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外科临床取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416789发布日期:2022-03-26 13:19阅读:76来源:国知局
肝胆外科临床取石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肝胆外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肝胆外科临床取石装置。


背景技术:

2.肝胆外科主要研究肝细胞癌、肝胆管结石、肝炎后肝硬化和重型肝炎所致的急性肝功能衰竭等严重威胁国人健康的重大疾病。肝、胆都是重要的消化器官,其分泌和浓缩后的胆汁是消化液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体摄入的脂肪靠胆汁的乳化、分解后才能被吸收利用。患肝内胆道结石症,肝功能的损害、胆道的梗阻,均可致胆汁的分泌、排泄和浓缩过程异常,使胆汁的成分和数量出现改变。
3.目前治疗肝内胆道结石主要采取以手术为主的治疗方法,手术中常用的取石工具是取石网篮,在取石过程中,不易套紧结石,容易脱落,增加了医护人员手术取石的工作难度,故而针对该问题做出相应的改进,提出肝胆外科临床取石装置来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中提出了肝胆外科临床取石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取石装置容易脱落的问题,适应现实需要,提供肝胆外科临床取石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6.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肝胆外科临床取石装置,包括手柄,所述手柄前端通过螺栓固定有安装头,安装头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活动口,活动口两侧内壁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同一个连接柄,连接柄截面设置成l形,连接柄前端焊接有第一夹板,第一夹板底部的前端铰接有第二夹板,第一夹板前端通过螺栓固定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固定杆,固定杆后端的底部设置有一体结构的挤压部,挤压部截面设置成弧形,第一夹板前端贯穿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一开口,第一开口和固定杆位于同一竖直面内,第一夹板顶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内板,手柄的顶部和底部均通过螺栓固定有固定柱,固定柱上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套板,套板的顶部开设有收纳槽,收纳槽的后端内壁和内板之间通过螺栓固定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复位弹簧,收纳槽两侧内壁均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槽内滑动连接有限位块,限位块和内板之间通过螺栓固定,手柄内设置有动力机构。
7.优选地,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导向柱,导向柱设置于手柄内部,导向柱前端通过螺栓固定有连接块,连接块前端通过螺栓固定有连接头,连接头截面设置成梯形,连接头设置于连接柄的前方,手柄后端贯穿并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螺杆,第一螺杆和导向柱螺纹连接。
8.优选地,所述导向柱顶部开设有导向槽,导向槽内滑动连接有导向块,导向块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连接柱,连接柱和手柄顶部内壁通过螺栓固定。
9.优选地,所述第一夹板顶部开设有多个横向均匀分布的第二开口。
10.优选地,所述第二夹板底部截面设置成弧形,第二夹板内弧面通过螺栓固定有多个纵向均匀分布的挤压块,挤压块截面设置成梯形,且挤压块和挤压部错位分布。
11.优选地,所述第一夹板底部两侧均通过螺栓固定有调节板,调节板底部开设有调节槽,调节槽内滑动连接有调节块,调节块和第二夹板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同一个第一支杆,调节槽前端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螺杆,第二螺杆和调节块螺纹连接,第二螺杆后端延伸至调节板的外部并通过螺栓固定有转盘。
12.优选地,所述第二螺杆上套设固定有带轮,两个带轮之间套设有同一个皮带。
13.优选地,所述第一夹板底部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和第一滑槽前端内壁之间通过螺栓固定有同一个第一弹簧,第一滑块底部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二支杆,两个第二支杆底部通过螺栓固定有同一个推板,推板和安装头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三支杆。
14.优选地,所述手柄的底部开设有第二滑槽,第二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第二滑块和第二滑槽的后端内壁之间通过螺栓固定有同一个第二弹簧,第二滑槽的前端内壁和第二滑块之间粘接有同一个绑带。
15.有益效果:1.医护人员一只手握住手柄,再将第一夹板移至患者的结石位置处,使得结石处于两个第一夹板之间,通过另一只手转动第一螺杆,使得导向柱向后移动,继而同步带动连接块和连接头移动,连接头推动连接柄和第一夹板转动,两个第一夹板将结石压紧,两个第一夹板整体呈v形,结石受到挤压变形,对第二夹板形成推挤,第二夹板向前端转动,直至和固定杆靠紧,此时挤压部进入到第一开口内,并和结石的表面抵紧,使得结石的表面形成波浪形曲线,从而将结石夹紧,有效防止结石脱落。
16.2.转动第二螺杆,通过带轮和皮带的传动配合,使得两个第二螺杆同步转动,在螺纹配合下,使得调节块顺着调节槽向后移动,继而通过第一支杆拉动第二夹板,使得第二夹板向后转动,即可将体积较小的结石进一步夹紧,当第二夹板和结石表面贴紧时,第一开口会在结石表面形成波浪形曲线,从而提高夹紧效果,同时,两侧的两个第一支杆可从两侧形成防护,有效防止结石从侧面脱落。
17.3.当两个第一夹板同时向中间转动进行夹紧动作时,由于第三支杆的阻挡,使得推板跟随第二支杆和第一滑块一起,顺着第一滑槽向前移动,对第一弹簧形成挤压,从而可利用推板从后端将再次将结石夹紧,防止结石脱落。
18.4.在用手握住手柄时,可将四指穿过绑带和手柄之间,然后握住手柄,绑带受到张力后,带动第二滑块顺着第二滑槽移动,对第二弹簧形成拉伸,即可通过第二弹簧的反向弹力,使得绑带将手背压紧,从而使得抓握手柄时更加稳定,达到防脱效果。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发明肝胆外科临床取石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肝胆外科临床取石装置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肝胆外科临床取石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肝胆外科临床取石装置的第一夹板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肝胆外科临床取石装置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肝胆外科临床取石装置的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肝胆外科临床取石装置的d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肝胆外科临床取石装置的e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肝胆外科临床取石装置的f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0.附图标记如下:1、手柄;2、导向柱;3、连接块;4、连接头;5、安装头;6、活动口;7、连接柄;8、第一夹板;9、第二夹板;10、固定柱;11、套板;12、内板;13、收纳槽;14、复位弹簧;15、限位槽;16、限位块;17、第一螺杆;18、导向槽;19、导向块;20、连接柱;21、第一开口;22、固定杆;23、挤压部;24、第二开口;25、挤压块;26、调节板;27、调节槽;28、调节块;29、第一支杆;30、第二螺杆;31、转盘;32、带轮;33、皮带;34、第一滑槽;35、第一滑块;36、第一弹簧;37、第二支杆;38、推板;39、第三支杆;40、第二滑槽;41、第二滑块;42、第二弹簧;43、绑带。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2.下面结合附图1-9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本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肝胆外科临床取石装置,包括手柄1,手柄1前端通过螺栓固定有安装头5,安装头5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活动口6,活动口6两侧内壁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同一个连接柄7,连接柄7截面设置成l形,连接柄7前端焊接有第一夹板8,第一夹板8底部的前端铰接有第二夹板9,第一夹板8前端通过螺栓固定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固定杆22,固定杆22后端的底部设置有一体结构的挤压部23,挤压部23截面设置成弧形,第一夹板8前端贯穿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一开口21,第一开口21和固定杆22位于同一竖直面内,第一夹板8顶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内板12,手柄1的顶部和底部均通过螺栓固定有固定柱10,固定柱10上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套板11,套板11的顶部开设有收纳槽13,收纳槽13的后端内壁和内板12之间通过螺栓固定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复位弹簧14,收纳槽13两侧内壁均开设有限位槽15,限位槽15内滑动连接有限位块16,限位块16和内板12之间通过螺栓固定,手柄1内设置有动力机构。
23.进一步的,动力机构包括导向柱2,导向柱2设置于手柄1内部,导向柱2前端通过螺栓固定有连接块3,连接块3前端通过螺栓固定有连接头4,连接头4截面设置成梯形,连接头4设置于连接柄7的前方,手柄1后端贯穿并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螺杆17,第一螺杆17和导向柱2螺纹连接,即可使得连接头4进行前后移动。
24.进一步的,导向柱2顶部开设有导向槽18,导向槽18内滑动连接有导向块19,导向块19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连接柱20,连接柱20和手柄1顶部内壁通过螺栓固定。
25.进一步的,第一夹板8顶部开设有多个横向均匀分布的第二开口24,即可对导向柱2进行限位移动。
26.进一步的,第二夹板9底部截面设置成弧形,第二夹板9内弧面通过螺栓固定有多个纵向均匀分布的挤压块25,挤压块25截面设置成梯形,且挤压块25和挤压部23错位分布,即可通过挤压块25对结石的挤压,使得结石表面形成波浪形曲线,从而提高夹持稳定性,防止脱落。
27.本实施例中,参照图6-8,第一夹板8底部两侧均通过螺栓固定有调节板26,调节板26底部开设有调节槽27,调节槽27内滑动连接有调节块28,调节块28和第二夹板9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同一个第一支杆29,调节槽27前端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螺杆30,第二螺杆30和调节块28螺纹连接,第二螺杆30后端延伸至调节板26的外部并通过螺栓固定有转盘31,即可使得第二夹板9向后转动,进行夹紧。
28.进一步的,第二螺杆30上套设固定有带轮32,两个带轮32之间套设有同一个皮带33,即可使得两个第二螺杆30同步转动。
29.进一步的,第一夹板8底部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34,第一滑槽34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35,第一滑块35和第一滑槽34前端内壁之间通过螺栓固定有同一个第一弹簧36,第一滑块35底部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二支杆37,两个第二支杆37底部通过螺栓固定有同一个推板38,推板38和安装头5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三支杆39,即可使得推板38向前移动,将结石抵紧。
30.本实施例中,参照图9,手柄1的底部开设有第二滑槽40,第二滑槽40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41,第二滑块41和第二滑槽40的后端内壁之间通过螺栓固定有同一个第二弹簧42,第二滑槽40的前端内壁和第二滑块41之间粘接有同一个绑带43,即可防止手柄1脱落。
31.本发明有益效果:在现有技术影像设备的辅助下,医护人员一只手握住手柄1,再将第一夹板8移至患者的结石位置处,使得结石处于两个第一夹板8之间,通过另一只手转动第一螺杆17,使得导向柱2向后移动,继而同步带动连接块3和连接头4移动,连接头4推动连接柄7和第一夹板8转动,两个第一夹板8将结石压紧,两个第一夹板8整体呈v形,结石受到挤压变形,对第二夹板9形成推挤,第二夹板9向前端转动,直至和固定杆22靠紧,此时挤压部23进入到第一开口21内,并和结石的表面抵紧,使得结石的表面形成波浪形曲线,从而将结石夹紧,有效防止结石脱落。
32.进一步的,转动第二螺杆30,通过带轮32和皮带33的传动配合,使得两个第二螺杆30同步转动,在螺纹配合下,使得调节块28顺着调节槽27向后移动,继而通过第一支杆29拉动第二夹板9,使得第二夹板9向后转动,即可将体积较小的结石进一步夹紧,当第二夹板9和结石表面贴紧时,第一开口21会在结石表面形成波浪形曲线,从而提高夹紧效果,同时,两侧的两个第一支杆29可从两侧形成防护,有效防止结石从侧面脱落。
33.进一步的,当两个第一夹板8同时向中间转动进行夹紧动作时,由于第三支杆39的阻挡,使得推板38跟随第二支杆37和第一滑块35一起,顺着第一滑槽34向前移动,对第一弹簧36形成挤压,从而可利用推板38从后端将再次将结石夹紧,防止结石脱落。
34.进一步的,在用手握住手柄1时,可将四指穿过绑带43和手柄1之间,然后握住手柄1,绑带43受到张力后,带动第二滑块41顺着第二滑槽40移动,对第二弹簧42形成拉伸,即可通过第二弹簧42的反向弹力,使得绑带43将手背压紧,从而使得抓握手柄1时更加稳定,达到防脱效果。
35.工作原理:使用时,在现有技术影像设备的辅助下,医护人员一只手握住手柄1,再将第一夹板8移至患者的结石位置处,使得结石处于两个第一夹板8之间,通过另一只手转动第一螺杆17,使得导向柱2向后移动,继而同步带动连接块3和连接头4移动,连接头4推动连接柄7和第一夹板8转动,两个第一夹板8将结石压紧,两个第一夹板8整体呈v形,结石受
到挤压变形,对第二夹板9形成推挤,第二夹板9向前端转动,直至和固定杆22靠紧,此时挤压部23进入到第一开口21内,并和结石的表面抵紧,使得结石的表面形成波浪形曲线,从而将结石夹紧,有效防止结石脱落,进一步的,转动第二螺杆30,通过带轮32和皮带33的传动配合,使得两个第二螺杆30同步转动,在螺纹配合下,使得调节块28顺着调节槽27向后移动,继而通过第一支杆29拉动第二夹板9,使得第二夹板9向后转动,即可将体积较小的结石进一步夹紧,当第二夹板9和结石表面贴紧时,第一开口21会在结石表面形成波浪形曲线,从而提高夹紧效果,同时,两侧的两个第一支杆29可从两侧形成防护,有效防止结石从侧面脱落,进一步的,当两个第一夹板8同时向中间转动进行夹紧动作时,由于第三支杆39的阻挡,使得推板38跟随第二支杆37和第一滑块35一起,顺着第一滑槽34向前移动,对第一弹簧36形成挤压,从而可利用推板38从后端将再次将结石夹紧,防止结石脱落,进一步的,在用手握住手柄1时,可将四指穿过绑带43和手柄1之间,然后握住手柄1,绑带43受到张力后,带动第二滑块41顺着第二滑槽40移动,对第二弹簧42形成拉伸,即可通过第二弹簧42的反向弹力,使得绑带43将手背压紧,从而使得抓握手柄1时更加稳定,达到防脱效果。
36.本发明的实施例公布的是较佳的实施例,但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极易根据上述实施例,领会本发明的精神,并做出不同的引申和变化,但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