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血管外科用胸腔积液吸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71197发布日期:2022-03-01 21:24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心血管外科用胸腔积液吸液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医疗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是涉及到一种心血管外科用胸腔积液吸液装置。


背景技术:

2.胸腔积液是由胸膜腔内液体产生增多或吸收回流减少形成,会对肺组织压力,导致呼吸困难症状,心血管外科医生通常进行胸腔闭式引流的方法,将胸腔内的液体吸引出体外,使得肺组织重新张开而恢复肺组织功能。
3.基于上述本发明人发现,现有的心血管外科用胸腔积液吸液装置存在以下不足:胸腔闭式引流是将引流管一端放入胸腔内,另一端接入集液水封瓶,利用气压将积液排流进集液瓶中,由于病患的积液浓稠度不同,在经由引流管进入集液瓶的过程中,在管与积液吸液端衔接处会出现浓稠积液流淌缓速,进而容易在软胶端内侧停留,且较在流通量少时,容易出现泡膜的现象。
4.因此需要提出一种心血管外科用胸腔积液吸液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心血管外科用胸腔积液吸液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心血管外科用胸腔积液吸液装置,其结构设有底座、吸液装置、引流管,所述底座设在吸液装置底部,所述引流管一端与吸液装置上方套合连接。
7.所述吸液装置设有上盖装置、集液瓶、水封瓶、调压瓶,所述上盖装置设在吸液装置最顶部,所述集液瓶设在水封瓶旁侧,所述调压瓶设在水封瓶另一侧。
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盖装置设有盖架、积液吸液端、调压管、吸引器连接管,所述积液吸液端设在集液瓶上方,所述调压管位于积液吸液端旁侧且相配合,所述吸引器连接管设在上盖装置最右侧,所述盖架与上盖装置为一体化结构且设在其底部位置,所述积液吸液端与盖架相贯通,所述调压管进行调压作用,所述吸引器连接管连接吸引机端,所述积液吸液端连接胸腔。
9.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积液吸液端设有固定块架、衔接套口、施力装置、硬底口、软胶端,所述衔接套口嵌固连接在固定块架的上方,所述施力装置活动配合在软胶端侧方,所述硬底口固定连接在软胶端下端,所述软胶端嵌入于固定块架中且相贯通,所述衔接套口、硬底口均为有硬度的材质,所述软胶端为橡胶材质。
10.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施力装置设有侧腔槽、扣架、活动体,所述侧腔槽设在软胶端侧方,所述扣架嵌入连接在侧腔槽内侧,所述活动体活动在侧腔槽中,所述侧腔槽为空心腔状态,所述每个活动体与一个扣架为一组做配合活动,在侧腔槽中设有三处,且呈竖向均匀分布。
11.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活动体设有配合架、施力球、弧块、衔接架,所述配合架末端与弧块相连接且活动配合,所述施力球活动连接在配合架前端,所述衔接架与弧块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配合架具有伸缩性,所述施力球呈球状,所述弧块为顺丁橡胶材质的弧形杆状物,具有较好的牵扯性,所述衔接架在弧块上设有两个,且具有伸缩性,所述配合架与施力球为一组做配合活动,所述配合架的伸缩性带动施力球不断位移。
12.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施力球设有形变环、软块、偏重球、弹簧,所述软块嵌入活动在形变环内部,所述偏重球通过弹簧与形变环内侧边相连接且活动配合,所述形变环呈环状的空腔状态,且外环框为橡胶材质,所述软块为弹性塑性体材质块状物,具有较好的柔软度,所述为具有一定重量的球块。
13.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弧块与扣架相贯穿且活动配合,所述配合架活动在扣架外侧,所述施力球与软胶端间隙配合,所述弧块的韧性及衔接架的伸缩性,在扣架的贯穿控制下有一定限度。
14.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形变环内侧方与配合架活动连接,所述形变环外侧与软胶端间隙配合,所述偏重球通过形变环与软胶端相配合,所述偏重球具有一定重量,所述偏重球在弹簧的弹性配合下,对形变环全方位产生撞压效果。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积液经由积液吸液端向集液瓶中排流过程中,由软胶端的柔韧性,为活动体产生驱动力,使活动体能扣着扣架在侧腔槽中进行位置变动,往复有侧向翻摆活动,环在软胶端侧方的活动体在活动中不断对软胶端施加侧向压力,为软胶端提供动力,令软胶端受动产生不断做蠕动形变,便于为软胶端内侧流淌的积液提供加速畅通的动力,避免较为浓稠的积液在进入软胶端内侧后较易出现浓稠液体堵在软胶端内侧的情况。
16.2.在弧块的牵扯性及衔接架的伸缩性辅助下,便于配合架带动施力球不断对软胶端施加侧向压力,由偏重球在弹簧的弹性配合下全方位变动位置,使得施力球在配合架的伸缩带动下及偏重球的挤压下,能对不断施加碾压作用力,便于软胶端做蠕动活动,利于其内侧流淌着的胸腔积液增加活跃动力而顺畅流通,且能减少在软胶端内侧产生积液泡膜的现象,避免影响吸液装置作业时的气压。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发明一种心血管外科用胸腔积液吸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发明一种吸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发明一种上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发明一种积液吸液端的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发明一种施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本发明一种活动体的结构示意图。
23.图7为本发明一种施力球的结构示意图。
24.图中:底座-1、吸液装置-2、引流管-3、上盖装置-21、集液瓶-22、水封瓶-23、调压瓶-24、盖架-211、积液吸液端-212、调压管-213、吸引器连接管-214、固定块架-a1、衔接套口-a2、施力装置-a3、硬底口-a4、软胶端-a5、侧腔槽-a31、扣架-a32、活动体-a33、配合架-q1、施力球-q2、弧块-q3、衔接架-q4、形变环-q21、软块-q22、偏重球-q23、弹簧-q24。
具体实施方式
2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心血管外科用胸腔积液吸液装置,其结构设有底座1、吸液装置2、引流管3,所述底座1设在吸液装置2底部,所述引流管3一端与吸液装置2上方套合连接。
26.所述吸液装置2设有上盖装置21、集液瓶22、水封瓶23、调压瓶24,所述上盖装置21设在吸液装置2最顶部,所述集液瓶22设在水封瓶23旁侧,所述调压瓶24设在水封瓶23另一侧。
27.其中,所述上盖装置21设有盖架211、积液吸液端212、调压管213、吸引器连接管214,所述积液吸液端212设在集液瓶22上方,所述调压管213位于积液吸液端212旁侧且相配合,所述吸引器连接管214设在上盖装置21最右侧,所述盖架211与上盖装置21为一体化结构且设在其底部位置,所述积液吸液端212与盖架211相贯通,所述调压管213进行调压作用,所述吸引器连接管214连接吸引机端,所述积液吸液端212连接胸腔,所述积液吸液端212与盖架211贯通设置,便于其贯通于集液瓶22,进而将胸腔积液向集液瓶22中引流。
28.其中,所述积液吸液端212设有固定块架a1、衔接套口a2、施力装置a3、硬底口a4、软胶端a5,所述衔接套口a2嵌固连接在固定块架a1的上方,所述施力装置a3活动配合在软胶端a5侧方,所述硬底口a4固定连接在软胶端a5下端,所述软胶端a5嵌入于固定块架a1中且相贯通,所述衔接套口a2、硬底口a4均为有硬度的材质,所述软胶端a5为橡胶材质,所述施力装置a3在软胶端a5侧方活动,为软胶端a5提供动力,使软胶端a5在其韧性性质下不断变动,便于为其内侧流淌的积液提供加速畅通的动力。
29.其中,所述施力装置a3设有侧腔槽a31、扣架a32、活动体a33,所述侧腔槽a31设在软胶端a5侧方,所述扣架a32嵌入连接在侧腔槽a31内侧,所述活动体a33活动在侧腔槽a31中,所述侧腔槽a31为空心腔状态,所述每个活动体a33与一个扣架a32为一组做配合活动,在侧腔槽a31中设有三处,且呈竖向均匀分布,所述侧腔槽a31为活动体a33的活动提供空间,在扣架a32的限制下,活动体a33能侧向翻摆而作用于软胶端a5上,便于软胶端a5发生蠕动形变,而驱使积液活跃性较强,进而流淌较为畅通。
30.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通过将引流管3的一端插入病患胸腔,另一端与衔接套口a2相套合,并把吸液装置2放置在低于胸腔的位置处,将吸引器连接管214与吸引机相连接,可进一步对调压管213进行压力调节控制,令水封瓶23与集液瓶22内部有气压配合,便于将胸腔的积液向集液瓶22中引流,并可避免积液反向逆流,由引流管3中引流的积液经由积液吸液端212向集液瓶22中排流过程中,由软胶端a5的柔韧性,其受液体流经时能受力形变,便于为活动体a33产生驱动力,由侧腔槽a31为空槽状态,使活动体a33能扣着扣架a32在侧腔槽a31中进行位置变动,往复有侧向翻摆活动,环在软胶端a5侧方的活动体a33在活动中不断对软胶端a5施加侧向压力,为软胶端a5提供动力,令软胶端a5受动产生不断做蠕动形变,便于为软胶端a5内侧流淌的积液提供加速畅通的动力,避免较为浓稠的积液,在进入软胶端a5内侧后,由于缓速而较容易出现浓稠液体堵在软胶端a5内侧的情况,影响集液瓶22中的气压状况,进而影响吸液作业。
31.实施例2:
如附图6至附图7所示:其中,所述活动体a33设有配合架q1、施力球q2、弧块q3、衔接架q4,所述配合架q1末端与弧块q3相连接且活动配合,所述施力球q2活动连接在配合架q1前端,所述衔接架q4与弧块q3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配合架q1具有伸缩性,所述施力球q2呈球状,所述弧块q3为顺丁橡胶材质的弧形杆状物,具有较好的牵扯性,所述衔接架q4在弧块q3上设有两个,且具有伸缩性,所述配合架q1与施力球q2为一组做配合活动,所述配合架q1的伸缩性便于带动施力球q2不断位移,在弧块q3的牵扯性及衔接架q4的伸缩性辅助下,令活动体a33整体的位置变动活动力更佳,便于活动体a33更好的作用于软胶端a5,对其施加侧向碾压挤动力。
32.其中,所述施力球q2设有形变环q21、软块q22、偏重球q23、弹簧q24,所述软块q22嵌入活动在形变环q21内部,所述偏重球q23通过弹簧q24与形变环q21内侧边相连接且活动配合,所述形变环q21呈环状的空腔状态,且外环框为橡胶材质,所述软块q22为弹性塑性体材质块状物,具有较好的柔软度,所述a23为具有一定重量的球块,所述偏重球q23在弹簧q24的弹性配合下不断对形变环q21内侧边施加挤压力,令软块q22不断形变,继而辅助施力球q2整体更有活动力,同时不断形变,便于对软胶端a5施加碾压作用力。
33.其中,所述弧块q3与扣架a32相贯穿且活动配合,所述配合架q1活动在扣架a32外侧,所述施力球q2与软胶端a5间隙配合,所述弧块q3的韧性及衔接架q4的伸缩性,在扣架a32的贯穿控制下有一定限度,便于配合架q1发挥伸缩变动,进而更加灵活驱带施力球q2作用在软胶端a5一侧,便于软胶端a5不断受到外力的施加而形变,利于其内侧流淌着的胸腔积液顺畅流通。
34.其中,所述形变环q21内侧方与配合架q1活动连接,所述形变环q21外侧与软胶端a5间隙配合,所述偏重球q23通过形变环q21与软胶端a5相配合,所述偏重球q23具有一定重量,所述偏重球q23在弹簧q24的弹性配合下,对形变环q21全方位产生撞压效果,所述软块q22在受到偏重球q23撞压后形变,辅助形变环q21环状变动,进而将压力推挤给软胶端a5,令软胶端a5不断产生蠕动,从而增加软胶端a5内侧积液的活动率,且避免在软胶端a5内侧出现积液泡膜的现象。
35.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通过弧块q3的韧性及其弧状形态,便于贯穿着扣架a32进行环向位置变动,在弧块q3的牵扯性及衔接架q4的伸缩性辅助下,为配合架q1的伸缩产生变动力,便于配合架q1带动施力球q2不断对软胶端a5施加侧向压力,由施力球q2变动后驱使一定重量的偏重球q23在弹簧q24的弹性配合下全方位变动位置,对形变环q21施加推压力,令形变环q21在软块q22的弹性形变下发生环状形变,使得施力球q2在配合架q1的伸缩带动下及偏重球q23的挤压下,能对q5不断施加碾压作用力,便于软胶端a5做蠕动活动,利于其内侧流淌着的胸腔积液增加活跃动力而顺畅流通,且能减少在软胶端a5内侧产生积液泡膜的现象,避免影响吸液装置2作业时的气压。
36.利用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