后,就能带动两个推动杆352在水平方向上移动,从而带动视距通道34移动,以此调节视距通道34在水平方向的位置,进而根据不同用户的不同同距,来调节处于不同相对位置的两个视距通道34。
[0035]
具体地,装夹结构32包括开设在眼镜主体31前端的放置槽321和设置在放置槽321内部的装夹板322;其中,放置槽321接通两个视距通道34,装夹板322用于将显示终端1夹持于放置槽321内。
[0036]
在本实施方式中,需要说明的是,将显示终端1放入放置槽321后,利用装夹板322可以直接进行装夹,提高显示终端1稳定性。
[0037]
具体地,眼镜主体31左右两侧设置有第一弹性固定带36,第一弹性固定带36用于在眼镜主体31佩戴于用户头部后套设在用户头部四周。
[0038]
在本实施方式中,需要说明的是,通过第一弹性固定带36提高眼镜主体31的稳定性。
[0039]
具体地,眼镜主体31顶部设置有第二弹性固定带37,第二弹性固定带37一端固定在眼镜主体31顶部,并且另一端通过可拆卸连接方式连接在第一弹性固定带36中段。
[0040]
在本实施方式中,需要说明的是,同样的,再利用第二弹性固定带37进一步提高眼镜主体31的稳定性。
[0041]
具体地,显示终端还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内部存储所述视力表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在控件被按下后执行视力表程序,所述视力表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视力测量方法,所述视力测量方法包括:s1、获取多个不同预设视标,建立多个不同预设视标与多个控件的对应关系;s2、在显示界面中显示单个预设视标,判断所按下的控件与所显示的预设视标是否存在对应关系,若不存在,则执行错误项步骤,若存在,则执行正确项步骤;s3、更换显示界面中显示的预设视标,重复上述操作。
[0042]
具体地,错误项步骤包括:s211、记录一次失败;s212、当连续五次内出现预设次数失败后,测量完成,并输出失败时的预设视标对应的视力等级。
[0043]
具体地,正确项步骤包括:s221、记录一次成功;s222、当连续五次成功后,按预设规则改变更换的预设视标的视力等级。
[0044]
在本实施方式中,需要说明的是,整个视力测量方法先通过建立多个不同预设视标与多个控件的对应关系,让不同控件状态代表用户状态,同时能够针对不同种类预设视标进行可靠有效地匹配;进一步的,整个视力测量方法用于测量用户裸眼视力,具体地,如图4所示,当预设视标为4.0视力等级下的“标准e”朝上,此时用户对视标进行观察判断,按下控件后,判断所按下的控件与所显示的预设视标是否存在对应关系;如果存在,记录一次
成功,当连续五次成功后,按预设规则改变更换的预设视标的视力等级,一般情况下降低预设视标的视力等级,视力等级越低,预设视标中“标准e”的大小越小;如果不存在,记录一次失败,当连续五次内出现预设次数失败后,其中预设次数预先设定,可以为三次,也就是当连续五次内出现三次失败后,可以判定用户裸眼视力为当前预设视标对应的视力等级,同时,也可以当连续五次内出现三次失败后,增加预设视标的视力等级再重新显示,此时当连续五次成功后,也可以判定用户裸眼视力为当前预设视标对应的视力等级。
[0045]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