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脱细胞基质纤维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7631731发布日期:2021-11-29 16:21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一种脱细胞基质纤维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生物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脱细胞基质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来源于脱细胞基质的各种生物材料,已广泛用于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研究,并已在人类疾病的临床应用中展示了发展潜力。然而脱细胞基质来源于天然的组织,不仅存在个体差异,同一个体不同部位也存在差异。而正是这些差异,直接影响了脱细胞基质的使用性能。
3.本技术通过纤维化脱细胞基质,将其均匀化,重新组合后可以得到性能均一的产品,同时增加了孔隙率、吸液能力增强,具备止血性能等,即提供了一种脱细胞基质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脱细胞基质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6.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是提供一种脱细胞基质纤维的制备方法,步骤包括:
7.s1、取湿态的脱细胞基质,将其剪成碎片后,在短时间内进行高速捣碎;
8.s2、取所述脱细胞基质、冰醋酸以及纯化水,混合后降温;
9.s3、在一定的频率下进行匀浆,将收集到的料液再进行若干次匀浆后,滤除粗颗粒,并采用naoh溶液,调节所滤得浆料的ph,离心后即得所述脱细胞基质纤维。
10.优选地,步骤s1中,所剪成的碎片小于1cm2。
11.优选地,步骤s1中,高速捣碎的时间不超过1min。
12.优选地,步骤s2中,按重量百分比取0.5%

3.0%(湿重)的所述脱细胞基质、0.01%

0.1%的冰醋酸以及余量的纯化水,混合后降温至2℃

8℃。
13.优选地,步骤s3中,匀浆的频率为15hz

35hz。
14.优选地,步骤s3中,匀浆的总次数为2

6次。
15.优选地,步骤s3中,所采用naoh溶液的浓度为1%

10%。
16.优选地,步骤s3中,浆料调节后的ph为6.0

8.0。
17.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是提供一种未变性的脱细胞基质纤维,采用如上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匀浆的频率为15hz

20hz;匀浆的总次数为2次;所采用naoh溶液的浓度为1%

4%;浆料调节后的ph为6.0

6.5。
18.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是提供一种变性的脱细胞基质纤维,采用如上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匀浆的频率为21hz

35hz;匀浆的总次数为3

6次;所采用naoh溶液的浓度为4%

10%;浆料调节后的ph为6.5

8.0。
19.其中,所述变性的脱细胞基质纤维为非明胶、非可溶性胶原蛋白;是三螺旋结构局
部变形,且易被胰蛋白酶降解的纤维状态。
20.本发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21.本发明通过纤维化脱细胞基质,将其均匀化;通过控制工艺条件,能够左右脱细胞基质纤维的变性度,从而改善微观的局部表面降解性能,促进血管化。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所制得的脱细胞基质纤维的电镜图;
23.图2为采用中国专利cn103191466b实施例一所制得脱细胞基质的电镜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5.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发明的限定。
27.实施例1
28.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脱细胞基质纤维的制备方法,步骤包括:
29.s0、取动物组织,制备脱细胞基质(包括但不限于:脱细胞真皮基质、脱细胞腹膜基质、脱细胞心包膜基质、脱细胞膀胱膜基质,制备方法在此不再赘述,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中国专利cn103191466b或其他类似方法进行制备);
30.s1、取湿态的脱细胞基质,将其剪成小于1cm2的碎片后,在短时间内(不超过1min)进行高速捣碎;
31.s2、按重量百分比取0.5%

3.0%(湿重)的所述脱细胞基质、0.01%

0.1%的冰醋酸以及余量的纯化水,混合后降温至2℃

8℃;
32.s3、在15hz

35hz的频率下进行匀浆,将收集到的料液再进行1

5次匀浆后,滤除粗颗粒,并采用浓度为1%

10%的naoh溶液,调节所滤得浆料的ph至6.0

8.0,离心后即得所述脱细胞基质纤维。
33.表1
[0034][0035]
注:基于变性度测定方法的误差,将变性度为0%

4.9%的脱细胞基质纤维认为是未变性的脱细胞基质纤维,并以此类推。
[0036]
所述变性的脱细胞基质纤维为非明胶、非可溶性胶原蛋白;是三螺旋结构局部变形,且易被胰蛋白酶降解的纤维状态。
[0037]
实施例2
[0038]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脱细胞基质纤维,其制备的步骤包括:
[0039]
s1、取湿态的脱细胞基质,将其剪成小于1cm2的碎片后,在短时间内(不超过1min)进行高速捣碎;
[0040]
s2、按重量百分比取0.5%(湿重)的所述脱细胞基质、0.01%的冰醋酸以及余量的纯化水,混合后降温至2℃;
[0041]
s3、在20hz的频率下进行匀浆,将收集到的料液再进行1次匀浆后,滤除粗颗粒,并采用浓度为1%的naoh溶液,调节所滤得浆料的ph至6.2,离心后即得所述脱细胞基质纤维。
[0042]
实施例3
[0043]
将实施例2所制得的脱细胞基质纤维与采用中国专利cn103191466b实施例一所制得的脱细胞基质进行检测比较,结果如下表所示:
[0044]
表2
[0045] 脱细胞基质纤维脱细胞基质密度(g/cm3)0.02~0.200.32
±
0.08孔隙率(%)70~9530~50液体吸收能力(倍)30~5010~15微结构及孔径如图1所示如图2所示
[0046]
其中,液体吸收能力按照yy/t 1511

2017胶原蛋白海绵6.3液体吸收性试验进行检测。
[0047]
此外,本发明的脱细胞基质纤维分子具有相对稳定的三股螺旋结构,但在酶解、受热等因素作用下,则可发生结构改变甚至解聚,从而暴露其分子内部的隐藏位点(隐藏位点是表达于蛋白、黏多糖等分子前体及功能体内部并不与外界接触,而当分子结构发生改变或破坏时暴露的生物活性部位)。脱细胞基质纤维变性后结构改变导致隐藏位点rgd(arg

gly

asp)的暴露很可能是组织接受损伤刺激并向细胞传递损伤信号的一个重要环节。变性
脱细胞基质纤维能诱导成纤维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分化。内皮细胞也是参与修复的重要细胞之一。变性脱细胞基质纤维分子结构的改变可能将损伤信号传递给内皮细胞,增强与新生血管生成相关的细胞因子及蛋白酶的分泌,从促进血管化。
[0048]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纤维化脱细胞基质,将其均匀化;通过控制工艺条件,能够左右脱细胞基质纤维的变性度,从而改善微观的局部表面降解性能,促进血管化。
[0049]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