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亮祛痘的护肤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8685469发布日期:2022-01-29 10:35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一种提亮祛痘的护肤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化妆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提亮祛痘的护肤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痘痘”是痤疮的俗称,又叫“青春痘”、“暗疮”或“粉刺”,是由于毛囊及皮脂腺阻塞、发炎所引发的一种皮肤病。在现代社会,人们除了在乎自己的内在美之外,也越来越注重自己的外在美,而脸部痘痘严重影响了人的外在美,对人们的生活产生消极影响。祛痘护肤品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0003]
但是,市场上祛痘的护肤产品大多效果不明显,甚至容易造成皮肤过敏,而含有中草药提取物的护肤产品仅仅具有抑菌功效,而长痘痘的皮肤普遍暗沉、无光。因此,十分有必要研究出新的能够祛痘又能提亮肤色的护肤产品。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亮祛痘的护肤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0006]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提亮祛痘的护肤组合物,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如下原料:皮肤调理剂1.55~9.9%、保湿剂4~10%、ph调节剂0.5~1.2%、防腐剂0.2~0.4%、水余量,其中,所述皮肤调理剂包括烟酰胺、抗坏血酸葡糖苷、透明质酸钠、去甲二氢愈创木酸、白柳树皮提取物。
[0007]
优选的,所述保湿剂选自丁二醇、辛甘醇、甜菜碱、甘油、乙二醇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0008]
优选的,所述ph调节剂选自柠檬酸、氢氧化钠、柠檬酸钠、磷酸二氢钾、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钾、磷酸氢二钠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0009]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ph调节剂由柠檬酸和氢氧化钠组成。
[0010]
更进一步的,在提亮祛痘的护肤组合物中,所述柠檬酸的用量为0.6%,所述氢氧化钠的用量为0.58%。
[0011]
在本发明中,柠檬酸和氢氧化钠预先溶于水,柠檬酸和氢氧化钠在水中反应生成柠檬酸钠,氢氧化钠稍过量,在护肤组合物中剩余氢氧化钠以na
+
和oh-存在。生成的柠檬酸钠除了作为ph调节剂的作用以外,柠檬酸钠还可以作为抗氧化剂,与皮肤调理剂中的去甲二氢愈创木酸等抗氧化成分合用,具有增效作用。
[0012]
优选的,所述防腐剂选自苯氧乙醇、羟苯甲酯、对羟基苯甲酸、对羟基苯乙酮、辛酰羟肟酸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0013]
优选的,在所述提亮祛痘的护肤组合物中,所述皮肤调理剂的各组分的含量为:烟酰胺0.75~4.5%、抗坏血酸葡糖苷0.5~3%、透明质酸钠0.025~0.2%、去甲二氢愈创木
酸0.125~1%、白柳树皮提取物0.15~1.2%。
[0014]
进一步优选的,在所述提亮祛痘的护肤组合物中,所述皮肤调理剂的各组分的含量为:烟酰胺3%、抗坏血酸葡糖苷2%、透明质酸钠0.1%、去甲二氢愈创木酸0.5%、白柳树皮提取物0.6%。
[0015]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提亮祛痘护肤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6]
(1)将去甲二氢愈创木酸加入部分保湿剂中,搅拌10~30min,得到混合液a;
[0017]
(2)将剩余部分的保湿剂、烟酰胺、抗坏血酸葡糖苷、透明质酸钠、白柳树皮提取物加入配方里80~90%的水中,加热至30~40℃,搅拌5~20min,得到混合液b;
[0018]
(3)将混合溶液a加入混合溶液b中,在30~40℃下搅拌20~40min,得到混合溶液 c;
[0019]
(4)将防腐剂加入混合溶液c中,在30~40℃下搅拌3~10min,得到混合溶液d;
[0020]
(5)将ph调节剂加入剩余的水中,待ph调节剂完全溶解后,加入混合溶液c中,在30~40℃下搅拌5~20min,冷却降温后过滤出料。
[0021]
步骤(1)至步骤(4)中搅拌的速率为50~1000r/min。
[002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3]
本发明提供的护肤组合物对皮肤安全无刺激,具有良好的提亮祛痘功效,其中,皮肤调理剂的各功效成分的作用如下:
[0024]
烟酰胺的功能丰富,具有控油、改善皮肤屏障、抗糖化和抗老的作用;
[0025]
抗坏血酸葡糖苷是维生素c的一种形态,被皮肤吸收后能转化为维生素c,具有美白效果,还能调节胶原蛋白合成,在宽泛的ph条件下能稳定存在;
[0026]
去甲二氢愈创木酸对油性皮肤有调理作用,可以预防皮肤的过度角质化,具有抗菌抗氧化的作用;
[0027]
白柳树皮提取物的主要活性成分为水杨苷和葡聚糖,水杨苷是一种氧化酶的抑制剂,具有抗皱抗衰老功效,能够增加皮肤弹性和皮肤光泽度,水杨苷还具有一定的消炎功效,葡聚糖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具有消炎抗皱的效果;
[0028]
透明质酸钠能渗透到真皮层,促进血液微循环,有利于皮肤对有效成分的吸收,具有极好的保湿作用。
[0029]
在本发明中,烟酰胺、抗坏血酸葡糖苷、透明质酸钠、去甲二氢愈创木酸、白柳树皮提取物按照科学配比配伍,通过功效互补、协同、配合,具有极好的抑菌、抗氧化功效,这几种皮肤调理剂与其他组分按配比互相配合,从而达到安全、有效和稳定的提亮祛痘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0031]
实施例1
[0032]
原料准备:
[0033]
称取下述按重量百分比计的原料:烟酰胺3%、抗坏血酸葡糖苷2%、透明质酸钠
0.1%、去甲二氢愈创木酸0.5%、白柳树皮提取物0.6%、丁二醇6.5%、辛甘醇0.2%、甜菜碱0.01%、苯氧乙醇0.4%、柠檬酸0.6%、氢氧化钠0.58%、去离子水余量。
[0034]
制备方法:
[0035]
(1)将丁二醇、辛甘醇混合后,加入去甲二氢愈创木酸,以50r/min的转速搅拌25min,得到混合液a;
[0036]
(2)将甜菜碱、烟酰胺、抗坏血酸葡糖苷、透明质酸钠、白柳树皮提取物依次加入配方里90%的去离子水中,加热至35℃,以200r/min的转速搅拌15min,得到混合液b;
[0037]
(3)将混合溶液a加入混合溶液b中,在35℃下以200r/min的转速搅拌15min,再以2000r/min的转速搅拌3min得到混合溶液c;
[0038]
(4)将苯氧乙醇加入混合溶液c中,在35℃下以200r/min的转速搅拌5min,得到混合溶液d;
[0039]
(5)将柠檬酸和氢氧化钠加入剩余的去离子水中,待柠檬酸和氢氧化钠完全溶解且反应完全后,加入混合溶液c中,在35℃下搅拌10min,冷却降温后过滤出料。
[0040]
实施例2
[0041]
称取下述按重量百分比计的原料:烟酰胺1.5%、抗坏血酸葡糖苷1%、透明质酸钠 0.05%、去甲二氢愈创木酸0.25%、白柳树皮提取物0.3%、丁二醇6.5%、辛甘醇0.2%、甜菜碱0.01%、苯氧乙醇0.4%、柠檬酸0.6%、氢氧化钠0.58%、去离子水余量,然后按照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制得成品。
[0042]
实施例3
[0043]
称取下述按重量百分比计的原料:烟酰胺4.5%、抗坏血酸葡糖苷3%、透明质酸钠 0.2%、去甲二氢愈创木酸1%、白柳树皮提取物1.2%、丁二醇6.5%、辛甘醇0.2%、甜菜碱 0.01%、苯氧乙醇0.4%、柠檬酸0.6%、氢氧化钠0.58%、去离子水余量,然后按照实施例1 的制备方法制得成品。
[0044]
实施例4
[0045]
称取下述按重量百分比计的原料:烟酰胺0.75%、抗坏血酸葡糖苷0.5%、透明质酸钠0.025%、去甲二氢愈创木酸0.125%、白柳树皮提取物0.15%、丁二醇6.5%、辛甘醇0.2%、甜菜碱0.01%、苯氧乙醇0.4%、柠檬酸0.6%、氢氧化钠0.58%、去离子水余量,然后按照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制得成品。
[0046]
实施例5
[0047]
称取下述按重量百分比计的原料:烟酰胺3%、抗坏血酸葡糖苷2%、透明质酸钠0.1%、去甲二氢愈创木酸0.5%、白柳树皮提取物0.6%、丁二醇4%、辛甘醇0.1%、甜菜碱0.005%、苯氧乙醇0.2%、柠檬酸0.6%、氢氧化钠0.58%、去离子水余量,然后按照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制得成品。
[0048]
实施例6
[0049]
称取下述按重量百分比计的原料:烟酰胺3%、抗坏血酸葡糖苷2%、透明质酸钠0.1%、去甲二氢愈创木酸0.5%、白柳树皮提取物0.6%、丁二醇8%、辛甘醇0.4%、甜菜碱0.02%、苯氧乙醇0.3%、柠檬酸0.6%、氢氧化钠0.58%、去离子水余量,然后按照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制得成品。
[0050]
实施例7
[0051]
称取下述按重量百分比计的原料:烟酰胺3%、抗坏血酸葡糖苷2%、透明质酸钠0.1%、去甲二氢愈创木酸0.5%、白柳树皮提取物0.6%、丁二醇6.5%、辛甘醇0.2%、甜菜碱0.01%、苯氧乙醇0.4%、氢氧化钠0.2%、去离子水余量,然后按照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制得成品。
[0052]
对比例1
[0053]
称取下述按重量百分比计的原料:烟酰胺3%、透明质酸钠0.1%、白柳树皮提取物 3.1%、丁二醇6.5%、辛甘醇0.2%、甜菜碱0.01%、苯氧乙醇0.4%、柠檬酸0.6%、氢氧化钠 0.58%、去离子水余量,将丁二醇、辛甘醇混合后,以50r/min的转速搅拌25min,得到混合液a;将甜菜碱、烟酰胺、透明质酸钠、白柳树皮提取物依次加入配方里90%的去离子水中,加热至35℃,以200r/min的转速搅拌15min,得到混合液b;将混合溶液a加入混合溶液b 中,在35℃下以200r/min的转速搅拌15min,再以2000r/min的转速搅拌3min得到混合溶液 c;将苯氧乙醇加入混合溶液c中,在35℃下以200r/min的转速搅拌5min,得到混合溶液d;将柠檬酸和氢氧化钠加入剩余的去离子水中,待柠檬酸和氢氧化钠完全溶解且反应完全后,加入混合溶液c中,在35℃下搅拌10min,冷却降温后过滤出料。
[0054]
稳定性测试
[0055]
(1)耐寒性测试:将上述实施例和对比例所得的产品分别装有100ml的玻璃试管中,密封后,置于0~5℃的环境中存放3个月,观察外观。
[0056]
经观察发现,各试管中的液体透明、无沉淀。
[0057]
(2)耐热性测试:将上述实施例和对比例所得的产品分别装有100ml的玻璃试管中,密封后,置于50℃的环境中存放3个月,观察外观。
[0058]
经观察发现,各试管中的液体不变色、不变气味,液体透明、无沉淀。
[0059]
(3)常温稳定性测试:将上述实施例和对比例所得的产品分别装有100ml的玻璃试管中,密封后,置于常温(25
±
3℃)环境中存放3个月,观察外观。
[0060]
经观察发现,各试管中的液体不变色、不变气味,液体透明、无沉淀。
[0061]
体外抑菌实验
[0062]
选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及痤疮丙酸杆菌作为试验菌种,选用实施例1~7及对比例1所得产品为测试样品。
[0063]
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悬液的制备:将金黄色葡萄球菌菌种用血琼脂培养基在温度37℃下培养24h,连续培养3代,用灭菌生理盐水矫正至1.5
×
108cfu/ml,按1:10体积比稀释获得1.5
×
107cfu/ml的菌液;
[0064]
痤疮丙酸杆菌菌悬液的制备:将痤疮丙酸杆菌菌种用厌氧培养基在温度37℃下培养 48h,连续培养3代,用灭菌生理盐水矫正至1.5
×
108cfu/ml,按1:10体积比稀释获得1.5
×ꢀ
105cfu/ml的菌液。
[0065]
将制备好的菌悬液加入微量板中,每孔20μl,最后每孔中菌液的含量为1.5
×ꢀ
107cfu/ml。被测样品组取5g样品,用无菌棉签将样品涂抹于含菌的微量板上,在37℃下培养24小时,然后观察微量板中菌落的生长结果,统计活菌菌落计数。同时设置空白对照,各组实验重复3次。计算抑菌率,抑菌率(%)=(被测样品组平均菌落数-空白对照组平均菌落数)/空白对照组平均菌落数
×
100%。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表1抑菌实验结果
[0066]
功效测试
[0067]
选取脸部出现痘痘且有发炎红肿症状的志愿者100名,年龄为20~45岁,男女各半,随机分为五组,每组10名男性、10名女性,分组如表1所示。志愿者每天早晚洁面后用化妆棉取本发明提供的护肤组合物,并涂抹于脸部,测试期间不使用其他同类产品。测试前及测试开始后每周用市售的全脸分析仪对每个志愿者的脸部痘痘面积,计算脸部痘痘面积的变化率,计算公式如下:脸部痘痘面积的变化率(%)=(测试开始4周后脸部痘痘面积-测试前脸部痘痘面积)/测试前脸部痘痘面积
×
100%,测试结果参见表2。表2功效测试统计结果
[0068]
对使用实施例1样品的志愿者进行为期1个月跟踪调查,持续使用实施例1的产品,各志愿者的肤色均由明显改善,不再暗沉,停用实施例1的产品2周后,没有复发长痘。
[0069]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