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和/或治疗冠状病毒、流感病毒感染的中药组合物和消菌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91046发布日期:2022-01-15 02:40阅读:573来源:国知局
预防和/或治疗冠状病毒、流感病毒感染的中药组合物和消菌卡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防和/或治疗冠状病毒、流感病毒感染的中药组合物和消菌卡。


背景技术:

2.冠状病毒是引起高传染性呼吸道感染的一种新发现的冠状病毒,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命名为sars-cov-2。因为人群缺少对新型病毒株的免疫力,所以人群普遍易感。由sars-cov-2冠状病毒引起,who将sars-cov-2感染导致的疾病命名为covid-19,其中多数感染可以导致肺炎,就称之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截至目前,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出台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所述,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无症状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新型冠状病毒主要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在相对密封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
3.流感病毒即为流行性感冒病毒,分为甲(a)、乙(b)、丙(c)三型,近年来才发现的流感病毒将归为丁(d)型。流感病毒可引起人、禽、猪、马、蝙蝠等多种动物感染和发病,是人流感、禽流感、猪流感、马流感等人与动物疫病的病原。流感病毒的临床症状是急性高热、全身疼痛、显著乏力和呼吸道症状,其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易感者与感染者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而传播,一般秋冬季节是其高发期。其中,甲型h1n1流感是猪的一种高度传染性急性呼吸道疾病,由一种或多种猪流感a型病毒所引起甲型h1n1流感,其存在可以人传染人的现象,人感染后的临床早期症状与流感类似,有发热、咳嗽、疲劳、食欲不振等,突然高热、肺炎,重者可以出现呼吸衰竭,多器官损伤,最后甚至导致死亡。
4.因此,亟需寻找一种对冠状病毒、流感病毒具有预防和/或治疗效果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至少之一。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防和/或治疗冠状病毒、流感病毒感染的中药组合物和消菌卡,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对冠状病毒和流感病毒均具有较高的抑制率。
6.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中药组合物。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中药组合物包含:薄荷、厚朴、藿香、佩兰、紫苏叶、贯众、细辛、连翘、冰片。发明人通过试验发现,采用上述成分得到的中药组合物,能够有效的抑制冠状病毒和流感病毒,尤其是抑制甲型流感h1n1病毒。
7.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上述中药组合物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如下附加技术特征的至少之一:
8.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中药组合物包含如下重量份组分:薄荷0.5-2.5份、厚
朴0.5-2.5份、藿香1.5-3份、佩兰1-3份、紫苏叶2-4份、贯众1-3份、细辛0.2-1份、连翘1-3份、冰片0.5-2份。
9.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中药组合物包含如下重量份组分:薄荷0.5-1.5份、厚朴0.5-1.5份、藿香1.5-2份、佩兰1-3份、紫苏叶2-3份、贯众1.5-2份、细辛0.3-0.5份、连翘1.5-2份、冰片1-1.5份。
10.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上述中药组合物在制备产品中的用途。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产品用于抗病毒。由此,由上述中药组合物制得的产品,可有效的抑制病毒。
11.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病毒选自冠状病毒或流感病毒。
12.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产品用于预防或治疗感染病毒所引发的疾病。
13.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疾病包括:肺炎、感冒、支气管炎、急性呼吸综合征。
14.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产品包括药物、食品或饰品。
15.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饰品选自香囊或消菌卡,所述香囊或消菌卡放置于膻中穴。
16.在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药物、食品或饰品。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药物、食品或饰品包含如上述中药组合物。由此,上述药物、食品或饰品,可有效的抑制冠状病毒和流感病毒。
17.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饰品选自香囊或消菌卡。发明人经过大量试验发现,上述香囊或消菌卡能够有效的抑制冠状病毒和流感病毒,尤其是抑制甲型流感h1n1病毒;并且,发明人发现,上述香囊对冠状病毒的抑制率可达99.15%、对甲型流感h1n1抑制率可达98.77%。
18.在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上述香囊或消菌卡的使用方法。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香囊或消菌卡适用于屋内、车内或人体佩戴。由此,本发明的香囊或消菌卡应用到上述场景,均可达到抑制冠状病毒和流感病毒的作用。
19.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下面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21.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22.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预防和/或治疗冠状病毒、流感病毒感染的中药组合物和消菌卡,下面将分别对其进行详细描述。
23.中药组合物
24.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中药组合物。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中药组合物包含:薄荷、厚朴、藿香、佩兰、紫苏叶、贯众、细辛、连翘、冰片。上述成分得到的
中药组合物,能够有效的抑制冠状病毒和流感病毒,尤其是抑制甲型流感h1n1病毒。
25.《瘟疫论》云:“疫者感天地之疠气
……
此气之来,无论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邪自口鼻而入
……
邪之所着,有天受,有传染,所感虽殊,其病则一”非常准确地描述了疫病的致病因素、发病特征、传播方式和途径。
26.薄荷中含有薄荷冰,其是薄荷叶和茎的提取物,是香料常用的添加成分。芳香走窜,可用治头痛及鼻、咽、喉痛等症。
27.厚朴苦、辛、温,归脾、胃、肺、大肠经,厚朴除了燥湿消痰外,临床上多用于湿阻中焦、脘腹胀满等证,是消除胀满的要药。疗霍乱及腹痛胀满,胃中冷逆及胸中呕不止,泄痢淋露,除惊,去留热心烦满,厚肠胃;并且,其可燥湿消痰,下气平喘,与苏叶药物同用。
28.佩兰与藿香,二药都可芳香化浊,辟秽和中,清暑化湿,是治疗暑湿表证,湿温初起的要药。《本草经疏》曰:“其香气烈,亦芳草也。
……
芬芳而辛,故能润泽。辛香温散,故疗风邪久泻,风能胜湿也。香入脾,所以止呕吐”。
29.紫苏叶,解表散寒,行气和胃,属解表药下属分类的辛温解表药,为发汗、镇咳、芳香性健胃利尿剂,有镇痛、镇静、解毒作用,治感冒,因鱼蟹中毒之腹痛呕吐者有卓效,与细辛合用能明显的祛风散寒的功效。
30.贯众药用历史悠久,始见于《神农本草经》,载其:“味苦,微寒,主腹中邪热气,诸毒,杀三虫”;且明代《滇南本草》记载贯众“祛毒,止血,解水毒。二、三月间,泡水盆中”;这与民间用贯众泡在水缸中以解毒防瘟的说法是一致。现代药理研究从科学的角度证明了贯众具有防治瘟疫、抗感染的疗效。
31.细辛,辛散温通,气盛而味烈,能无微不入、无处不到疏散上下之风邪。其既能祛风散寒,通窍止痛,又能温肺化饮,也是一味既辛香,又祛寒湿温肺的佳药。
32.连翘,作为药物记载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曰“连翘,味苦平。主寒热、鼠瘘、瘰疬、痈肿、恶创、瘿瘤、结热、蛊毒”。关于连翘的功效,古代医籍中还有这样的一些记载,《药性赋》记载:“连翘可以散诸经之热,可以散诸肿之疮疡”;《珍珠囊》:“连翘之用有三:泻心经客热,一也;去上焦诸热,二也;为疮家圣药,三也”;清代张锡勋的《医学衷中参西录》曰:“连翘,具升浮宣散之力,流通气血,治十二经血凝气聚,为疮家要药。能透肌解表,清热逐风,又为治风热要药”。
33.冰片的性味是辛、苦、微寒的,归心经、脾经和肺经。冰片的功效与作用主要是开窍醒神、清热止痛,其可用于闭证神昏、用于目赤肿痛,喉痹口疮、用于疮疡肿痛,溃后不敛等。《海药本草》:“主内外障眼,三虫,治五痔,明目,镇心,秘精”;《本草纲目》:“疗喉痹,脑痛,鼻息,齿痛,伤寒舌出,小儿痘陷。通诸窍,散郁火”;《本草汇言》中记载,冰片乃“开窍辟邪之药也
……
然芳香之气能辟一切邪恶,辛烈之性能散一切风热”;上述记载均说明了冰片具有治疗瘟病的效果。
34.发明人通过试验发现,采用上述9味组合使用后,全方可对冠状病毒和流感病毒的抑制率可达98%以上,从而有效的预防和/或治疗冠状病毒、流感病毒(尤其是甲型流感h1n1病毒)所感染的疾病。
35.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中药组合物包含如下重量份组分:薄荷0.5-2.5份、厚朴0.5-2.5份、藿香1.5-3份、佩兰1-3份、紫苏叶2-4份、贯众1-3份、细辛0.2-1份、连翘1-3份、冰片0.5-2份。发明人经过大量试验得到上述较优配比,由此,可进一步抑制冠状病毒和
流感病毒(尤其是甲型流感h1n1病毒)。
36.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中药组合物包含如下重量份组分:薄荷0.5-1.5份、厚朴0.5-1.5份、藿香1.5-2份、佩兰1-3份、紫苏叶2-3份、贯众1.5-2份、细辛0.3-0.5份、连翘1.5-2份、冰片1-1.5份。发明人经过大量试验得到上述较优配比,由此,可进一步抑制冠状病毒和流感病毒(尤其是甲型流感h1n1病毒),其中对两种病毒的抑制率可达98%以上。
37.中药组合物的用途
38.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上述中药组合物在制备产品中的用途。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产品用于抗病毒,所述产品包括药物、食品或饰品。由此,由上述中药组合物制得的产品,可有效的抑制病毒。
39.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病毒选自冠状病毒或流感病毒。由此,由上述中药组合物制得的产品,可有效的抑制冠状病毒和流感病毒。
40.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产品用于预防或治疗感染病毒所引发的疾病。
41.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疾病包括但不限于:肺炎、感冒、支气管炎、急性呼吸综合征等疾病,本发明的产品可抑制冠状病毒和流感病毒,从而可用于预防和/或治疗由冠状病毒和流感病毒引起或诱发的疾病。
42.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产品包括药物、食品或饰品。由此,上述饰品均可有效的抑制冠状病毒和流感病毒。
43.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饰品选自香囊或消菌卡,香囊或消菌卡放置于膻中穴。由此,上述饰品均可有效的抑制冠状病毒和流感病毒。
44.药物、食品或饰品
45.在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药物、食品或饰品。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药物、食品或饰品包含如上述中药组合物。由此,上述药物、食品或饰品,可有效的抑制冠状病毒和流感病毒。
46.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饰品选自香囊或消菌卡,香囊或消菌卡放置于膻中穴。
47.膻中穴本穴为气会,在胸部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之中点。经属:任脉,膻中为心包络经气聚集之处,是任脉、足太阴、足少阴、手太阳、手少阳经的交会穴,又是宗气聚会之处,能理气活血通络,宽胸理气,止咳平喘。因此,以此穴为主穴治疗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病证及其它疾患,该穴位也是宗气聚会之处。它有阻挡邪气、宣发正气的功效。任脉上连口鼻喉,在膻中穴上应用中药能明显发挥该穴位的防疫功效,阻断病毒从口鼻而入。
48.由此,上述饰品均可有效的抑制冠状病毒和流感病毒。发明人经过大量试验发现,上述香囊或消菌卡能够有效的抑制冠状病毒和流感病毒,尤其是抑制甲型流感h1n1病毒;并且,发明人发现,上述香囊或消菌卡对冠状病毒的抑制率可达99.15%、对甲型流感h1n1抑制率可达98.77%,将香囊或消菌卡放置于膻中穴能够有效地抑制病毒从口鼻进入到人体内。
49.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香囊包含:囊包、上述中药组合物和挂绳,所述组合物位于所述囊包内;所述挂绳安装于所述囊包上。由此,通过挂绳方便将佩戴或固定香囊。
50.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挂绳设置为伸缩绳。由此,方便调节挂绳的长度,尤其是当佩戴香囊,通过伸缩绳的调节,可将香囊置于人体的膻中穴上。
51.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香囊的一侧开设有至少一个小孔,优选为10-20个,更优选为16个。由此,可将开设有小孔的一侧朝向身体一侧,能够进一步提高香囊中的中药组合物的药效。
52.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消菌卡包含:卡壳、上述中药组合物,将上述中药组合物置于卡壳内。由此,将中药组合组放入中药袋中,然后将中药袋放入卡壳内,可选地,卡壳的内表面可为锡纸。
53.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卡壳为塑料材质,卡壳的一侧开设有至少一个小孔,优选为10-20个,更优选为16个。由此,可将开设有小孔的一侧朝向身体一侧,能够进一步提高消菌卡中的中药组合物的药效。
54.香囊或消菌卡的使用方法
55.在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上述香囊或消菌卡的使用方法。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香囊或消菌卡适用于屋内、车内或人体佩戴。由此,本发明的香囊应用到上述场景,均可达到抑制冠状病毒和流感病毒的作用。
56.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方案进行解释。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面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的,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获得的常规产品。
57.制备例1:中药组合物
58.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59.称取薄荷1重量份、厚朴1重量份、藿香2重量份、佩兰2重量份、紫苏叶3重量份、贯众2重量份、细辛0.5重量份、连翘1.5重量份、冰片1重量份;
60.将上述中药组分混合均匀,得到中药组合物。
61.实施例1
62.中药组合物对甲型流感h1n1病毒的抑菌性,具体检测步骤如下:
63.1、试验材料
64.试验用病毒株:流感病毒h1n1(influenza a virus h1n1,vr-1469);
65.试验动物:9~11d龄白壳鸡胚,spf级;
66.易海庆中药净化卡(上海易海庆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67.中和剂:d/e中和肉汤;
68.试验载体:无菌方形波片(1.0cm
×
1.0cm);
69.96孔血凝滴度测定板;
70.培养箱(加湿)、无菌注射器、生物安全柜、照蛋器、石蜡及无菌器材等。
71.2、方法
72.检测依据:《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第2.1.1.10项和企业提供《病毒灭活检测方法》;
73.染毒样片制备:用血凝滴度≥1:640的流感病毒h1n1悬液,取适量病毒悬液滴染于载体上,室温干燥后备用;
74.中和剂鉴定试验:取制备例1的中药组合物样品5.00g放入1立方米的固定密封空间的中间位置,将载体片置于距离易海庆中药净化卡1cm处,作用12h,试验重复3次;
75.病毒灭活试验:取制备例1的中药组合物样品5.00g放入1立方米的固定密封空间的中间位置,将载体片置于距离易海庆中药净化卡1cm处,作用24h,试验重复3次;
76.环境温度:22.9~23.6℃;
77.相对湿度:46%~50%。
78.3、中和剂鉴定试验
79.经3次重复试验,取制备例1的中药组合物样品5.00g放入1立方米的固定密封空间的中间位置,将流感病毒h1n1载体片置于距离易海庆中药净化卡1cm处的中和剂鉴定结果为:第1组病毒平均滴度值为4.59,第2组病毒平均滴度值为5.17,第3组、第4组和第5组病毒平均滴度值分别为6.67、6.61和6.64,第6组为阴性对照组,具体如表1所示。
80.表1:中和剂鉴定试验结果
[0081][0082][0083]
由上表可知,所用d/e中和肉汤的中和剂溶液可有效中和中药组合物样品的固定密封空间的中间位置,将流感病毒h1n1置于距离易海庆中药净化卡1cm处对流感病毒h1n1的残留作用,且中和剂和中和产物对流感病毒h1n1及鸡胚的生长基本无影响。
[0084]
4、对流感病毒的灭活效果
[0085]
经3次重复试验,取制备例1的中药组合物样品5.00g放入1立方米的固定密封空间的中间位置,将流感病毒h1n1载体片置于距离易海庆中药净化卡1cm处,作用24h,对载体上的流感病毒h1n1的平均灭活对数值为2.07,具体见表2所示。
[0086]
表2:对流感病毒h1n1的灭火效果
[0087][0088]
注:阴性对照细胞生长良好,无细胞病变;灭活率=[10
[对照组]-10
[对照组]
]/10
[对照组]
×
100%。
[0089]
由上表可知,中药组合物对载体上的流感病毒h1n1的平均灭活对数值为1.91(即平均灭火率为98.7%)。
[0090]
实施例2
[0091]
中药组合物对冠状病毒病毒的抑菌性,具体检测步骤如下:
[0092]
1、试验材料
[0093]
试验用病毒株:人类冠状病毒229e(human coronavirus229e,vr-740,即为hcov-229e);
[0094]
宿主细胞:mrc-5细胞;
[0095]
易海庆中药净化卡(上海易海庆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0096]
中和剂:d/e中和肉汤;
[0097]
试验载体:无菌方形波片(1.0cm
×
1.0cm);
[0098]
细胞培养瓶与96孔培养板;
[0099]
细胞维持培养液、细胞完全培养液和胎牛血清;
[0100]
倒置显微镜、涡旋振荡器、二氧化碳培养箱、生物安全柜、微量移液器和无菌器材及电子计时器。
[0101]
2、方法
[0102]
检测依据:《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第2.1.1.10项和企业提供《病毒灭活检测方法》;
[0103]
染毒样片制备:用滴度为106tcid
50
/0.1ml~107tcid
50
/0.1ml的hcov-229e病毒悬液,取适量病毒悬液滴染于载体上,室温干燥后备用;
[0104]
中和剂鉴定试验:取制备例1的中药组合物样品5.00g放入1立方米的固定密封空间的中间位置,将载体片置于距离易海庆中药净化卡1cm处,作用12h,试验重复3次;
[0105]
病毒灭活试验:取制备例1的中药组合物样品5.00g放入1立方米的固定密封空间的中间位置,将载体片置于距离易海庆中药净化卡1cm处,作用24h,试验重复3次;
[0106]
环境温度:22.9~23.6℃;
[0107]
相对湿度:48%~50%。
[0108]
3、中和剂鉴定试验
[0109]
经3次重复试验,取制备例1的中药组合物样品5.00g放入1立方米的固定密封空间的中间位置,将hcov-229e载体片置于距离易海庆中药净化卡1cm处的中和剂鉴定结果为:第1组病毒平均滴度值为3.59,第2组病毒平均滴度值为4.44,第3组、第4组和第5组病毒平均滴度值分别为6.39、6.35和6.35,第6组为阴性对照组,具体如表3所示。
[0110]
表3:中和剂鉴定试验结果
[0111][0112]
由上表可知,所用d/e中和肉汤的中和剂溶液可有效中和中药组合物样品的固定密封空间的中间位置,将hcov-229e载体片置于距离易海庆中药净化卡1cm处对人类冠状病毒229e的残留作用,且中和剂和中和产物对人类冠状病毒229e及细胞的生长基本无影响。
[0113]
4、对流感病毒的灭活效果
[0114]
经3次重复试验,取制备例1的中药组合物样品5.00g放入1立方米的固定密封空间的中间位置,将hcov-229e载体片置于距离易海庆中药净化卡1cm处,作用24h,对载体上的hcov-229e的平均灭活对数值为2.07,具体见表4所示。
[0115]
表4:对流感病毒h1n1的灭火效果
[0116][0117]
注:阴性对照细胞生长良好,无细胞病变;灭活率=[10
[对照组]-10
[对照组]
]/10
[对照组]
×
100%。
[0118]
由上表可知,中药组合物对载体上的hcov-229e的平均灭活对数值为2.07(即平均灭火率为99.15%)。
[0119]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0120]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
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