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无创血糖检测仪上的热传导装置。
背景技术:2.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内分泌疾病。高血糖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目前还没有根治糖尿病的方法,其治疗主要以频繁地监测、控制血糖水平为主,为避免传统有创血糖检测的痛苦,无创血糖监测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无创血糖检测技术既能增加血糖检测的频率又能获得血糖的动态变化趋势,同时可以避免针刺可能带来的感染,提高病人测量的依从性,对于糖尿病人的自我监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目前无创血糖监测的研究和产品多集中在光谱检测技术上,包括近红外光谱法、远红外光谱法、拉曼光谱法等,但是这些方法因为人体血液中血糖浓度低,测量血糖时受到其他物质的干扰大,造成检测精度低、稳定度差、测量不准确等问题。
4.研究发现,体内平衡的生理节律依赖于代谢热、局部氧供给量和血糖浓度之间的相互关系。葡萄糖和血液中的氧通过血液循环系统供给全身细胞,葡萄糖最终氧化为水、二氧化碳和能量,能量以对流、辐射、蒸发等方式散发到周围环境中。氧气浓度的变化会引起人体代谢的变化,进而会引起人体体温等生理参数的变化。cho等人提出代谢热整合法,基于此原理研究出的无创血糖仪,每次测量后需要将探头和导热棒快速恢复到环境温度,以满足连续测量需求,因此对无创血糖仪的热传导装置的散热功能有一定的要求。热传导装置通常包括导热棒、散热板以及相关电路板,现有技术中导热棒垂直或者大致垂直于手指容纳腔,导热棒与散热板的接触面积小,参见专利cn112386252a等,因此导致无创血糖检测仪的体积大且散热效率低,影响使用的便携性和测量的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5.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无创血糖检测仪上的热传导装置,有效减小血糖检测仪的体积以及提高其散热效率,以满足连续测温的要求。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热传导装置,包括电路板、导热棒、散热片、弹性元件、旋转组件、连接柱和热敏电阻;所述电路板上设置孔,所述导热棒由指腹按压凸起和垂直于指腹按压凸起的传导棒组成,所述指腹按压凸起穿过所述孔;所述旋转组件由转动轴和支座组成,所述转动轴设置于传导棒的中间位置,并与传导棒转动连接,所述支座连接电路板和转动轴;所述散热片设置在传导棒的下方,通过连接柱与电路板固定;所述弹性元件和散热片均设置在旋转组件的一侧,且位于指腹按压凸起的相对侧,所述弹性元件的一端固定在导热棒上,另一端固定在电路板上;
所述热敏电阻固定在传导棒上。
7.优选地,所述指腹按压凸起和传导棒一体成型,指腹按压凸起受到手指压力时,指腹按压凸起向下运动,传导棒的另一侧向上运动与散热片分离。
8.优选地,所述弹性元件为螺旋弹簧或者环形弹簧。
9.优选地,所述热敏电阻至少为2个,分别设置在传导棒的两端;热敏电阻为ntc温度传感器。
10.优选地,所述散热片上设置散热孔。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导热棒采用“杠杆式”结构,测量时指腹按压凸起受到手指压力,指腹按压凸起向下运动,传导棒的另一侧向上运动与散热片分离;结束测量时指腹按压凸起未受到手指的压力,传导棒的另一侧在弹性元件的回弹作用下复位,传导棒与散热片接触快速散热,满足连续测量需求。与传统设置方式相比,本发明增大了导热棒与散热片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散热效率和测量精度;传导棒与手指容纳腔水平或大致水平设置,可以有效减小无创血糖检测仪的高度,也即是减小了测量仪的体积,方便携带。
附图说明
12.图1是本发明复位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指腹按压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3.下面结合图1至图2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作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14.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传导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电路板1、导热棒2、散热片3、弹性元件4、旋转组件5、连接柱6和热敏电阻7;电路板1上设置孔11,导热棒2由指腹按压凸起21和垂直于指腹按压凸起21的传导棒22组成,指腹按压凸起21穿过孔11实现上下运动;旋转组件5由转动轴51和支座52组成,转动轴51设置于传导棒22的中间位置,并与传导棒22转动连接,支座52连接电路板1和转动轴51,弹性元件4和散热片3均设置在旋转组件5的一侧,且位于指腹按压凸起21的相对侧,形成“杠杆式”结构;弹性元件4的一端固定在导热棒2上,另一端固定在电路板1上;弹性元件4可以采用螺旋弹簧或者环形弹簧。
15.指腹按压凸起21和传导棒22一体成型,也可以分开设置,本发明不做具体限定,如图2所示,指腹按压凸起21受到手指压力时,指腹按压凸起21通过孔11向下运动,在转动轴51的作用下,传导棒22的另一侧向上运动与散热片3分离。完成测量后,手指移开,指腹按压凸起21不受手指压力,受压缩的弹性元件4回弹复位,传导棒22与散热片3紧密接触,此状态下,热量从传导棒22 快速传递给散热片3,使传导棒22的温度与环境温度尽快达到平衡,从而可以开始下一次测量。传导棒22与散热片3接触的面积越大,散热速率越快,在本发明中,复位状态下传导棒22与散热片3的接触面积最大可达到传导棒22面积的一半,与传统设置方式相比,接触面积明显增大,提高了散热效率和测量精度,满足连续测量需求。
16.散热片3设置在传导棒22的下方,通过连接柱6与电路板1固定,连接柱6的数量至少为1个,以起到固定散热片3的作用,为达到最优稳定效果,可以设置为3个。散热片3的材
质为导热率高的铜或铝,其上可以设置散热孔。
17.热敏电阻7固定在传导棒22上,热敏电阻7至少为2个,分别设置在传导棒22的两端,热敏电阻7用于采集手指热量,并将各自测得得热量发送给电路板1上的处理器,处理器根据位于传导棒22两端的热敏电阻的温度变化测量人体的血流速;优选地,热敏电阻7采用高精度的ntc温度传感器。
18.传统结构上,手指容纳腔与传导棒垂直设置,传导棒的长度通常为5厘米左右,这导致了无创血糖仪的厚度高、体积大。本发明采用“杠杆式”结构,在进行测量时手指与传导棒水平或大致水平,此种设置方式有效减小了无创血糖检测仪的高度,也即是减小了测量仪的体积,方便携带。
19.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1.一种热传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路板、导热棒、散热片、弹性元件、旋转组件、连接柱和热敏电阻;所述电路板上设置孔,所述导热棒由指腹按压凸起和垂直于指腹按压凸起的传导棒组成,所述指腹按压凸起穿过所述孔;所述旋转组件由转动轴和支座组成,所述转动轴设置于传导棒的中间位置,并与传导棒转动连接,所述支座连接电路板和转动轴;所述散热片设置在传导棒的下方,通过连接柱与电路板固定;所述弹性元件和散热片均设置在旋转组件的一侧,且位于指腹按压凸起的相对侧,所述弹性元件的一端固定在导热棒上,另一端固定在电路板上;所述热敏电阻固定在传导棒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传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腹按压凸起和传导棒一体成型,指腹按压凸起受到手指压力时,指腹按压凸起向下运动,传导棒的另一侧向上运动与散热片分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传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为螺旋弹簧或者环形弹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传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敏电阻至少为2个,分别设置在传导棒的两端;所述热敏电阻为ntc温度传感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传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上设置散热孔。
技术总结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传导装置,包括电路板、导热棒、散热片、弹性元件、旋转组件、连接柱和热敏电阻;电路板上设置孔,导热棒由指腹按压凸起和垂直于指腹按压凸起的传导棒组成,指腹按压凸起穿过孔;旋转组件由转动轴和支座组成,转动轴设置于传导棒的中间位置,并与传导棒转动连接,支座连接电路板和转动轴;散热片设置在传导棒的下方,通过连接柱与电路板固定;弹性元件和散热片均设置在旋转组件的一侧,且位于指腹按压凸起的相对侧,弹性元件的一端固定在导热棒上,另一端固定在电路板上;热敏电阻固定在传导棒上。与传统设置方式相比,本发明采用“杠杆式”结构,增大了导热棒与散热片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散热效率和测量精度。度。度。
技术研发人员:赵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芯福安康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24
技术公布日:2022/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