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体解剖教学拉钩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63426发布日期:2022-02-12 02:05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尸体解剖教学拉钩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医疗尸体解剖教学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尸体解剖教学拉钩固定器。


背景技术:

2.尸体解剖,指限于医学院校和其它有关教学,科研单位的人体学科在教学和科学研究时施行。以往的大体尸体解剖教学中,胸、腹部的解剖教学,常需使用各种大拉钩暴露尸体的内腔,但人工手动操作拉钩常使协助解剖的学生疲乏不堪,且影响学生听课,存在操作不方便以及污染机会大的问题。传统的拉钩固定器功能比较单一,仅仅只有升降的功能,不能快速调整使用中的拉钩位置,使尸体的暴露内腔不能扩大至一定程度,需要解剖人员将拉钩固定器整个装置进行移动,为解剖人员带来了较大的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尸体解剖教学拉钩固定器,有效的解决了在尸体解剖教学过程中人工操作拉钩不方便的问题。
4.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包括底板,底板左右两端分别垂直设有连接板,两个连接板之间设有两个前后相对的滑杆,两个滑杆之间滑动连接有两个左右相对的滑块,底板上设有位于两个滑杆下方的箱体,箱体上端设有上下轴向且可转动的短轴,短轴上端贯穿箱体且设有左右方向的摆杆,摆杆上转动连接有与短轴同轴的长轴,摆杆的两个自由端分别经上下轴向的销轴铰接有左右方向的连杆,连杆自由端经上下轴向的转轴与其对应侧的滑块铰接连接;
5.所述的转轴上端设有支撑板,两个支撑板可随长轴转动而摆动,支撑板前侧铰接有前后方向且开口朝上的u型板,两个u型板相对端分别铰接有盖板,盖板自由端与u型板拆卸连接,u型板内滑动连接有u形且开口朝上的滑动板,滑动板后端球铰接有圆柱杆,箱体上端设有u形且开口朝下的固定板,固定板上端设有左右方向且可前后滑动的外筒,外筒前后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拉杆,拉杆自由端与其对应侧的圆柱杆自由端球铰接连接。
6.本发明构思巧妙、使用方便,教师通过吸盘将底板固定在解剖台上后,可将两个拉钩固定在滑动板上,只需操作手轮调节两个拉钩的间距,只需操作压板即可调节两个拉钩的朝向,调节完成后拉动拉板即可通过拉钩拉开尸体的解剖切口,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便利,而且代替了学生拉动拉钩,避免造成感染。
附图说明
7.图1是本发明的轴测图。
8.图2是本发明的全剖左视断裂轴测图。
9.图3是本发明的左视剖切轴测图。
10.图4是本发明的俯视剖切断裂轴测图。
11.图5是本发明的全剖仰视断裂轴测图。
12.图6是本发明的仰视轴测图。
13.图7是本发明中转筒和圆板的轴测图。
14.图8是本发明的全剖俯视轴测图。
15.图9是本发明图2中a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1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17.由图1至图8给出,包括底板1,底板1左右两端分别垂直设有连接板2,两个连接板2之间设有两个前后相对的滑杆3,两个滑杆3之间滑动连接有两个左右相对的滑块4,底板1上设有位于两个滑杆3下方的箱体5,箱体5上端设有上下轴向且可转动的短轴6,短轴6上端贯穿箱体5且设有左右方向的摆杆7,摆杆7上转动连接有与短轴6同轴的长轴8,摆杆7的两个自由端分别经上下轴向的销轴9铰接有左右方向的连杆10,连杆10自由端经上下轴向的转轴11与其对应侧的滑块4铰接连接;
18.所述的转轴11上端设有支撑板12,支撑板12可随长轴8转动而摆动,支撑板12前侧铰接有前后方向且开口朝上的u型板13,两个u型板13相对端分别铰接有盖板14,盖板14自由端与u型板13拆卸连接,u型板13内滑动连接有u形且开口朝上的滑动板15,滑动板15后端球铰接有圆柱杆16,箱体5上端设有u形且开口朝下的固定板17,固定板17上端设有左右方向且可前后滑动的外筒18,外筒18前后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拉杆19,拉杆19自由端与其对应侧的圆柱杆16自由端球铰接连接。
19.为了使短轴6可转动,所述的短轴6下端同轴设有蜗轮,箱体5上转动连接有左右轴向且与蜗轮啮合的蜗杆35,蜗杆35左右两端分别贯穿箱体5且同轴设有手轮。
20.为了使支撑板12可随长轴8转动而摆动,所述的长轴8上同轴设有主动齿轮20,销轴9上转动连接有与主动齿轮20啮合的连接齿轮21,转轴11上同轴设有与其对应侧的连接齿轮21啮合的从动齿轮22。
21.为了使盖板14自由端与u型板13拆卸连接,所述的盖板14自由端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弹性卡扣23,两个u型板13相背端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梯形块24,梯形块24可卡在其对应侧的弹性卡扣23内。
22.为了便于对长轴8进行限位,所述的长轴8上端同轴滑动连接有转筒25,转筒25上端贯穿固定板17且设有压板26,转筒25上套装有位于固定板17与压板26之间的第一弹簧,固定板17上开设有多个沿转筒25圆周反向均布的通孔27,转筒25下端同轴设有位于固定板17下方的圆板28,圆板28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可卡在通孔27内的卡柱29。
23.为了便于对外筒18进行限位,所述的固定板17上设有多个位于外筒18后方且沿前后方向均布的卡块30,外筒18上铰接有z型板31,z型板31下端设有可卡在相邻两个卡块30之间的楔形块32,外筒18上设有位于z型板31上方的拉板33,z型板31上端经第二弹簧与拉板33连接。
24.为了使u型板13可自动复位,所述的u型板13右侧经压簧与其对应侧的支撑板12连接。
25.为了便于将底板1固定在解剖台上,所述的底板1下端设有多个呈矩形阵列分布的吸盘34。
26.本发明在使用时,首先设置两个u形的滑动板15均处于未装有拉钩的初始状态,两个盖板14均处于关闭的初始状态,此时每个梯形块24均位于其对应侧的弹性卡扣23内,教师将尸体放置在解剖台上,然后将底板1放置在尸体旁边,使底板1下端的多个吸盘34与解剖台的上表面贴合,多个吸盘34将底板1固定在解剖台上;
27.教师可将尸体的腹腔剖开,然后依次扳动多个弹性卡扣23,使每个弹性卡扣23均与其对应侧的梯形块24分开,此时两个盖板14可以打开,使两个盖板14分别向上摆动,u型板13上端的开口露出,教师可将两个拉钩分开放置在两个滑动板15内,使拉钩后端的凸起与滑动板15后端面接触,将两个盖板14闭合,使每个梯形块24均卡在其对应侧的弹性卡扣23内,此时拉钩被限制在滑动板15内;
28.教师需要先调节两个拉钩的间距,当顺时针转动两个手轮时,两个手轮共同带动蜗杆35顺时针转动,蜗杆35带动蜗轮顺时针转动,蜗轮带动短轴6顺时针转动,短轴6带动摆杆7顺时针改动,摆杆7带动两个连杆10朝相对方向移动,两个连杆10带动两个滑块4在滑杆3上朝相对方向滑动,两个滑块4通过支撑板12和u型板13带动两个滑动板15朝相对方向移动,滑动板15通过圆柱杆16带动两个拉杆19在外筒18内朝相对方向滑动,两个拉钩的间距逐渐减小;
29.当逆时针转动两个手轮时,手轮通过蜗杆35和蜗轮带动短轴6逆时针转动,短轴6带动摆杆7逆时针摆动,摆杆7通过连杆10拉动两个滑块4朝相背方向滑动,两个滑块4通过支撑板12和u型板13带动两个拉钩朝相背方向移动,两个拉钩的间距逐渐增大,当滑块4与其对应侧的连接板2接触时,两个拉钩的间距最大,当两个拉钩的钩端可放入解剖切口内时,松开手轮,由于蜗轮与蜗杆35之间螺纹连接的自锁性,两个滑块4的间距保持固定;
30.教师需要向上抬升拉钩,拉钩带动滑动板15向上摆动,滑动板15带动其对应侧的u型板13前端向上摆动,u型板13后端则开始向下摆动并压缩压簧,将拉钩的钩端放置在尸体腹腔的解剖切口内,使拉钩的钩端勾住解剖切口的侧壁,教师可通过将拉钩向上抬升不同的角度来使拉钩适应不同体型的尸体;
31.松开拉钩后向下压迫压板26,压板26带动转筒25向下滑动并压缩第一弹簧,转筒25带动圆板28向下移动,圆板28带动两个卡柱29向下移动并与离开通孔27,转筒25可自由转动,此时教师向下压迫压板26的同时转动压板26,当教师顺时针转动压板26时,压板26带动转筒25顺时针转动,由于转筒25与长轴8滑动连接而不能相对转动,故转筒25带动长轴8顺时针转动,长轴8带动主动齿轮20顺时针转动,主动齿轮20带动两个销轴9上的连接齿轮21逆时针转动,两个连接齿轮21分别带动其对应侧的从动齿轮22顺时针转动,从动齿轮22通过转轴11带动其对应侧的支撑板12向左摆动,支撑板12带动u型板13向左摆动,u型板13通过滑动板15带动其对应侧的拉钩向左摆动,两个拉钩同步向左摆动;
32.当教师逆时针转动压板26时,压板26通过转筒25带动长轴8逆时针转动,长轴8通过主动齿轮20和连接齿轮21带动从动齿轮22逆时针转动,从动齿轮22通过转轴11带动其对应侧的支撑板12向右摆动,支撑板12通过u型板13和滑动板15带动其对应侧的拉钩向右摆动,两个拉钩同步向右摆动,当拉钩的朝向与最佳的拉开解剖切口的方向重合时,松开压板26,压板26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向上移动,压板26带动转筒25向上滑动,转筒25通过圆板28带动两个卡柱29向上移动,两个卡柱29分别卡在其对应侧的通孔27内,此时转筒25不能自由转动,两个拉钩将保持当前角度;
33.教师可向后拉动拉板33,拉板33带动外筒18沿固定板17向后滑动,外筒18带动两个拉杆19向后移动,拉杆19通过圆柱杆16带动其对应侧的滑动板15向后滑动,滑动板15通过拉钩的后端的凸起拉动拉钩向后移动,拉钩将解剖切口的侧壁拉开,解剖切口逐渐扩大,外筒18带动z型板31向后移动,z型板31带动楔形块32向后移动,当解剖切口的大小便于学生观察时停止拉动拉板33,楔形块32卡在相邻的两个卡块30之间;
34.教师可在尸体的另一侧放置另一台拉钩固定器,将解剖切口另一侧的侧壁拉开,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学完成后,教师可向上扳动z型板,z型板31向上摆动并压缩第二弹簧,z型板31带动楔形块32向上移动并与卡块30分离,此时外筒18可前后自由滑动,教师可推动拉板33使外筒18向前滑动至初始位置,然后打开两个盖板14,即可将两个拉钩取下。
35.本发明构思新颖,结构巧妙,操作方便,实用性强,设置的u型板和盖板,便于教师将拉钩固定在滑动板内,代替学生操作拉钩,避免造成感染,且u型板可上下摆动,使拉钩可适用于不同体型的尸体,设置的滑块,可以调节两个拉钩的间距,方便教师将拉钩的钩端放置在解剖切口内,设置的支撑板,可调节拉动拉钩的方向,从而获得更好的视野,有助于解剖教学的顺利进行,设置的拉杆和圆柱杆,教师只需拉动外筒即可带动两个拉钩同步向后移动,可快速拉开解剖的切口,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便利。
36.可见,利用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尸体解剖教学拉钩固定器,可以有效解决在尸体解剖教学过程中人工操作拉钩不方便的问题,此结构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方便教师进行尸体解剖教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