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滤过泡多功能分离剪

文档序号:28636510发布日期:2022-01-26 17:13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一种滤过泡多功能分离剪

1.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滤过泡多功能分离剪,特别是一种具有分离和注药功能的组装式结构,可拆卸和组装,实现分离滤过泡时即时定点注药,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并发症。


背景技术:

2.青光眼是眼科常见的致盲性眼病,治疗青光眼的原则是控制眼压,防止损害视野,保存有用视力。目前青光眼手术是治疗青光眼的主要方法。临床最常见的手术方式为小梁切除术,手术可将眼内房水引流至言外结膜下间隙,形成弥散隆起的囊泡,即滤过泡,从而降低眼压。青光眼术后形成稳定的功能性滤过泡是维持术后眼压于正常范围的关键,尽管近年来青光眼手术方式和联合应用抗代谢药物等治疗方法不断改良创新,手术效果有所提高,但是仍有部分患者术后结膜纤维组织过度增生,在滤过泡周围形成纤维瘢痕,造成滤过道粘连,滤过泡扁平消失,导致眼压再次升高,单纯使用药物难以控制。因此,治疗青光眼术后滤过泡瘢痕增生是目前临床上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目前临床多行滤过泡成形术恢复滤过泡功能,于裂隙灯下使用1ml空针分离瘢痕粘连,疏通滤过道,并同时单次或多次于粘连区内注射5-fu或地塞米松。但是1ml空针为水平硬性结构,针头小,常不能快速灵活分离纤维瘢痕,并且容易刺穿或破坏正常眼部组织,尤其反复穿刺分离瘢痕组织极易导致结膜下出血等并发症,需暂停手术操作,及时处理并发症,甚至中断手术,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寻求设计一种滤过泡多功能分离剪,具有分离和注药功能的组装式结构,可拆卸和组装,实现分离滤过泡时即时定点注药,有效分离瘢痕组织,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工作效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出设计一种滤过泡多功能分离剪,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滤过泡分离和注药分开操作、反复穿刺易导致并发症的问题,克服现有分离工具分离小、结构单一、不便操作的问题,解决现有技术操作复杂、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
4.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一种滤过泡多功能分离剪的主体结构包括:前段分离剪和后段嵌合注药器,前段分离剪包括剪切部、手柄、套管、中空凹槽,后段嵌合注药器包括外壳、注药器、推注按钮、软性注射针头、针筒、长条孔,前段分离剪和后段嵌合注药器之间活动连接,剪切部为剪刀头结构,四个手柄与剪切部之间通过金属管内固定设置的拉动连接装置连接,且四个手柄呈圆周均匀设置,当按压手柄时,剪切部的剪刀头合并实现剪切功能,松开手柄时,剪切部的剪刀头分开,手柄外套有硅胶材质的套管;套管为上粗下细的圆筒结构,便于360
°
挤压手柄实现剪切功能,从套管的周圈任意角度按压任一手柄均能实现对剪切部的操作;挤压套管时,夹紧手柄从而拉动剪切部的剪刀头闭合可剪切组织,放松套管时,手柄复位,剪切部的剪刀头打开可钝性分离纤维瘢痕;金属管通道内和套管的中
心轴上开设有相互连通的中空凹槽,外壳与前段分离剪的套管之间可拆卸连接,外壳内配套设置有内嵌式注药器,注药器的推注杆底端侧面设置有一体结构的推注按钮,外壳侧壁上开设有长条孔,推注按钮穿过长条孔,在推力下推注按钮可以在长条孔内移动,从而带动推注杆在针筒内移动;针筒与外壳之间卡接,针筒的一端设置有软性注射针头,软性注射针头采用聚丙烯酯材料,具有良好弹性和组织相容性,软性注射针头通过套管和金属管的中空凹槽内,止于剪切部的剪刀头底部,可在分离处即时定点注射药物。前段分离剪和后段外壳可轻松拆分或组装,并反复多次使用,内嵌式注射器为一次性耗材。
5.本发明在使用时,将注药器取出,抽取适量药物后,将注药器卡入外壳内,使推注按钮处于外壳的长条孔内,将外壳连接到前部分离剪的套管上,使软性注射针头穿行在中空凹槽内,止于剪切部的剪刀头下端,通过夹紧或放松套管内的手柄,即可剪切或分离组织,推动推注按钮,即可注射药物,实现在分离处即时定点注射药物。
6.进一步地,所述的外壳的前端部内侧设置有环形的第一凸台,针筒的前端部外周圈设置有环形的第二凸台,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相匹配,本实施例在使用时,将推注按钮放置在长条孔内,针筒的第二凸台靠在外壳的第一凸台上,将外壳拧在套管的外螺纹上固定,注药器的前端面顶在套管的底面上。
7.进一步地,外壳与前端分离剪的套管之间螺纹连接。
8.进一步地,剪切部的材质为医用金属材料,其余部位为医用金属材料或医用塑料材料。
9.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灵活高效分离滤过泡瘢痕组织,实现分离滤过泡时即时定点注药,减少并发症,提高青光眼滤泡形成术的安全性,提高手术成功率,提高工作效率,拆卸组装方便,实现分离和即时定点注射药物分别进行;其整体结构设计合理、简单,原理科学,安全可靠,通用性好,便于普及,应用环境友好。
附图说明:
10.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原理示意图。
11.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局部放大结构原理示意图。
12.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整体结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3.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14.实施例1:
15.本实施例涉及的滤过泡多功能分离剪,其主体结构包括:前段分离剪和后段嵌合注药器,前段分离剪包括剪切部1、手柄2、套管3、中空凹槽4,后段嵌合注药器包括外壳5、注药器6、推注按钮7、软性注射针头8、针筒9、长条孔10,前段分离剪和后段嵌合注药器之间活动连接,剪切部1为剪刀头结构,四个手柄2与剪切部1之间通过金属管13内固定设置的拉动连接装置连接,且四个手柄2呈圆周均匀设置,当按压手柄2时,剪切部1的剪刀头合并实现剪切功能,松开手柄2时,剪切部1的剪刀头分开,手柄2外套有硅胶材质的套管3;套管3为上粗下细的圆筒结构,便于360
°
挤压手柄2实现剪切功能,从套管3的周圈任意角度按压任一手柄2均能实现对剪切部1的操作;挤压套管3时,夹紧手柄2从而拉动剪切部1的剪刀头闭合
可剪切组织,放松套管3时,手柄2复位,剪切部1的剪刀头打开可钝性分离纤维瘢痕;金属管13通道内和套管3的中心轴上开设有相互连通的中空凹槽4,外壳5与前段分离剪的套管3之间可拆卸连接,外壳5内配套设置有内嵌式注药器6,注药器6的推注杆底端侧面设置有一体结构的推注按钮7,外壳5侧壁上开设有长条孔10,推注按钮7穿过长条孔10,在推力下推注按钮7可以在长条孔10内移动,从而带动推注杆在针筒9内移动;针筒9与外壳5之间卡接,针筒9的一端设置有软性注射针头8,软性注射针头8采用聚丙烯酯材料,具有良好弹性和组织相容性,软性注射针头8通过套管3和金属管13的中空凹槽4内,止于剪切部1的剪刀头底部,可在分离处即时定点注射药物。前段分离剪和后段外壳5可轻松拆分或组装,并反复多次使用,内嵌式注射器为一次性耗材。
16.进一步地,外壳5与前端分离剪的套管3之间螺纹连接。
17.进一步地,剪切部1的材质为医用金属材料,其余部位为医用金属材料或医用塑料材料。
18.进一步地,所述的整个滤过泡多功能分离剪的长度为10~12cm。
19.本实施例在使用时,将注药器6取出,抽取适量药物后,将注药器6卡入外壳5内,使推注按钮7处于外壳5的长条孔10内,将外壳5连接到前部分离剪的套管3上,使软性注射针头8穿行在中空凹槽4内,止于剪切部1的剪刀头下端,通过夹紧或放松套管3内的手柄2,即可剪切或分离组织,推动推注按钮7,即可注射药物,实现在分离处即时定点注射药物。
20.实施例2:
21.本实施例涉及的滤过泡多功能分离剪,其主体结构同实施例1,所述的外壳5的前端部内侧设置有环形的第一凸台11,针筒9的前端部外周圈设置有环形的第二凸台12,第一凸台11和第二凸台12相匹配,本实施例在使用时,将推注按钮7放置在长条孔10内,针筒9的第二凸台12靠在外壳5的第一凸台11上,将外壳5拧在套管3的外螺纹上固定,注药器6的前端面顶在套管3的底面上。
22.实施例3:
23.本实施例涉及的滤过泡多功能分离剪,其主体结构同实施例1或实施例2,所述的剪切部1的剪刀头长度为5mm,剪刀头压合时,剪刀头底部的宽度为2mm,以便剪切滤过泡下增殖膜;整个滤过泡多功能分离剪的长度为7cm。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