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风湿、损伤、骨关节病变的组合型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17450发布日期:2022-02-16 11:46阅读:94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治疗风湿、损伤、骨关节病变的组合型药物。


背景技术:

2.风湿包括热风湿和冷风湿,风湿骨病在西医上称为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等症,以关节疼痛、酸困、麻木、活动受限、僵硬变形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的卧床不起,疼痛难忍,生活不能自理,诱发本病的因素是因为人体肝、脾、肾精血不足,筋骨失养,自然界中风、寒、湿,热之邪侵入人体,进入关节,使气血痹阻,引起气血运行不畅,造成经络不通或痰浊淤血,或劳逸外伤致使淤血停滞、经脉不通,引起关节疼痛,肢体麻木,关节僵硬,屈伸不力等症状;
3.腰椎间盘突出是临床上常见的疾患之一,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疼、腿麻等症状;
4.跌打损伤通常都是被硬物撞伤或者打击伤,以及运动的时候扭挫伤等,导致局部的软组织出现肿胀、疼痛,严重的还会出现有局部的骨折,凡是因为跌、打、碰、磕等原因所致的软組织损伤,以肿胀、疼痛为主要表现的,都可称为跌打损伤;
5.骨关节炎又称退行性骨关节病、退行性关节炎、老年性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是一种退行性病变,系由于增龄、肥胖、劳损、创伤、关节先天性异常、关节畸形等诸多因素引起的关节软骨退化损伤、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反应性增生。本病多见于中老年人群,好发于负重关节及活动量较多的关节(如,颈椎、腰椎、膝关节、髋关节等)。过度负重或使用这些关节,均可促进退行性变化的发生。临床表现为缓慢发展的关节疼痛、压痛、僵硬、关节肿胀、活动受限和关节畸形等;
6.滑膜是关节囊的内层结构,为一层薄而柔润的结缔组织膜,当滑膜受到感染或刺激时,就有可能导致滑膜炎(synovitis)的发生,膝关节是人体滑膜最多,关节面最大和结构最复杂的关节,由于膝关节滑膜广泛并位于肢体较表浅部位,故遭受损伤和感染的机会较多,因此膝关节滑膜炎是本病最为常见的类型;
7.强制性脊柱炎是一种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其常常发病比较隐匿,发病年龄在30~50岁的中青年,可以出现晨僵以及隐匿发作的后背和髋关节疼痛,最终可以导致进行性脊柱活动度丧失;
8.坐骨神经痛是以坐骨神经径路及分布区域疼痛为主的综合征,坐骨神经痛的绝大多数病例是继发于坐骨神经局部及周围结构的病变对坐骨神经的刺激压迫与损害,称为继发坐骨神经痛;
9.目前上述病症的常见治疗手段中,西医治疗此类病常以消炎止痛、激素、封闭、紫外线照射、牵引、手术等方法,其缺点是治标不治本,治疗时间长,疗效差,费用大,且手术危险性极高;中医常采用内服中药,以舒筋活络、活血化瘀等疗法,效果不明显,且内服中药不
方便,有的中药对胃有刺激,产生不良的副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10.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治疗风湿、损伤、骨关节病变的组合型药物。
1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风湿、损伤、骨关节病变的组合型药物,包括外敷药粉及药酒两部分:所述外敷药粉包括以下原料:炙川乌、炙草乌、炙南星、当归、川芎、红花、羌活、独活、血竭、三七、乳香、没药、丁香、元胡、三棱、莪术、土元、肉桂、川椒、姜黄、片姜黄、大黄、白芷、细辛;所述药酒包括以下原料:千斤拔、独一味、山甲、全虫、三七、血竭、川乌、乳香、没药、羌活、独活、当归、川芎、生地、元胡、姜黄、片姜黄、丁香、冰片、樟脑、薄荷脑、高度白酒。
12.进一步地,所述外敷药粉,按重量份数计,由以下原料组成:炙川乌9-12份、炙草乌9-12份、炙南星9-12份、当归9-30份、川芎9-30份、红花9-30份、羌活9-30份、独活9-30份、血竭9-30份、三七9-30份、乳香9-27份、没药9-27份、丁香6-9份、元胡9-15份、三棱9-15份、莪术9-15份、土元9-15份、肉桂9-15份、川椒9-15份、姜黄9-15份、片姜黄9-15份、大黄30-90份、白芷9-15份、细辛9-12份;所述药酒,按重量份数计,由以下原料组成:千斤拔9-30份、独一味9-30份、山甲9-15份、全虫9-15份、三七60-90份、血竭10-15份、川乌9-15份、乳香9-15份、没药9-15份、羌活9-15份、独活9-15份、当归9-15份、川芎15-30份、生地9-15份、元胡9-15份、姜黄9-15份、片姜黄9-15份、丁香9-15份、冰片9-15份、樟脑9-15份、薄荷脑9-15份、高度白酒10-20份。
13.进一步地,所述外敷药粉,按重量份数计,由以下原料组成:炙川乌9份、炙草乌9份、炙南星9份、当归9份、川芎9份、红花9份、羌活9份、独活9份、血竭9份、三七9份、乳香9份、没药9份、丁香6份、元胡9份、三棱9份、莪术9份、土元9份、肉桂9份、川椒9份、姜黄9份、片姜黄9份、大黄30份、白芷9份、细辛9份;所述药酒,按重量份数计,由以下原料组成:千斤拔9份、独一味9份、山甲9份、全虫9份、三七60份、血竭10份、川乌9份、乳香9份、没药9份、羌活9份、独活9份、当归9份、川芎15份、生地9份、元胡9份、姜黄9份、片姜黄9份、丁香9份、冰片9份、樟脑9份、薄荷脑9份、高度白酒10份。
14.进一步地,所述外敷药粉,按重量份数计,由以下原料组成:炙川乌10份、炙草乌11份、炙南星10份、当归19份、川芎20份、红花19份、羌活18份、独活19份、血竭19份、三七20份、乳香17份、没药17份、丁香8份、元胡12份、三棱12份、莪术11份、土元12份、肉桂11份、川椒13份、姜黄13份、片姜黄13份、大黄60份、白芷12份、细辛10份;所述药酒,按重量份数计,由以下原料组成:千斤拔20份、独一味20份、山甲11份、全虫13份、三七75份、血竭12份、川乌11份、乳香13份、没药11份、羌活13份、独活12份、当归12份、川芎22份、生地11份、元胡13份、姜黄13份、片姜黄11份、丁香11份、冰片13份、樟脑11份、薄荷脑11份、高度白酒15份。
15.进一步地,所述外敷药粉,按重量份数计,由以下原料组成:炙川乌12份、炙草乌12份、炙南星12份、当归30份、川芎30份、红花30份、羌活30份、独活30份、血竭30份、三七30份、乳香27份、没药27份、丁香9份、元胡15份、三棱15份、莪术15份、土元15份、肉桂15份、川椒15份、姜黄15份、片姜黄15份、大黄90份、白芷15份、细辛12份;所述药酒,按重量份数计,由以下原料组成:千斤拔30份、独一味30份、山甲15份、全虫15份、三七90份、血竭15份、川乌15
份、乳香15份、没药15份、羌活15份、独活15份、当归15份、川芎30份、生地15份、元胡15份、姜黄15份、片姜黄15份、丁香15份、冰片15份、樟脑15份、薄荷脑15份、高度白酒20份。
16.进一步地,所述高度白酒为50-60度的纯粮食酒,如玉米酒、高梁酒、荞酒、小麦酒、大麦酒中的任一种。
17.本发明所用原料,来源如下:
18.炙川乌:味辛、苦,性热;归心、肝、肾、脾经;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及麻醉止痛。
19.炙草乌:味辛、苦,性热;归心、肝、肾、脾经;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及麻醉止痛。
20.炙南星:味苦、辛,温;有毒;归肺、肝、脾经;燥湿化痰,祛风止痉,散结消肿;用于顽痰咳嗽,风痰眩晕,中风痰壅,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癫痫,惊风,破伤风。生用外治痈肿,蛇虫咬伤。
21.当归:味甘、辛,性温;归肝、心、脾经;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风湿痹痛,跌扑损伤。
22.川芎:性温,味辛;归肝经、胆经、心包经;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于胸痹心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瘾瘕腹痛,头痛,风湿痹痛。
23.红花:性温,味辛;归心经、肝经;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用于经闭,痛经,恶露不行,癥瘕痞块,跌扑损伤,疮疡肿痛。
24.羌活:性温,味辛、苦;归膀胱经、肾经;解表散寒,祛风除湿,止痛;具有解热、镇痛、抗炎、抗过敏、抗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抗血栓形成、抗癫痫、抗氧化、抗菌、延长睡眠时间、抑癌等作用。
25.独活:味辛、苦,性微温;祛风除湿,通痹止痛;用于风寒湿痹,腰膝疼痛,少阴伏风头痛,风寒挟湿头痛。
26.血竭:味甘、咸,性平;归心、肝经;活血定痛,化瘀止血,敛疮生肌;用于跌打损伤,心腹瘀痛,外伤出血,疮疡不敛。
27.三七:性温,味甘、微苦;归肝经、胃经;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用于治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扑肿痛。
28.乳香:味辛、苦,性温;归心、肝、脾经;活血行气止痛,消肿生肌;用于胸痹心痛,胃脘疼痛,痛经经闭,产后瘀阻,症瘕腹痛,风湿痹痛,筋脉拘挛,跌打损伤,痈肿疮疡。
29.没药:味辛、苦,性平;归心、肝、脾经;散瘀定痛,消肿生肌;用于胸痹心痛,胃脘疼痛,痛经经闭,产后瘀阻,癥瘕腹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痈肿疮疡等病症的治疗。
30.丁香:味辛,性温;归脾、胃、肺、肾经;归脾、胃、肺、肾经;用于脾胃虚寒,呃逆呕吐,食少吐泻,心腹冷痛,肾虚阳痿。
31.元胡:味辛、苦,性温;有活血散瘀,利气止痛的功能;用于全身各部气滞血瘀之痛,痛经,经闭,症瘕,产后瘀阻,跌扑损伤,疝气作痛。
32.三棱:味辛、苦,性平;归肝、脾经;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用于症瘕痞块,痛经,瘀血经闭,胸痹心痛,食积胀痛。
33.莪术:味辛、苦,性温;归肝、脾经;行气破血,消积止痛;用于血气心痛,饮食积滞,脘腹胀痛,血滞经闭,痛经,症瘕瘤痞块,跌打损伤。
34.土元:味咸,性寒;有小毒;归肝经;破瘀血,续筋骨;用于筋骨折伤,瘀血经闭,症瘕痞块。
35.肉桂:味辛、甘,性大热;归肾、脾、心、肝经;有补火助阳,引火归元,散寒止痛,温通经脉的功效;用于阳痿宫冷,腰膝冷痛,肾虚作喘,虚阳上浮,眩晕目赤,心腹冷痛,虚寒吐泻,寒疝腹痛,痛经经闭。
36.川椒:辛,温;归脾、胃、肾经;温中止痛,杀虫止痒;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虫积腹痛,蛔虫症;外治湿疹瘙痒。
37.姜黄:辛、苦,温;归脾、肝经;破血行气,通经止痛;用于胸胁刺痛,胸痹心痛,痛经经闭,症瘕,风湿肩臂疼痛,跌扑肿痛。
38.片姜黄:辛、苦,温;归脾、肝经;具有破血行气、痛经止痛;主治胸胁刺痛、胸痹心痛、经闭痛经等。
39.大黄:苦,寒;入胃、大肠、肝经;泻热毒,破积滞,行瘀血;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
40.白芷:味辛,性温;归肺,脾,胃经;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祛风止痒;主治风寒感冒,头痛、牙痛、风湿痹痛,鼻渊,带下证,疮痈肿毒。
41.细辛:辛,温,有小毒;归心、肺、肾经;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主治风寒感冒,头痛,牙痛,风湿痹痛,鼻渊,肺寒咳嗽。
42.千斤拔:味辛,性温;祛风利湿,消瘀解毒;主治风湿痹痛,慢性肾炎,跌打损伤,痈肿,喉蛾。
43.独一味:苦,微寒,有小毒;活血,行瘀,消肿,止血;治跌伤筋骨,闪腰挫气,关节积黄水。
44.山甲:味咸,性微寒,有小毒;入足厥阴、阳明经;通经下乳,消肿止痛,排脓通窍,杀虫除惊;外用治疮疡痈肿。
45.全虫:味辛,性平;归肝经;息风镇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用于肝风内动,痉挛抽搐,小儿惊风,中风口,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偏正头痛,疮疡,瘰疬。
46.生地:性寒;味甘、苦;归心、肝、肾经;清热、生津、润燥、滑肠、破瘀、生新、止痛。
47.冰片:辛、苦,微寒;归心、脾,肺经;开窍醒神,清热散毒,明目退翳;主治热病高热神昏,中风痰厥惊痫,暑湿蒙蔽清窍,喉痹耳聋,口疮齿肿,疮痈疳痔,目赤肿痛,翳膜遮睛。
48.樟脑:味辛,性温;入心、脾经;通关窍,利滞气,辟秽浊,杀虫止痒,消肿止痛;用于热病神昏,中恶猝倒,痧胀吐泻腹痛,寒湿脚气,疥疮顽癣,秃疮,冻疮,臁疮,水火烫伤,跌打伤痛,牙痛,风火赤眼。
49.薄荷脑:味辛、性凉;疏风、清热;主风热感冒、头痛、目赤、咽喉肿痛、齿痛、皮肤瘙痒。
50.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发明所提供的治疗风湿损伤骨痹的组合型药物由外敷药粉和药酒组成,两者配方独立但又相辅相成,适用于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颈肩腰腿疼、跌打损伤、腱鞘炎、滑膜炎、腰肌劳伤、腰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坐骨神经痛、强直性脊柱炎等病症,使用后,治疗效果好,恢复时间快。
具体实施方式
51.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一种治疗风湿、损伤、骨关节病变的组合型药物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52.实施例1
53.一种治疗风湿、损伤、骨关节病变的组合型药物,包括外敷药粉及药酒两部分:所述外敷药粉,按重量份数计,由以下原料组成:炙川乌9份、炙草乌9份、炙南星9份、当归9份、川芎9份、红花9份、羌活9份、独活9份、血竭9份、三七9份、乳香9份、没药9份、丁香6份、元胡9份、三棱9份、莪术9份、土元9份、肉桂9份、川椒9份、姜黄9份、片姜黄9份、大黄30份、白芷9份、细辛9份;所述药酒,按重量份数计,由以下原料组成:千斤拔9份、独一味9份、山甲9份、全虫9份、三七60份、血竭10份、川乌9份、乳香9份、没药9份、羌活9份、独活9份、当归9份、川芎15份、生地9份、元胡9份、姜黄9份、片姜黄9份、丁香9份、冰片9份、樟脑9份、薄荷脑9份、高度白酒10份。
54.实施例2
55.一种治疗风湿、损伤、骨关节病变的组合型药物,包括外敷药粉及药酒两部分:所述外敷药粉,按重量份数计,由以下原料组成:炙川乌10份、炙草乌11份、炙南星10份、当归19份、川芎20份、红花19份、羌活18份、独活19份、血竭19份、三七20份、乳香17份、没药17份、丁香8份、元胡12份、三棱12份、莪术11份、土元12份、肉桂11份、川椒13份、姜黄13份、片姜黄13份、大黄60份、白芷12份、细辛10份;所述药酒,按重量份数计,由以下原料组成:千斤拔20份、独一味20份、山甲11份、全虫13份、三七75份、血竭12份、川乌11份、乳香13份、没药11份、羌活13份、独活12份、当归12份、川芎22份、生地11份、元胡13份、姜黄13份、片姜黄11份、丁香11份、冰片13份、樟脑11份、薄荷脑11份、高度白酒15份。
56.实施例3
57.一种治疗风湿、损伤、骨关节病变的组合型药物,包括外敷药粉及药酒两部分:所述外敷药粉,按重量份数计,由以下原料组成:炙川乌12份、炙草乌12份、炙南星12份、当归30份、川芎30份、红花30份、羌活30份、独活30份、血竭30份、三七30份、乳香27份、没药27份、丁香9份、元胡15份、三棱15份、莪术15份、土元15份、肉桂15份、川椒15份、姜黄15份、片姜黄15份、大黄90份、白芷15份、细辛12份;所述药酒,按重量份数计,由以下原料组成:千斤拔30份、独一味30份、山甲15份、全虫15份、三七90份、血竭15份、川乌15份、乳香15份、没药15份、羌活15份、独活15份、当归15份、川芎30份、生地15份、元胡15份、姜黄15份、片姜黄15份、丁香15份、冰片15份、樟脑15份、薄荷脑15份、高度白酒20份。
58.实施例4
59.所述外敷药粉及药酒的使用方法包括:
60.1)所述外敷药粉蘸取药酒后,贴敷于患处;
61.2)所述外敷药粉与药酒搅拌成膏状物,贴敷于患处;
62.3)所述外敷药粉微波加热后,蘸取药酒,贴敷于患处。
63.实施例5临床试验
64.1、诊断依据标准
65.中医判定标准
66.1)症见关节红肿疼痛,尤其是膝关节、指关节,甚至关节变形,活动受限;
67.西医判定标准;
68.1)晨僵:关节内或关节周围晨僵,每日至少持续1小时,持续至少6周。
69.2)3个或3个以上关节炎:14个关节区中至少有3个同时出现肿胀或积液(不是单纯的骨质增生)持续至少6周。
70.3)手部关节关节炎:腕、掌指关节和近端指关节至少1处肿胀,持续6周。
71.4)对称性关节炎:身体双侧相同关节区同时受累持续至少6周。
72.5)类风湿结节:关节伸侧、关节周围或骨突出部位的皮下结节。
73.6)类风湿因子:阳性。
74.7)影像学改变:手及腕部前后位摄片有骨质侵蚀或骨质疏松。
75.符合以上7项中4项,即可确诊。
76.2、病患纳入标准
77.1)实验病患的纳入标准
78.(1)年龄在18-65岁;
79.(2)符合诊断依据标准。
80.2)实验病患的排除标准
81.(1)年龄在18岁以下或65岁以上;
82.(2)哺乳妊娠或正准备妊娠的妇女;
83.(3)肿瘤活动期或化疗期患者;
84.(4)血液病患者包括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者;
85.(5)肝肾疾病及功能不良者。
86.3、病患资料
87.本实验病例对前来就诊的患者中根据诊断依据标准及病患纳入标准进行筛选,共筛选出195例,其中18-30岁15名;31-40岁25名,41-50岁40名,51-60岁65名,61-65岁50名;其中男性105名,女性90名。
88.4、治疗方案
89.采用本发明实施例1所得外敷药粉及药酒,参照使用方法进行使用,每日早晚各一次,10天为一个疗程,共三个疗程。
90.5、疗效评定标准
91.1)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5%;
92.2)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
93.3)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
94.4)无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
95.6、治疗结果
96.上述选取的195名患者中,痊愈90名,显效51名,有效43名,无效11名,有效率为94.36%。
97.分类数量占比(%)痊愈9046.15显效5126.15有效4322.05
无效115.65
98.说明本发明的药物对于风湿、类风湿、骨痹的治疗效果显著。
99.继续采用实施例2、实施例3所得外敷药粉及药酒,参照上述试验方法进行试验,仍可得出上述结论。
100.实施例6典型案例
101.1、李某,女,55岁,山西洪洞县人,20年前因产后坐月子,左肩背受凉后,时发性冰凉刺骨样疼痛,夜不能寐,经多方诊治后无明显改善,随着年龄增长,病情加重,即使在三伏天,发病时也需盖棉被,后经他人介绍,前来我处就诊,使用本发明所制备药物加热外敷,治疗一个疗程后基本痊愈,为巩固疗效,防止复发,继续治疗两个疗程,随访十年至今未复发。
102.2、董某某,男,63岁,山西古县人,风湿病史9年以上,膝关节、指关节红肿,反复发作,经多方诊治后无明显改善,经使用本发明所制备药物加热外敷,治疗三个疗程后,症状有明显改善,为巩固疗效,继续治疗三个疗程,症状基本消失,关节功能恢复正常,主要理化检查指标均正常。
103.以上对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