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杜仲在体表和内脏微循环调控中的应用

文档序号:27086079发布日期:2021-10-24 15:25阅读:402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药杜仲在体表和内脏微循环调控中的应用

1.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药杜仲在体表和内脏微循环调控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2.微循环是指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血液循环最根本的功能是进行血液和组织之间的物质交换,这一功能就是在微循环部分实现的;
3.正常情况下,微循环血流量与人体组织、器官代谢水平相适应,使人体内各器官生理功能得以正常运行。微循环功能障碍或微循环血流灌注量减少时,营养物质和氧气不能满足组织代谢的需要,同时组织器官中的废物不能及时排出,可导致组织器官功能不全或衰竭,这成为许多疾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原因。
4.现代医学认为,微循环不通,是万病之源,所以,微循环的功能正常与否,是人体健康状态的重要标志之一;微循环也因具有这种重要的生理功能,被当今医学界称为人体的“第二心脏”。
5.微循环与人体衰老:人的心脏犹如水泵

样,是全身血液流动的动力;遍布全身的大小血管,则像“大江”、”大河”一般,是输送血液的通道;而相当于头发丝1/20粗细的毛细血管,则如同灌溉的"渠道”。人体主要靠血液输送养料和清除废物,并通过毛细血管与组织进行交换。微循环功能好的人,身体状况相对较好;而唕衰或患病者,微循环就会不同程度地出现各种功能障碍。
6.微循环与高血压:高血压的病理变化为微细动脉收缩痉挛,引起血管阻力增加而导致血升高,并且有细胞聚集成团、血黏度增高、血流缓慢等血液流变学变化。所以,人体微循环障碍是高血压的病理变化基础。
7.微循环与糖尿病:经临床观察,糖尿病患者的微血管管径不均,管袢模糊,畸形增多,出现微血管瘤和白色小微栓;红细胞聚集,血流变慢,停滞。所以,糖尿病患者的微循环亦有障碍。
8.微循环与头痛、眩晕:脑部微循环障碍、微血管扩张弯曲、毛细血管数目减少、红细胞聚集、血流缓慢以至停滞和微血管阻塞、血管周围水肿、出等,坷|起脑血管供血不足,使脑细胞得不到足够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使细胞的代谢产物因血流异常不能充分排出,导致头痛和眩晕,引起一系列的脑部功能障碍。
9.微循环与风湿病:风湿病的主要表现为关节局部红肿热痛。风湿患者的微循环有明显的毛细血管水肿、血管基底膜破坏的病理变化。所以,改善微循环可以帮助消除肿胀和减轻疼痛。
10.微循环与冠心病:微循环异常可导致心肌供氧不足,从而引起心绞痛、心肌梗死甚至猝死。
11.微循环与疲劳:人体在运动后,机体内产生大乳酸、肌酐等代谢产物。这些代谢产物刺激机体,产性酸、胀、痛的感觉。改善微循环,使局部的血流量增加,把新鲜氧气和营养
物质带给组织,而组织中代谢产物随血液排出体外,将能很快解除人体的疲劳。


技术实现要素:

12.杜仲,中药材名,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树皮;其性味:甘微辛,温,功能主治为:补肝肾,强筋骨,安胎。治腰脊酸疼,足膝痿弱,小便余沥,阴下湿痒,胎漏欲堕,胎动不安,高血压。
13.其化学成份为:杜仲树皮含杜仲胶6~10%,根皮约含10~12%,为易溶于乙醇,难溶于水的硬性树胶。此外,还含糖甙0.142毫克%、生物碱0.066毫克%、果胶6.5毫克%、脂肪2.9毫克%、树脂1.76毫克%、有机酸0.25毫克%、酮糖(水解前2.15毫克%、水解后3.5毫克%)、维生素c20.7毫克%、醛糖、绿原酸。种子所含脂肪油的脂肪酸组成为亚麻酸67.38%、亚油酸9.97%、油酸15.81%、硬脂酸2.15%.棕榈酸4.68%。果实含胶量可达27%,易溶于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
14.其药理作用为:(1)降压作用树皮的提取物及煎剂对动物有持久的降压作用。用其浸膏5毫升(生药1~2克)给麻醉犬静脉注射后产生显着的降压作用,可持续2~3小时,呈快速耐受现象。
15.(2)利尿作用杜仲的各种制剂对麻醉犬均有利尿作用,且无快速耐受现象。对正常大鼠、小鼠亦有利尿作用。
16.(3)其他作用临床使用杜仲浸剂,能使高血压患者血压有所降低,并改善头晕、失眠等症状,大剂量(20~25克/公斤/日)杜仲煎剂给狗灌胃,能使其安静、贪睡,不易接受外界刺激。大剂量对小鼠亦有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杜仲对大鼠和兔的离体子宫,均能抑制脑垂体后叶所引起的兴奋作用,而使子宫松弛,但对猫的离体子宫反呈兴奋作用。曾有人报告杜仲煎剂在试管中对结核杆菌有某些抑制作用。其醇浸剂似能减少大鼠肠道中胆甾醇的吸收。
17.微循环最根本的功能是进行血液和组织之间的物质交换,其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导致疾病的发生,利用激光多普勒现代生物学技术,以人类健康最大威胁之一的高血压病为研究模型,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揭示杜仲在大鼠体表和内脏微循环调控中的应用。
18.具体的,本发明一种中药杜仲在体表和内脏微循环调控中的应用,具体为一种中药杜仲在实验大鼠的体表和内脏微循环调控中的应用;
19.优选地,所述实验大鼠为高血压病模型。
20.优选地,本发明中药杜仲在体表和内脏微循环调控中的应用表现为:微循环血液灌流量明显增加、单支微血管的流速增加、血细胞浓度下降、微循环中瘀滞的血流变得畅通。
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发明激光多普勒线扫测定实验组大鼠体表耳部的示意图。
22.图2是本发明激光多普勒线扫测定实验组大鼠体表手掌部的示意图。
23.图3是本发明激光多普勒线扫测定实验组大鼠体表脚掌部的示意图。
24.图4是本发明实验组、对照组大鼠右耳血流pu值点扫结果的示意图。
25.图5是本发明实验组、对照组大鼠右耳血流pu值的统计分析结果示意图。
26.图6是本发明激光多普勒线扫测定实验组大鼠内脏小肠的示意图。
27.图7是本发明激光多普勒线扫测定实验组大鼠内脏脾脏、胰脏、肾脏的示意图。
28.图8是本发明激光多普勒线扫测定实验组大鼠内脏睾丸的示意图。
29.图9是本发明激光多普勒线扫测定实验组大鼠内脏微血管血流量的统计分析结果示意图。
30.图10是本发明内脏激光多普勒点扫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发明加以限制,基于本发明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换或替换,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32.本发明公开一种中药杜仲在体表和内脏微循环调控中的应用,通过杜仲干预大鼠(高血压病模型)并进行微循环功能分析,使体表(耳、手掌及脚掌)和内脏器官(小肠、脾脏、胰脏、肾脏和睾丸)的微循环血液灌流量明显增加,单支微血管的流速增加,血细胞浓度下降,微循环中瘀滞的血流变得畅通。本发明通过设计的实验揭示,杜仲可以有效改善大鼠体表和内脏的微循环。
33.实施例一
34.一、实验具体步骤包括:
35.步骤一、实验动物选用高血压大鼠shr,雄性,适应性喂养后,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共2组;
36.将杜仲加入到0.5%cmc

na(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中进行配制,浓度为0.4g/ml,实验组给予杜仲(6g/kg.d),对照组给予0.5%cmc

na溶液,灌胃,每天一次,共60天。
37.步骤二、用药前和药物干预60天后,各组动物采用异氟烷进行气体麻醉,麻醉稳定后,激光多普勒各检测一次体表(耳、手掌和脚掌)微循环的变化,激光线扫描仪和激光点扫描仪在本实验中被采用,参数包括微循环血液灌流量,微血管血流速度,微血管血细胞浓度。
38.步骤三、药物干预60天后,各组动物经异氟烷气体麻醉,激光多普勒检测内脏(小肠、脾脏、胰腺、肾脏和睾丸)的微循环,激光线扫描仪和激光点扫描仪在本实验中被采用,参数包括微循环血液灌流量,微血管血流速度,微血管血细胞浓度。
39.二、实验结果
40.1、杜仲对体表微循环的影响
41.1.1、与对照组比较,激光多普勒线扫测定实验组大鼠体表(耳、手掌和脚掌)血液灌流pu值明显增加,如附图1、附图2、附图3所示,杜仲干预后各组血液灌流量的定量结果见表1;
42.对照组(附图1、附图2、附图3中上图),实验组(附图1、附图2、附图3下图);
43.实验组内用药前后比较发现,杜仲干预60天后,大鼠体表血液灌流量显著增加。(附图1

3为线扫结果,表1为统计分析结果。)
44.表1杜仲干预后不同组别大鼠体表多部位的血液灌流量的比较(n=6)
[0045][0046]
1.2、激光多普勒点扫体表(耳、手掌和脚掌)单支血管时,各组间血流pu值差异不明显,但实验组微血管血流速度明显增加,并且微血管血细胞浓度下降有显著性差异,结果展示以右耳为例,如附图4、附图5所示,其中附图4为点扫结果,附图5为柱状图为统计分析结果;
[0047]
2、杜仲对内脏微循环的影响
[0048]
2.1、与对照组比较,激光多普勒线扫测定实验组大鼠内脏(小肠、胰脏、脾脏、肾脏和睾丸)血液灌流pu值均有显著性增加。如附图6、附图7、附图8所示;药物干预前(附图6、附图7、附图8中上图),药物干预后(附图6、附图7、附图8下图);附图9柱状图为统计分析结果。
[0049]
2.2、激光多普勒点扫描内脏(小肠、胰脏、脾脏、肾脏和睾丸)单支血管结果,各组间血流pu值差异不明显,但是实验组微血管血流速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加,而微血管中血细胞浓度则明显下降。提示药物干预后可以改善内脏器官微循环,瘀滞的血流变得畅通(以脾脏、肾脏、睾丸为例)。附图10柱状图为内脏激光多普勒点扫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
[0050]
三、结论
[0051]
通过上述实验证明,杜仲能够增加体表和内脏的血液灌流量,增加血流速度,降低血细胞浓度,纠正血流瘀滞状态,改善微循环,在微循环功能障碍性疾病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0052]
以上对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