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电刺激装置、移动终端以及电刺激治疗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59610发布日期:2023-05-25 04:21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便携式电刺激装置、移动终端以及电刺激治疗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电刺激装置、移动终端以及电刺激治疗系统。


背景技术:

1、传统的腕踝针是金属材质的金属针,腕踝针疗法是从腕部和踝部取相应的点,并使得腕踝针从该点刺入皮肤而实现皮下针刺的一种治疗方法,该方法属于有创操作,可以用于治疗眼内肌麻痹、视力障碍、面瘫、各种疼痛、支气管哮喘、高血压、皮肤病、神经官能症、脑血管病后遗症、脊柱退行性疾病后遗症等疾病。

2、腕踝针疗法对操作手法要求相对较高,如果操作不当,则一方面可能误伤血管及组织,当汗液或水等侵入创口后容易引起局部感染,另一方面,可能会使得腕踝针留置,在进行肢体活动时留置在体内的腕踝针可能出现变形或折断,造成患者的二次损伤,同时还有可能加剧患者对于针刺的恐惧心理等。

3、然而,现有针对腕踝针疗法的改良方案中,尚未发现有任何一种疗法和工具,可以消除以上风险及弊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电刺激装置、移动终端以及电刺激治疗系统,能够实现非侵入的全天候疼痛刺激治疗方案。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便携式电刺激装置,其包括:

3、电极组,所述电极组包括多片电极,每片电极能够贴附在皮肤上并用于释放相应的电刺激;

4、电刺激主机,所述电刺激主机通过第一连接线连接各片电极,并能够通过第二连接线连接相应的智能移动终端,以从所述智能移动终端处取电。

5、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线为otg连接线,所述otg连接线使得所述电刺激主体既能从所述智能移动终端处取电,也能从所述智能移动终端处获取各片电极所需的电刺激波形信号,以分发至对应的电极的刺激点处。

6、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线用于连接所述电刺激主机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电刺激主机上或者可拔插式地连接所述电刺激主机上;所述第一连接线包括总线以及与各片电极一一对应设置的分线,所述总线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电刺激主机上,所述总线的另一端同时连接各条分线的一端,各条分线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相应的电极。

7、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线还包括电极端连接组件,所述电极端连接组件包括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且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可拔插式连接,所述第一端子固定设置在所述总线用于同时连接各条分线的一端上,所述第二端子同时且固定连接各条分线用于连接总线的一端。

8、可选地,所述电刺激主体还包括微处理器、电源管理电路、升压电路、指示灯以及换相电路中的至少一个,其中,

9、所述电源管理电路用于从所述智能移动终端处取电并为所述微处理器、所述升压电路提供电源电压;

10、所述微处理器用于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线与所述智能移动终端进行数据交互,并控制所述升压电路和所述换相电路;

11、所述换相电路与电极一一对应设置并直接连接所述微处理器或通过所述升压电路间接连接所述微处理器,以在所述微处理器的控制下输出电刺激波形信号至相应的电极;

12、所述指示灯连接所述微处理器,以在微处理器的控制下亮灭,指示各个电极的工作状态。

13、可选地,所述升压电路为反激式升压电路,其包括第一储能电容、第二储能电容、变压器、第一三极管、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和第三二极管,第一储能电容的阳极、变压器的初级一端和第二三极管的阴极均与电源管理电路的电源输出端连接,第二二极管的阳极与第三二极管的阳极相连,第三二极管的阴极、变压器的初级另一端与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微处理器连接,变压器的次级一端与第一二级管的阳极连接,第二储能电容的阳极与第一二级管的阴极、相应的第一连接线连接,变压器的次级另一端、第一储能电容的阴极、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以及第二储能电容的阴极均与接地端连接。

14、可选地,所述换相电路具有上臂左桥单元、上臂右桥单元、下臂左桥单元以及下臂右桥单元;其中,所述上臂左桥单元的一端与所述下臂左桥单元的一端连接形成第一连接节点,所述上臂右桥单元的一端和所述下臂右桥单元的一端连接形成第二连接节点,所述第一连接节点用于连接相应的电极的一个刺激点,所述第二连接节点用于连接所述电极的另一个刺激点;所述上臂左桥单元的另一端和所述下臂右桥单元的另一端均与微处理器的一个信号输出引脚连接,所述上臂右桥单元的另一端和所述下臂左桥单元的另一端均与微处理器的另一个信号输出引脚连接。

15、可选地,所述上臂左桥单元包括第二三极管和第三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第一限流电阻与所述升压电路的输出端,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电极的一个刺激点和所述下臂左桥单元的一端相连,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第一接地电阻与接地端连接,第三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微处理器的一个信号输出引脚以及所述下臂右桥单元的另一端连接。

16、可选地,所述下臂左桥单元包括第四三极管和第一模拟开关芯片,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电极的一个刺激点和所述上臂左桥单元的一端连接,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相应的电阻与接地端连接,第四三极管的基极与第一模拟开关芯片的输出端连接,第一模拟开关芯片的使能端与所述微处理器的一个信号输出引脚以及所述上臂右桥单元的另一端连接。

17、可选地,所述上臂右桥单元包括第五三极管和第六三极管,第五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第二限流电阻与升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第五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电极的另一个刺激点以及下臂右桥单元的一端相连,第五三极管的基极与第六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六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相应的电阻与接地端连接,第六三极管的基极与微处理器的另一信号输出引脚以及所述下臂左桥单元的另一端连接。

18、可选地,所述下臂右桥单元包括第七三极管和第二模拟开关芯片,第七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电极的另一个刺激点以及所述上臂右桥单元的一端连接,第七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相应的电阻与接地端连接,第七三极管的基极与第二模拟开关芯片的输出端连接,第二模拟开关芯片的使能端与微处理器的另一信号输出引脚以及所述上臂左桥单元的另一端连接。

19、可选地,所述换相电路还包括闭合控制单元,所述闭合控制单元包括运算放大器和采样电阻,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通过所述采样电阻与接地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与微处理器的数模转换引脚连接,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下臂左桥单元以及所述下臂右桥单元相连,以对流经所述下臂左桥单元和所述下臂右桥单元的电流进行闭环控制。

20、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智能移动终端,其用于与如本发明所述的便携式电刺激装置连接,以向所述便携式电刺激装置供电。

21、可选地,所述智能移动终端为具有otg功能接口的智能手机、平板或者电脑,所述智能移动终端通过otg连接线与所述便携式电刺激装置连接,既能向所述便携式电刺激装置供电,又能向向所述便携式电刺激装置的各片电极提供所需的电刺激波形信号。

22、可选地,所述智能移动终端上可设置用于管理所述便携式电刺激装置的参数、治疗过程以及治疗结果中的至少一种的应用程序客户端。

23、可选地,所述智能移动终端具有与云端服务器交互的通信模块,以上传所述便携式电刺激装置的治疗记录至所述云端服务器,以及,从所述云端服务器下载所述便携式电刺激装置所需的治疗方案。

24、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刺激治疗系统,其包括如本发明所述的便携式电刺激装置,和/或,如本发明所述的智能移动终端。

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之一:

26、1、便携式电刺激装置的电极能够贴附在皮肤上,并能从智能移动终端处取电且能将相应的电刺激波形信号通过每片电极的刺激点释放到患者身体上,创新性地将传统医学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安全可靠,实现了一种非侵入的全天候疼痛刺激治疗方案,实现了对腕踝针疗法的作用途径及技术的改革和创新,可以使得便携式电刺激装置的体积小,同时续航时间长,降低了便携式电刺激装置的成本以及使用环境的限制。

27、2、电极可以贴附于手腕等处的皮肤上,贴附位置可以根据患者的疾病进行合理选择,且在贴附后能相对固定,穿戴方便,适合全天候的疼痛治疗和管理,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

28、3、便携式电刺激装置与常见的手机等智能移动终端可以通过otg连接线连接,从而可以直接使用智能移动终端来为便携式电刺激装置提供电源并且提供用于电刺激治疗的方案设计(包括电刺激波形信号的刺激强度以及频率等参数的设置和调整等等),可以在有利于使得便携式电刺激装置的体积小,同时续航时间长,降低便携式电刺激装置的成本的基础上,更有利于设置多样的治疗模式,满足不同用户或医务人员对不同的电刺激类型和强度的治疗需求。

29、4、用户可以直接使用手机等智能移动终端来接受医生的治疗处方,并且保存治疗记录,有利于形成用户的治疗档案,以供后期查看和跟踪等。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