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颌面外科的肿瘤切除系统

文档序号:27839010发布日期:2021-12-08 00:40阅读:82来源:国知局
一种颌面外科的肿瘤切除系统

1.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颌面外科的肿瘤切除系统。


背景技术:

2.口腔颌面部的恶性肿瘤以癌为常见,肉瘤较少,癌肿中绝大多数为鳞状细胞癌,其次为腺性上皮癌,还有基底细胞癌、未分化癌、淋巴上皮癌等,治疗措施有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学药物治疗、免疫治疗、冷冻外科、激光及中草药治疗等;
3.但是目前手术过程中使用的肿瘤切除装置由于缺少相应的辅助清洁结构,使得医疗人员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需要安排专门的医护人员对使用一次的手术器械进行擦拭,从而增加了单次手术过程中需要的医护人员的数量,同时在手术器械传递的过程中也容易产生事故,降低了手术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提供一种颌面外科的肿瘤切除系统,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手术过程中使用的肿瘤切除装置由于缺少相应的辅助清洁结构,使得医疗人员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需要安排专门的医护人员对使用一次的手术器械进行擦拭,从而增加了单次手术过程中需要的医护人员的数量,同时在手术器械传递的过程中也容易产生事故,降低了手术的安全性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颌面外科的肿瘤切除系统,包括升降底座,所述升降底座顶端中部设置有中床板,所述中床板一端设置有后床板,所述中床板另一端设置有前床板;
6.所述中床板一侧端部设置有便捷式自动清洗机构,通过持续输送的清洗纱布对放置于放置盒内部的手术器械进行擦拭清理,以确保手术器械在后续的使用过程中保持清洁,同时有效的降低了手术过程中辅助护士的工作强度;
7.所述便捷式自动清洗机构包括安装弯架、拼接框、安装滑槽、拼接螺纹杆、限位圆环、安装竖板、储液盒、定量转辊、限位转辊、安装悬架、放置辊、矩形通槽、导向细辊、安装矩形条、连接滑条、放置盒、磁吸密封板、转向辊、限位托板、限位软条、收集盒、收集弯槽、安装竖片、连接凹座、连接凸座、驱动马达、夹持半圆条、滑动辊和清洗纱布;
8.所述中床板一侧一端通过螺栓连接有安装弯架,所述安装弯架顶端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拼接框,所述拼接框背面对应安装弯架连接处开设有安装滑槽,所述拼接框顶部一侧顶端和底端均固定安装有拼接螺纹杆,所述拼接螺纹杆外侧端部通过螺纹连接有限位圆环;
9.所述拼接框顶部对应拼接螺纹杆外侧位置处活动连接有安装竖板,所述安装竖板背面中部活动卡接有储液盒,所述储液盒底端出液口位置处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定量转辊,所述安装竖板背面顶部通过连接架转动连接有限位转辊,所述安装竖板背面对应限位转辊顶端两侧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悬架,所述安装悬架顶端放置有放置辊,所述安装
竖板背面对应储液盒底部位置处贯穿开设有矩形通槽,所述安装竖板正面对应矩形通槽顶部位置处通过连接架转动连接有导向细辊;
10.所述安装竖板正面对应矩形通槽底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安装矩形条,所述安装矩形条内侧滑动连接有连接滑条,所述连接滑条一侧固定连接有放置盒,所述放置盒一侧通过磁力吸附有磁吸密封板,所述放置盒内侧底端中部转动连接有转向辊,所述放置盒内侧对应转向辊顶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限位托板,所述放置盒内部一侧粘接有限位软条,所述放置盒外侧底端滑动卡接有收集盒,所述收集盒底端一侧滑动卡接有收集弯槽;
11.所述收集盒底端对应收集弯槽顶部两端中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安装竖片,位于所述收集盒一端的安装竖片底端中部转动连接有连接凹座,且连接凹座一端中部开设有六角锥形槽,位于所述收集盒另一端的安装竖片底端中部转动连接有连接凸座,且连接凸座一端中部固定连接有六角凸块,所述拼接框一侧底部固定安装有驱动马达,所述驱动马达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连接凹座与连接凸座之间位置处对称活动卡接有夹持半圆条,所述放置盒顶端两侧均转动连接有滑动辊,所述放置辊外侧缠绕有清洗纱布,且清洗纱布末端被夹持于两个夹持半圆条之间。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
13.1.设置了便捷式自动清洗机构,通过便捷式自动清洗机构内部各组件之间的配合,在手术的过程中,通过不断行进的湿润清洗纱布对使用后的手术器具进行自动擦拭,从而降低了辅助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去除了医疗器械的传递过程,从而有效的避免了医疗器械在传递过程所造成的事故,进而有效的提高了颌面外科的肿瘤切除手术的安全性,同时通过手术人员自行就近选择合适的医疗器械,有效的缩短了手术过程中的间歇时长,有效的提高了颌面外科的肿瘤切除手术的效率;
14.通过夹持半圆条、限位转辊、滑动辊和转向辊对清洗纱布的行进方向进行引导,使清洗纱布在对手术刀进行擦拭的过程中沿刀尖指向行进,防止了已经吸附到清洗纱布上的血污对手术刀造成二次污染,优化了清洗纱布的擦拭过程,提高了手术刀的清洁效果;
15.通过安装矩形条、连接滑条、磁吸密封板、连接凹座和连接凸座的拼接式设计,使整个便捷式自动清洗机构在安装和使用过程中可以进行快速便捷的拆卸和组装,进而提高了该机构的使用通用性,同时也使该机构中的各组件可以进行更充分的清洗,从而提高了切除装置的使用便捷性。
16.2.设置了头部固定调节机构,通过头部固定调节机构内部各组件之间的配合,在手术床的使用过程中,通过各组件之间的相互配合对定位枕头的倾斜角度、倾斜方向和高度进行调节,进而实现了对手术中的患者头部的多角度调节,通过对患者头部位置的调节,使手术人员可以更加便捷的进行手术,同时使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可以保持更加舒适的姿势,从而有效的提高了肿瘤切除装置的使用舒适度;
17.通过调节气囊和弹性液囊的使用,通过气体体积的改变对倾斜角度进行调节,通过对弹性液囊内部液体的体积的控制,对倾斜角度进行固定,实现了对定位枕头倾斜角的柔性调节,同时通过充气囊对调节气囊进行充气也可更准确的控制气体的填充量,从而实现对定位枕头的微量调节,同时调节气囊和弹性液囊在调节过程中拥有更大的缓冲量,有效的降低了调节过量时对患者造成的影响,进一步提高了手术床的使用舒适度。
18.3.设置了防护更换机构,通过防护更换机构内部各组件之间的相互配合,通过主
动辊和夹持辊对防护布进行主动牵引,从而优化了防护布的更换过程,使防护布的更换过程更加快速便捷,在完成防护布的新旧交替后,仅需要裁去旧的防护布便可以完成对手术床顶部的更换,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手术床的清洁效率;
19.通过防尘布对手术床的顶部进行隔离,有效的防止了手术过程中所产生的污垢直接附着到手术床上,有效的控制了污垢的扩散范围,从而使污垢的清理过程更加便捷。
20.综上所述,通过便捷式自动清洗机构、头部固定调节机构和防护更换机构之间的相互配合,对颌面外科的肿瘤切除手术过程进行优化,通过对患者头部的角度进行辅助调节,对手术过程中手术刀的清理过程进行优化,以及对手术后的手术床清理过程进行优化,通过对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的各个不同的手术操作过程中分别进行优化,从而有效的优化了切除装置的使用过程,提高了颌面外科的肿瘤切除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21.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22.在附图中:
23.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本发明中床板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25.图3是本发明便捷式自动清洗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6.图4是本发明磁吸密封板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27.图5是本发明放置盒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28.图6是本发明限位软条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29.图7是本发明头部固定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0.图8是本发明传动平轴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31.图9是本发明连接顶板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32.图10是本发明防护更换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3.图11是本发明夹持上板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34.图12是本发明主动辊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35.图中标号:1、升降底座;2、中床板;3、后床板;4、前床板;
36.5、便捷式自动清洗机构;501、安装弯架;502、拼接框;503、安装滑槽;504、拼接螺纹杆;505、限位圆环;506、安装竖板;507、储液盒;508、定量转辊;509、限位转辊;510、安装悬架;511、放置辊;512、矩形通槽;513、导向细辊;514、安装矩形条;515、连接滑条;516、放置盒;517、磁吸密封板;518、转向辊;519、限位托板;520、限位软条;521、收集盒;522、收集弯槽;523、安装竖片;524、连接凹座;525、连接凸座;526、驱动马达;527、夹持半圆条;528、滑动辊;529、清洗纱布;
37.6、头部固定调节机构;601、安装底板;602、升降平板;603、升降蜗杆;604、防护壳;605、驱动涡轮;606、传动平轴;607、驱动圆盘;608、导向方杆;609、调向圆盘;610、限位圆盘;611、传动带;612、限位弹簧;613、连接顶板;614、定位枕头;615、连接转盘;616、调节气囊;617、密封控制阀;618、充气囊;619、连接绳;620、弹性液囊;621、连通管;622、双向密封阀;
38.7、防护更换机构;701、放置悬架;702、收纳辊;703、安装竖架;704、夹持弯板;705、夹持上板;706、限位t块;707、导向滑槽;708、分离弹簧;709、防滑条;710、传动横轴;711、从动带轮;712、收卷电机;713、主动带轮;714、传动皮带;715、弧形弹簧;716、安装斜架;717、输送电机;718、主动辊;719、压紧弹簧;720、滑移块;721、夹持辊;722、牵引索;723、牵引轮。
具体实施方式
3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40.实施例:如图1

1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颌面外科的肿瘤切除系统,包括升降底座1,升降底座1顶端中部设置有中床板2,中床板2一端设置有后床板3,中床板2另一端设置有前床板4;
41.中床板2一侧端部设置有便捷式自动清洗机构5,通过持续输送的清洗纱布529对放置于放置盒516内部的手术器械进行擦拭清理,以确保手术器械在后续的使用过程中保持清洁,同时有效的降低了手术过程中辅助护士的工作强度;
42.便捷式自动清洗机构5包括安装弯架501、拼接框502、安装滑槽503、拼接螺纹杆504、限位圆环505、安装竖板506、储液盒507、定量转辊508、限位转辊509、安装悬架510、放置辊511、矩形通槽512、导向细辊513、安装矩形条514、连接滑条515、放置盒516、磁吸密封板517、转向辊518、限位托板519、限位软条520、收集盒521、收集弯槽522、安装竖片523、连接凹座524、连接凸座525、驱动马达526、夹持半圆条527、滑动辊528和清洗纱布529;
43.中床板2一侧一端通过螺栓连接有安装弯架501,安装弯架501顶端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拼接框502,拼接框502背面对应安装弯架501连接处开设有安装滑槽503,拼接框502顶部一侧顶端和底端均固定安装有拼接螺纹杆504,拼接螺纹杆504外侧端部通过螺纹连接有限位圆环505;
44.拼接框502顶部对应拼接螺纹杆504外侧位置处活动连接有安装竖板506,安装竖板506背面中部活动卡接有储液盒507,储液盒507底端出液口位置处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定量转辊508,安装竖板506背面顶部通过连接架转动连接有限位转辊509,安装竖板506背面对应限位转辊509顶端两侧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悬架510,安装悬架510顶端放置有放置辊511,安装竖板506背面对应储液盒507底部位置处贯穿开设有矩形通槽512,安装竖板506正面对应矩形通槽512顶部位置处通过连接架转动连接有导向细辊513,安装竖板506侧面之间紧密贴合,且安装竖板506底部端面与拼接框502之间紧密贴合,限位圆环505侧面与位于拼接螺纹杆504末端的安装竖板506侧面之间紧密贴合;
45.储液盒507顶端设置有添液口,且储液盒507两侧均设置有条形观察条,定量转辊508外侧中部沿圆周方向均匀开设有运输槽,且定量转辊508外侧与储液盒507底部开口处内壁之间紧密贴合;
46.安装竖板506正面对应矩形通槽512底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安装矩形条514,安装矩形条514内侧滑动连接有连接滑条515,连接滑条515一侧固定连接有放置盒516,放置盒516一侧通过磁力吸附有磁吸密封板517,放置盒516内侧底端中部转动连接有转向辊518,放置盒516内侧对应转向辊518顶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限位托板519,放置盒516内部一侧粘接有限位软条520,放置盒516外侧底端滑动卡接有收集盒521,收集盒521底端一侧滑动卡
接有收集弯槽522,磁吸密封板517侧面与放置盒516之间紧密吸附贴合,限位托板519截面为l型,且限位托板519顶面与放置盒516内侧斜面之间相垂直;
47.放置盒516底端开设有矩形槽,且收集盒521与放置盒516之间通过矩形槽相互连通;
48.收集盒521底端对应收集弯槽522顶部两端中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安装竖片523,位于收集盒521一端的安装竖片523底端中部转动连接有连接凹座524,且连接凹座524一端中部开设有六角锥形槽,位于收集盒521另一端的安装竖片523底端中部转动连接有连接凸座525,且连接凸座525一端中部固定连接有六角凸块,拼接框502一侧底部固定安装有驱动马达526,驱动马达526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性连接,连接凹座524与连接凸座525之间位置处对称活动卡接有夹持半圆条527,放置盒516顶端两侧均转动连接有滑动辊528,放置辊511外侧缠绕有清洗纱布529,且清洗纱布529末端被夹持于两个夹持半圆条527之间,相邻的连接凹座524与连接凸座525之间端部可进行相互拼接,驱动马达526的输出轴与连接凹座524的端部相连接,两个夹持半圆条527接触位置处均粘接有硅胶防滑垫;
49.夹持半圆条527两端通过磁力与连接凹座524和连接凸座525之间相互吸引,清洗纱布529依次与限位转辊509、导向细辊513、滑动辊528和转向辊518之间相互接触,通过便捷式自动清洗机构5内部各组件之间的配合,在手术的过程中,通过不断行进的湿润清洗纱布529对使用后的手术器具进行自动擦拭,从而降低了辅助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去除了医疗器械的传递过程,从而有效的避免了医疗器械在传递过程所造成的事故,进而有效的提高了颌面外科的肿瘤切除手术的安全性,同时通过手术人员自行就近选择合适的医疗器械,有效的缩短了手术过程中的间歇时长,有效的提高了颌面外科的肿瘤切除手术的效率;
50.通过夹持半圆条527、限位转辊509、滑动辊528和转向辊518对清洗纱布529的行进方向进行引导,使清洗纱布529在对手术刀进行擦拭的过程中沿刀尖指向行进,防止了已经吸附到清洗纱布529上的血污对手术刀造成二次污染,优化了清洗纱布529的擦拭过程,提高了手术刀的清洁效果;
51.通过安装矩形条514、连接滑条515、磁吸密封板517、连接凹座524和连接凸座525的拼接式设计,使整个便捷式自动清洗机构5在安装和使用过程中可以进行快速便捷的拆卸和组装,进而提高了该机构的使用通用性,同时也使该机构中的各组件可以进行更充分的清洗,从而提高了切除装置的使用便捷性;
52.前床板4顶端中部设置有头部固定调节机构6,通过气液交替使用的方式,对进行手术的患者的头部进行位置调整,从而使患者的头部在手术过程中可以保持最佳的倾斜角度,手术的进行更加流畅,同时使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可也保持更加舒适的姿势;
53.头部固定调节机构6包括安装底板601、升降平板602、升降蜗杆603、防护壳604、驱动涡轮605、传动平轴606、驱动圆盘607、导向方杆608、调向圆盘609、限位圆盘610、传动带611、限位弹簧612、连接顶板613、定位枕头614、连接转盘615、调节气囊616、密封控制阀617、充气囊618、连接绳619、弹性液囊620、连通管621和双向密封阀622;
54.前床板4顶端中部固定安装有安装底板601,安装底板601顶端中部活动设置有升降平板602,升降平板602底端固定连接有升降蜗杆603,且升降蜗杆603贯穿安装底板601中部,安装底板601底端对应升降蜗杆603外侧位置处固定连接有防护壳604,防护壳604内侧对应升降蜗杆603一侧位置处转动连接有驱动涡轮605,驱动涡轮605一侧中部固定连接有
传动平轴606,传动平轴606外侧一端对应前床板4端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驱动圆盘607,传动平轴606与前床板4之间通过安装座相连接,且安装座与传动平轴606之间为转动连接,升降平板602底端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导向方杆608,升降蜗杆603与驱动涡轮605之间相互啮合,升降平板602贯穿安装底板601,且升降平板602外侧与安装底板601之间为滑动连接,安装底板601底端设置有矩形限位板;
55.升降平板602顶端转动连接有调向圆盘609,升降平板602顶端对应前床板4端部两侧位置处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限位圆盘610,调向圆盘609与限位圆盘610外侧共同包覆有传动带611;
56.安装底板601顶端对应调向圆盘609外侧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弹簧612,连接顶板613四角处均连接到限位弹簧612的顶部,连接顶板613顶端粘接有定位枕头614,连接顶板613底端中部转动连接有连接转盘615;
57.连接转盘615底端与调向圆盘609顶端之间两侧边部位置处粘接有调节气囊616,调节气囊616端部通过输气软管连接有密封控制阀617,密封控制阀617底部进风口处固定连接有充气囊618,两个充气囊618之间通过连接绳619相连接,连接转盘615底端与调向圆盘609顶端之间中部位置处对称粘接有弹性液囊620,两个弹性液囊620之间通过连通管621相互连通,连通管621外侧中部安装有双向密封阀622,传动带611外侧均匀设置有防滑细条,且传动带611内部与调向圆盘609与限位圆盘610外侧之间紧密贴合,位于连接转盘615底端与调向圆盘609顶端之间两侧的充气囊618内部空腔相互连通,通过头部固定调节机构6内部各组件之间的配合,在手术床的使用过程中,通过各组件之间的相互配合对定位枕头614的倾斜角度、倾斜方向和高度进行调节,进而实现了对手术中的患者头部的多角度调节,通过对患者头部位置的调节,使手术人员可以更加便捷的进行手术,同时使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可以保持更加舒适的姿势,从而有效的提高了肿瘤切除装置的使用舒适度;
58.通过调节气囊616和弹性液囊620的使用,通过气体体积的改变对倾斜角度进行调节,通过对弹性液囊620内部液体的体积的控制,对倾斜角度进行固定,实现了对定位枕头614倾斜角的柔性调节,同时通过充气囊618对调节气囊616进行充气也可更准确的控制气体的填充量,从而实现对定位枕头614的微量调节,同时调节气囊616和弹性液囊620在调节过程中拥有更大的缓冲量,有效的降低了调节过量时对患者造成的影响,进一步提高了手术床的使用舒适度;
59.中床板2和后床板3外侧均设置有防护更换机构7,在手术床使用后对其进行清理的过程中,通过对手术床上的防护布进行快速的更换以达到快速清洁的效果,并在完成防护布的自动更换后,对防护布进行夹持和固定,优化了手术床的使用过程,提高了手术床的清洁效率;
60.防护更换机构7包括放置悬架701、收纳辊702、安装竖架703、夹持弯板704、夹持上板705、限位t块706、导向滑槽707、分离弹簧708、防滑条709、传动横轴710、从动带轮711、收卷电机712、主动带轮713、传动皮带714、弧形弹簧715、安装斜架716、输送电机717、主动辊718、压紧弹簧719、滑移块720、夹持辊721、牵引索722和牵引轮723;
61.后床板3一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放置悬架701,放置悬架701顶部一端活动放置有收纳辊702,中床板2和后床板3两侧均通过螺栓均匀固定安装有安装竖架703,安装竖架703顶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夹持弯板704,夹持弯板704内侧顶部活动连接有夹持上板705,夹
持上板705一侧中部均匀固定连接有限位t块706,夹持弯板704一侧对应限位t块706外侧位置处开设有导向滑槽707,导向滑槽707与夹持弯板704之间内侧位置处均匀设置有分离弹簧708,夹持上板705底部和夹持弯板704内侧顶端均均匀设置有防滑条709;
62.中床板2和后床板3底端两侧分别通过安装座转动连接有传动横轴710,传动横轴710一端外侧固定连接有从动带轮711,中床板2和后床板3底端对应从动带轮711一侧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收卷电机712,收卷电机712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收卷电机712的输出轴外侧对应从动带轮711一侧位置处固定连接有主动带轮713,从动带轮711和主动带轮713之间通过传动皮带714进行传动;
63.夹持弯板704底端对应分离弹簧708底端外侧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弧形弹簧715,且弧形弹簧715底端与安装竖架703一侧中部之间固定连接,夹持上板705底端一侧均匀固定连接有牵引索722,牵引索722末端固定连接有牵引轮723,牵引轮723均匀固定安装于传动横轴710外侧;
64.中床板2靠近前床板4的一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斜架716,安装斜架716一端底部固定安装有输送电机717,输送电机717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性连接,输送电机717的输出轴一端对应安装斜架716一侧底端位置处固定连接有主动辊718,安装斜架716内侧顶端对称固定连接有压紧弹簧719,压紧弹簧719底端对应安装斜架716内侧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滑移块720,滑移块720一侧中部转动连接有夹持辊721,安装竖架703顶端中部设置有限位斜块,且限位斜块侧面与夹持弯板704底端斜面之间紧密贴合,夹持弯板704底端对应分离弹簧708底端位置处设置有限位管,分离弹簧708顶端与夹持上板705之间紧密贴合;
65.夹持上板705和夹持弯板704上的防滑条709之间交错分布,牵引索722贯穿夹持弯板704底部,且牵引索722与夹持弯板704之间为滑动连接,滑移块720外侧与安装斜架716内壁之间紧密滑动贴合,夹持辊721外侧与主动辊718外侧之间紧密贴合;
66.收纳辊702外侧收卷有防护布,防护布经过夹持上板705和夹持弯板704之间,且防护布与夹持辊721和主动辊718之间紧密贴合,通过防护更换机构7内部各组件之间的相互配合,通过主动辊718和夹持辊721对防护布进行主动牵引,从而优化了防护布的更换过程,使防护布的更换过程更加快速便捷,在完成防护布的新旧交替后,仅需要裁去旧的防护布便可以完成对手术床顶部的更换,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手术床的清洁效率;
67.通过防尘布对手术床的顶部进行隔离,有效的防止了手术过程中所产生的污垢直接附着到手术床上,有效的控制了污垢的扩散范围,从而使污垢的清理过程更加便捷。
68.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发明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在进行颌面外科的肿瘤切除手术的过程中,需要先对患者的头部位置和朝向进行调整,从而使医护人员可以更加便捷的进行手术,同时也要确保患者在手术的过程中保持舒服的姿势,在患者在手术床上躺平并将头部放置到定位枕头614内部后,先通过转动双向密封阀622使连通管621两端连通,从而使两侧的弹性液囊620内部的液体在调节过程中可以相互流动,在对倾斜角度进行调节的过程中,通过交替挤压充气囊618对两侧的调节气囊616的体积进行改变,通过两侧的调节气囊616的体积之差对连接顶板613及其上的定位枕头614的倾斜角度进行调整,通过限位弹簧612对连接顶板613的四角进行辅助支撑和牵引,以减轻连接顶板613作用于调节气囊616和弹性液囊620上的压力,在连接顶板613进行倾斜调整的过程中,两侧的弹性
液囊620所受到的来自连接顶板613的压力发生改变,为平衡两侧的弹性液囊620内部的压力,所受压力较大的一侧的弹性液囊620内部的液体会通过连通管621流向所受压力较小的一侧的连通管621内部,在通过调节气囊616将连接顶板613的倾斜角调整到合适的位置后,重新转动双向密封阀622使连通管621从中部被封闭,进而通过两侧弹性液囊620内部的液体体积之差对连接顶板613的角度进行固定;
69.在需要对连接顶板613的倾斜方向进行改变时,通过手动拨动传动带611沿调向圆盘609和限位圆盘610外侧进行移动,以带动调向圆盘609进行转动,在调向圆盘609的转动过程中同步带动调节气囊616、弹性液囊620和连接转盘615进行转动,通过调节气囊616和弹性液囊620位置的改变,对连接顶板613的倾斜方向进行调节;
70.在需要对定位枕头614的高度进行调节的过程中,通过手动转动驱动圆盘607带动传动平轴606进行转动,通过传动平轴606带动驱动涡轮605进行转动,在驱动涡轮605转动的过程中带动升降蜗杆603沿防护壳604内壁进行上升,通过防护壳604的上升带动升降平板602既其上各组件在导向方杆608的引导下同步向上移动,从而实现了对定位枕头614高度的调节;
71.在手术过程中,需要对使用一次的手术器械进行擦拭,以确保手术过程中手术器械的清洁度,通过安装弯架501与安装滑槽503之间的相互配合将拼接框502安装到中床板2上,通过拼接螺纹杆504和限位圆环505之间的相互配合,将安装竖板506固定到拼接框502内部,通过连接凹座524和连接凸座525之间的相互配合将两个夹持半圆条527固定到一起,从而实现对清洗纱布529端部的夹持固定,通过相邻两个安装竖板506上的连接凹座524和连接凸座525之间的配合对驱动马达526所产生的转动进行传动,使驱动马达526在转动的过程中可以带动夹持半圆条527进行转动,通过夹持半圆条527的转动带动清洗纱布529沿限位转辊509、定量转辊508、导向细辊513、转向辊518、限位软条520和滑动辊528外侧进行依次行进,在清洗纱布529途径定量转辊508外侧的过程中,清洗纱布529通过摩擦力带动定量转辊508进行同步转动,在定量转辊508转动的过程中使储液盒507内侧的清洁液匀速排出,通过排出的清洁液对行进过程中的清洗纱布529进行浸湿;
72.在需要对手术刀进行擦拭的过程中,手术人员将手术刀放置到放置盒516内部,通过限位托板519对手术刀进行限位,从而防止手术刀直接与转向辊518之间相接触,手术刀在刀柄的重力的影响下围绕放置盒516顶端边部进行翻转,从而使手术刀的刀尖部位向上翘起,从而手术刀的刀尖部位与限位软条520外侧位置处的清洗纱布529之间相互接触,从而通过不断行进的清洗纱布529实现了对手术刀的擦拭,通过限位软条520的形变增加了清洗纱布529手术器械之间的接触面积,通过收集盒521对放置盒516内部的清洗纱布529上滴落的清洁液进行收集,通过收集弯槽522对收卷到夹持半圆条527外侧的清洗纱布529上滴落的清洁液进行收集;
73.在完成颌面外科的肿瘤切除手术后,需要对手术床顶部进行清理,在需要对手术床进行清理的过程中,通过输送电机717带动主动辊718进行转动,通过压紧弹簧719的弹性伸缩带动滑移块720和夹持辊721下移,从而使夹持辊721与主动辊718始终与防护布外侧紧贴,从而通过主动辊718带动防护布沿中床板2和后床板3顶端进行滑动,当新的防护布完全替换掉旧的防护布后,停止输送电机717的转动,启动收卷电机712,在收卷电机712的转动过程中,通过主动带轮713、传动皮带714和从动带轮711之间的相互配合带动传动横轴710
进行转动,在传动横轴710的转动过程中带动牵引轮723进行转动,通过牵引轮723的转动带动牵引索722进行收卷,通过牵引索722对夹持上板705进行牵引,通过牵引索722的牵引带动夹持上板705在限位t块706的引导下沿导向滑槽707内壁向下滑动,由于弧形弹簧715的弹力远大于分离弹簧708的弹力,在夹持弯板704和夹持上板705沿安装竖架703顶部进行翻转前,使夹持上板705克服分离弹簧708的弹力与夹持弯板704之间紧密贴合,并通过交错分布的防滑条709对防护布的边部进行夹持,在夹持弯板704和夹持上板705完成对防护布边部的夹持后,随着牵引索722的继续收卷,使防护布紧贴到中床板2和后床板3的顶部,最后医护人员通过裁剪到将安装斜架716末端的旧的防护布裁下,完成对手术床的清理。
74.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