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类风湿因子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28210021发布日期:2021-12-28 20:13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一种类风湿因子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与流程

1.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类风湿因子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2.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医学研究认为患者血液中的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s,rf)是主要的致病物质。目前,治疗ra主要是药物疗法,只能起到暂时缓解症状的作用,疗程长、见效慢,而且会促使骨钙流失,长期服用还可导致心肝肾功能受损,甚至会加重病情。
3.近年来,国内外采用特异性吸附剂,通过血液灌流方法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可以利用血液净化疗法清除患者血液中积存的大量致病抗体复合物,明显改善或消除病症,是治疗活动期和严重患者的有效疗法,使患者度过危险期,然后可服用维持量激素,保持病情稳定。目前采用的吸附剂主要是由三个部分组成:载体、间隔臂和配基。载体的主要作用是为配体提供一个适宜的固相材料,以不溶状态使配基和目标生物分子结合,便于快速而方便地实现目标分子从原体系中的分离。配基的作用是通过一定的作用力与目标生物分子结合,从而实现目标生物分子的分离。间隔臂的作用主要是减小载体基质和待分离的生物大分子间的空间位阻效应。尤其是当配基较小或待分离的生物大分子较大时,由于直接结合在载体上的小分子配体非常接近载体,而待分离的生物大分子由于受到载体的空间障碍,使得其与配体结合的部位无法接近配体,影响了待分离的生物大分子与配基的结合,造成吸附量的降低。因此,基于这样的情况,间隔臂的引入就显得非常有必要。
4.但是,在间隔臂的选择上,间隔臂的长度、化学结构和性质对吸附性能有较大影响。间隔臂太长或者太短,都不利于配体和待分离物的特异性吸附作用。间隔臂过短,起不到减小空间位阻、增加配基和目标分子结合几率的作用;而间隔臂过长,又可能会弯曲或“倒伏”而封闭载体上相邻的活性位点。因此,有必要针对目前的吸附剂做出优化,从而开发一种吸附性能更好的类风湿因子吸附剂。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有新型间隔臂的类风湿因子吸附材料。本发明提供的类风湿因子吸附材料中,所使用的间隔臂采用的是“树枝”状间隔臂。树枝状间隔臂与一般使用的线型间隔臂完全不同,它具有敞开和相对疏松的结构,可以降低配基间的位阻,有利于对大分子物质的吸附。从而能够提高吸附材料的吸附性能。
6.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所述新型类风湿因子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
7.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了类风湿因子吸附材料的应用。
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9.一种类风湿因子吸附材料,其具有如下式(i)所示的化学结构:
[0010][0011]
式(i)中,“gel”表示吸附材料所用的载体,所述载体包括壳聚糖微球;
[0012]“aa”表示氨基酸,所述氨基酸包括色氨酸和/或苯丙氨酸;
[0013]“n”为0

5中的任一整数。
[0014]
本发明中,采用作为结构单元,利用了苯环的刚性结构,其中,需要与配基进行连接的

nh2分别位于苯环的3位和5位,进一步拉开了两个氨基之间的距离,也就拉开了需要引入的配基之间的距离,降低了配基之间的空间位阻,有利于进一步引入更多的配基。
[0015]
本发明中,所选用的载体包括壳聚糖微球,所述壳聚糖微球具有如下的结构:
[0016][0017]
壳聚糖作为载体,其具有机械性好,化学性质稳定、耐热性强的优点。同时,壳聚糖来源于生物体,细胞毒性极低、亲和性好、安全性高。此外,壳聚糖中含有氨基,用其作为载体非常方便将间隔臂修饰到载体上,从而不需要进行额外的活化处理,节省了操作步骤和成本。
[0018]
本发明中,“aa”表示的是配基氨基酸,所述氨基酸包括色氨酸和/或苯丙氨酸。色氨酸和苯丙氨酸属于非极性氨基酸,它们的吸附能力优于极性氨基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为芳香族氨基酸,对于类风湿因子的吸附作用主要依靠疏水作用力。
[0019]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本发明提供的类风湿吸附材料中,优选地,结构式(i)中的n为1或2。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中,n的值为1,在另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中,n的值为2。一般来说,n的值越大,间隔臂的末端所含有的氨基也就越多,能够修饰的配基也就越多。但是,综合考虑合成的成本和氨基过多后所带来的影响,以n的值为1或2较佳。
[0020]
n=1时,间隔臂的化学结构式如下式(ii)所示:
[0021][0022]
n=2时,间隔臂的化学结构式如下式(iii)所示:
[0023][0024]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类风湿因子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25]
间隔臂的制备:以3,5

二羟基苯甲酸甲酯为起始原料,与3

氨基丙烯进行烯烃的加成反应,得到第一产物;以第一产物为底物,再次加入3,5

二羟基苯甲酸甲酯进行氨解反应,得到第二产物;重复所述烯烃的加成反应和氨解反应,得到间隔臂;
[0026]
氨基酸甲酯盐酸盐的制备:将氨基酸溶解于适量的溶剂中,加入三甲基氯化硅进行反应,反应完成后干燥,得到所述氨基酸甲酯盐酸盐;
[0027]
氨基酸修饰间隔臂的制备:将得到的间隔臂和氨基酸甲酯盐酸盐进行连接,制备氨基酸修饰的间隔臂;
[0028]
载体与氨基酸修饰的间隔臂连接:利用氨解反应,将壳聚糖载体微球与氨基酸修饰的间隔臂进行连接,得到所述的类风湿因子吸附材料。
[0029]
本发明提供的类风湿因子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中,步骤间隔臂的制备和步骤氨基酸甲酯盐酸盐的制备两者之间没有先后顺序。
[0030]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本发明提供的类风湿因子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壳聚糖载体微球的制备过程,其中,壳聚糖载体微球的制备方法为:
[0031]
将壳聚糖粉溶于质量分数为2%

10%的乙酸水溶液中,得到质量分数为4%

6%的壳聚糖乙酸溶液,然后将壳聚糖乙酸溶液喷入8%

10%的naoh溶液中固化而成。在一些
具体的实施方案中,可以通过在高压氮气流作用下,通过19号注射器针头将壳聚糖乙酸溶液喷入氢氧化钠溶液中。调节喷射速度可得到粒径均匀、大小合适的壳聚糖微球。
[0032]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本发明提供的类风湿因子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中,间隔臂的制备方法包括:
[0033]
将3,5

二羟基苯甲酸甲酯溶解于适量合适的溶剂当中,加入3

氨基丙烯和催化量的催化剂,在回流条件下反应,待反应结束后,进行提纯,得到间隔臂;
[0034]
其中,烯烃加成反应中,3

氨基丙烯的用量为相应的底物摩尔量的2.2

2.5倍;氨解反应中,3,5

二羟基苯甲酸甲酯的用量为相应的底物摩尔量的2.2

2.5倍。催化剂可以采用酸催化剂、碱催化剂或金属催化剂;其中,酸催化剂包括盐酸、硫酸、磷酸和醋酸中的一种或多种;碱催化剂包括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氢氧化钾等中的一种或多种;金属催化剂包括钯、铜、铂中的一种或多种,例如,四(三苯基膦)钯、醋酸钯、无水硫酸铜等。催化量一般由本领域技术人员确定,例如可以是底物3,5

二羟基苯甲酸甲酯摩尔量的10%

20%。
[0035]3‑
氨基丙烯和3,5

二羟基苯甲酸甲酯发生如下的化学反应:
[0036][0037]
本发明中,可以根据需要制备的间隔臂的长度来调整上述反应重复的次数,例如,当n=1时,制备间隔臂的化学反应式为:
[0038][0039]
当n=2时,制备间隔臂的化学反应式为:
[0040]
[0041]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本发明提供的类风湿因子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中,氨基酸甲酯盐酸盐的制备包括:
[0042]
将氨基酸、三甲基氯化硅溶解于适量合适的溶剂中,在回流状态下反应,反应结束后除去溶剂,即得到所述氨基酸甲酯盐酸盐;其中:
[0043]
三甲基氯化硅的用量为氨基酸摩尔量的2

3倍。氨基酸甲酯盐酸盐的制备反应式如下所示:
[0044][0045]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本发明提供的类风湿因子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中,氨基酸修饰间隔臂的制备过程包括:
[0046]
将氨基酸甲酯盐酸盐溶于水中,加入三乙胺,搅拌15

20min后加入溶有间隔臂的四氢呋喃溶液,在搅拌下于60℃

80℃连续反应36

48h;反应完成后,用透析袋除去未反应完全的底物,冷冻干燥得到氨基酸修饰的间隔臂;其中:
[0047]
氨基酸甲酯盐酸盐的用量为间隔臂外层氨基摩尔数的2.5

3倍,三乙胺的用量为间隔臂外层氨基摩尔数的5

6倍。
[0048]
氨基酸修饰间隔臂的制备反应式如下所示:
[0049][0050]
其中,表示前述制备得到的间隔臂。
[0051]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本发明提供的类风湿因子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中,将壳聚糖微球载体与氨基酸修饰的间隔臂连接的方法包括:
[0052]
将上述制备的壳聚糖载体微球悬浮在适量的无水四氢呋喃溶液中,加入上述连接有氨基酸配基的间隔臂和催化量的氢氧化钠,在回流条件下充分反应7

8h,进行氨解。
[0053]
壳聚糖载体与氨基酸修饰的间隔臂之间的连接反应的化学反应式如下所示:
[0054][0055]
其中,表示前述制备得到的间隔臂,表示壳聚糖载体。
[0056]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类风湿因子吸附材料在制备用于治疗自身性免疫疾病的吸附剂中的应用。
[0057]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本发明中所述的自身性免疫疾病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重症肌无力、类风湿疾病;优选为类风湿疾病。
[0058]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新型的类风湿性因子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提供的类风湿因子吸附材料,以“树枝”状的连接分子作为载体与配基之间的间隔臂,相比于一般的线型间隔臂,本发明中的“树枝”状间隔臂具有敞开和相对疏松的结构,可以
降低配基间的位阻,有利于对大分子物质的吸附。本发明提供的类风湿因子吸附材料中,以壳聚糖微球为载体,壳聚糖微球作为载体,具有机械性好,化学性质稳定、耐热性强的优点。同时,壳聚糖来源于生物体,细胞毒性极低、亲和性好、安全性高。此外,壳聚糖中含有氨基,用其作为载体非常方便将间隔臂修饰到载体上,从而不需要进行额外的活化处理,节省了操作步骤和成本。本发明提供的类风湿因子吸附材料中,选用色氨酸和/或苯丙氨酸作为配基,其主要依靠疏水作用对类风湿因子起到吸附作用,具有特异性高的优点。
[0059]
此外,本发明提供的类风湿因子的制备方法中,选用3,5

二羟基苯甲酸甲酯为起始原料,通过与3

氨基丙烯进行烯烃的加成反应的方式一方面可以延长间隔臂的长度,进一步增加整个间隔臂“蓬松”的程度;另一方面,3

氨基丙烯也能够提供氨基,从而能够方便下一步的与配基氨基酸之间的连接。此外,3,5

二羟基苯甲酸甲酯中的两个羟基分别位于苯环的3位和5位,由于苯环属于刚性结构,而烯烃加成后引入的氨基进一步通过苯环分散向不同的方向,进一步的减小了目标生物分子之间的空间位阻。
[0060]
本发明提供的类风湿因子及其制备方法相比现有技术具有较为显著的优势,具有较大的价值和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0061]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有益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以下详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可实施范围的限定。
[0062]
实施例中所用的试剂、材料除有特别说明以外均可通过商购获得。
[0063]
实施例中的一些操作方法,例如一些监测反应是否反应完全,一些提纯的方法和操作均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常规操作。
[0064]“tlc”是指薄层色谱,是一种监测反应状况的手段。
[0065]
实施例1一种类风湿因子吸附剂
[0066]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n=1的类风湿因子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
[0067]
1.1间隔臂的制备
[0068][0069]
1.1.1将3,5

二羟基苯甲酸甲酯0.5mol、四氢呋喃适量、1.25mol 3

氨基丙烯加入圆底烧瓶中,加入3,5

二羟基苯甲酸甲酯摩尔量10%的酸催化剂(盐酸),回流条件下反应7

8h,采用tlc检测反应,tlc显示反应结束后,将产物进行减压蒸馏,除去四氢呋喃和未反应完全的3

氨基丙烯及其他杂质,得到上述反应式中的产物a 109.98g,产率78%。
[0070]
1.1.2将上述得到的产物a加入到适量的四氢呋喃溶液中,加入3,5

二羟基苯甲酸甲酯(添加量为产物a摩尔量的1.2倍)和氢氧化钠(产物a的摩尔量的10%),使产物i和3,5

二羟基苯甲酸甲酯之间发生氨解反应,采用tlc监测反应,反应完成后,采用打浆的方式进行提纯,得到产物b 123.7g,产率60%。
[0071]
1.1.3将上述得到的产物b按照1.1.1中的方法再次与3

氨基丙烯进行反应,其中,3

氨基丙烯的摩尔量为产物b的2.2倍,反应结束后打浆进行提纯,得到产物c 67.7g,产率40%。产物c理论ms值为782.42,检测值为782.45。
[0072]
1.2苯丙氨基酸甲酯盐酸盐的制备
[0073][0074]
在500ml单口圆底烧瓶中,加入50mmol苯丙氨酸、120ml甲醇和250mmol三甲基氯化硅,在70℃回流至溶液澄清,旋蒸并干燥所得固态产物,即得苯丙氨基酸甲酯盐酸盐,产率为95%左右。
[0075]
1.3氨基酸修饰间隔臂的制备
[0076][0077]
利用1.1中所制备得到的间隔臂的外层中的氨基与苯丙氨酸甲酯盐酸盐的酯基进行酰胺化反应,将产物c外层进行苯丙氨酸化修饰,从而将苯丙氨酸共价结合到产物c上,形成带有氨基酸配基的间隔臂。具体操作为:将苯丙氨酸甲酯盐酸盐溶于水中,加入三乙胺,搅拌20min后加入溶有间隔臂的四氢呋喃溶液,在搅拌下于80℃连续反应48h;反应完成后,用透析袋除去未反应完全的底物,冷冻干燥得到苯丙氨酸修饰的间隔臂;其中,苯丙氨酸甲酯盐酸盐的用量为间隔臂外层氨基摩尔数的2.5倍,三乙胺的用量为间隔臂外层氨基摩尔数的5倍。
[0078]
1.4载体壳聚糖的制备
[0079]
采用相转移法制备壳聚糖微球载体:将壳聚糖粉5g溶于95g 2%的乙酸溶液中,得到浓度为5%的壳聚糖乙酸溶液,在高压氮气流作用下,通过19号注射器针头将前述壳聚糖乙酸溶液喷入质量浓度为8%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喷射速度根据需要制备的壳聚糖微球载体的粒径大小进行选择,调节喷射速度可得到粒径均匀、大小合适的壳聚糖微球,用蒸馏水将微球洗至中性备用。此壳聚糖微球载体的含水量为94%,依次用乙醇、丙酮、四氢呋喃和无水四氢呋喃淋洗,将微球中的水分逐渐替换掉,得到不含水分的壳聚糖微球。
[0080]
1.5将壳聚糖载体和已经连接有配基苯丙氨酸的间隔臂进行连接
[0081][0082]
通过氨解的方法,将壳聚糖微球载体和已经连接有配基苯丙氨酸的间隔臂进行连接,具体操作方法为:
[0083]
先采用凯氏定氮法确定壳聚糖中的氨基的量,然后按照间隔臂:壳聚糖中的氨基量=1:1确定要加入的苯丙氨酸修饰的间隔臂的量;
[0084]
将上述制备的壳聚糖微球载体悬浮在适量的无水四氢呋喃溶液中,加入上述连接有配基苯丙氨酸的间隔臂和催化量的氢氧化钠,在回流条件下充分反应7

8h,进行氨解。反应完成后用透析袋除去没有完全反应的间隔臂

苯丙氨酸,得到类风湿因子吸附材料。
[0085]
实施例2一种类风湿因子吸附剂及其制备
[0086]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n=2的类风湿因子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
[0087]
2.1间隔臂的制备:
[0088][0089]
按照上述反应式制备间隔臂。
[0090]
2.1.1将3,5

二羟基苯甲酸甲酯0.5mol、四氢呋喃适量、1.25mol 3

氨基丙烯加入圆底烧瓶中,加入3,5

二羟基苯甲酸甲酯摩尔量10%的酸催化剂(盐酸),回流条件下反应7

8h,采用tlc检测反应,tlc显示反应结束后,将产物进行减压蒸馏,除去四氢呋喃和未反应完全的3

氨基丙烯及其他杂质,得到上述反应式中的产物a 110g(产率78%)。
[0091]
2.1.2将上述得到的产物a加入到适量的四氢呋喃溶液中,加入3,5

二羟基苯甲酸甲酯(添加量为产物a摩尔量的1.2倍)和氢氧化钠(产物a的摩尔量的10%),使产物i和3,5

二羟基苯甲酸甲酯之间发生氨解反应,采用tlc监测反应,反应完成后,采用打浆的方式进行提纯,得到产物b 123.7g,产率60%。
[0092]
2.1.3将上述得到的产物b按照1.1.1中的方法再次与3

氨基丙烯进行反应,其中,3

氨基丙烯的摩尔量为产物b的2.2倍,反应结束后打浆进行提纯,得到产物c 67.7g,产率40%。
[0093]
2.1.4将上述得到的产物c依次按照2.1.2和2.1.3中的方法进行反应,打浆提纯,得到产物d 40.0g,产率26.6%。产物c理论ms值为1768.97,检测值为1768.64。
[0094]
2.2色氨基酸甲酯盐酸盐的制备
[0095]
在500ml单口圆底烧瓶中,加入50mmol色氨酸、120ml甲醇和250mmol三甲基氯化硅,在70℃回流至溶液澄清,旋蒸并干燥所得固态产物,即得色氨酸甲酯盐酸盐,产率为90%左右。这一反应的反应式如下所示:
[0096][0097]
2.3色氨酸修饰间隔臂的制备
[0098]
利用2.1中所制备得到的间隔臂的外层中的氨基与色氨酸甲酯盐酸盐的酯基进行酰胺化反应,将产物d外层进行色氨酸化修饰,从而将色氨酸共价结合到产物d上,形成带有配基的间隔臂。反应原理如下所示:
[0099][0100]
将色氨酸甲酯盐酸盐溶于水中,加入三乙胺,搅拌20min后加入溶有间隔臂的四氢呋喃溶液,在搅拌下于80℃连续反应48h;反应完成后,用透析袋除去未反应完全的底物,冷冻干燥得到色氨酸修饰的间隔臂;其中,色氨酸甲酯盐酸盐的用量为间隔臂外层氨基摩尔数的2.5倍,三乙胺的用量为间隔臂外层氨基摩尔数的5倍。
[0101]
2.4载体壳聚糖的制备
[0102]
同实施例1中的1.4。
[0103]
2.5将壳聚糖载体和已经连接有配基色氨酸的间隔臂进行连接
[0104][0105]
通过氨解的方法,将壳聚糖载体和已经连接有配基色氨酸的间隔臂进行连接,具体操作方法为同1.5。
[0106]
对比例1以环氧氯丙烷为间隔臂的吸附剂的合成
[0107]
壳聚糖微球的制备:
[0108]
按照“步骤1.4”中的方法制备壳聚糖微球载体。
[0109]
向2g壳聚糖微球载体中加入naoh溶液和环氧氯丙烷,40℃下反应2.5h后用去离子水淋洗至中性。加入4ml苯丙氨酸溶液,50℃水浴中反应15h

18h,反应结束后用去离子水淋洗至淋洗液于258nm和280nm下无吸收。
[0110]
对比例2以1,4

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为间隔臂的吸附剂的合成
[0111]
2g壳聚糖微球载体,加入naoh溶液和1,4

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30℃下反应20h后用去离子水淋洗至中性。加入4ml苯丙氨酸溶液,50℃水浴中反应15h

18h,反应结束后用去离子水淋洗至淋洗液在258nm和280nm处无吸收。
[0112]
测试例吸附材料对于类风湿因子的吸附效果
[0113]
1.1吸附剂的体外静态吸附性能测试
[0114]
吸附剂的吸附性能采用体外静态吸附实验方法测定:量取0.5ml吸附剂,用生理盐水平衡数小时,吸去表面游离的水分,加入1.5ml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血浆,混匀后置于恒温床中37℃振荡吸附3h,采用高速率光散射比浊法检测吸附前后血浆中类风湿因子的浓度,根据下述公式计算吸附率:
[0115][0116]
式中,ap为吸附率(%);[c]
b
和[c]
a
分别为吸附前后类风湿因子的浓度(iu/ml)。测试结果如下表1所示:
[0117]
表1
[0118][0119]
从表1中的结果可以看出,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制备得到的类风湿因子吸附材料的吸附性能好于对比例1和对比例2中的吸附材料。由此可见,采用“树枝”状的间隔臂能够起到增强吸附剂吸附性能的技术效果。实施例2中的吸附材料稍优于实施例1,猜想其中的原因可能在于随着“树枝”状间隔臂的进一步发散,其结构进一步疏松,对于待吸附的生物大分子的空间位阻进一步降低。
[0120]
1.2吸附剂的动态吸附性能测试
[0121]
吸附剂的动态吸附性能用体外循环法测试:量取5ml吸附剂装入吸附柱中,连接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浆库(25ml)和恒流泵,组成循环系统,用恒流泵调节流速,从血浆库中定时取样测试类风湿因子的浓度。测试结果如下表2所示:
[0122]
表2
[0123][0124]
从表2中的结果可以,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制备得到的类风湿因子吸附材料在动
态循环下对于类风湿因子依然有着不错的吸附效果,说明本发明提供的类风湿因子吸附材料有着较大的实用价值。
[0125]
1.3吸附剂的灭菌稳定性测试
[0126]
由于血液净化吸附剂在使用时与人体血液直接接触,应用之前需要灭菌,而最常见的灭菌方式就是加热高压灭菌。因此,灭菌稳定性是衡量吸附剂稳定性一项重要指标。
[0127]
取一定量的制备得到的类风湿因子吸附材料,均分为两份,其中一份采用茚三酮法测定表面所固定的氨基酸的含量。
[0128]
另外一份置于高压灭菌锅内,121℃灭菌30min,然后加入蒸馏水于灭菌的吸附剂中静置3h,然后离心取上清液,采用茚三酮的方式测定上清液中氨基酸的含量,从而计算脱落率。测试结果如下表3所示:
[0129]
表3
[0130]
吸附材料灭菌前(μmol/ml)灭菌后(μmol/ml)脱落率(%)实施例15754.54.3实施例26460.94.8对比例135.532.77.9对比例222.319.711.6
[0131]
从表3中的结果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类风湿因子吸附材料有着较好的稳定性,不易发生脱落,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同时,由于连接配基为苯丙氨酸和色氨酸,其是人体必须氨基酸,即使有少量的配基发生脱落,也不会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
[0132]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不偏离本发明要求保护的精神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本发明的各个技术特征进行替代、修改和组合,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