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抑制结肠炎的化合物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54581发布日期:2021-11-24 23:50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一种抑制结肠炎的化合物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医药制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抑制结肠炎的化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2.人类的肠道被认为是一种代谢性的“超级器官”,它拥有数百万种影响许多生理功能的微生物和基因。
3.结肠炎可由生物因素、变态反应及理化因子等因素引起的炎症性肠炎,根据病因不同可分为感染性结肠炎、缺血性结肠炎、伪膜性结肠炎及溃疡性结肠炎等类型。
4.许多研究表明,大多数天然类黄酮具有抗炎和抗氧化生物活性,其中包括橙皮苷。橙皮苷是一种略带苦味的弱酸性物质,多存在于甜橙、柚苷和柠檬等柑橘类产品果肉和果皮中。具有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抗炎、抗菌、抗病毒活性、镇静和增强睡眠等作用。但是橙皮苷本身活性较低,只有在大剂量才能显效,同时橙皮苷本身水溶性较差,口服较难吸收,生物利用度低,因此难以利用橙皮苷作为直接治疗结肠炎的药物。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抑制结肠炎的化合物及其应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提供至少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橙皮素单葡萄糖苷(hes
‑7‑
g)在预防/抑制/治疗结肠炎中的应用。发明人惊奇地发现橙皮素单葡萄糖苷能治疗结肠炎,可能由于橙皮素单葡萄糖苷去掉了一个鼠李糖之后的分子结构能够在结肠被更好吸收利用。橙皮素单葡萄糖苷在细胞和分子水平对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

1β),白介素6(il

6)、白介素22(il

2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的表达水平具有抑制作用,因此可进一步开发为治疗或预防结肠炎的药物或保健品,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7.橙皮素单葡萄糖苷天然存在于陈皮、甜橙、柚苷和柠檬等柑橘类产品果肉和果皮中,但含量较少。本发明所用的剂量浓度为0.5

5mg/kg,是普通食材难以达到的剂量,因此以橙皮素单葡萄糖苷为有效成分的片剂、胶囊、颗粒剂、口服液、缓释制剂、控释制剂、纳米制剂等抵达肠道后,能够直接、良好吸收并针对炎症快速起效。
8.通过体外/体内实验验证,橙皮素单葡萄糖苷在制备预防/治疗结肠炎的药物及保健品的可行性。
9.体外试验通过lps与hes
‑7‑
g共培养raw 264.7株小鼠巨噬细胞,验证hes
‑7‑
g对磷酸胆碱、甜菜碱、谷氨酰胺和衣康酸的代谢起抑制作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白细胞介素1β(il

1β)的表达水平降低。
10.体内试验经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及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

1β)、白介素6(il

6)、白介素22(il

2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
11.本发明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2.1、橙皮素单葡萄糖苷作为已知的化合物,获得容易,成本低,易于推广;
13.2、橙皮素单葡萄糖苷由于甜味很高且持续时间长,稳定性好,热量低,且不会影响人体的血脂和血糖水平,可用作预防/抑制/治疗结肠炎的药食同源产品使用;
14.3、橙皮素单葡萄糖苷能够阻止因结肠炎引起的肠长度缩短,抑制磷酸胆碱、甜菜碱、谷氨酰胺和衣康酸的代谢,降低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

1β)、白介素6(il

6)、白介素22(il

2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的表达水平。
附图说明
15.图1是实施例1甜菜碱、衣康酸、磷酸胆碱和谷氨酰胺的结果;
16.图2是实施例1结肠的长度及组织切片结果;
17.图3是实施例2细胞水平白细胞介素1β的相对表达结果;
18.图4是实施例2动物实验相关炎症因子il

22的表达结果;
19.图5是实施例2动物实验相关炎症因子il

6的表达结果;
20.图6是实施例2动物实验相关炎症因子il

1β的表达结果;
21.图7是实施例2动物实验相关炎症因子tnf

α的表达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3.实施例1,橙皮素单葡萄糖苷体外抗炎的试验。
24.通过体外橙皮素单葡萄糖苷与raw 264.7株小鼠巨噬细胞共培养,研究体外抗炎效果。分别设立空白对照组、脂多糖(lps)组、治疗组(lps+hes
‑7‑
g)组,每组都有6个平行样本,细胞在150mm的培养皿中培养。空白对照组正常培养12小时;lps组添加lps(0.2μg/ml)培养12小时;治疗组同时添加lps(0.2μg/ml)与hes
‑7‑
g(5μmol/l)共孵育12小时。治疗后,收集细胞,并用pbs缓冲液洗涤两次,以供以后的分析。通过核磁共振氢谱法(1h

nmr)代谢组学分析各样本的磷酸胆碱、甜菜碱、谷氨酰胺和衣康酸的代谢情况。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白细胞介素1β(il

1β)的表达水平。
25.1h

nmr分析发现lps组导致衣康酸和磷酸胆碱水平显著升高,甜菜碱和谷氨酸水平减少。与lps组相比,治疗组恢复了细胞磷酸胆碱、甜菜碱和谷氨酰胺的水平,但仍提高了衣康酸的水平(如图1所示)。它们通常分别被认为是参与细胞炎症、结构成分和能量代谢的代谢标志物。此外,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显示,lps组的raw264.7细胞il

1β的mrna水平高于治疗组的(如图2所示)。这些观察结果表明,hes
‑7‑
g抑制炎症的作用,同时修复了巨噬细胞中lps处理破坏的细胞膜结构、渗透压和能量代谢。
26.实施例2,hes
‑7‑
g体内抗炎的试验。
27.动物实验程序按照中国国家准则进行,并经精密测量科学技术创新学院动物伦理委员会(中国科学院)批准。共有24只6周大的雌性c57bl/6n小鼠(16

18g体重),安置在无特定病原体动物室内,恒温恒湿,12小时光/暗周期。在适应该条件1周后,将小鼠随机分成对
照组、dds组和治疗组,每组8只小鼠。对照组:自由饮用纯净水,灌胃纯净水,持续7天。dds组:自由饮用1.5%dss(葡聚糖硫酸钠),持续7天。治疗组:自由饮用1.5%dss,并以hes
‑7‑
g(1mg/ml)灌胃,持续7天。治疗期结束时,空腹8小时后服用异氟烷麻醉后立即收集小鼠的血浆、肝脏、结肠和盲肠内容物。所有采集的样品均储存在

80℃处。在结肠长度测量后,将部分结肠组织固定在10%福尔马林溶液中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其余的储存在

80℃直到分析。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

1β)、白介素6(il

6)、白介素22(il

2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的表达水平。
28.hes
‑7‑
g明显的减轻组织损伤程度,如图3a所示:图中的(a)处减轻粘膜层排列紊乱、(b)处减少炎症细胞浸润、(c)处减少结缔组织增生和抑制细胞坏死,;显著抑制小鼠的结肠长度缩短(如图3b、图3c);显著减轻了结肠炎症状态,表现为炎症细胞因子tnf

α、il

22、il

1β、il

6的mrna水平显著降低(如图4、图5、图6、图7)。说明hes
‑7‑
g能有效阻止结肠长度缩短以及抑制结肠炎的炎症水平。
29.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