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监护仪数据采集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93332发布日期:2021-12-25 02:05阅读:375来源:国知局
一种监护仪数据采集工具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监护仪数据采集系统技术领域,特别的为一种监护仪数据采集工具。


背景技术:

2.医疗监护仪是一种以测量和控制病人生理参数,并可与已知设定值进行比较,如果出现超标,可发出警报的装置或系统。监护仪它必须24小时连续监护病人的生理参数,检出变化趋势,指出临危情况,供医生应急处理和进行治疗的依据,使并发症减到最少达到缓解并消除病情的目的。
3.现有的监护仪数据采集工具在实际的使用中,是通过将检测探头连接在患者的身体上,随后给监护仪本体进行通电以实时获取患者体征的具体情况,然而当医院内突然停止供电或插头脱落时,则可能会突然断电无法继续监测,如果在围术期监测中断可能会导致无法实时了解患者体征,可能会影响手术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提供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监护仪数据采集工具,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监护仪数据采集工具,包括交流供电接口、自适应调节系统、监护仪供电接口、监测供电模块、体征供电模块、特征比对模块、信息处理模块、绿色常亮指示灯和红色闪烁指示灯;
6.所述交流供电接口用于从医院的供电系统中进行接收以及变压后对自适应调节系统进行供电;
7.所述自适应调节系统用于对交流供电接口所输出的电流进行分配,同时可以向观测人员提供当前装置本体所使用的是蓄电池内部的电还是直接通过交流供电;
8.所述监护仪供电接口用于对自适应调节系统所输出的电流进行接收后传输至装置本体的内部进行供电;
9.所述监测供电模块用于对监护仪供电接口所输出的电进行分解后为体征供电模块提供电力输出保障;
10.所述体征供电模块用于对患者的心率、心电、体温、血氧饱和度和呼吸等多方面参数进行检测和数据收集;
11.所述特征比对模块用于对体征供电模块所检测出的结果进行比对,从而判断患者的体征是否处于正常区间内,同时可以根据患者自身情况的不同对特征比对模块进行区间调节,从而更精确地捕捉患者的体征异常;
12.所述信息处理模块用于对特征比对模块发出的信号进行处理后分析是否为正常情况,判断是否需要发出警报;
13.所述绿色常亮指示灯用于信息处理模块作出判断后对绿色常亮指示灯发出指令以确定为正常情况则常亮;
14.所述红色闪烁指示灯用于当信息处理模块判定为异常情况需要发出警报时,红色闪烁指示灯被接通供电接口发出红色快速闪烁指示灯进行提醒。
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交流供电接口对自适应调节系统进行供电,通过自适应调节系统对监护仪供电接口进行供电,此时监护仪供电接口将自适应调节系统输出地电分成三份分别传输至监测供电模块、特征比对模块和信息处理模块的内部,通过监测供电模块将电流传输至体征供电模块的内部,通过体征供电模块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检测后发送至特征比对模块,通过特征比对模块分析判断体征供电模块所提供的数据是否在正常区间范围内,如果特征比对模块判定正常则发送正确信号至信息处理模块,如果特征比对模块判定异常则发送异常信号至信息处理模块,通过信息处理模块根据收到的信号决定发送指令给绿色常亮指示灯或红色闪烁指示灯以达到提醒医护人员的目的,增加了自适应调节系统,达到了可以通过直接观察得知患者体征的目的。
16.进一步的,所述自适应调节系统包括充能模块、蓄电池供电模块、交流供电模块、供电来源监测模块、指令发送模块、调节模块和供电信号灯。
17.进一步的,所述充能模块用于将交流供电接口所提供的电能进行变压处理后传输至蓄电池供电模块的内部进行供电,所述蓄电池供电模块用于当遇到如断电或插头脱落时迅速对监护仪供电接口进行供电处理,避免装置本体由于断电失去工作能力,所述交流供电模块用于对交流供电接口所输出的电流进行变压后直接对监护仪供电接口进行供电,所述供电来源监测模块用于检测蓄电池供电模块是否处于工作状态,所述指令发送模块用于当供电来源监测模块判断为蓄电池供电模块在进行供电时发出蓄电池供电信号,所述调节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指令发送模块的指令后发出灯色调节指示,所述供电信号灯用于对调节模块发出的指令做出更换灯色的行为以达到提醒断电的目的。
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正常使用中交流供电模块直接将交流供电接口所提供的电传输至监护仪供电接口的内部进行供电,当断电时则通过蓄电池供电模块对监护仪供电接口进行供电处理,等待电源恢复后继续通过交流供电模块进行供电,同时充能模块会通过交流供电接口对蓄电池供电模块进行充能处理,在运行的过程中供电来源监测模块对蓄电池供电模块输出的电压进行数据捕捉,从而判定是否在使用蓄电池供电模块供电,如果是则通过指令发送模块发送指令至调节模块,通过调节模块对供电信号灯的灯色进行调节,增加了紧急蓄电结构,达到了防止断电造成影响医疗质量的目的。
19.进一步的,所述充能模块与蓄电池供电模块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所述充能模块与交流供电接口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所述交流供电模块与交流供电接口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所述交流供电模块与监护仪供电接口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所述蓄电池供电模块与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所述蓄电池供电模块与供电来源监测模块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所述供电来源监测模块与指令发送模块通过导线信号连接,所述指令发送模块与调节模块通过导线信号连接,所述供电来源监测模块与调节模块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所述调节模块与供电信号灯通过导线电性连接。
20.进一步的,所述特征比对模块包括区间设定系统、区间对比模块、比对供电模块、合格信号发送模块和异常信号发送模块。
21.进一步的,所述区间设定系统用于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不同对标准区间的定义进行更改,所述区间对比模块用于对区间设定系统和体征供电模块之间的数据进行对比从而判
定是否处于正常区间内,所述比对供电模块用于为区间比对模块区间对比模块进行供电,所述合格信号发送模块用于对区间对比模块判定为合格信号后发送指令,所述异常信号发送模块用于对区间对比模块判定为不合格信号后发送指令。
2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比对供电模块对区间对比模块进行供电。通过体征供电模块将患者的体征数据传输至区间设定系统的内部,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对区间设定系统进行区间设定,随后区间对比模块对区间设定系统所提供的区间和体征供电模块提供的准确数值合并进行判断,当判断数据情况为区间内时,通过合格信号发送模块将合格信号发送至信息处理模块,当为区间外时则通过异常信号发送模块将异常信号发送至信息处理模块,增加特征对比结构,达到了自动分析患者体征情况的目的。
23.进一步的,所述区间设定系统与体征供电模块电性连接,所述区间设定系统与区间对比模块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所述比对供电模块与监护仪供电接口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所述比对供电模块与区间对比模块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所述合格信号发送模块与区间对比模块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所述异常信号发送模块与区间对比模块通过导线电性连接。
24.进一步的,所述交流供电接口与自适应调节系统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所述自适应调节系统与监护仪供电接口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所述监护仪供电接口与监测供电模块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所述监护仪供电接口与特征比对模块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所述监护仪供电接口与信息处理模块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所述监测供电模块与体征供电模块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所述体征供电模块与特征比对模块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所述特征比对模块与信息处理模块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所述信息处理模块与绿色常亮指示灯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所述信息处理模块与红色闪烁指示灯通过导线电性连接。
25.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监护仪数据采集工具。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6.1、通过交流供电接口对自适应调节系统进行供电,通过自适应调节系统对监护仪供电接口进行供电,此时监护仪供电接口将自适应调节系统输出地电分成三份分别传输至监测供电模块、特征比对模块和信息处理模块的内部,通过监测供电模块将电流传输至体征供电模块的内部,通过体征供电模块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检测后发送至特征比对模块,通过特征比对模块分析判断体征供电模块所提供的数据是否在正常区间范围内,如果特征比对模块判定正常则发送正确信号至信息处理模块,如果特征比对模块判定异常则发送异常信号至信息处理模块,通过信息处理模块根据收到的信号决定发送指令给绿色常亮指示灯或红色闪烁指示灯以达到提醒医护人员的目的,增加了自适应调节系统,达到了可以通过直接观察得知患者体征的目的。
27.2、在正常使用中交流供电模块直接将交流供电接口所提供的电传输至监护仪供电接口的内部进行供电,当断电时则通过蓄电池供电模块对监护仪供电接口进行供电处理,等待电源恢复后继续通过交流供电模块进行供电,同时充能模块会通过交流供电接口对蓄电池供电模块进行充能处理,在运行的过程中供电来源监测模块对蓄电池供电模块输出的电压进行数据捕捉,从而判定是否在使用蓄电池供电模块供电,如果是则通过指令发送模块发送指令至调节模块,通过调节模块对供电信号灯的灯色进行调节,增加了紧急蓄电结构,达到了防止断电造成影响医疗质量的目的。
28.3、通过比对供电模块对区间对比模块进行供电。通过体征供电模块将患者的体征数据传输至区间设定系统的内部,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对区间设定系统进行区间设定,随后
区间对比模块对区间设定系统所提供的区间和体征供电模块提供的准确数值合并进行判断,当判断数据情况为区间内时,通过合格信号发送模块将合格信号发送至信息处理模块,当为区间外时则通过异常信号发送模块将异常信号发送至信息处理模块,增加特征对比结构,达到了自动分析患者体征情况的目的。
附图说明:
29.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图;
30.图2为本发明的比对模块系统图。
31.图例说明:
32.1、交流供电接口;2、自适应调节系统;201、充能模块;202、蓄电池供电模块;203、交流供电模块;204、供电来源监测模块;205、指令发送模块;206、调节模块;207、供电信号灯;3、监护仪供电接口;4、监测供电模块;5、体征供电模块;6、特征比对模块;601、区间设定系统;602、区间对比模块;603、比对供电模块;604、合格信号发送模块;605、异常信号发送模块;7、信息处理模块;8、绿色常亮指示灯;9、红色闪烁指示灯。
具体实施方式
33.如图1

2所示:一种监护仪数据采集工具,包括交流供电接口1、自适应调节系统2、监护仪供电接口3、监测供电模块4、体征供电模块5、特征比对模块6、信息处理模块7、绿色常亮指示灯8和红色闪烁指示灯9;
34.交流供电接口1用于从医院的供电系统中进行接收以及变压后对自适应调节系统2进行供电;
35.自适应调节系统2用于对交流供电接口1所输出的电流进行分配,同时可以向观测人员提供当前装置本体所使用的是蓄电池内部的电还是直接通过交流供电;
36.监护仪供电接口3用于对自适应调节系统2所输出的电流进行接收后传输至装置本体的内部进行供电;
37.监测供电模块4用于对监护仪供电接口3所输出的电进行分解后为体征供电模块5提供电力输出保障;
38.体征供电模块5用于对患者的心率、心电、体温、血氧饱和度和呼吸等多方面参数进行检测和数据收集;
39.特征比对模块6用于对体征供电模块5所检测出的结果进行比对,从而判断患者的体征是否处于正常区间内,同时可以根据患者自身情况的不同对特征比对模块6进行区间调节,从而更精确地捕捉患者的体征异常;
40.信息处理模块7用于对特征比对模块6发出的信号进行处理后分析是否为正常情况,判断是否需要发出警报;
41.绿色常亮指示灯8用于信息处理模块7作出判断后对绿色常亮指示灯8发出指令以确定为正常情况则常亮;
42.红色闪烁指示灯9用于当信息处理模块7判定为异常情况需要发出警报时,红色闪烁指示灯9被接通供电接口发出红色快速闪烁指示灯进行提醒。
43.自适应调节系统2包括充能模块201、蓄电池供电模块202、交流供电模块203、供电
来源监测模块204、指令发送模块205、调节模块206和供电信号灯207。
44.充能模块201用于将交流供电接口1所提供的电能进行变压处理后传输至蓄电池供电模块202的内部进行供电,蓄电池供电模块202用于当遇到如断电或插头脱落时迅速对监护仪供电接口3进行供电处理,避免装置本体由于断电失去工作能力,交流供电模块203用于对交流供电接口1所输出的电流进行变压后直接对监护仪供电接口3进行供电,供电来源监测模块204用于检测蓄电池供电模块202是否处于工作状态,指令发送模块205用于当供电来源监测模块204判断为蓄电池供电模块202在进行供电时发出蓄电池供电信号,调节模块206用于在接收到指令发送模块205的指令后发出灯色调节指示,供电信号灯207用于对调节模块206发出的指令做出更换灯色的行为以达到提醒断电的目的。
45.充能模块201与蓄电池供电模块202通过导线电性连接,充能模块201与交流供电接口1通过导线电性连接,交流供电模块203与交流供电接口1通过导线电性连接,交流供电模块203与监护仪供电接口3通过导线电性连接,蓄电池供电模块202与通过导线电性连接,蓄电池供电模块202与供电来源监测模块204通过导线电性连接,供电来源监测模块204与指令发送模块205通过导线信号连接,指令发送模块205与调节模块206通过导线信号连接,供电来源监测模块204与调节模块206通过导线电性连接,调节模块206与供电信号灯207通过导线电性连接。
46.特征比对模块6包括区间设定系统601、区间对比模块602、比对供电模块603、合格信号发送模块604和异常信号发送模块605。
47.区间设定系统601用于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不同对标准区间的定义进行更改,区间对比模块602用于对区间设定系统601和体征供电模块5之间的数据进行对比从而判定是否处于正常区间内,比对供电模块603用于为区间比对模块区间对比模块602进行供电,合格信号发送模块604用于对区间对比模块602判定为合格信号后发送指令,异常信号发送模块605用于对区间对比模块602判定为不合格信号后发送指令。
48.区间设定系统601与体征供电模块5电性连接,区间设定系统601与区间对比模块602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比对供电模块603与监护仪供电接口3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比对供电模块603与区间对比模块602通过导线电性连接,合格信号发送模块604与区间对比模块602通过导线电性连接,异常信号发送模块605与区间对比模块602通过导线电性连接。
49.交流供电接口1与自适应调节系统2通过导线电性连接,自适应调节系统2与监护仪供电接口3通过导线电性连接,监护仪供电接口3与监测供电模块4通过导线电性连接,监护仪供电接口3与特征比对模块6通过导线电性连接,监护仪供电接口3与信息处理模块7通过导线电性连接,监测供电模块4与体征供电模块5通过导线电性连接,体征供电模块5与特征比对模块6通过导线电性连接,特征比对模块6与信息处理模块7通过导线电性连接,信息处理模块7与绿色常亮指示灯8通过导线电性连接,信息处理模块7与红色闪烁指示灯9通过导线电性连接。
50.工作原理:首先通过交流供电接口1对自适应调节系统2进行供电,通过自适应调节系统2对监护仪供电接口3进行供电,此时监护仪供电接口3将自适应调节系统2输出地电分成三份分别传输至监测供电模块4、特征比对模块6和信息处理模块7的内部,通过监测供电模块4将电流传输至体征供电模块5的内部,通过体征供电模块5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检测后发送至特征比对模块6,通过特征比对模块6分析判断体征供电模块5所提供的数据
是否在正常区间范围内,如果特征比对模块6判定正常则发送正确信号至信息处理模块7,如果特征比对模块6判定异常则发送异常信号至信息处理模块7,通过信息处理模块7根据收到的信号决定发送指令给绿色常亮指示灯8或红色闪烁指示灯9以达到提醒医护人员的目的,在正常使用中交流供电模块203直接将交流供电接口1所提供的电传输至监护仪供电接口3的内部进行供电,当断电时则通过蓄电池供电模块202对监护仪供电接口3进行供电处理,等待电源恢复后继续通过交流供电模块203进行供电,同时充能模块201会通过交流供电接口1对蓄电池供电模块202进行充能处理,在运行的过程中供电来源监测模块204对蓄电池供电模块202输出的电压进行数据捕捉,从而判定是否在使用蓄电池供电模块202供电,如果是则通过指令发送模块205发送指令至调节模块206,通过调节模块206对供电信号灯207的灯色进行调节,在进行体征比对时,通过比对供电模块603对区间对比模块602进行供电。通过体征供电模块5将患者的体征数据传输至区间设定系统601的内部,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对区间设定系统601进行区间设定,随后区间对比模块602对区间设定系统601所提供的区间和体征供电模块5提供的准确数值合并进行判断,当判断数据情况为区间内时,通过合格信号发送模块604将合格信号发送至信息处理模块7,当为区间外时则通过异常信号发送模块605将异常信号发送至信息处理模块7。
51.本发明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52.以上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