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HR-MRI的三维可视化模型的肛瘘临床诊疗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9252260发布日期:2022-03-16 10:05阅读:4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HR-MRI的三维可视化模型的肛瘘临床诊疗方法与流程
一种基于hr-mri的三维可视化模型的肛瘘临床诊疗方法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肛瘘临床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hr-mri的三维可视化模型的肛瘘临床诊疗方法。


背景技术:

2.肛瘘为连接肛管或直肠与肛周皮肤之间的慢性肉芽肿性通道,通常由内口、瘘管、外口组成,伴或不伴肛周脓肿,是一种常见但又难以治愈的外科疾病。对于复杂性肛瘘术前多采用的是造影ct或肛管直肠腔内超声结合3d打印技术来进行影像评估,造影ct联合3d打印对于术前评价瘘管走行、瘘管长度及内口、支管和脓肿等诊断效果良好,但是对于周围正常组织结构分辨率显示不够。而3d肛管直肠腔内超声可展现瘘管走形全貌,精确测量瘘管长度和累及括约肌长度,但对于肛提肌上及坐骨直肠窝脓肿特异性较低。总体来说两种影像检查方法虽都有其优势,但也存在明显不足。mri检查方法多种多样,高分辨率核磁共振成像除了能够清晰显示肛瘘内口位置、脓肿、瘘管及分支管道的走行外,还能显示正常括约肌、肛提肌等结构,但mri图像是二维图像,无法立体、全面地显示瘘管及周围组织,需要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师才能形成“立体”印象指导临床。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hr-mri的三维可视化模型的肛瘘临床诊疗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hr-mri的三维可视化模型的肛瘘临床诊疗方法,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基于hr-mri的三维可视化模型的肛瘘临床诊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s1:筛选复杂性肛瘘患者;
6.s2:对复杂性肛瘘患者进行分组;
7.s21:研究组的病患图像进行基于hr-mri原始影像进行的3d重建模型;
8.s211:肛肠外科医师对3d影像模型进行评估,并模拟手术路径及规划手术方案;
9.s22:对照组为包含hr-mri的影像,所有病例均完成影像评估;
10.s221:肛肠外科医对hr-mri影像进行评估;
11.s3:结合模拟手术路径及规划手术方案,对两组影像进行对比分析;
12.s4:对所有患者数据进行分析和数据统计分析,撰写报告。
13.可选的,所述s1步骤中选择80例复杂性肛瘘患者的hr-mri图像进行研究,选择临床资料完整,确诊为复杂性肛瘘的患者;以及医院行肛管增强mri检查后,一周内接受手术,手术记录完整以及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者,存在造影剂过敏者;存在严重心脏疾病的患者,如冠心病、心绞痛、二尖瓣狭窄等;因图像质量差而无法评估的患者应予以排除。
14.可选的,所述s2步骤中对筛选的80个病例进行分组,设置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有40例。
15.可选的,所述s4步骤中采用spss 20.0数据分析软件包完成数据处理及统计学分析。
16.可选的,所述s211与s221中影像评估中影像及病理一致性采用卡方检验,研究组和对照组分析采用独立t检验。
17.可选的,所述s21与s22的病患图像均通过图像采集得到,在原有的图像采集中增加非抑脂t2wi扫描方位及序列,运用薄层(3mm)及小fov(16-20cm)来提高分辨率。
18.可选的,所述s21步骤中的3d影像模型是基于hr-mri原始dicom检查数据,通过专业影像医师对病灶与周围组织的进行勾画并重建成3d影像模型。
19.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hr-mri的三维可视化模型的肛瘘临床诊疗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0.该基于hr-mri的三维可视化模型的肛瘘临床诊疗方法,在图像采集中增加非抑脂t2wi扫描方位及序列,运用薄层及小fov来提高分辨率,并进一步优化扫描参数和技术,以有效保证mri图像质量和待勾画器官的精确性,从而提高了三维模型构建的准确度,基于hr-mri原始dicom检查数据,通过专业影像医师对病灶与周围组织的进行勾画并重建成3d影像模型,从而保障3d模型的准确性,通过由资深肛肠外科医师在3d影像模型进行评估,并模拟手术路径及规划手术方案,从而能够借助3d影像模型评估瘘管的走行、长度与周围组织解剖关系、侵犯情况,并模拟手术路径,从而为合理的手术方案规划提供新思路和重要的基础资料,有利于对复杂型肛瘘进行临床诊疗。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发明步骤图;
22.图2为本发明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4.请参阅图1至图2,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hr-mri的三维可视化模型的肛瘘临床诊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5.s1:筛选复杂性肛瘘患者;
26.s2:对复杂性肛瘘患者进行分组;
27.s21:研究组的病患图像进行基于hr-mri原始影像进行的3d重建模型;
28.s211:肛肠外科医师对3d影像模型进行评估,并模拟手术路径及规划手术方案;
29.s22:对照组为包含hr-mri的影像,所有病例均完成影像评估;
30.s221:肛肠外科医对hr-mri影像进行评估;
31.s3:结合模拟手术路径及规划手术方案,对两组影像进行对比分析;
32.s4:对所有患者数据进行分析和数据统计分析,撰写报告。
33.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认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基于hr-mri的三维可视化模型的肛瘘临床诊疗方法,首先选择80例复杂性肛瘘患者的hr-mri图像进行研究,对80个病例进行分组:包括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为基于hr-mri原始影像进行的3d重建模型,
对照组仅为hr-mri影像,所有病例均完成影像评估,mri影像评估包括1、评估瘘管走行及长度、内外口位置、分支瘘管及脓肿;2、parks分型。根据瘘管走行与肛门括约肌复合体的关系,分为括约肌间型、经括约肌型、括约肌上型和括约肌外型;3、根据瘘管与括约肌复合体的关系、分支瘘管以及脓肿等情况分为5级,分别为:简单线性括约肌间瘘、括约肌间瘘合并括约肌间支管或脓肿、非复杂性经括约肌瘘、经括约肌瘘伴分支瘘管或(坐骨直肠窝、坐骨肛门窝脓肿)、肛提肌上或经肛提肌瘘伴或不伴脓肿;采用spss 20.0数据分析软件包完成数据处理及统计学分析,影像评估中影像及病理一致性采用卡方检验,研究组和对照组分析采用独立t检验,然后撰写报告,根据分析结果能够确定基于hr-mri的三维可视化模型的复杂型肛瘘临床诊疗的可行性,然后在原有的图像采集的基础上,增加非抑脂t2wi扫描方位及序列,运用薄层(3mm)及小fov(16-20cm)来提高分辨率,并进一步优化扫描参数和技术,从而使得mri图像质量和待勾画器官的精确性,然后基于hr-mri原始dicom检查数据,通过专业影像医师对病灶与周围组织的进行勾画并重建成3d影像模型,从而保障3d模型的准确性,通过由资深肛肠外科医师在3d影像模型进行评估,并模拟手术路径及规划手术方案。
34.进一步,所述s1步骤中选择80例复杂性肛瘘患者的hr-mri图像进行研究,选择临床资料完整,确诊为复杂性肛瘘的患者;以及医院行肛管增强mri检查后,一周内接受手术,手术记录完整以及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者,存在造影剂过敏者;存在严重心脏疾病的患者,如冠心病、心绞痛、二尖瓣狭窄等;因图像质量差而无法评估的患者应予以排除。
35.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认为,从而使得研究组和对照组之间对照分析准确度较高,使得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对照结果,明确3d模型模拟手术路径的可行性。
36.进一步,所述s2步骤中对筛选的80个病例进行分组,设置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有40例。
37.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认为,提高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的准确性。
38.进一步,所述s4步骤中采用spss 20.0数据分析软件包完成数据处理及统计学分析。
39.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认为,能够对实验中的数据进行处理,利用统计学对其进行分析,从而能够获得准确的对照结果。
40.进一步,所述s211与s221中影像评估中影像及病理一致性采用卡方检验,研究组和对照组分析采用独立t检验。
41.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认为,使得对研究组和对照组分析的准确度较高。
42.进一步,所述s21与s22的病患图像均通过图像采集得到,在原有的图像采集中增加非抑脂t2wi扫描方位及序列,运用薄层(3mm)及小fov(16-20cm)来提高分辨率。
43.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认为,从而有效保障mri图像质量和待勾画器官(肛门内、外括约肌)的精确性。
44.进一步,所述s21步骤中的3d影像模型是基于hr-mri原始dicom检查数据,通过专业影像医师对病灶与周围组织的进行勾画并重建成3d影像模型。
45.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认为,从而保障3d模型的准确性,从而能够在3d模型上进行模拟手术路径方案规划。
46.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
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