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头颈淋巴引流调控仪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8733483发布日期:2022-01-29 16:49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头颈淋巴引流调控仪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临床神经病学(神经外科与神经内科)领域,具体为一种头颈淋巴引流调控仪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2.2015年kipinis与alitalo团队差不多在同一时期证实哺乳动物硬脑膜内存在淋巴管,即硬脑膜淋巴管(meningeal lymphatic vessels, mlvs),颅内具有淋巴管结构的确认,彻底改变了以往人类认为大脑是免疫豁免器官的概念,是对既往医学教科书的颠覆,因此引起科学界广泛重视,现已证实,硬脑膜淋巴系统与脑实质内的类淋巴系统相通,可以统称为颅内淋巴系统,该颅内淋巴系统引流在多种脑病和神经生理调节中均发挥关键作用,人体产生的β-app、tau等代谢性毒性大分子蛋白的清除或沉积,影响动物认知功能、影响tbi等疾病转归,小鼠的在体研究证实,提高类淋巴系统引流效率,加速排出头部代谢性毒性大分子蛋白,改善记忆和神经功能,采用mri扫描颈部淋巴结影像,t2抑脂像可以清晰显示颈部及耳后部淋巴结,最浅处淋巴结距离皮肤仅不到1cm,通过物理方式按摩、刺激或吸引颈部和耳后部,应该可以干预淋巴结引流。
3.德国医生对61例已经接受颅内压监测的脑损伤(含出血性卒中、蛛网膜下腔出血、缺血性卒中、tbi和脑肿瘤)患者实施了包括头、颈、胸和腹部四个部位从远到近、朝向淋巴引流方向的人工按摩,每例患者实施平均2次的手法按摩,结果发现可以有效降低颅内压,这也是迄今为止唯一在患者身上实施且获得阳性的通过手法按摩加强淋巴引流改变颅内压的论著。
4.但是,该手法按摩方法没有专门指向脑部淋巴引流,本发明是在确认颅内存在淋巴系统引流后,首次针对这个引流通路设计的头颈淋巴引流调控仪;其次,该论著提出的手法按摩存在意识障碍患者难以自我实施按摩、按摩手法轻重程度不一可能导致疗效不同、手法按摩容易疲劳难以持久以及手法按摩难以计量等局限。


技术实现要素:

5.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专门用于头颈淋巴的引流调控仪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现有的手法按摩方法没有专门指向脑部淋巴引流,存在意识障碍患者难以自我实施按摩、按摩手法轻重程度不一可能导致疗效不同、手法按摩容易疲劳难以持久以及手法按摩难以计量等局限的技术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头颈淋巴引流调控仪,包括引流泵与引流头套,所述引流泵包括充气/吸引模块、显示模块、控制模块、按键模块与气源接口;所述引流头套包括头梁,锁紧旋钮、按压耳罩、充气绑带、气管与连接条,所述连接条设于按压耳罩的顶部且插入头梁内可进行拉伸或收缩,当按压耳罩调整至合适位置后,使用锁紧旋钮进行锁紧,所述充气绑带连接于两个按压耳罩底部之间,充气绑带内部形成气囊,所述气管为充气绑带的气体传输通路,充气绑带开始充气后,充气绑带开始膨胀,对下颌部
位进行挤压,同时带动按压耳罩向头部中心挤压,使用气囊结构代替人手进行按摩的方法,通过对耳前、耳后和下颌部位的淋巴组织进行按压,加速淋巴系统对脑部代谢产物的引流速度,达到降低颅内压力与将脑部组织代谢产生的毒性大分子蛋白排出颅外的目的。
7.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充气/吸引模块包括伺服气泵,电磁阀,气路接头,所述伺服气泵提供气源,在气路上安装电磁阀控制气路的通断,所述气路接头用于与引流泵的气源接口连接,所述气源接口与气管的接头进行连接,使伺服气泵中气源和充气绑带气囊连接后成为密闭环境,控制气路的通断和排气,完成对充气绑带气囊的充气。
8.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按键模块包括五个按键:向上按键、向下按键、确认按键、返回按键与电源控制按键,引流泵通过以上五个按键完成选择和操作。
9.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显示模块显示内容包括年月日、时间、设备电量、引流时间、充气时间、保压时间、排气时间与充气压力,以上参数中年月日、时间、设备电量为系统设置,其它参数可根据使用进行调整。
10.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模块包括压力识别、电源开关、电磁阀开关与屏幕按键,控制模块通过显示模块和按键模块与使用者进行交互,控制模块通过控制电磁阀的开关,完成对充气绑带气囊的充气和放气,并且通过控制电磁阀的开关时间,控制充气绑带气囊的充气和放气时间,在电磁阀处还设置压力芯片,通过压力芯片实时感应管路中压力变化,并向控制模块进行反馈,以此控制充气绑带气囊压力。
11.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头梁的材质为铝合金加填充海绵,连接条的材质为金属,所述按压耳罩与耳部周围淋巴接触部分使用硅胶填充物,所述充气绑带使用双层不透气的密封布,密封布使用pu涂层、尼龙涂层或其它可以达到密封效果的材料,通过高周波熔接处理密封形成的气囊。
12.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按压耳罩的底部设置有连接口,所述充气绑带两端末设置有魔术贴,充气绑带两端穿过按压耳罩底部的连接口并反向粘贴连接。
13.本发明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头颈淋巴引流调控仪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引流头套张开,戴在病人头部,耳朵穿出按压耳罩,旋紧锁紧旋钮将耳罩固定;步骤二:将充气绑带两侧分别穿过按压耳罩下方连接口,充气绑带紧贴下颌,反向粘贴魔术贴固定;步骤三:气路接头与气源接口进行连接;步骤四:气动引流泵,设定参数;步骤五:启动设备,开始引流。
14.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四中,设定参数的范围如下:引流时间:0~120min;充气时间:0~10sec;保压时间:0~5sec;排气时间:0~3sec;充气压力:0~60mmhg。
15.综上所述,本发明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一种头颈淋巴引流调控仪及其使用方法,使用气囊结构代替人手进行按摩的方法,通过对耳前、耳后和下颌部位的淋巴组织进行按压,加速淋巴系统对脑部代谢产物的引流速度,达到降低颅内压力与将脑部组织代谢产生的毒性大分子蛋白排出颅外的
目的,使用设备完成按摩,意识障碍患者可以自我实施按摩,减少医护人员投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医生在不进行开颅或颅骨钻孔插管的情况下,使用该物理方法按摩患者头部淋巴,可加速颅内有害物质的排出,降低病人颅内压,减少或避免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机会,减少开颅手术患者的颅内有害代谢物的积存、减少或避免术后感染风险,加速排出头部代谢性毒性大分子蛋白,还可以达到改善记忆、睡眠和神经认知功能。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发明引流泵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充气/吸引模块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引流头套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控制模块的示意图。
17.图中:1、引流泵;11、显示模块;12、气源接口;13、向上按键;14、向下按键;15、确认按键;16、返回按键;17、电源控制按键;2、充气/吸引模块;21、伺服气泵;22、电磁阀;23、气路接头;3、引流头套;31、头梁;32、锁紧旋钮;33、按压耳罩;34、充气绑带;35、气管;36、连接条。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19.下面根据本发明的整体结构,对其实施例进行说明。
20.实施例1一种头颈淋巴引流调控仪,如图1-4所示,包括引流泵1与引流头套3,引流泵1可进行充放电,连接或不连接电源工作,引流泵1包括充气/吸引模块2、显示模块11、控制模块、按键模块与气源接口12;引流头套3包括头梁31,锁紧旋钮32、按压耳罩33、充气绑带34、气管35与连接条36,头梁31的材质为铝合金加填充海绵,连接条36的材质为金属,按压耳罩33与耳部周围淋巴接触部分使用硅胶填充物,连接条36设于按压耳罩33的顶部且插入头梁31内可进行拉伸或收缩,当按压耳罩33调整至合适位置后,使用锁紧旋钮32进行锁紧,充气绑带34连接于两个按压耳罩33底部之间,按压耳罩33的底部设置有连接口,充气绑带34两端末设置有魔术贴,充气绑带34两端穿过按压耳罩33底部的连接口并反向粘贴连接,充气绑带34使用双层不透气的密封布,密封布使用pu涂层、尼龙涂层或其它可以达到密封效果的材料,通过高周波熔接处理密封形成的气囊,气管35为充气绑带34的气体传输通路,充气绑带34开始充气后,充气绑带34开始膨胀,对下颌部位进行挤压,同时带动按压耳罩33向头部中心挤压。
21.请参阅图2,充气/吸引模块2包括伺服气泵21,电磁阀22,气路接头23,伺服气泵21提供气源,在气路上安装电磁阀22控制气路的通断,气路接头23用于与引流泵1的气源接口12连接,气源接口12与气管35的接头进行连接,使伺服气泵21中气源和充气绑带34气囊连接后成为密闭环境。
22.请参阅图1,按键模块包括五个按键:向上按键13、向下按键14、确认按键15、返回
按键16与电源控制按键17,引流泵1通过以上五个按键完成选择和操作。
23.请参阅图1,显示模块11显示内容包括年月日、时间、设备电量、引流时间、充气时间、保压时间、排气时间与充气压力,以上参数中年月日、时间、设备电量为系统设置,其它参数可根据使用进行调整。
24.请参阅图4,电源强电连通开关,经设备转换为弱电给设备供电,控制模块包括压力识别、电源开关、电磁阀开关与屏幕按键,控制模块通过显示模块11和按键模块与使用者进行交互,控制模块通过控制电磁阀22的开关,完成对充气绑带34气囊的充气和放气,并且通过控制电磁阀22的开关时间,控制充气绑带34气囊的充气和放气时间,在电磁阀22处还设置压力芯片,通过压力芯片实时感应管路中压力变化,并向控制模块进行反馈,以此控制充气绑带34气囊压力。
25.头颈淋巴引流调控仪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引流头套3张开,戴在病人头部,耳朵穿出按压耳罩33,旋紧锁紧旋钮32将耳罩固定;步骤二:将充气绑带34两侧分别穿过按压耳罩33下方连接口,充气绑带34紧贴下颌,反向粘贴魔术贴固定;步骤三:气路接头23与气源接口12进行连接;步骤四:气动引流泵1,设定参数,设定参数的范围如下:引流时间:0~120min;充气时间:0~10sec;保压时间:0~5sec;排气时间:0~3sec;充气压力:0~60mmhg;步骤五:启动设备,开始引流。
26.使用气囊结构代替人手进行按摩的方法,通过对耳前、耳后和下颌部位的淋巴组织进行按压,加速淋巴系统对脑部代谢产物的引流速度,达到降低颅内压力与将脑部组织代谢产生的毒性大分子蛋白排出颅外的目的,医生在不进行开颅或颅骨钻孔插管的情况下,使用该物理方法按摩患者头部淋巴,可加速颅内有害物质的排出,降低病人颅内压,减少或避免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机会,减少开颅手术患者的颅内有害代谢物的积存、减少或避免术后感染风险,加速排出头部代谢性毒性大分子蛋白,还可以达到改善记忆、睡眠和神经认知功能。
27.实施例2改变气囊的形状、气囊数量和尺寸,完成头部淋巴按摩。
28.实施例3改变气泵的结构,使用更多或更少的气管。
29.实施例4基于同样该头颈淋巴引流调控仪的结构,将气囊改为引流杯,使用气泵抽气功能时,可以实现负压引流。
30.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发明的限制,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根据需要对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替换和变型等,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