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湿护肤品及增加护肤品保湿性能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8279302发布日期:2021-12-31 21:18阅读:364来源:国知局
一种保湿护肤品及增加护肤品保湿性能的方法与流程

1.本技术涉及护肤品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保湿护肤品及增加护肤品保湿性能的方法。


背景技术:

2.透明质酸钠是一种葡聚糖醛酸,分布在细胞质、细胞间质中,对其中所含的细胞和细胞器官本身起润滑与滋养作用。
3.保湿作用是透明质酸钠在化妆品中最重要的作用,与其他保湿剂相比,周围环境的相对湿度对其保湿性的影响较小。但是透明质酸钠的保湿持欠缺且保湿持久性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湿护肤品及增加护肤品保湿性能的方法,其旨在改善现有的透明质酸钠保湿持久性不佳的问题。
5.本技术提供一种保湿护肤品,所述保湿护肤品包括按照质量百分比的以下物质:
6.透明质酸钠0.01~1%、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和)三甲基硅烷氧基硅酸酯0.5~5%以及聚(三肽

6)0.01~0.1%。
7.通过发明人的实验发现,在护肤品中同时加入上述配比的三种物质可以显著地增加护肤品的保湿性能,且能够增加保湿的持久性。
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保湿护肤品包括按照质量百分比的以下物质:
9.所述透明质酸钠0.01~0.1%、所述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和)三甲基硅烷氧基硅酸酯0.5~3%以及所述聚(三肽

6)0.05~1%。
1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保湿护肤品还包括按照质量百分比的以下物质:
11.增稠剂0.1~0.3%、ph中和剂0.1~0.4%、乳化剂1~4%以及润肤剂1~4%。
1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增稠剂包括c10

18脂酸甘油三酯类、山嵛醇、丙烯酸(酯)类/c10

30烷醇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丙烯酰二甲基牛磺酸铵/vp共聚物以及卡波姆中的至少一种。
1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ph中和剂包括三乙醇胺、氢氧化钾以及氨甲基丙醇中的至少一种。
1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乳化剂包括甘油硬脂酸酯、peg

100硬脂酸酯、聚甘油

3甲基葡糖二硬脂酸酯以及硬脂酰乳酰乳酸钠中的至少一种。
1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润肤剂包括棕榈酸乙基己酯、辛酸/癸酸甘油三酯、异壬酸异壬酯、矿油以及矿脂中的至少一种。
1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保湿护肤品还包括0.1~1%的辅料所述辅料,所述辅料包括香精、防腐剂、螯合剂和缓冲剂。
1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保湿护肤品还包括按照质量百分比的以下物质:
18.卡波姆0.1~0.2%、氨甲基丙醇0.1~0.2%、三乙醇胺0.1~0.2%、单硬脂酸甘油
酯1~2%、16/18醇1~2%、矿物油5~10%以及凡士林1~3%。
19.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增加护肤品保湿性能的方法,包括:
20.将透明质酸钠与水溶性原料混匀得到第一原料;
21.将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和)三甲基硅烷氧基硅酸酯与油性原料混匀得到第二原料;
22.将所述第一原料、所述第二原料以及所述聚(三肽

6)以及其余原料在0

45℃下混匀。
23.通过上述方法,可以增加护肤品保湿性能,有利于提高护肤品的保湿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25.下面对本技术实施例的保湿护肤品及增加护肤品保湿性能的方法进行具体说明。
26.一种保湿护肤品,保湿护肤品包括按照质量百分比的以下物质:
27.透明质酸钠0.01~1%、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和)三甲基硅烷氧基硅酸酯0.5~5%以及聚(三肽

6)0.01~0.1%。
28.透明质酸钠占保湿护肤品总质量的0.01~1%,例如可以为0.01%、0.02%、0.05%、0.12%、0.18%、0.21%、0.28%、0.32%、0.36%、0.48%、0.59%、0.65%、0.74%、0.76%、0.85%、0.9%、1%等等。
29.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和)三甲基硅烷氧基硅酸酯占保湿护肤品总质量的0.5~5%,例如可以为0.5%、0.6%、0.8%、1%、1.6%、2.0%、2.6%、3%、3.4%、3.9%、4%、4.2%、4.6%、4.9%、5%等等。
30.聚(三肽

6),poly(tripeptide

6)占保湿护肤品总质量的0.01~0.1%,例如可以为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1%等等。
31.通过发明人的实验发现,在护肤品中同时加入上述配比的三种物质可以显著地增加护肤品的保湿性能,且能够增加保湿的持久性。
32.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护肤品除了上述三种物质之外还包括其余物质,例如有效成分、基质以及辅料等等,本技术不对有效成分、基质以及辅料的种类和比例进行限定,只需要满足能同时与透明质酸钠、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和)三甲基硅烷氧基硅酸酯以及聚(三肽

6)混合,以及不与前述三种物质反应即可。
33.以下就本技术的护肤品的基质等做出示例性描述。
34.作为示例性地,保湿护肤品还包括按照质量百分比的以下物质:
35.增稠剂0.1~0.3%、ph中和剂0.1~0.4%、乳化剂1~4%以及润肤剂1~4%。
36.增稠剂占保湿护肤品总质量的0.1~0.3%,例如可以为0.1%、0.11%、0.12%、0.13%、0.16%、0.18%、0.22%、0.26%、0.28%、0.3%等等。
37.例如,增稠剂包括c10

18脂酸甘油三酯类、山嵛醇、丙烯酸(酯)类/c10

30烷醇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丙烯酰二甲基牛磺酸铵/vp共聚物以及卡波姆中的至少一种。
38.作为示例性地,ph中和剂占保湿护肤品总质量的0.1~0.4%,例如可以为0.1%、0.11%、0.13%、0.15%、0.18%、0.2%、0.23%、0.24%、0.25%、0.28%、0.3%、0.35%、0.4%等等。例如ph中和剂可以选自三乙醇胺、氢氧化钾以及氨甲基丙醇中的至少一种。
39.作为示例性地,乳化剂占保湿护肤品总质量的1~4%,例如可以为1%、1.1%、1.2%、1.3%、1.6%、1.8%、2%、2.1%、2.6%、3%、3.1%、3.2%、3.5%、4%等等。例如,乳化剂包括甘油硬脂酸酯、peg

100硬脂酸酯、聚甘油

3甲基葡糖二硬脂酸酯以及硬脂酰乳酰乳酸钠中的至少一种。
40.作为示例性地,润肤剂占保湿护肤品总质量的1~4%,例如可以为1%、1.2%、1.4%、1.6%、1.8%、2%、2.3%、2.5%、2.7%、2.8%、3%、3.4%、3.8%、4%等等。
41.润肤剂包括棕榈酸乙基己酯、辛酸/癸酸甘油三酯、异壬酸异壬酯以及矿脂中的至少一种。
42.在一些实施例中,保湿护肤品还包括0.1~1%的辅料所述辅料,所述辅料包括香精、防腐剂、螯合剂和缓冲剂。
43.例如辅料的含量可以为0.1%、0.2%、0.3%、0.4%、0.5%、0.6%、0.7%、0.8%、0.9%、1%等等。防腐剂例如可以选择羟苯甲酯、羟苯丙酯、苯氧乙醇等等。
44.在本技术的另一示例中,保湿护肤品包括按照质量百分比的以下物质:透明质酸钠0.01~1%、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和)三甲基硅烷氧基硅酸酯0.5~5%、聚(三肽

6)0.01~0.1%、卡波姆0.1~0.2%、氨甲基丙醇0.1~0.2%、三乙醇胺0.1~0.2%、单硬脂酸甘油酯1~2%、16/18醇1~2%、矿物油5~10%以及凡士林1~3%。
45.作为示例性地,卡波姆的质量百分比可以为0.1%、0.11%、0.12%、0.15%、0.16%、0.19%、0.2%等等。
46.氨甲基丙醇的质量百分比可以为0.1%、0.11%、0.12%、0.14%、0.16%、0.17%、0.18%、0.19%、0.2%等等。
47.三乙醇胺的质量百分比可以为0.1%、0.11%、0.12%、0.13%、0.14%、0.15%、0.16%、0.17%、0.18%、0.19%、0.2%等等。
48.单硬脂酸甘油酯的质量百分比可以为1%、1.1%、1.2%、1.3%、1.4%、1.5%、1.6%、1.7%、1.8%、1.9%、2%等等。
49.16/18醇的质量百分比可以为1%、1.1%、1.2%、1.3%、1.4%、1.5%、1.6%、1.7%、1.8%、1.9%、2%等等。
50.矿物油的质量百分比可以为5%、5.6%、6%、6.5%、7%、7.5%、8%、8.4%、9%、9.5%、10%等等。
51.凡士林的质量百分比可以为1%、1.6%、2%、2.2%、2.6%、2.9%、3%等等。
52.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辅料可以根据需求进行配置,本技术不对其进行限制。
53.此外,护肤品的存在形式例如可以为膏体、乳液、精油、化妆水等等,本技术不对其进行限制。
54.相应地,保湿护肤品中还可以包括其他有效成分,根据护肤品的功能进行选择,本技术不对其进行限定。
55.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增加护肤品保湿性能的方法,包括:
56.将透明质酸钠与水溶性原料混匀得到第一原料;
57.例如,将透明质酸钠与水溶性原料混匀,水溶性原料例如可以为水、卡波姆等等。
58.将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和)三甲基硅烷氧基硅酸酯与油性物料混匀得到第二原料;
59.将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和)三甲基硅烷氧基硅酸酯与油性物料混匀,油性物料例如可以为矿油、矿脂、乳化剂等等。
60.将第一原料、前述第二原料、前述聚(三肽

6)以及其余原料在0

45℃下混匀。
61.在0

45℃下充分混合第一原料、前述第二原料、前述聚(三肽

6)以及其余原料。
62.例如,混合的温度可以为20℃、25℃、30℃、35℃、40℃、45℃等等。
63.相应地,混合第一原料、前述第二原料、前述聚(三肽

6)以及其余原料,可以分步混合,也可以一步骤全部混合。
64.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水溶性原料、油性原料可以根据护肤品中需要添加的成分进行选择,本技术的实施例不对其进行限定。
65.通过上述方法,可以增加护肤品保湿性能,有利于提高护肤品的保湿效果。
66.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67.实施例1

6、对比例1

12
68.实施例1

6、对比例1

12分别提供一种保湿护肤品,保湿护肤品主要包括基质、水和保湿成分。
69.实施例1

实施例6、对比例1

12的基质的配料均相同,选用的成分如表1所示,各个成分在保湿护肤品中的比例如表2所示,余量为水和保湿成分。
70.表1
[0071][0072][0073]
表2
[0074][0075]
实施例1

实施例6、对比例1

12的保湿成分的配比如表3所示;表3中: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和)三甲基硅烷氧基硅酸酯购买于迈图公司的型号为“ss4230”的产品,聚(三肽

6)购买于维琪公司的型号为“运水蛋白肽”的产品;使用的透明质酸钠为大分子透明质酸钠,分子量在120

130wda范围内。表3中的百分比为质量百分比。
[0076]
表3
[0077]
170、emercol my、nipasol m为b相原料;pc 2000为c相原料;neolone ph 100和聚(三肽

6)为d相原料。
[0082]
如表3所示,对于没有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和)三甲基硅烷氧基硅酸酯或者聚(三肽

6)的对比例而言,b相或者d相原料不加入。
[0083]
实施例1

实施例6、对比例1

10的保湿护肤品的制备方法如下:
[0084]
将a相的原料混合,然后加热至80℃,保温待用;
[0085]
将b相的原料混合,然后加热至80℃;将混合后的a相加入b相,均质,然后降温至70℃加入c相原料混合均匀,降温至45℃后加入d相原料,搅拌均匀,出料。
[0086]
实验例
[0087]
对实施例1

实施例6、对比例1

12的保湿护肤品进行保湿功效测试验证,通过检测手臂内侧皮肤含水量对16组保湿乳液产品保湿功能进行评价;
[0088]
采用皮肤含水量测试仪分别在使用前、使用1小时、使用3小时、使用8小时、使用24小时后检测使用每个保湿护肤品后手臂内侧皮肤的含水量,并进行空白对照,测试结果如表4所示。
[0089]
表4
[0090]
[0091][0092]
从表4的数据可以看出:对比例1

对比例10的保湿性均比空白有所提高,但提高不明显,且下降较快;从对比例1

10可以看出,使用后24h的皮肤含水量与使用前皮肤的含水量相差较小;对比例6、对比例9以及对比例10在使用后1h明显提高了皮肤的含水量,但是24h后皮肤含水量与使用前皮肤的含水量相差较小;对比例11和对比例12对保湿性能有所增加,但是24h之后皮肤含水较少。
[0093]
而实施例1

实施例6的保湿性的显著增加,且24h持久保湿。单独的(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三甲基硅烷氧基硅酸酯)或聚(三肽

6)对透明质酸钠保湿性增加不明显,且持久性较低;而这三种原料复配后可显著增加透明质酸钠的保湿性能;可以看出实施例5和实施例6的保湿的持久性优于实施例1

实施例4;使用24h后,皮肤的含水量较高,说明实施例1

实施例6的水产品的保湿性能较佳。
[0094]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