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电刺激治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13996发布日期:2021-12-28 21:34阅读:89来源:国知局
医学电刺激治疗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医学电刺激治疗装置。


背景技术:

2.女性的盆底肌具有维持盆腔脏器正常解剖位置的作用,其参与排尿、排便的进行,同时维持正常肌肉紧张度,对女性的身心健康有重要的作用。女性妊娠与分娩会对盆底肌造成损伤,对肌肉产生巨大的牵拉和剪切力,神经传导延迟,降低了肌肉的收缩强度,引起肌张力下降,导致盆底组织松弛。随着女性年龄的增长,可能会导致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严重影响女性的心理和生活。
3.盆底肌电刺激是利用阴道或肛门内置电极及外部电极,对盆底组织进行电刺激,以增强盆底肌肉能力的方法。盆底肌电刺激主要分为植入式、侵入式和非侵入式三种,其中,植入式电极将电极贴片植入皮肤下方,侵入式电极通常将棒状电极置入阴部或肛门内,非侵入式电极则将电极置于皮肤表面或贴身衣物内侧。
4.市面上主要的盆底电刺激装置多采用侵入式双电极针刺激。侵入式电极会使患者产生局部不适,并且侵入式电极周围组织的电流强度较高,对组织产生小幅度损伤。
5.因此,近年来出现了非侵入式的盆底肌肉电刺激装置,常规的非侵入式电刺激装置由两个外置的电极组成,其电流强度相对侵入式电极较弱且不稳定。
6.专利号为“cn209827981”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盆底障碍性疾病电刺激治疗装置,该专利中所描述的盆底电刺激装置为上述所提到的侵入式电刺激装置,使用时需将针灸长针刺入患者尾骨两侧的肌肉组织中,这样会给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带来不适的体验。
7.又有一专利号为“cn102300602”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刺激盆底肌的方法与装置,该专利中提到的非侵入式电极,其刺激稳定性差,电极与皮肤接触后无法达到良好的刺激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学电刺激治疗装置,其目的之一在于解决现有的非侵入式电刺激装置因为电极的限制导致电流强度较弱且不稳定的问题,其目的之二在于解决现有的侵入式电刺激装置需要将电极置于患者体内而给患者带来不适的体验的问题。
9.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医学电刺激治疗装置,其包括:
10.电刺激电路,其用于提供刺激电流;
11.三个电极,所述电极用于与各自对应的预定部位相贴靠;任意两个所述电极用于与所述电刺激电路形成一回路,所述回路用于供所述刺激电流流通;
12.所述医学电刺激治疗装置用于驱使三个所述回路之一者运行。
13.可选的,三个所述回路轮循运行。
14.可选的,所述回路的运行时长为预设的工作时长;其中一个所述回路运行结束后间隔预设的休息时长再次运行;或者,其中一个所述回路运行结束后间隔预设的休息时长,
另一个所述回路开始运行。
15.可选的,所述医学电刺激治疗装置的至少一部分表面被配置成治疗坐垫,所述治疗坐垫用于供预定对象卧坐;三个所述电极设置于所述治疗坐垫上。
16.可选的,所述电极呈片状,三个所述电极分别是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第三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平行且共面排布,所述第三电极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的连线的中心垂线上,且所述第三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极成角度地布置。
17.可选的,所述医学电刺激治疗装置包括主控电路,所述主控电路与所述电刺激电路连接,所述主控电路用于向所述电刺激电路发送周期性脉冲信号,使得所述电刺激电路转化所述周期性脉冲信号为周期性所述刺激电流。
18.可选的,所述医学电刺激治疗装置包括多路开关,所述多路开关与所述主控电路连接,并在所述主控电路的控制下驱使所述回路运行或停止。
19.可选的,所述主控电路用于在获取一控制指令后向所述电刺激电路发送一电流检查指令,驱使所述电刺激电路检测自身的运行状态。
20.可选的,所述主控电路外接一控制面板或无线智能终端设备。
21.可选的,所述主控电路外接一显示器,所述电刺激电路用于向所述主控电路反馈所述刺激电流,所述显示器用于显示所述刺激电流的变化状态。
22.综上所述,在本发明提供的医学电刺激治疗装置中,医学电刺激治疗装置包括:电刺激电路,其用于提供刺激电流;三个电极,所述电极用于与各自对应的预定部位相贴靠;任意两个所述电极用于与所述电刺激电路形成一回路,所述回路用于供所述刺激电流流通;所述医学电刺激治疗装置用于驱使三个所述回路之一者运行。如上配置,通过设置三个电极,任意两个电极形成的回路供刺激电流流通,不同的回路可以形成强度更大并且互补的刺激电流,使得刺激电流的强度更大,且稳定流通,有利于患者处于一个稳定的治疗过程,并提升治疗效果;此外,电极贴靠在预定部位,不必置入患者的体内,可避免给患者带来不适的体验,相较于现有的侵入式电刺激装置,操作过程也更简单。
附图说明
23.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提供的附图用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而不对本发明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定。其中:
24.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医学电刺激治疗装置的示意图;
25.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医学电刺激治疗装置的治疗坐垫的示意图;
26.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医学电刺激治疗装置具体控制的示意图;
27.图4~图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刺激电流的示意图。
28.附图中:
29.10

电刺激电路;20

电极;21

第一电极;22

第二电极;23

第三电极;30

治疗坐垫;40

主控电路;50

多路开关;60

控制面板;70

无线智能终端;80

显示器。
具体实施方式
30.为使本发明的目的、优点和特征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未按比例绘制,仅用以方
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此外,附图所展示的结构往往是实际结构的一部分。特别的,各附图需要展示的侧重点不同,有时会采用不同的比例。
31.如在本发明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该”包括复数对象,术语“或”通常是以包括“和/或”的含义而进行使用的,术语“若干”通常是以包括“至少一个”的含义而进行使用的,术语“至少两个”通常是以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含义而进行使用的,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至少两个该特征,“一端”与“另一端”以及“近端”与“远端”通常是指相对应的两部分,其不仅包括端点,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此外,如在本发明中所使用的,一元件设置于另一元件,通常仅表示两元件之间存在连接、耦合、配合或传动关系,且两元件之间可以是直接的或通过中间元件间接的连接、耦合、配合或传动,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两元件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即一元件可以在另一元件的内部、外部、上方、下方或一侧等任意方位,除非内容另外明确指出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32.本发明提供一种医学电刺激治疗装置,其目的之一在于解决现有的非侵入式电刺激装置因为电极的限制导致电流强度较弱且不稳定的问题,其目的之二在于解决现有的侵入式电刺激装置需要将电极置于患者体内而给患者带来不适的体验的问题。
33.以下请参考附图对本实施例的医学电刺激治疗装置进行描述。
34.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医学电刺激治疗装置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医学电刺激治疗装置,其包括:电刺激电路10,其用于提供刺激电流;三个电极20,所述电极20用于与各自对应的预定部位相贴靠(具体贴靠于患者的皮肤上,根据实际需要治疗的部位,每个电极20贴靠于对应的皮肤位置);任意两个所述电极20用于与所述电刺激电路10形成一回路,可理解的,三个电极20总共可以和刺激电路形成三个回路,所述回路用于供所述刺激电流流通,电极20与患者贴靠,如此实现对患者的电刺激治疗;所述医学电刺激治疗装置用于驱使三个所述回路之一者运行,即三个回路不可同时运行,医生可以选择其中任意一个回路运行,在这个回路运行的时候,另外两个回路处于停止的状态,需说明的是,回路运行,即刺激电流在此回路中顺利流通(相当回路处于通路状态),回路停止,即使得刺激电流在此回路中无法流通(相当于回路处于开路状态)。如上的医学电刺激治疗装置,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常规的非侵入式电刺激装置由两个外置的电极20组成而言,常规的非侵入式电刺激装置电流强度较弱且不稳定,而本技术的可理解为引入第三个电极20形成不同的刺激回路可以形成强度更大并且互补的电流刺激,有利于患者处于一个稳定的治疗过程,并提升治疗效果。此外,相较于现有的侵入式电刺激装置需要将电极20置于患者体内(比如将针灸长针插入患者的肌肉组织中),本技术的电极20是贴靠在预定部位(即患者的皮肤),不必置入患者的体内,可避免给患者带来不适的体验,操作过程也更简单。
35.本实施例中,并不限制三个回路的运行次序。将第三个回路依次记作第一回路,第二回路和第三回路,可以是第一回路运行一段时间后,运行第二回路,在第二回路运行一段时间后再运行第三回路,即三个回路轮循运行;可以是一直运行其中一个回路,比如一直运
行第一回路;可以是第一回路运行一段时间后,后续一直运行第二回路。需说明的是,一般地,每个回路在运行一段时间(预设时长)后,间隔预设的休息时长再运行下一个回路,或者继续运行原先选择的回路。即可理解为,刺激电流在一个回路中流通预设时长后,间隔休息时长,选择继续在原先的回路中流通,或是选择另外一个回路流通。预设时长和休息时长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选择配置,这里再详细说明。
36.可选的,所述医学电刺激治疗装置的至少一部分表面被配置成治疗坐垫30,所述治疗坐垫30用于供预定对象(患者)卧坐;三个所述电极20设置于所述治疗坐垫30上。
37.进一步,所述电极20呈片状,三个所述电极20分别是第一电极21、第二电极22和第三电极23,所述第一电极21和所述第二电极22平行且共面排布,所述第三电极23位于所述第一电极21和所述第二电极22的连线的中心垂线上,且所述第三电极23与所述第一电极21成角度地布置,即第三电极23与第一电极21和第二电极22所共的平面成角度地布置,如此,可以使得三个电极20大致上呈现“l”型,便于患者卧坐在治疗坐垫30上后,患者的臀部皮肤与第一电极21和第二电极22贴靠,患者的尾椎骨皮肤与第三电极23贴靠,而后通过选择的回路并通入刺激电流,对患者的臀部肌肉组织和尾椎骨肌肉组织进行电刺激治疗。需说明的是,这里的“l”的角度可以调节,比如可以是90
°
,120
°
等,便于适配不同的患者的体形,使得患者具有良好的体验,也体现了治疗坐垫30的灵活性。
38.如图4~图6所示,图4~图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刺激电流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刺激电流选择的是周期性刺激电流,具体地,所述医学电刺激治疗装置包括主控电路40,所述主控电路40与所述电刺激电路10连接,所述主控电路40用于向所述电刺激电路10发送周期性脉冲信号,使得所述电刺激电路10转化所述周期性脉冲信号为周期性所述刺激电流。本实施例对于刺激电流的周期不做限制,比如可以是10s,对于刺激电流的脉冲宽度同样不作限制,比如可以是3μm。
39.请继续参阅图4~图6,以图中所示范的具体方式对本发明的具体治疗过程进行说明。每个治疗周期包含3

5次治疗,每次治疗15~20分钟;每次治疗由工作阶段与休息阶段交替进行,工作阶段持续约5分钟,休息阶段持续约2分钟;工作阶段装置对患者进行连续周期性脉冲,工作时间段又分电脉冲刺激放电时间和放电间隔。工作阶段与休息阶段的时长、脉冲间隔与脉冲宽度可根据实际情况而调整,不同的模式适用于不同症状,不同阶段的患者。具体而言,医生先选择三个回路的具体运行模式,可以选择三个回路轮循运行,或者一直运行其中一个回路,或者是一个回路运行结束后一直运行另一个回路。参阅图2,刺激电流的周期是10s,在同一个回路中放电10s,间隔5s后再放电10s,按照此种方式刺激电流在这个回路中流通5分钟,如此认为是一个治疗周期(即图6中标识的工作时长)。而后患者休息2分钟,进行下一个治疗周期,下一个治疗周期的回路选择可以是原先的回路,也可以是另外的回路。
40.需说明的是。为了保证医学电刺激治疗装置的正常工作,对于三个回路的运行方式,医生在预先设定好之后不可随意更改,但是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随时调整刺激电流的电流强度。
41.对于回路的具体选择方式,本实施例的医学电刺激治疗装置配置有多路开关50,所述多路开关50与所述主控电路40连接,并在所述主控电路40的控制下驱使所述回路运行或停止。即多路开关50设置在回路中,通过主控电路40控制开关的闭合或者断开,使得回路
为通路或者开路,如此,可选择其中一个回路运行。
42.进一步,所述主控电路40用于在获取一控制指令后向所述电刺激电路10发送一电流检查指令,驱使所述电刺激电路10检测自身的运行状态。在对患者进行电刺激治疗之前,医生还需检查医学电刺激治疗装置是否运行正常,避免在患者治疗过程中,由于装置的异常给患者带来副作用。这里,电刺激电路10检测自身的运行状态,包括但不限于检测电刺激电路10是否存在过流或者短路的现象。
43.可选的,所述主控电路40外接一显示器80,所述电刺激电路10用于向所述主控电路40反馈所述刺激电流,所述显示器80用于显示所述刺激电流的变化状态。如此,便于医生实时查看刺激电流的运行状态以及电流强度,方便医生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刺激电流的强度大小,以及持续时间。
44.可选的,所述主控电路40外接一控制面板60或无线智能终端70设备。具体地,通过控制面板60或者无线智能终端70来向主控电路40发送上述的控制指令。此外,本实施例还设有无线模块,来实现无线智能终端70和医学电刺激治疗装置的信息交互。所述无线智能终端70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等控制终端,电脑等信息终端。所述电刺激装置可以通过所述无线模块接收手机等控制终端的远程控制;电脑等信息终端可以通过所述无线模块接收主控电路40反馈得到的刺激电流,并上传至服务器。如此,医生可以通过无线智能终端70获得所述医学电刺激治疗装置的状态并进行远程控制。
45.比如,参阅图3,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医学电刺激治疗装置具体控制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主控电路40内置与电脑主机中,显示器80与电脑主机连接,电脑主机外接触控按键和上述的无线模块,电脑主机可以通过无线模块与移动终端连接(比如智能手机、平板等),电脑主机与多路开关50连接,医生可以通过移动终端来控制医学电刺激治疗装置的状态;通过触控按键,也可以直接改变状态的运行,比如通过触控按键选择回路,发送控制指令,调整刺激电流的电流大小等;通过电脑主机,或者移动终端控制电脑主机,来改变多路开关50的状态。其他可预见的功能这里不再展开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配置。
46.进一步,本实施的医学电刺激治疗装置在硬件层面上还留有接口,用于外接相关仪器设备,医生可以根据实际调整相关参数(比如刺激电流的电流强度),并保存在仪器中。
47.综上所述,在本发明提供的医学电刺激治疗装置中,医学电刺激治疗装置包括:电刺激电路,其用于提供刺激电流;三个电极,所述电极用于与各自对应的预定部位相贴靠;任意两个所述电极用于与所述电刺激电路形成一回路,所述回路用于供所述刺激电流流通;所述医学电刺激治疗装置用于驱使三个所述回路之一者运行。如上配置,通过设置三个电极,任意两个电极形成的回路供刺激电流流通,不同的回路可以形成强度更大并且互补的刺激电流,使得刺激电流的强度更大,且稳定流通,有利于患者处于一个稳定的治疗过程,并提升治疗效果;此外,电极贴靠在预定部位,不必置入患者的体内,可避免给患者带来不适的体验,相较于现有的侵入式电刺激装置,操作过程也更简单。
48.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发明范围的任何限定,本发明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