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6794769发布日期:2021-09-29 00:39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属于中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心脑血管疾病就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的疾病统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改变,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改善。但是有许多人的饮食并不科学,以为大鱼大肉就是生活质量的提高,其实不然。
3.心脑血管疾病即为,被称为“富贵病”的“三高症”(即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高血压的老年人使用降压药有讲究,有原则,对于老年降压药的选择,随着年龄的增长,高血压患病率逐渐增加。60岁以上老年人中40%~45%患有高血压的同时还患有高血糖或高血脂,根据卫生部2007年统计数字显示,据国外的资料显示,50%左右的糖尿病人都合并有高血压、高血脂等多种老年疾病。
4.心脑血管疾病由于长时间饮食习惯问题,饮食中脂类过多,醇类过多。同时又没有合理的运动促进脂类醇类的代谢,导致体内脂类醇类物质逐渐增多,掺杂在血液中,使毛细血管堵塞,随着时间的推移,脂类醇类物质容易和体内游离的矿物质离子结合,形成血栓。血栓容易在血管的拐角处,或者瓶颈处堆积,钙化。同时血栓越来越多,使血管直径缩小。心脏为了保持足够的供血量,就增加血压,造成高血压疾病。如果血压过高,可能导致血管崩裂,于是产生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如果由于堵塞供血不足,即为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
5.现有技术中多是采用西药或是静脉注射液体等各类药物进行治疗,该类药物市面上售卖的品类极其繁多,且多存在长期服用副作用的情况,治疗时间长,价格较为昂贵,对于患者来说在精神和经济方面存在很大的压力。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7.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组合物,所述组合物主要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备得到:
8.西洋参5

25份,水蛭5

25份,虻虫1

7份,土元2

15份,三七3

22份,丹参2

15份,红花2

15份,当归3

22份,川芎2

15份,山楂片3

22份,制何首乌1

12份,葛根1

12份,天麻1

7份,制乳香1

12份,制没药1

8份,元胡1

7份,白芷0.2

3份和冰片0.1

1.5份。
9.本方方解:方中(1)西洋参补气养血,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主治一切气虚之病,在此方中可起到推动血液运行作用;(2)水蛭破血逐瘀,溶栓,抗血栓形成,主治血瘀经闭,打扑伤损;(3)虻虫破血逐瘀抗凝,主治血瘀经闭,跌打损伤疼痛等;(4)土元破血逐瘀,续筋接骨,调脂抗凝。主治血瘀经闭,跌打损伤瘀肿,筋伤骨折等;(5)三七散瘀止血,消肿定痛。即能止血又能活血。主治各种出血瘀血,跌打损伤瘀肿疼痛,胸痹绞痛,闭经
痛经。为散瘀止痛,治瘀血诸证之佳品。(6)丹参活血祛瘀,调经止痛,抗血栓形成。主治心腹绞痛,跌打损伤等;(7)红花活血祛瘀,通经止痛。主治胸痹心痛,中风偏瘫,跌打损伤,痛经闭经,关节疼痛等;(8)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主治血虚诸证,经闭痛经,肌肤麻木,跌打损伤瘀肿疼痛,降血脂抗心律失常等;(9)川芎辛温升散,上行头目;活血祛瘀,行气开郁,祛风止痛,增强心脑血流量,主治胸胁疼痛,头痛眩晕,跌打损伤等。(10)山楂片降血脂,促食欲,降血压,增强心搏。主治高血脂,高血压,扩张冠状动脉血管,增加冠脉及脑动脉血流量,适用于冠心病心绞痛,高血脂等。(11)制何首乌养血滋阴,润肠通便。降血脂及抗动脉粥样硬化。降高血凝主治高脂血症及动脉硬化。(12)葛根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改善全心缺血,抗心律失常和心肌梗死,抗高血压、降血脂、降血糖。(13)天麻祛风通络,平肝熄风。主治头痛眩晕,半身不遂,四肢麻木,一切中风,言语不利,通痹止痛等。(14)制乳香活血行气,通经止痛专药。主治心腹疼痛,风湿痹痛,经闭痛经,跌打损伤,筋伤骨折,瘀肿疼痛等。(15)制没药活血止痛降血脂,对抗动脉壁斑块形成。主治胸腹胃脘瘀痛,痛经闭经,跌打损伤痛不可忍等。(16)元胡活血散瘀,行气止痛。扩张冠状动脉,减慢心律,催眠镇静安定。主治胸痹心绞痛,脘腹疼痛,腰疼疝气痛,痛经闭经,瘀滞腹痛,跌打损伤瘀肿疼痛等。(17)白芷祛风除湿,通窍止痛。主治头痛,牙疼,脘腹疼痛等,与元胡同用为元胡之痛片。(18)冰片芳香开窍醒神,引领上述诸药迅速直达病灶。全方共奏益气活血,降脂通络,快速止痛之效。既是防治心脑血管病的首选药,又是所有疼痛病的首选药和辅助治疗药。
10.作为优选地,所述组合物主要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备得到:
11.西洋参12

15份,水蛭12

15份,虻虫3

5份,土元5

10份,三七10

15份,丹参5

10份,红花5

10份,当归10

15份,川芎5

10份,山楂片10

15份,制何首乌4

8份,葛根4

8份,天麻3

5份,制乳香4.5

8份,制没药3

6份,元胡3

5份,白芷1

2份和冰片0.5

1份。
12.西洋参,中药名。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西洋参panaxquinquefolium l.的根。具有补气养阴,清热生津的功效。主治气阴两伤证,肺气虚及肺阴虚证,热病气虚津伤口渴及消渴。味甘、微苦,性凉;归肺、心经。大鼠分别灌胃2mg/kg、100mg/kg和200mg/kg,连续90d,动物体重、血象及肝肾功能系列检验等均在正常值范围。
13.水蛭,中药名。为医蛭科蚂蟥属动物蚂蟥whitmaniapigra whitman、柳叶蚂蟥whitmaniaacranutata whitman或医蛭属动物水蛭hirudonipponica whitman的干燥全体。具有破血通经,逐瘀消癥的功效。主治血瘀经闭,癥瘕积聚,跌打损伤,心腹疼痛。味咸、苦,性平;归肝经。化学成分:主要含蛋白质。唾液中含有水蛭素,还含有肝素、抗血栓素及组织胺样物质。
14.虻虫,中药名。为虻科虻属动物华虻tabanusmandarinusschiner及其属多种昆虫和黄虻属双斑黄虻atylotusbivittateinustakahasi的雌性全体。具有破血逐瘀,散积消癥的功效。主治癥瘕积聚、血瘀经闭、跌打损伤等。味苦,性微寒;归肝经。化学成分:含蛋白质、氨基酸、胆固醇及钙、镁、磷、铁、钴、铜、锰、锶、锌铝等24种无机元素。
15.土元,中药名。为鳖蠊科昆虫地鳖eupolyphagasinensis walker或冀地鳖steleophagaplancyi(boleny)的雌虫干燥体。具有破血逐瘀,续筋接骨的功效。主治跌打损伤,筋伤骨折,瘀肿疼痛,血瘀经闭,产后瘀滞腹痛,积聚痞块。味咸,性寒;归肝经。化学成分:主要成分为谷氨酸等17种氨基酸和砷等28种多种微量元素以及甾醇和直链脂肪族化合物。
16.三七,中药名。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三七panaxnotoginseng(burk.)f.h.chen的干燥根。具有化瘀止血,活血定痛的功效。主治各种出血证,瘀血肿痛、跌打损伤等属于瘀血阻滞者。味甘、微苦,性温;归肝、胃经。化学成分:本品主要含皂苷、黄酮苷、氨基酸等。止血活性成分为三七氨酸。
17.丹参,中药名。为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bge.的干燥根和根茎。具有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除烦安神的功效。主治月经不调,闭经痛经,产后瘀滞腹痛,血瘀心痛,脘腹疼痛,癥瘕积聚,跌打损伤,风湿痹证,疮痈肿毒,热病烦躁神昏,心悸失眠。味苦,性微寒;归心、心包、肝经。化学成分:主含脂溶性成分和水溶性成分。脂溶性成分包括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
、丹参酮ⅱb
、丹参酮ⅲ、隐丹参酮、羟基丹参酮、丹参酸甲酯、紫丹参甲素、紫丹参乙素、丹参新酮、丹参醇i、丹参醇ⅱ、丹参醇ⅲ、丹参酚、丹参醛等。水溶性成分主要含有丹参素,丹参酸甲、乙、丙,原儿茶酸、原儿茶醛等。
18.红花,中药名。为菊科红花属植物红花carthamustinctorius l.的干燥花。具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的功效。主治血滞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腹痛,癥瘕积聚,胸痹心痛,血瘀腹痛,胁痛,跌打损伤,瘀滞肿痛,瘀滞斑疹色暗。味辛,性温;归心、肝经。化学成分:含有红花醌苷、新红花苷、红花苷、红花黄色素和黄色素。另含红花油,油中包括棕榈酸、肉豆蔻酸、月桂酸、硬脂酸、花生酸、油酸等。
19.当归,中药名。为伞形科当归属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的根。具有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润肠通便的功效。主治血虚萎黄,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血虚、血滞、血寒诸痛,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痈疽疮疡,肠燥便秘等。味甘、辛,性温;归肝、心、脾经。化学成分:当归中含β

蒎烯、α

蒎烯、莰烯等中性油成分。含对

甲基苯甲醇、5

甲氧基

2,3

二甲苯酚等酸性油成分、有机酸、糖类、维生素、氨基酸等。
20.川芎,中药名,为伞形科藁本属植物川芎ligusticumchuanxiong hort.的干燥根茎。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主要用于心脉瘀阻之胸痹心痛、肝郁气滞之胁肋胀痛、肝血瘀阻之胸胁刺痛、瘀血阻滞之跌仆损伤、疮疡肿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痛、恶露不行、多种头痛和风湿痹痛等。味辛,性温;归肝、胆、心包经。化学成分:本品含生物碱(如川芎嗪),挥发油(主要为藁本内脂、香烩烯等),酚类物质(如阿魏酸),内脂素以及维生素a、叶酸、蔗糖、甾醇、脂肪油等。
21.山楂片,中药名。为蔷薇科山楂属植物山里红crataeguspinnatiidabge.var.major n.e.br.或山楂crataeguspinnatifidabge.的干燥成熟果实。具有消食化积,行气散瘀的功效。主治饮食积滞,泻痢腹痛,疝气痛,瘀阻胸腹痛,痛经。味酸、甘,性微温;归脾、胃、大肠经。化学成分:山楂含黄酮类、三萜皂苷类(熊果酸、齐墩果酸、山楂酸等),皂苷鞣质、游离酸、脂肪酸、维生素c、无机盐、红色素等。
22.制何首乌,中药名。为蓼科蓼属植物何首乌polygonummultiflorumthunb.的块根。具有解毒,消痈,截疟,润肠通便的功效。主治疮痈,瘰疬,风疹瘙痒,久疟体虚,肠燥便秘。味苦、甘、涩,性微温;归肝、肾经。化学成分:主要含蒽醌类化合物,主要成分为大黄酚和大黄素,还含卵磷脂、粗脂肪等。
23.葛根,中药名。为豆科葛属植物野葛puerarialobata(willd.)ohwi的干燥根。具有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的功效。主治表证发热,项背强痛,麻疹不透,热病口渴,阴虚消渴,热泄热痢,脾虚泄泻。性味归经:味甘、辛,性凉;归脾、胃经。
24.天麻,中药名。为兰科天麻属植物天麻gastrodiaelata bl.的干燥块茎。具有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的功效。主治肝风内动,惊痫抽搐,眩晕,头痛,肢体麻木,手足不遂,风湿痹痛等。味甘,性平;归肝经。化学成分:本品含天麻苷、天麻苷元、β

谷甾醇、胡萝卜苷、枸橼酸、单甲酯、棕榈酸、琥珀酸和蔗糖等;尚含天麻多糖、维生素a、多种氨基酸、微量生物碱,及多种微量元素,如铬、锰、铁、钴、镍、铜、锌等。
25.制乳香,中药名。为橄榄科乳香属植物乳香树boswelliacarteriibirdw.及同属植物树皮渗出的树脂。具有活血行气止痛,消肿生肌的功效。主治活血行气止痛,消肿生肌,气滞血瘀痛。味辛、苦,性温;归心、肝、脾经。化学成分:主要含有树脂、树胶和挥发油。树脂的主要成分为游离α、β

乳香酸,结合乳香酸,乳香树脂烃;树胶主要成分为阿糖酸的钙盐和镁盐,西黄芪胶黏素;挥发油含蒎稀,α、β

水芹烯等。
26.制没药,中药名。为橄榄科没药属植物没药树commiphoramyrrha engl.或其他同属植物皮部渗出的油胶树脂。具有活血止痛,消肿生肌的功效。主治瘀血阻滞所致的跌打损伤,瘀滞肿痛、痈疽肿痛、疮疡溃后久不收口,胸痛、胁痛、心腹痛、痛经、产后腹痛、风湿痹痛,癥瘕积聚等。味辛、苦,性平;归心、肝经。化学成分:含没药树脂、挥发油(丁香酚等)、树胶、少量苦味质,并含没药酸、甲酸、乙酸及氧化酶等。
27.元胡,中药名。为罂粟科紫堇属植物延胡索corydalis yanhusuow.t.wang的干燥块茎。具有活血,行气,止痛的功效。主要用于气血瘀滞所致的各种痛证。如胸痹心痛、肝胃气痛、痛经、月经不调、产后瘀滞腹痛、寒疝腹痛、跌打损伤、瘀肿疼痛、风湿痹痛等。味辛、苦,性温;归心、肝经。化学成分:含生物碱(延胡索甲素、乙素、丙素、丁素、庚素、辛素、壬素、癸素、寅素、丑素、子素等),以及大量淀粉、少量黏液质、树脂、挥发油和中性物质等。
28.白芷,中药名。为伞形科当归属植物白芷angelica dahurica(fisch.exhoffm)benth.et hook.f.和杭白芷angelica dahurica(fisch ex hoffm.)benth.et hook.f.var.formosana(boiss.)shan et yuan的根。具有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祛风止痒的功效。主治风寒感冒,头痛、牙痛、痹痛等多种疼痛,鼻渊,带下证,疮痈肿毒,皮肤风湿瘙痒等。味辛,性温;归肺、胃、大肠经。化学成分:白芷与杭白芷的化学成分相似,主要含挥发油,并含欧前胡素、白当归素等多种香豆素类化合物,另含白芷毒素、花椒毒素、甾醇、硬脂酸等。
29.冰片,中药名。为龙脑香科龙脑香属植物龙脑香dryobalanopsaromaticagaertn.f.树脂加工品,或龙脑香树的树干、树枝切碎,经蒸馏冷却而得的结晶。具有开窍醒神,清热止痛的功效。主治闭证神昏,目赤肿痛,喉痹口疮,疮疡肿痛,疮溃不敛,水火烫伤。味辛、苦,性微寒;归心、脾,肺经。化学成分:龙脑冰片含右旋龙脑,又含葎草烯、β

榄香烯、石竹烯等倍半萜,以及齐墩果酸、麦珠子酸、积雪草酸、龙脑香醇、古柯二醇等三萜化合物。艾片含左旋龙脑。机制冰片为消旋混合龙脑。
30.作为优选地,所述组合物主要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备得到:
31.西洋参14份,水蛭14份,虻虫4份,土元8份,三七13份,丹参8份,红花8份,当归13份,川芎8份,山楂片13份,制何首乌6份,葛根6份,天麻4份,制乳香5.5份,制没药5份,元胡4份,白芷1.5份和冰片0.8份。
32.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相应比例分别选取西洋参、水蛭、虻虫、土元、三七、丹参、红花、当归、川芎、山楂片、制何首乌、葛根、天麻、
制乳香、制没药、元胡和白芷,粉碎后混合,加入研碎后的冰片混匀,加入溶剂,造粒,整粒,获得成品。
33.作为优选地,所述西洋参、水蛭、虻虫、土元、三七、丹参、红花、当归、川芎、山楂片、制何首乌、葛根、天麻、制乳香、制没药、元胡和白芷,粉碎后过120

300目滤筛。
34.作为优选地,所述研碎后的冰片过60

80目滤筛。
35.作为优选地,所述溶剂为水。
36.作为优选地,所述溶剂的质量与西洋参、水蛭、虻虫、土元、三七、丹参、红花、当归、川芎、山楂片、制何首乌、葛根、天麻、制乳香、制没药、元胡、白芷和冰片的总质量的比为0.2

0.5:8

10。
37.作为优选地,所述成品为丸剂。
38.作为优选地,每丸质量为0.1

0.3克。
3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40.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组合物,该组合物是以西洋参和水蛭为君药,补气养血,活血化瘀,推动血液运行;以三七、当归和山楂片为臣药,散瘀止血,消肿定痛,活血止痛,降血脂,促食欲,降血压;以土元、丹参、红花、川芎、制何首乌、葛根、虻虫、制乳香、制没药、天麻、元胡和白芷为佐药,破血逐瘀,行气开郁,祛风止痛,降血脂,筋伤骨折,瘀肿疼痛,祛风除湿,通窍止痛;使药冰片,芳香开窍醒神,引领上述诸药迅速直达病灶。该方剂主攻益气活血,降脂通络,快速止痛之功效。
41.该制剂制备流程简单,工艺便捷,在保证将每一味药材的效果发挥到更大的同时实现多种原料之间的协同增效,促使药物穿透能力有效的增强。
具体实施方式
42.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阐释。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所用试剂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43.实施例1:
44.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相应比例分别选取西洋参5克、水蛭5克、虻虫1克、土元2克、三七3克、丹参2克、红花2克、当归3克、川芎2克、山楂片3克、制何首乌1克、葛根1克、天麻1克、制乳香1克、制没药1克、元胡1克和白芷0.2克,粉碎后过120目滤筛、混合,加入研碎后过60目滤筛的冰片0.1克混匀,加入水0.85克,造粒,整粒,获得成品丸剂。
45.对于上述研碎后的冰片的混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是采用少量多次的加入方式,该种混入方式能够促进整体药物粉体的混匀程度,提高冰片粉末与其他原料药粉的混合强度,该种实际混合方式及上述实施例混合的方法均是用于将药粉混合均匀的,凡是能够保证药粉混匀的方式均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46.实施例2:
47.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相应比例分别选取西洋参25克、水蛭25克、虻虫7克、土元15克、三七22克、丹参15克、红花15克、当归22克、川芎15克、山楂片22克、制何首乌12克、葛根12克、天麻7克、制乳香12克、制没药8克、元胡7
克和白芷3克,粉碎后过300目滤筛、混合,加入研碎后过80目滤筛的冰片1.5克混匀,加入水12.3克,造粒,整粒,获得成品丸剂。
48.实施例3:
49.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相应比例分别选取西洋参12克、水蛭12克、虻虫3克、土元5克、三七10克、丹参5克、红花5克、当归10克、川芎5克、山楂片10克、制何首乌4克、葛根4克、天麻3克、制乳香4.5克、制没药3克、元胡3克和白芷1克,粉碎后过120目滤筛、混合,加入研碎后过60目滤筛的冰片0.5克混匀,加入水2.5克,造粒,整粒,获得成品丸剂。
50.实施例4:
51.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相应比例分别选取西洋参15克、水蛭15克、虻虫5克、土元10克、三七15克、丹参10克、红花10克、当归15克、川芎10克、山楂片15克、制何首乌8克、葛根8克、天麻5克、制乳香8克、制没药6克、元胡5克和白芷2克,粉碎后过300目滤筛、混合,加入研碎后过80目滤筛的冰片1克混匀,加入水4.1克,造粒,整粒,获得成品丸剂。
52.实施例5:
53.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相应比例分别选取西洋参14克、水蛭14克、虻虫4克、土元8克、三七13克、丹参8克、红花8克、当归13克、川芎8克、山楂片13克、制何首乌6克、葛根6克、天麻4克、制乳香5.5克、制没药5克、元胡4克和白芷1.5克,粉碎后过300目滤筛、混合,加入研碎后过80目滤筛的冰片0.8克混匀,加入水6.8克,造粒,整粒,获得成品丸剂。
54.丸剂:每丸质量为0.1

0.3克。
55.服用方法:治疗量每天3次,每次6~9克;预防量早晚各3~6克。
56.待血脂正常和各种症状恢复正常后再坚持服6~12个月。3~5年不复发。
57.治疗范围:心梗脑梗,冠心病心绞痛,偏瘫(半身不遂),偏正头痛,头晕,胸腹胁肋疼痛,四肢麻痛,妇科痛经,闭经,跌打损伤瘀肿疼痛,痛风和关节疼痛及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各种疼痛。
58.注意事项:孕妇禁服。
59.临床病例:
60.患者1:性别:男,年龄:1952年生。
61.病症:患者于2015年4月18日由于突发脑梗心梗,平时只顾从事中医事业给别人治病,从未考虑过自己的健康问题,日积月累,积劳成疾,发病时心前区锥刺样疼痛难忍,右侧指握无力,抬腿困难,言语不利等,急送医院抢救。待病情稍微稳定后急转郑州某省级医院就诊,经全面检查,诊断为脑梗心梗+颈椎病+高血脂。
62.在医院治疗期间每天一剂中药+艾灸+泡脚。病情并没有好转。住院到18天头上医院下病危通知书,让回家准备后事。
63.治疗方式及治疗结果:服用上述实施例5制备得到的成品丸剂,经服5天就感觉有点好转,坚持服半年已能丢掉拐杖,生活已能自理(原来吃饭靠家人喂,走路靠家人搀扶);坚持服1年已完全康复。
64.后经多次检查各项结果都正常。停药5年来,身体健康稳定。能操持各种家务,且生
理活动能力极强。
65.患者2:性别:女,年龄:1957年生。
66.病症:自述患冠心病已有20多年。平时经常出现胸闷,短暂绞痛,每次发病时心前区均持续隐约疼痛3~5秒钟,或一闪而过,平时出门都随身携带速效救心丸或丹参滴丸之类的药。心前区疼痛次数逐渐频发。2018年3月18日因骤发心绞痛难忍来诊。当时处于半昏迷状态,随作心电图检查,确诊为心梗,当时推进急救室输氧、静滴等一系列抢救措施。
67.治疗方式及治疗结果:服用上述实施例5制备得到的成品丸剂,7天后病情稳定,病人要求出院,嘱咐坚持用药,服用1年。期间经常电话访问其服药后的情况,患者表述2年多来心绞痛没有发作过,血脂也很正常。
68.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可选的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应理解成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下,可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与此同时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会使相应的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