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定位颅骨缺损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55492发布日期:2021-09-25 03:56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定位颅骨缺损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定位颅骨缺损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2.颅骨缺损常见于外伤减压术后、颅骨粉碎性骨折、颅骨肿瘤等术后病人,颅骨的修补可纠正颅骨缺损引起的颅骨缺损综合征及美容问题,并保护脑组织不再受损。
3.而在颅骨缺损修补完成后的头颅部位的有效防护与术后的康复程度有极大的关系。一般的颅骨缺损防护装置多是在缺损处覆盖带有软性材料的硬壳,然后利用网兜形状的纱布将硬壳包覆在头部,或是整体设置一全面防护的可充气、充水材质的头罩,将头罩整体覆盖在头部进行保护。
4.如现有技术(cn 111297563 a)公开的一种颅骨缺损防护装置,包括头罩、第一气囊、硅胶罩体,第一气囊和硅胶罩体均位于头罩内侧壁上,且硅胶罩体固定在第一气囊的前侧,头罩的侧壁上均匀贯穿开设有多个气孔,第一气囊远离硅胶罩体的一侧固定有橡胶垫,橡胶垫远离第一气囊的一侧固定有第二螺纹管,第二螺纹管远离橡胶垫的一端通过气孔延伸至头罩的外侧并螺纹连接有密封管,且密封管与第一气管固定,第一气管远离头罩的一端依次安装有排气装置和单向阀,通过设置在头罩上的气囊与硅胶罩体对颅骨缺损处进行防护,然而其整体设置的头罩虽然这种有气孔,但相对于传统的纱布而言,其透气性会更差,同时需要外接气泵等充气设备,操作繁琐,且由于充气量无法精确把握,极易对修复的颅骨造成二次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5.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定位颅骨缺损防护装置,包括后脑固定组件、后脑卡套总成、耳卡组件、定位防护总成、防护囊,所述后脑固定组件包括固定基座、卡套连座、伸缩位,所述后脑卡套总成包括伸缩连套、耳卡安装位,所述耳卡组件包括耳卡、耳卡旋转轴,所述定位防护总成包括防护主套、防护连套,所述后脑固定组件中固定基座为固定基础,所述固定基座的正前端固定有卡套连座,所述卡套连座为弧形结构,所述卡套连座弧形结构的两端对称的开设有伸缩位,所述后脑卡套总成中两组伸缩连套的一端分别插接在两组所述伸缩位中,两组所述伸缩连套的另一端分别开设有耳卡安装位,所述耳卡组件中的耳卡通过下端固定的耳卡旋转轴旋转连接于每组所述耳卡安装位上,所述定位防护总成中防护主套的末端固定于所述固定基座的后端,所述调节卡槽的两侧可连接数组防护连套,所述防护连套的末端连接有防护囊;
6.所述后脑固定组件还包括伸缩卡槽,所述伸缩卡槽上下一致的开设于所述伸缩位槽型结构的上下面;
7.所述后脑卡套总成中伸缩连套插接在所述伸缩位一端的弧面上开设有伸缩齿条,伸缩齿轮位于所述伸缩齿条的外侧,两组齿轮座对称的固定于所述卡套连座弧形结构的两端,每组所述齿轮座上都旋转连接有齿轮轴,两组所述伸缩齿轮分别插接固定于所述齿轮
轴的下端,每组所述齿轮轴的上端都插接固定有涡轮,其中一组所述涡轮的一侧设置有传递蜗杆,另一组所述涡轮的一侧设置有对向传递蜗杆;
8.连接基座固定在所述固定基座后底端中间位置,所述连接基座的后端面上左右对称的固定有两组蜗杆轴座,每组所述蜗杆轴座上都旋转连接有蜗杆轴;
9.两组所述蜗杆轴靠近所述连接基座的一端分别插接固定有传递锥齿轮与对向传递锥齿轮,所述传递蜗杆插接固定于其中一组所述蜗杆轴远离所述连接基座的轴端上,所述对向传递蜗杆插接固定于另一组所述蜗杆轴远离所述连接基座的轴端上;
10.用于插接固定所述传递锥齿轮的一组所述蜗杆轴的轴面上插接固定有传递齿轮,驱动齿轮位于所述传递齿轮的一侧,用于旋转连接该组所述蜗杆轴的一组蜗杆轴座的支撑侧面上固定有电机座,驱动电机固定于所述电机座,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驱动齿轮轴连接;
11.所述耳卡组件中定点旋转座插接固定于所述耳卡旋转轴的外端,所述定点旋转座的外圆柱面上均匀开设有数组定点孔;
12.所述伸缩连套的外侧面与所述耳卡安装位水平中心一直的位置上固定有定位轴座,定位轴的末端插接于所述定位轴座中,所述定位轴的前端固定有压簧卡座,定位压簧的一端卡接于所述定位轴座的侧面,另一端卡接于所述压簧卡座,所述定位轴的顶端固定有定位卡点;
13.所述定位防护总成中防护主套弧形结构的中间位置开设有调节卡槽,前额卡套固定于所述防护主套的前端,所述防护连套的一端固定有调节卡座,所述调节卡座滑动连接在所述调节卡槽中,所述调节卡座的主平面上固定有锁紧柱,锁紧手拧拧紧在所述锁紧柱;
14.所述防护连套的另一端底面上固定有防护插接卡槽,所述防护插接卡槽上对称的开设有两组卡孔,插接卡座滑动插接在所述防护插接卡槽中,限位座固定于所述插接卡座的后端面,所述插接卡座的下端中心位置固定有防护囊底座,所述防护囊的背部固定于所述防护囊底座;
15.所述插接卡座与两组所述卡孔对应的位置上开设有弹珠孔,每组所述弹珠孔中放置有弹珠及所述弹簧,所述弹珠孔的下端设置有比所述弹珠直径小的台阶孔,弹簧盖板位于所述弹簧的外侧,所述弹簧盖板固定于所述插接卡座的背侧。
16.进一步地,所述卡套连座、伸缩连套、耳卡、防护主套、防护连套的材质为树脂,在保证其重量轻便的同时。
17.进一步地,所述耳卡的主体为与人体外耳廓结构形状一致的c字形结构。
18.进一步地,所述防护囊为硅胶材质的中空结构。
19.进一步地,两组所述蜗杆轴的轴线在水平方向上互相垂直。
20.进一步地,所述定位轴的尾端还固定有尾座。
21.与现有的颅骨缺损防护装置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可定位颅骨缺损防护装置具有如下优点:
22.(1).本发明的整体框架为弹性树脂材质,通过横向设置的后脑卡套总成及纵向设置的定位防护总成的防护主套,可更换尺寸大小的防护囊通过防护连套与防护主套连接,防护囊为中空的具有透气孔结构的硅胶材质,除防护囊外会覆盖颅骨缺损处外,其他的部分不会覆盖头颅,透气性极好,利于患者的康复。
23.(2).本发明的后脑卡套总成中对称设置的伸缩连套可自动的新型尺寸大小的缩
放调节,能适用于不同头部尺寸的患者,可应用范围广。
24.(3).本发明的耳卡组件中的耳卡可定点旋转,配合后脑卡套总成的调节,可以保证与患者头部的舒适卡接及贴合。
25.(4).本发明定位防护总成中的调节卡槽中可连接数组防护连套,每组防护连套可固定在调节卡槽中的不同位置,并且每组防护连套都可固定不同尺寸的防护囊,可以针对不止处的颅骨缺损进行防护。
附图说明
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7.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可定位颅骨缺损防护装置第一视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8.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可定位颅骨缺损防护装置第二视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9.图3为本发明后脑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0.图4为本发明后脑卡套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31.图5为本发明后脑卡套总成中卡柱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32.图6为本发明耳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3.图7为本发明耳卡组件中定位轴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34.图8为本发明定位防护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35.图9为本发明定位防护总成中锁紧手拧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36.图10为本发明定位防护总成中插接卡座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37.图11为本发明定位防护总成中弹珠孔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38.附图标记:1、后脑固定组件;2、后脑卡套总成;3、耳卡组件;4、定位防护总成;5、防护囊;101、固定基座;102、卡套连座;103、伸缩位;104、伸缩卡槽;201、伸缩连套;202、伸缩齿条;203、伸缩齿轮;204、齿轮座;205、齿轮轴;206、涡轮;207、传递蜗杆;208、对向传递蜗杆;209、蜗杆轴;210、蜗杆轴座;211、连接基座;212、传递锥齿轮;213、对向传递锥齿轮;214、传递齿轮;215、驱动齿轮;216、电机座;217、驱动电机;218、卡柱;219、耳卡安装位;301、耳卡;302、耳卡旋转轴;303、定点旋转座;304、定点孔;305、定位轴;306、定位轴座;307、压簧卡座;308、定位压簧;309、尾座;310、定位卡点;401、防护主套;402、前额卡套;403、调节卡槽;404、防护连套;405、调节卡座;406、锁紧柱;407、锁紧手拧;408、防护插接卡槽;409、插接卡座;410、限位座;411、防护囊底座;412、卡孔;413、弹珠;414、弹珠孔;415、弹簧;416、弹簧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39.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40.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41.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可定位颅骨缺损防护装置进行实例描述。
42.实施例一:
43.本发明针对颅骨缺损进行定点防护的实例如图1、图2、图3、图5、图6和图8所示,后脑固定组件1中固定基座101为固定基础,位于脑后下方,固定基座101的正前端固定有卡套连座102,卡套连座102为以固定基座101为中心对称的弧形结构,卡套连座102弧形结构的两端对称的开设有伸缩位103,后脑卡套总成2中两组伸缩连套201的一端分别插接在两组伸缩位103中,两组伸缩连套201分别卡接在脑后部的左右两端,两组伸缩连套201的另一端分别开设有耳卡安装位219,耳卡组件3中的耳卡301通过下端固定的耳卡旋转轴302旋转连接于每组耳卡安装位219上,两组耳卡301分别卡接在左右耳朵的后端,定位防护总成4中防护主套401的末端固定于固定基座101的后端,为与头颅侧视方向接近的弧形结构,防护主套401自脑部正中后端卡接与前额处,调节卡槽403的两侧可连接数组防护连套404,防护连套404的末端连接有防护囊5;
44.作为优化地,卡套连座102、伸缩连套201、耳卡301、防护主套401、防护连套404的材质为树脂,在保证其重量轻便的同时,即具有一定的刚性又具有弹性,可实现患者轻量佩戴及舒适贴合佩戴的目的;
45.作为优化地,防护囊5为硅胶材质的中空结构,中空结构作用于头颅骨的正面及背面上均匀开设有数组圆孔,用于在局部范围内的透气;
46.具体的,防护囊5进行定位防护的实例如图8、图9、图10和图11所示,定位防护总成4中的防护主套401弧形结构的中间位置开设有调节卡槽403,前额卡套402固定于防护主套401的前端,用于对头颅前额处的弹性卡接,防护连套404的一端固定有调节卡座405,调节卡座405滑动连接在调节卡槽403中,调节卡座405的主平面上固定有锁紧柱406,锁紧手拧407拧紧在锁紧柱406后可将防护连套404固定于防护主套401弧形结构的任一位置上,防护连套404的另一端底面上固定有防护插接卡槽408,防护插接卡槽408上对称的开设有两组卡孔412,插接卡座409滑动插接在防护插接卡槽408中,限位座410固定于插接卡座409的后端面,用于在滑动插接时,将插接卡座409准确的卡接与防护插接卡槽408内,不会超程,插接卡座409的下端中心位置固定有防护囊底座411,防护囊5的背部固定于防护囊底座411,根据头颅缺损的位置,可通过锁紧手拧407与锁紧柱406的配合将防护连套404锁紧固定在对应的位置,从而将位于防护连套404末端底部的防护囊5贴合在该位置;
47.当头颅有多处颅骨缺损时,对应的数组防护连套404可通过调节卡座405卡接在调节卡槽403内,再通过与当前防护连套404对应的锁紧手拧407与锁紧柱406将该组防护连套404锁紧在限位座410上,从而通过该组防护连套404末端底部的防护囊5实现多处颅骨缺损的防护;
48.具体的,不同尺寸的防护囊5的更换实例如图10和图11所示,定位防护总成4中的
插接卡座409与两组卡孔412对应的位置上开设有弹珠孔414,每组弹珠孔414中放置有弹珠413及弹簧415,弹珠孔414的下端设置有比弹珠413直径小的台阶孔,使得弹珠413可以部分露出弹珠孔414外,而又不脱离弹珠孔414,通过施加一定的力可使得弹珠413卡接与脱离弹珠孔414,从而实现插接卡座409以及固定在防护囊底座411上的防护囊5在插接卡槽408上的插接与脱离,从而实现不同规格防护囊5的更换。
49.实施例二:
50.后脑卡套总成2及耳卡组件3根据患者不同的脑部大小进行尺寸的联合调节实例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后脑固定组件1中的伸缩卡槽104上下一致的开设于伸缩位103槽型结构的上下面,后脑卡套总成2中伸缩连套201插接在伸缩位103一端的弧面上开设有伸缩齿条202,伸缩齿轮203位于伸缩齿条202的外侧,两组齿轮座204对称的固定于卡套连座102弧形结构的两端,每组齿轮座204上都旋转连接有齿轮轴205,两组伸缩齿轮203分别插接固定于齿轮轴205的下端,每组齿轮轴205的上端都插接固定有涡轮206,其中一组涡轮206的一侧设置有传递蜗杆207,另一组涡轮206的一侧设置有对向传递蜗杆208,连接基座211固定在固定基座101后底端中间位置,连接基座211的后端面上左右对称的固定有两组蜗杆轴座210,每组蜗杆轴座210上都旋转连接有蜗杆轴209,两组蜗杆轴209靠近连接基座211的一端分别插接固定有传递锥齿轮212与对向传递锥齿轮213,传递蜗杆207插接固定于其中一组蜗杆轴209远离连接基座211的轴端上,对向传递蜗杆208插接固定于另一组蜗杆轴209远离连接基座211的轴端上,传递蜗杆207与传递锥齿轮212同轴,对向传递蜗杆208与对向传递锥齿轮213同轴,用于插接固定传递锥齿轮212的一组蜗杆轴209的轴面上插接固定有传递齿轮214,驱动齿轮215位于传递齿轮214的一侧,用于旋转连接该组蜗杆轴209的一组蜗杆轴座210的支撑侧面上固定有电机座216,驱动电机217固定于电机座216,驱动电机217与驱动齿轮215轴连接,通过启动驱动电机217带动驱动齿轮215转动,驱动齿轮215与传递齿轮214配合传动,传递齿轮214带动传递锥齿轮212同轴转动,传递锥齿轮212与对向传递锥齿轮213同步配合传动,同时通过对应的蜗杆轴209带动传递蜗杆207与对向传递蜗杆208的转动,传递蜗杆207与对向传递蜗杆208分别与位于左右两组伸缩连套201上的两组涡轮206配合传动,通过两组涡轮206带动同轴的伸缩齿轮203转动,两组伸缩齿轮203分别与左右两组伸缩齿条202配合传动,从而带动左右两组伸缩连套201的同步伸缩运动,达到伸缩连套201卡接不同大小脑部结构的目的;
51.具体的,通过耳卡组件3的旋转角度协同后脑卡套总成2进行卡接舒适性的调节,定点旋转座303插接固定于耳卡旋转轴302的外端,定点旋转座303位于伸缩连套201的外侧,定点旋转座303的外圆柱面上均匀开设有数组定点孔304,伸缩连套201的外侧面与耳卡安装位219水平中心一直的位置上固定有定位轴座306,定位轴305的末端插接于定位轴座306中,定位轴305的前端固定有压簧卡座307,定位压簧308的一端卡接于定位轴座306的侧面,另一端卡接于压簧卡座307,定位轴305的顶端固定有定位卡点310,定位卡点310为与定点孔304外形轮廓一致的结构,通过手动的旋转定点旋转座303,可使得耳卡301的旋转调整位置定位在预定的定位卡点310与定点孔304卡接处,达到精准旋转耳卡301与耳廓贴合的目的。
52.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
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