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滤器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17892发布日期:2023-05-19 19:43阅读:70来源:国知局
一种滤器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滤器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1、肺栓塞(pe)是一种常见疾病。腔静脉滤器(以下简称滤器)作为一种医用植入物被植入到下腔静脉,以防止下腔脱落的血栓沿着血流到达肺部。临床试验证明滤器植入是预防肺栓塞的有效的手段,能够有效降低肺栓塞的发生率。

2、滤器可分为永久滤器和可回收滤器两种。永久性滤器是用来提供终身的过滤功能,其被植入下腔静脉后不再回收。永久性滤器的长期植入可能引发下腔静脉穿孔、滤器移位、继发性血栓导致下腔静脉闭塞及深静脉血栓复发等远期并发症。可回收滤器是指植入患者体内一定时间后能够被回收的滤器,其在回收后有效避免远期并发症的发生,使得可回收滤器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可回收滤器在植入患者体内后并不能百分之百的成功回收,这是因为可回收滤器的回收时间窗较短,一旦植入时间过长,滤器上的倒钩引发内皮化问题,导致血管的内皮细胞不同程度地爬覆,导致血管内皮包裹滤器的支撑杆,使得支撑杆难以与血管内皮分离,增大滤器回收难度,容易导致回收失败。此外,滤器在植入期间还可能发生倾斜,这也增大了滤器回收的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滤器回收装置,用于在回收植入下腔静脉的滤器时,剥离滤器和血管内皮,进而提高滤器回收成功率。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滤器回收装置,包括分离单元,所述分离单元包括导管和分离部,所述分离部连接于所述导管的近端;所述分离部被配置为能够沿所述导管的径向收缩或扩张,且当所述分离部处于扩张状态时,所述分离部的边缘至少部分地形成三维螺旋构型。

3、可选地,所述分离部包括沿所述导管的轴向延伸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所述第一边缘的近端与所述第二边缘的近端连接,且当所述分离部处于扩张状态时,所述第一边缘为平直构型,所述第二边缘为所述三维螺旋构型。

4、可选地,所述分离部的数量为1个~6个;当所述分离部的数量为两个以上时,两个以上的所述分离部沿所述导管的周向布置,且相邻的所述分离部在周向上部分地层叠。

5、可选地,所述分离部的数量为2个~3个。

6、可选地,所述分离部的内径及外径均沿远端向近端的方向增大。

7、可选地,所述滤器回收装置还包括鞘管组件,所述鞘管组件具有沿轴向贯通地延伸的第一通道;所述分离单元部分地穿设在所述第一通道中,并被配置为能够沿所述第一通道移动;

8、当所述分离部位于所述第一通道中时,所述分离部沿径向收缩,当所述分离部从所述第一通道中伸出时,所述分离部沿径向扩张。

9、可选地,所述鞘管组件的近端部具有伸直状态和弯曲状态。

10、可选地,所述鞘管组件包括第一鞘管和第二鞘管;所述第一鞘管具有所述第一通道,且所述第一鞘管的近端部具有第一预弯段,所述第一预弯段朝向第一方向弯曲;所述第二鞘管的近端部具有第二预弯段,所述第二预弯段朝向第二方向弯曲;所述第二鞘管用于套设在所述第一鞘管的外周面上,且所述第二鞘管与所述第一鞘管能够产生周向相对运动;

11、所述鞘管组件被配置为当所述第二鞘管套设在所述第一鞘管的外周面上,且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的夹角的角度为180°时,所述鞘管组件的近端部分伸直,当所述第二鞘管与所述第一鞘管进行周向相对运动以使得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的夹角的角度小于180°时,所述鞘管组件的近端部分弯曲,且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的夹角的角度越小,所述鞘管组件的近端部分的弯曲程度越大。

12、可选地,所述第一预弯段的弯曲角度为α,α的范围为0~90°;所述第二预弯段的弯曲角度为β,β的范围为0~90°,且|α-β|≤10°。

13、可选地,所述分离部包括骨架和包覆结构,所述骨架为所述分离部的边缘,所述包覆结构覆盖所述骨架的内侧空间,并与所述骨架连接。

14、可选地,所述分离部的最大外径为10mm~40mm,所述分离部的轴向尺寸为30mm~80mm。

15、可选地,所述导管具有沿轴向贯通地延伸的第二通道;所述滤器回收装置还包括抓捕单元,所述抓捕单元用于部分地穿设在所述第二通道中,并被配置为能够沿所述第二通道移动,所述抓捕单元包括控制导丝和抓捕环,所述抓捕环连接于所述控制导丝的近端。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滤器回收装置具有如下优点:

17、前述的滤器回收装置包括分离单元,所述分离单元包括导管和分离部,所述分离部连接于所述导管的近端;所述分离部被配置为能够沿所述导管的径向收缩或扩张,且当所述分离部处于扩张状态时,所述分离部的边缘至少部分地形成三维螺旋构型。所述滤器回收装置的所述分离部用于在回收滤器时对滤器与包裹在滤器上的血管内皮进行分离。具体地,当所述分离部被送入下腔静脉,且所述分离部径向扩张时,可以使所述分离部的边缘的呈三维螺旋构型的部分与包裹在滤器上的血管内皮接触,然后旋转所述分离部,如此,所述分离部的边缘的呈三维螺旋构型的部分切割血管内皮,以使得血管与滤器剥离,之后便可以通过抓捕单元抓捕滤器,以完成滤器的回收。该滤器回收装置通过旋转所述分离部,并利用所述分离部的边缘切割包裹在所述滤器上的血管内皮,避免血管内皮对滤器的回收造成阻碍,降低滤器回收的难度,提高所述滤器的回收成功率,而且所述分离部可通过施术者手动旋转,无需额外引入驱动部件,使得所述滤器回收装置成为无源器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18、所述分离部包括沿导管的轴向延伸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所述第一边缘和所述第二边缘的近端连接,且当所述分离部处于扩张状态时,所述第一边缘为平直构型,所述第二边缘为所述三维螺旋构型。这样的结构,使得所述分离部在径向收缩时,具有较小的外径,从而能够采用径向尺寸较小的鞘管组件进行输送,降低输送阻力,也减小在患者身体上的开口的尺寸,减少对患者的伤害。

19、进一步地,所述导管具有沿轴向贯通地延伸的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供所述抓捕单元进出下腔静脉。以及,所述滤器回收装置还包括鞘管组件,所述鞘管组件具有沿轴向贯通地延伸的第一通道,所述分离部沿所述第一通道进入下腔静脉,以及在所述抓捕单元抓捕所述滤器后,所述分离部携带所述滤器从所述第一通道撤出体外。尤其地,所述鞘管组件的近端部分被配置为能够弯曲或伸直时,若在所述分离部进入下腔静脉时,所述分离部与所述滤器的回收钩相对倾斜,施术者可以控制所述鞘管组件的近端部分弯曲,以使得所述分离部的方位与所述滤器的方位相适应,然后再旋转所述分离部,以切割血管内皮。不仅如此,当所述分离部的内径和外径均沿远端向近端的方向逐渐增大时,所述分离部在剥离所述滤器与血管内皮的过程中,还引导所述滤器的回收钩逐步地靠近所述导管近端的中心,如此,当抓捕单元从所述第二通道伸出时,可以较为容易地抓捕所述滤器,降低抓捕难度,进一步提高所述滤器的回收成功率。



技术特征:

1.一种滤器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离单元,所述分离单元包括导管和分离部,所述分离部连接于所述导管的近端;所述分离部被配置为能够沿所述导管的径向收缩或扩张,且当所述分离部处于扩张状态时,所述分离部的边缘至少部分地形成三维螺旋构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器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部包括沿所述导管的轴向延伸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所述第一边缘的近端与所述第二边缘的近端连接,且当所述分离部处于扩张状态时,所述第一边缘为平直构型,所述第二边缘为所述三维螺旋构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滤器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部的数量为1个~6个;当所述分离部的数量为两个以上时,两个以上的所述分离部沿所述导管的周向布置,且相邻的所述分离部在周向上部分地层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滤器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部的数量为2个~3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器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部的内径及外径均沿远端向近端的方向增大。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滤器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器回收装置还包括鞘管组件,所述鞘管组件具有沿轴向贯通地延伸的第一通道;所述分离单元部分地穿设在所述第一通道中,并被配置为能够沿所述第一通道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滤器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鞘管组件的近端部具有伸直状态和弯曲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滤器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鞘管组件包括第一鞘管和第二鞘管;所述第一鞘管具有所述第一通道,且所述第一鞘管的近端部具有第一预弯段,所述第一预弯段朝向第一方向弯曲;所述第二鞘管的近端部具有第二预弯段,所述第二预弯段朝向第二方向弯曲;所述第二鞘管用于套设在所述第一鞘管的外周面上,且所述第二鞘管与所述第一鞘管能够产生周向相对运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滤器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弯段的弯曲角度为α,α的范围为0~90°;所述第二预弯段的弯曲角度为β,β的范围为0~90°,且|α-β|≤1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器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部包括骨架和包覆结构,所述骨架为所述分离部的边缘,所述包覆结构覆盖所述骨架的内侧空间,并与所述骨架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器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部的最大外径为10mm~40mm,所述分离部的轴向尺寸为30mm~80mm。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器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具有沿轴向贯通地延伸的第二通道;所述滤器回收装置还包括抓捕单元,所述抓捕单元用于部分地穿设在所述第二通道中,并被配置为能够沿所述第二通道移动,所述抓捕单元包括控制导丝和抓捕环,所述抓捕环连接于所述控制导丝的近端。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滤器回收装置,包括分离单元,所述分离单元包括导管和分离部,所述分离部连接于所述导管的近端;所述分离部被配置为能够沿所述导管的径向收缩或扩张,且当所述分离部处于扩张状态时,所述分离部的边缘至少部分地形成三维螺旋构型。所述滤器回收装置能够在对植入下腔静脉且已经被血管内皮包裹的滤器进行回收时,利用分离部的边缘的呈三维螺旋构型的部分切割血管内皮,以使下腔静脉壁与滤器分离,解除血管内皮对滤器回收造成的阻碍,降低回收难度,提高回收成功率。

技术研发人员:许思为,张兆夺,张昊昀,王丽文,张云生,袁振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蓝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