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皮细胞血管再生因子上调的低能量冲击波治疗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7495380发布日期:2021-11-22 15:39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低能量冲击波治疗的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皮细胞血管再生因子上调的低能量冲击波治疗方法。


背景技术:

2.体外冲击波作为一种安全有效而无创的全新疗法,自1983年首次被应用于治疗泌尿系结石至今,已有无数人探索并将体外冲击波成功应用于心血管疾病,早期基础和临床研究证实体外心脏冲击波可以增加缺血心肌部位血管新生,促进各类生长因子上调,改善心肌功能及临床症状,并且不会导致心肌损伤及其他严重并发症,因此在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康复中得到了较大发展,因此亟需一种了以对细胞血管进行再生的低能量冲击波治疗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皮细胞血管再生因子上调的低能量冲击波治疗方法。
4.(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以此达到促进细胞血管进行再生的效果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皮细胞血管再生因子上调的低能量冲击波治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首先准备冲击波源换能器、触发电路系统、控制主机、超声定位系统、心电监护系统和水循环系统;(b)在对病人手术前先检查病人的心电、血压、呼吸及氧饱合度等生命体征;(c)术前利用机载超声探头寻找定位缺血靶心肌,当心电图为r波时同步触发释放冲击波,冲击波仪的上、下两个微旋按钮,并将按钮分为+1,+2,+3,0,.1,一2,一3来进行按压,可分别从角度6和距离2.5mm沿着缺血区行增量调节治疗;(d)每个缺血区选择9个靶点进行治疗,每点发放200次冲击波,治疗时间根据缺血节段的不同为30一90min,治疗过程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询问有无心悸、胸痛、呼吸困难、眩晕等症状,若患者无胸痛等不适,可根据患者的耐受能力从小到大调节冲击波能量0.04

0.09mj/mm2;(e)低能量冲击波治疗进行分组,并分为a、b以及c组,同期假冲击波组c组/对照组,予相同9点冲击波治疗程序但不予冲击波能量治疗相比,常规冲击波组a组,每缺血靶区行9点治疗及扩大冲击波组b组;(f)最后通过冲击波疗法处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通过活化蛋白激酶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诱导vegf mrna表达增加,促进血管新生,从而为其应用于临床的长期康复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5.优选的,所述低能量冲击波治疗还可以采用密集治疗的方法,即每个月治疗3周,
每周3次,分别在治疗周的第l,3,5天,接受累计9次冲击波,然后对患者进行心脏室壁运动、负荷核素心肌灌注显影、硝酸甘油药物剂量、nyha、ccs、sao以及6mwt的常规随访观察。
6.优选的,所述大量体外心脏冲击波机制和临床研究证实,低能量冲击波疗法可以安全应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缺血性心脏病和心力衰竭等,可增加患者运动耐量和心肌血流储备,降低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改善心室重构,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而且整个治疗过程无创安全,疗效随访研究最长达6年,是心脏康复领域值得深入研究的新兴技术。
7.优选的,所述低能量冲击波康复治疗可以显著缓解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硝酸甘油药物使用剂量,提高saq评分,对心衰患者而言,可以提高lvef、6mwt,改善nyha;冲击波还能改善心肌存活灌注代谢显像。
8.优选的,所述低能量冲击波治疗以完全心肌再生应用于缺血性心脏病及其他终末期心脏病替代治疗的心脏干细胞,较治疗前升高了2.65倍,且并未诱发心律失常及肌钙蛋白一t水平的变化,这样为为心肌梗死无血运重建指征的患者提供新的希望。
9.优选的,所述每缺血靶区行25点治疗在冲击波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患者的mtwa值、最大mtwa的时率及频率阈值、运动时间以及mt.wa与频率阈值的比值均有明显改善,且疗效均至少可维持1年。
10.优选的,所述由于mtwa是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及心源性猝死的独立预测因子,低能量冲击波治疗通过降低冠心病患者的mtwa值而减少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最终降低死亡率。
11.(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皮细胞血管再生因子上调的低能量冲击波治疗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用于皮细胞血管再生因子上调的低能量冲击波治疗方法,通过低能量冲击波治疗以完全心肌再生应用于缺血性心脏病及其他终末期心脏病替代治疗的心脏干细胞,较治疗前升高了2.65倍,且并未诱发心律失常及肌钙蛋白一t水平的变化,以此达到促进细胞血管进行再生的效果,这样为为心肌梗死无血运重建指征的患者提供新的希望。
12.2、该用于皮细胞血管再生因子上调的低能量冲击波治疗方法,通过低能量冲击波康复治疗可以显著缓解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硝酸甘油药物使用剂量,提高saq评分,对心衰患者而言,可以提高lvef、6mwt,改善nyha,冲击波还能改善心肌存活灌注代谢显像。
13.3、该用于皮细胞血管再生因子上调的低能量冲击波治疗方法,通过低能量冲击波治疗以完全心肌再生应用于缺血性心脏病及其他终末期心脏病替代治疗的心脏干细胞,较治疗前升高了2.65倍,且并未诱发心律失常及肌钙蛋白一t水平的变化,这样为为心肌梗死无血运重建指征的患者提供新的希望。
14.4、该用于皮细胞血管再生因子上调的低能量冲击波治疗方法,通过每缺血靶区行25点治疗在冲击波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患者的mtwa值、最大mtwa的时率及频率阈值、运动时间以及mt.wa与频率阈值的比值均有明显改善,且疗效均至少可维持1年。
15.5、该用于皮细胞血管再生因子上调的低能量冲击波治疗方法,通过由于mtwa是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及心源性猝死的独立预测因子,低能量冲击波治疗通过降低冠心病患者的mtwa值而减少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最终降低死亡率。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

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7.一种用于皮细胞血管再生因子上调的低能量冲击波治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首先准备冲击波源换能器、触发电路系统、控制主机、超声定位系统、心电监护系统和水循环系统;(b)在对病人手术前先检查病人的心电、血压、呼吸及氧饱合度等生命体征;(c)术前利用机载超声探头寻找定位缺血靶心肌,当心电图为r波时同步触发释放冲击波,冲击波仪的上、下两个微旋按钮,并将按钮分为+1,+2,+3,0,.1,一2,一3来进行按压,可分别从角度6和距离2.5mm沿着缺血区行增量调节治疗,低能量冲击波治疗还可以采用密集治疗的方法,即每个月治疗3周,每周3次,分别在治疗周的第l,3,5天,接受累计9次冲击波,然后对患者进行心脏室壁运动、负荷核素心肌灌注显影、硝酸甘油药物剂量、nyha、ccs、sao以及6mwt的常规随访观察;(d)每个缺血区选择9个靶点进行治疗,每点发放200次冲击波,治疗时间根据缺血节段的不同为30一90min,治疗过程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询问有无心悸、胸痛、呼吸困难、眩晕等症状,若患者无胸痛等不适,可根据患者的耐受能力从小到大调节冲击波能量0.04

0.09mj/mm2,大量体外心脏冲击波机制和临床研究证实,低能量冲击波疗法可以安全应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缺血性心脏病和心力衰竭等,可增加患者运动耐量和心肌血流储备,降低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改善心室重构,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而且整个治疗过程无创安全,疗效随访研究最长达6年,是心脏康复领域值得深入研究的新兴技术,低能量冲击波康复治疗可以显著缓解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硝酸甘油药物使用剂量,提高saq评分,对心衰患者而言,可以提高lvef、6mwt,改善nyha;冲击波还能改善心肌存活灌注代谢显像;(e)低能量冲击波治疗进行分组,并分为a、b以及c组,同期假冲击波组c组/对照组,予相同9点冲击波治疗程序但不予冲击波能量治疗相比,常规冲击波组a组,每缺血靶区行9点治疗及扩大冲击波组b组,每缺血靶区行25点治疗在冲击波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患者的mtwa值、最大mtwa的时率及频率阈值、运动时间以及mt.wa与频率阈值的比值均有明显改善,且疗效均至少可维持1年,由于mtwa是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及心源性猝死的独立预测因子,低能量冲击波治疗通过降低冠心病患者的mtwa值而减少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最终降低死亡率;(f)最后通过冲击波疗法处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通过活化蛋白激酶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诱导vegf mrna表达增加,促进血管新生,从而为其应用于临床的长期康复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低能量冲击波治疗以完全心肌再生应用于缺血性心脏病及其他终末期心脏病替代治疗的心脏干细胞,较治疗前升高了2.65倍,且并未诱发心律失常及肌钙蛋白一t水平的变化,这样为为心肌梗死无血运重建指征的患者提供新的希望。
18.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