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内异物移除装置及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97465发布日期:2021-11-06 05:08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血管内异物移除装置及组件的制作方法

1.本公开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血管内异物移除装置及组件。


背景技术:

2.在我国,急性脑卒中是导致死亡的第三大原因和致残的第一位。据统计,全国每年新发脑卒中约200万人,其中缺血性脑卒中约占全部患者的85%。
3.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一旦发生,如何快速将堵塞血管的血栓清除是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常规的治疗方法有两种,第一,通过溶栓药物消除血栓;第二,通过机械取栓装置将血栓取出。动、静脉溶栓是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的常规方法,但这种方法对救治时间窗要求高,严格要求病人自发病6小时内赶到医院接受相关治疗,对药物也有诸多限制,而且对于最严重的大血管闭塞所致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再通率低。
4.动脉机械取栓装置因为具有以下诸多优点而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快速再通,更低的出血率及卒中介入时间窗可延长,特别对于大血管闭塞所致的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再通有着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有的颅内取栓装置通常采用网状结构,但这些取栓装置还有很多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小栓子的捕获率低,容易导致远端血管再次栓塞。另一种机械取栓装置即抽吸导管也存在类似的问题。
5.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进行血管内异物移除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公开提出了血管内异物移除装置及组件。
7.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血管内异物移除装置,包括:
8.支架本体,为网状管结构;
9.绒毛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架本体上,所述绒毛组件包括至少两个纤维单元,各所述纤维单元与所述支架本体固定连接。
10.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绒毛组件中的至少部分所述纤维单元向远离所述支架本体的轴线的方向延伸。
11.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绒毛组件在展开时具有圆锥状、圆柱状、漏斗状或者球状外形。
12.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绒毛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架本体的远端;或者
13.所述绒毛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架本体的近端和远端之间。
14.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纤维单元在延伸方向上具有波浪状弯曲结构。
15.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纤维单元的近端的起伏程度小于所述纤维单元的远端的起伏程度。
16.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纤维单元的近端与所述支架本体固定连接,并且所述纤维单元的远端具有圆滑外形。
17.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纤维单元为金属材质或者高分子材质;
18.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纤维单元具有显影性。
19.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绒毛组件在展开时的外径大于目标血管的内径。
20.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本体包括至少一个膨胀部,所述膨胀部中间部分的外径大于所述膨胀部的两端的外径。
21.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本体包括多个波浪状丝线,所述多个波浪状丝线共同形成丝线束,所述丝线束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径向收拢点,相邻两个所述径向收拢点之间形成所述膨胀部。
22.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各所述波浪状丝线在拉直状态下长度相等。
23.第二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血管内异物移除组件,包括导丝、导管和如本公开第一方面任一实施方式描述的血管内异物移除装置:
24.所述导丝的远端与所述血管内异物移除装置固定连接;
25.所述导丝和所述血管内异物移除装置位于所述导管内,所述血管内异物移除装置的支架本体和绒毛组件处于压缩状态。
26.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绒毛组件的近端与所述支架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绒毛组件的远端设置有可溶性收拢部件。
27.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血管内异物移除装置及组件中,通过在支架本体上设置绒毛组件,能够利用绒毛组件捕获异物,有效防止异物的逃逸和残留,从而获得更好的异物移除效果。此外,绒毛组件还能够对血管壁进行清理。
28.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血管内异物移除装置及组件中,在撤回血管内异物移除装置时,回撤力作用在支架本体而非绒毛组件上,能够避免回撤力使绒毛组件收缩,保证绒毛组件具有较大的捕获面积,提高异物捕获效果。
29.此外,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血管内异物移除装置及组件中,绒毛组件的纤维单元之间存在供血液流通的空隙,能够在不阻断血液流动的情况下取出异物,降低手术风险。
附图说明
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公开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公开的一部分,本公开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公开,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不当限定。
31.图1

图11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血管内异物移除装置的第一示意图至第十一示意图;
32.图12是利用本公开实施例的血管内异物移除装置进行异物移除的示意图;
33.图13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血管内异物移除组件的示意图。
34.附图标记说明:100、血管内异物移除装置;110、绒毛组件;111、纤维单元;120、支架本体;121、膨胀部;122、收缩部;123、波浪状丝线;124、径向收拢点;300、人体血管;400、导丝;500、导管。
具体实施方式
3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公开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
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有关发明相关的部分。
36.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7.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中的具体含义。
38.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39.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血管内异物移除装置100。图1

图11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血管内异物移除装置100的第一示意图至第十一示意图。
40.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血管内异物移除装置100包括支架本体120和绒毛组件110。支架本体120为网状管结构,其可以通过编制或者雕刻等方式形成。绒毛组件110设置在支架本体120上。支架本体120和绒毛组件110均可发生形变,以便在向人体输送时能够收拢以及在到达异物部位时能够展开。
41.在本实施例中,绒毛组件110在展开时的外径大于目标血管的内径,以保证绒毛组件110能够捕获目标血管内的异物。在一些实施方式,绒毛组件110在展开时的外径可以为目标血管内径的1~2倍。
42.图2是图1中绒毛组件110的放大图。如图2所示,绒毛组件110包括至少两个纤维单元111。每个纤维单元111可以为连续的丝状部件,并且可以具有一定的弹性。各纤维单元111与支架本体120固定连接。纤维单元111和支架本体120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是粘接、焊接或者一体化制成等。
43.在本实施例中,纤维单元111可以是金属材质或者高分子材质等。纤维单元111还可以具有显影性,以便在输送过程中进行显影定位。在其他实施例中,纤维单元111可以不具有显影性,而是依靠其他显影部件(例如设置在支架本体120上的显影部件)确定血管内异物移除装置100的位置。
44.如图2所示,绒毛组件110中的至少部分纤维单元111向远离支架本体120的轴线(如图2中虚线所示)的方向延伸。例如,图2中支架本体120轴线上方的纤维单元111自左侧的固定点向右上方延伸,从而逐渐远离支架本体120的轴线。类似地,图2中支架本体120轴线下方的纤维单元111自左侧的固定点向右下方延伸,从而逐渐远离支架本体120的轴线。通过上述方式,纤维单元111能够在血管的横截面上形成有效的投影面积,有利于提高对异物的捕获效果。
45.图3是图2中绒毛组件110的一种变形方式。图3中的绒毛组件110和图2中的绒毛组件110的区别在于,图3中绒毛组件110的纤维单元111在延伸方向上具有波浪状弯曲结构。
46.图4是图3中纤维单元111的放大图。如图4所示,纤维单元111的近端的起伏程度小
于纤维单元111的远端的起伏程度。通常来说,可以将靠近操作者的一端称为近端,与其相对的一端称为远端。在图4中,纤维单元111的左端为近端,纤维单元111的右端为远端。在由左向右的方向上,纤维单元111的起伏程度逐渐增大。若将纤维单元111的形状看作波形,则该波形的振幅在自左向右的方向上逐渐增大。通过上述方式,有利于使绒毛组件110形成均匀且细密的捕获体积,提高对异物的捕获效果。
47.在图4中,纤维单元111的近端用于与支架本体120固定连接。纤维单元111的远端具有圆滑外形,以防止血管内异物移除装置100进入血管时对血管造成损伤。
48.本实施例中的绒毛组件110可以具有多种外形。如图2和图3所示,绒毛组件110在展开时的外形包括锥面。如图5所示,绒毛组件110在展开时的外形包括相对的两个锥面。如图6所示,绒毛组件110在展开时的外形包括球面。如图7所示,绒毛组件110在展开时的外形包括柱面。此外,绒毛组件110还可以具有其他外形,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定。
49.图8示出了图1中血管内异物移除装置100的一种变形。在图1中,血管内异物移除装置100包括一个绒毛组件110,其位于支架本体120的远端。而在图8中,血管内异物移除装置100包括多个绒毛组件110,其分别位于支架本体120的远端以及支架本体120的远端和近端之间的多个位置。
50.图9示出了图1中血管内异物移除装置100的一种变形。在图1中,支架本体120的外形为圆柱状。而在图9中,支架本体120的外形为珠串状,其包括依次排列的膨胀部121和收缩部122。其中,膨胀部121中间部分的外径大于膨胀部121的两端的外径。该支架本体120可以通过编织或者雕刻等多种方式得到。
51.图10示出了图9中血管内异物移除装置100的一种变形。在图9中,支架本体120通过编织或者雕刻等方式得到。而在图10中,支架本体120包括多个波浪状丝线123。波浪状丝线123的材料例如是记忆金属合金丝或者高分子材料。多个波浪状丝线123共同形成丝线束。该丝线束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径向收拢点124,相邻两个径向收拢点124之间形成膨胀部121。其中,径向收拢点124可以是焊接点,也可以是套设在丝线束外的环状部件。
5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径向收拢点124可以是具有显影性的环状部件,以便实现血管内异物移除装置100的显影定位。
53.在图10中,丝线束的最右端为开放状,从而在最右侧的径向收拢点124和丝线束的最右端之间形成绒毛组件110。可见,图10中的支架本体120和绒毛组件110为一体制成。
54.图11示出了图10中血管内异物移除装置100在拉伸(压缩)状态下的结构。如11所示,各个波浪状丝线123在拉直状态下的长度均相同。通过上述方式,有利于使血管内异物移除装置100顺利收拢,并减小其收拢后的外径。
55.图12是利用本公开实施例的血管内异物移除装置100进行异物移除的示意图。如图12所示,使用时将血管内异物移除装置100输送至人体血管300内,之后撤回血管内异物移除装置100。在撤回时,支架本体120能将异物主体带出血管,同时绒毛组件110可捕获并带出较小的异物,从而获得良好的异物移除效果。
56.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血管内异物移除装置100中,通过在支架本体120上设置绒毛组件110,能够利用绒毛组件110捕获异物,有效防止异物的逃逸和残留,从而获得更好的异物移除效果。此外,绒毛组件110还能够对血管壁进行清理。
57.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血管内异物移除装置100中,在撤回血管内异物移除装置
100时,回撤力作用在支架本体120而非绒毛组件110上,能够避免回撤力使绒毛组件110收缩,保证绒毛组件110具有较大的捕获面积,提高异物捕获效果。
58.此外,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血管内异物移除装置100中,绒毛组件110的纤维单元111之间存在供血液流通的空隙,能够在不阻断血液流动的情况下取出异物,降低手术风险。
59.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血管内异物移除组件。图13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血管内异物移除组件的示意图。
60.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异物移除组件包括导丝400、导管500和前文描述的血管内异物移除装置100。导丝400的远端与血管内异物移除装置100固定连接。导丝400和血管内异物移除装置100位于导管500内,血管内异物移除装置100的支架本体120和绒毛组件110处于压缩状态。
61.在使用时,可以将导管500输送至人体血管内并且使其远端开口位于异物附近,通过推动导丝400使血管内异物移除装置100在导管500内向远端移动,直至异物移除装置100从导管500内脱离并展开。之后,可以通过拉动导丝400撤回异物移除装置100,并通过异物移除装置100带走血管内的异物。
6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绒毛组件110的近端可以与支架本体120固定连接,绒毛组件110的远端可以设置有可溶性收拢部件(图13中未示出)。通过可溶性收拢部件可以将绒毛组件110的远端收拢,从而降低输送过程中的阻力。在输送到位后,可溶性收拢部件可溶于血液,从而使绒毛组件110顺利释放。
63.实施例中的异物移除组件的具体细节和技术效果可参见前文对异物移除装置的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64.本实施例中的异物移除装置及组件可应用于主动脉、髂动脉、股动脉、锁骨下静脉、弓动脉、冠状动脉和颈动脉等任意类型的人体内血管,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定。本实施例中的异物移除装置及组件可用于移除血栓等各种类型的血管内异物,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定。
65.以上描述仅为本公开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公开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上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公开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