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视化、转向可控的脓肿清创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82106发布日期:2021-09-18 00:55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视化、转向可控的脓肿清创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可视化、转向可控的脓肿清创装置。


背景技术:

2.脓肿是急性感染过程中,组织、器官或体腔内,因病变组织坏死、液化而出现的局限性脓液积聚。四周有一完整的脓壁。其临床治疗的手段通常是刺破脓肿的脓壁并将其内部脓液引流出来。然而,采用引流方式存在脓壁内脓液残留而无法及时排除的问题,以及当有脓液粘连在脓腔内壁上时,现有治疗手段往往无法对脓腔起到充分清理的效果。也有术者采用将引流管插入端头部设计为可弯曲结构,从而便于对脓腔内死角处脓液进行引流,但由于此治疗方式是在盲视下操作的,故不但无法起到对脓腔内充分清理的效果,且对于面积较大的脓腔时,因引流管插入端结构设计缺陷,故仍然无法实现对脓腔的充分清创目的。
3.中国专利文献:cn202021434857.1,申请日20200720,专利名称为:一种医用脓肿清创器械。公开了一种医用脓肿清创器械,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持部和棉捻部,手持部位于棉捻部的一端,所述棉捻部上设置倒钩状结构,所述倒钩状构件的倒钩朝手持部方向弯曲。
4.中国专利文献:cn201922221855.8,申请日2019.12.12,专利名称为:脓腔冲洗引流装置。公开了一种脓腔冲洗引流装置,包括推动管,所述推动管内设有主引流管,所述主引流管上设有吸收管,所述主引流管末端固定连接有引导块,所述推动管上设有用于冲洗盐水注入的引流腔机构,所述主引流管上设有用于主引流管复位的复位机构,所述推动管上设有用于防止液体飞溅的护罩机构。
5.上述专利文献cn202021434857.1中的一种医用脓肿清创器械,设置合理,结构简单,能有效增加棉捻面积及表面摩擦力,倒钩状构件与棉捻部构成的容纳空间,在捻腐的过程中,使脓腐、坏死组织更好的掉落在容纳空间上,达到更好的清创效果;而专利文献cn201922221855.8中的一种脓腔冲洗引流装置,则通过设置引流腔机构实现硅胶管与外界冲洗盐水的连接过程,通过设置复位机构实现硅胶管拉伸后进入脓腔后的复位将脓腔撑开,便于对脓腔内进行多方位的清洁消毒,确保清理的效果。但是关于一种使用方便,可清晰显示操作视野的同时,实现对大脓腔充分清创目的的一种可视化、转向可控的脓肿清创装置目前则没有相关的报道。
6.综上所述,亟需一种使用方便,可清晰显示操作视野的同时,实现对大脓腔充分清创目的的一种可视化、转向可控的脓肿清创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可清晰显示操作视野的同时,实现对大脓腔充分清创目的的一种可视化、转向可控的脓肿清创装置。
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9.一种可视化、转向可控的脓肿清创装置,所述的可视化、转向可控的脓肿清创装置包括手柄和管道本体;所述的手柄侧边设有第一调节钮和第二调节钮,表面设有显示屏和开关按钮,内部设有电源模块;所述的管道本体为中空结构,末端呈y状结构与手柄连接;所述的管道本体顶端相通连接有第一弯曲管和第二弯曲管;所述的第一弯曲管连接于第二弯曲管上方,且所述的第一弯曲管顶部内侧周围设有照明摄像系统;所述的清创装置还包括操作钳;所述的操作钳包括操作手柄和夹持端,且所述的操作手柄和夹持端之间采用弹性可弯曲材料制成的连接管进行连接;所述的管道本体末端y状结构处还外接有负压装置或冲洗装置。
10.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照明摄像系统与显示屏和电源模块之间采用管道本体管壁内置线路相互连接。
11.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可视化、转向可控的脓肿清创装置,所述的第一弯曲管和第二弯曲管为钨丝编织网材质制成或360
°
可弯曲机械臂。
12.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所述的第一调节钮和第二调节钮与第一弯曲管和第二弯曲管顶端两侧之间分别通过管道本体管壁内置设有的钢丝相互连接。
13.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第一弯曲管和第二弯曲管左右最大转动角度分别为180
°

14.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管道本体顶端连接两个以上弯曲管。
15.本发明优点在于:
16.1、通过在管道本体顶端连接有两个弯曲管,从而可扩大管道本体顶端照明摄像系统的捕捉范围,对于面积较大的脓腔能够实现充分的清创目的。
17.2、第一弯曲管和第二弯曲管为钨丝编织网材质制成或360
°
可弯曲机械臂,具有一定的阻尼性,方便钢丝左右拉动的同时,可保持较好塑性。
18.3、控制第一调节钮正反转,便可通过钢丝带动第一弯曲段双向180
°
转动,从而将脓腔周围环境在显示屏上显示,适用于对面积较小的脓腔进行清创处理。
19.4、控制第二调节钮正反转,便可通过钢丝带动第二弯曲段双向180
°
转动,同时再配合第一调节钮对第一弯曲段左右转动角度的调节,便可实现管道本体顶端较大角度的转动,从而便可用于较大面积的脓腔清创处理。
20.5、管道本体末端y状结构还可用于导丝的置入,清理粘连在内壁上的脓,以及可通过外接冲洗装置注入生理盐水等药物对脓腔进行冲洗或治疗;
21.6、操作钳中操作操作手柄与夹持端之间通过弹性可弯曲材料制成的连接管连接设计,便于夹持端通过管道本体中空通道进入脓腔,可以使得脓腔内的分泌物清理掉更充分,同时通过操作钳还可以取脓腔壁的组织用于组织活检,而通过外接负压装置则用于将脓液排出。
附图说明
22.附图1是本发明一种可视化、转向可控的脓肿清创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3.附图2是本发明一种可视化、转向可控的脓肿清创装置的俯视图。
24.附图3是本发明一种可视化、转向可控的脓肿清创装置的第一弯曲管转动范围示意图。
25.附图4是本发明一种可视化、转向可控的脓肿清创装置的第一弯曲管配合第二弯曲管转动范围示意图。
26.附图5是本发明一种可视化、转向可控的脓肿清创装置的操作钳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28.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
29.1.手柄
ꢀꢀꢀꢀꢀꢀꢀꢀꢀꢀꢀꢀꢀꢀꢀꢀꢀ
11.第一调节钮
30.12.第二调节钮
ꢀꢀꢀꢀꢀꢀꢀꢀꢀꢀ
13.显示屏
31.14.开关按钮
ꢀꢀꢀꢀꢀꢀꢀꢀꢀꢀꢀꢀ
2.管道本体
32.21.第一弯曲管
ꢀꢀꢀꢀꢀꢀꢀꢀꢀꢀ
22.第二弯曲管
33.3.照明摄像系统
ꢀꢀꢀꢀꢀꢀꢀꢀꢀ
4.操作钳
34.41.操作手柄
ꢀꢀꢀꢀꢀꢀꢀꢀꢀꢀꢀꢀ
42.夹持端
35.43.连接管
36.实施例1
37.请参看附图1

2,图1是本发明一种可视化、转向可控的脓肿清创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一种可视化、转向可控的脓肿清创装置的俯视图。一种可视化、转向可控的脓肿清创装置,所述的可视化、转向可控的脓肿清创装置包括手柄1和管道本体2;所述的手柄1侧边设有第一调节钮11和第二调节钮12,表面设有显示屏13和开关按钮14,内部设有电源模块(图中未示出);所述的管道本体2为中空结构,末端呈y状结构与手柄1连接;所述的管道本体2顶端相通连接第一弯曲管21和第二弯曲管22;所述的第一弯曲管21连接于第二弯曲管22上方,且所述的第一弯曲管21顶部内侧周围设有照明摄像系统3;所述的照明摄像系统3与显示屏13和电源模块15之间可采用管道本体2管壁内置线路相互连接;所述的第一调节钮11和第二调节钮12与第二弯曲管21和第二弯曲管22顶端两侧之间可分别通过管道本体2管壁内置的钢丝(图中未示出)相互连接,从而可控制第一弯曲管21或第二弯曲管22双向180
°
转动;所述的清创装置还包括操作钳4;所述的操作钳4包括操作手柄41和夹持端42,且所述的操作手柄41和夹持端42之间采用弹性可弯曲材料制成的连接管43连接;所述的管道本体2末端y状结构处还外接有负压装置或冲洗装置。
38.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可视化、转向可控的脓肿清创装置结构原理与现有技术中的内窥镜相似,由于其原理已是本领域的公知常识,故在此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本发明中通过在管道本体2顶端连接有两个弯曲管,从而可扩大管道本体1顶端照明摄像系统3的捕捉范围,对于面积较大的脓腔能够实现充分的清创目的;所述的第一弯曲管21和第二弯曲管22采用钨丝编织网材质制成或360
°
可弯曲机械臂,具有一定的阻尼性,方便钢丝左右拉动的同时,可保持较好塑性,而采用钨丝编织网材料的弯曲管在现有技术中的内窥镜中已普遍应用;所述的第一弯曲段21顶端两侧与第一调节钮11之间通过管壁中设有的钢丝设计,在控制第一调节钮11正反转时,便可通过钢丝带动第一弯曲段21双向180
°
小范围(角度)转动,从而将脓腔周围环境在显示屏13上显示,适用于对面积较小的脓腔进行清创处理;所述的第二弯曲段22顶端两侧与第二调节钮12之间通过管壁中设有的钢丝设计,在控制第二调节钮12正反转时,便可通过钢丝带动第二弯曲段22双向180
°
小范围(角度)转动,
同时再配合第一调节钮11对第一弯曲段21左右转动角度的调节,便可实现管道本体2顶端较大范围(角度)的转动,从而便可用于较大面积的脓腔清创处理;所述的管道本体2末端y状结构还可用于导丝的置入,清理粘连在内壁上的脓,以及可通过外接冲洗装置注入生理盐水等药物对脓腔进行冲洗或治疗;所述的操作钳4中操作手柄41与夹持端42之间通过弹性可弯曲材料制成的连接管43连接设计,便于夹持端42通过管道本体1中空通道进入脓腔,可以使得脓腔内的分泌物清理掉更充分,同时通过操作钳还可以取脓腔壁的组织用于组织活检,而通过外接负压装置则用于将脓液排出。
39.实施例2
40.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管道本体2顶端连接的弯曲管以及调节钮数量可根据需要设计,从而实现管道本体2顶端更多方向、更大角度范围的转动,便于术中针对脓腔大小有选择性地来进行清创处理。
41.本发明的一种可视化、转向可控的脓肿清创装置,通过在管道本体顶端连接有两个弯曲管,从而可扩大管道本体顶端照明摄像系统的捕捉范围,对于面积较大的脓腔能够实现充分的清创目的;第一弯曲管和第二弯曲管为钨丝编织网材质制成或360
°
可弯曲机械臂,具有一定的阻尼性,方便钢丝左右拉动的同时,可保持较好塑性;第一弯曲段顶端两侧与第一调节钮之间通过管壁中设有的钢丝设计,在控制第一调节钮正反转时,便可通过钢丝带动第一弯曲段双向180
°
小范围(角度)转动,从而将脓腔周围环境在显示屏上显示,适用于对面积较小的脓腔进行清创处理;所述的第二弯曲段顶端两侧与第二调节钮之间通过管壁中设有的钢丝设计,在控制第二调节钮正反转时,便可通过钢丝带动第二弯曲段双向180
°
小范围(角度)转动,同时再配合第一调节钮对第一弯曲段左右转动角度的调节,便可实现管道本体顶端较大范围(角度)的转动,从而便可用于较大面积的脓腔清创处理;管道本体末端y状结构还可用于导丝的置入,清理粘连在内壁上的脓,以及可通过外接冲洗装置注入生理盐水等药物对脓腔进行冲洗或治疗;操作钳中操作操作手柄与夹持端之间通过弹性可弯曲材料制成的连接管连接设计,便于夹持端通过管道本体中空通道进入脓腔,可以使得脓腔内的分泌物清理掉更充分,同时通过操作钳还可以取脓腔壁的组织用于组织活检,而通过外接负压装置则用于将脓液排出。
42.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