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宣理肺颗粒及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414554发布日期:2022-03-26 12:43阅读:385来源:国知局
一种通宣理肺颗粒及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药物制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通宣理肺颗粒及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2.通宣理肺颗粒的功效,主要是止咳宣肺,反寒解表。该药物主要治疗肢体酸痛,鼻塞流涕,咳痰不畅,感冒咳嗽,头痛无汗,发热恶寒等症状,其中在生产通宣理肺颗粒的过程中,通常需要额外添加蔗糖,但由于蔗糖的添加,通宣理肺颗粒在存放的过程中,易受温度的影响,从而降低了通宣理肺颗粒的实用性,且额外添加蔗糖增加了制备通宣理肺颗粒的成本,因此设计一种通宣理肺颗粒及制备工艺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宣理肺颗粒及制备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通宣理肺颗粒,配方包括:紫苏叶、前胡、桔埂、苦杏仁、麻黄、甘草、半夏、茯苓、枳壳、黄芩、陈皮和红枣,各组分的重量份数分别是:120-130份的紫苏叶、80-90份的前胡、95-110份的桔埂、50-60份的苦杏仁、95-110份的麻黄、30-40份的甘草、50-70份的半夏、70-80份的茯苓、70-80份的黄芩、100-120份的陈皮和20-30份的红枣。
5.一种通宣理肺颗粒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原料称取;步骤二,粉碎;步骤三,煎煮混合;步骤四,煎煮搅拌;步骤五,浓缩混合;步骤六,制备成型;
6.其中上述步骤一中,首先按照各组分的重量份数分别称取120-130份的紫苏叶、80-90份的前胡、95-110份的桔埂、50-60份的苦杏仁、95-110份的麻黄、30-40份的甘草、50-70份的半夏、70-80份的茯苓、70-80份的黄芩、100-120份的陈皮和20-30份的红枣备用;
7.其中上述步骤二中,将步骤一中称取的紫苏叶、前胡、桔埂、苦杏仁、麻黄、甘草、半夏、茯苓、枳壳和黄芩放置在粉碎机中进行粉碎处理得到粉碎料;
8.其中上述步骤三中,将步骤二中得到的粉碎料放置在煎煮锅中进行第一次煎煮处理,第一次煎煮过程中的温度为80-90℃,且第一次的煎煮时间为2-3h,当煎煮完成后,即可利用过滤网过滤出一次过滤液,随后在煎煮锅中再一次的加入纯净水进行煎煮(沸腾)处理,且第二次的煎煮时间为3-4h,当煎煮完成后,即可利用过滤网过滤出二次过滤液,然后将一次过滤液和二次过滤液进行混合处理得到总过滤液备用;
9.其中上述步骤四中,将步骤一中称取的陈皮和红枣放置煎煮锅中进行煎煮处理,然后利用过滤网得到含糖液备用即可;
10.其中上述步骤五中,将步骤三中得到的总过滤液放置在浓缩罐中进行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4-1.29的稠膏;随后将稠膏中放入步骤四中制备成型的含糖液,随后进行加热处理;
11.其中上述步骤六中,将步骤五中加热完成后的加热料利用湿法制备,然后进行干
燥即可得到成品通宣理肺颗粒。
12.优选的,所述步骤一中,选择的称取设备的精度为0.01g,同时称取的原料均完成中药材的挑选、洗药、切制、炮制以及烘干的步骤。
13.优选的,所述步骤二中,粉碎后的颗粒粒度为0.5-1cm。
14.优选的,所述步骤三中,在每次煎煮的过程中,均定期的搅动粉碎料,每次搅动的时间间隔为10-20min。
15.优选的,所述步骤四中,煎煮锅中的固液重量比为1∶4-5,且在煎煮的过程中需定期的搅拌陈皮和红枣,当煎煮锅中的固液比为1∶1-1.5时即可停止煎煮处理。
16.优选的,所述步骤五中,加热的温度为50-60℃,并且在加热的过程中不断的搅拌加热料,当加热搅拌的时间达到20-30min后即可停止加热搅拌。
17.本发明制备工艺步骤三中第一次煎煮属于低温煎煮,而第二次煎煮属于沸腾长时间煎煮,两次煎煮的温度和时间各不相同,提取获得的成分也有所不同。其中,第二次沸腾长时间煎煮能够破坏饮片的植物细胞,增加药液中微小(可通过滤网的)不溶性成分的增加。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发明,在制备通宣理肺颗粒的过程中,无需额外添加蔗糖,从而降低了温度对通宣理肺颗粒药效的影响,同时避免了蔗糖的使用,降低了制备通宣理肺颗粒的成本,同时在制备通宣理肺颗粒的过程中,通过对陈皮以及红枣进行蒸煮处理得到含糖液,随后将含糖液放入在总过滤液中对通宣理肺颗粒进行制备,有利于在不额外添加蔗糖的情况下,使该通宣理肺颗粒具有一定的甜味,从而使该通宣理肺颗粒适用不同的年龄段人群,从而提高了通宣理肺颗粒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1.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
22.实施例1:
23.一种通宣理肺颗粒,配方包括:紫苏叶、前胡、桔埂、苦杏仁、麻黄、甘草、半夏、茯苓、枳壳、黄芩、陈皮和红枣,各组分的重量份数分别是:120份的紫苏叶、80份的前胡、95份的桔埂、50份的苦杏仁、95份的麻黄、30份的甘草、50份的半夏、70份的茯苓、70份的黄芩、100-份的陈皮和20份的红枣。
24.一种通宣理肺颗粒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原料称取;步骤二,粉碎;步骤三,煎煮混合;步骤四,煎煮搅拌;步骤五,浓缩混合;步骤六,制备成型;
25.其中上述步骤一中,首先按照各组分的重量份数分别称取120-130份的紫苏叶、80份的前胡、95份的桔埂、50份的苦杏仁、95份的麻黄、30份的甘草、50份的半夏、70份的茯苓、
70份的黄芩、100份的陈皮和20份的红枣备用,且选择的称取设备的精度为0.01g,同时称取的原料均完成中药材的挑选、洗药、切制、炮制以及烘干的步骤;
26.其中上述步骤二中,将步骤一中称取的紫苏叶、前胡、桔埂、苦杏仁、麻黄、甘草、半夏、茯苓、枳壳和黄芩放置在粉碎机中进行粉碎处理得到粉碎料,且粉碎后的颗粒粒度为0.5-1cm;
27.其中上述步骤三中,将步骤二中得到的粉碎料放置在煎煮锅中进行第一次煎煮处理,第一次煎煮过程中的温度为80-90℃,且第一次的煎煮时间为2-3h,当煎煮完成后,即可利用过滤网过滤出一次过滤液,随后在煎煮锅中再一次的加入适量的纯净水进行煎煮处理,且第二次的煎煮时间为3-4h,当煎煮完成后,即可利用过滤网过滤出二次过滤液,且在每次煎煮的过程中,均定期的搅动粉碎料,每次搅动的时间间隔为10-20min,然后将一次过滤液和二次过滤液进行混合处理得到总过滤液备用;
28.其中上述步骤四中,将步骤一中称取的陈皮和红枣放置煎煮锅中进行煎煮处理,且煎煮锅中的固液重量比为1∶4-5,且在煎煮的过程中需定期的搅拌陈皮和红枣,当煎煮锅中的固液比为1∶1-1.5时即可停止煎煮处理,然后利用过滤网得到含糖液备用即可;
29.其中上述步骤五中,将步骤三中得到的总过滤液放置在浓缩罐中进行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4-1.29的稠膏;随后将稠膏中放入步骤四中制备成型的含糖液,随后进行加热处理,且加热的温度为50-60℃,并且在加热的过程中不断的搅拌加热料,当加热搅拌的时间达到20-30min后即可停止加热搅拌;
30.其中上述步骤六中,将步骤五中加热完成后的加热料利用湿法制备,然后进行干燥即可得到成品通宣理肺颗粒。
31.实施例2:
32.一种通宣理肺颗粒,配方包括:紫苏叶、前胡、桔埂、苦杏仁、麻黄、甘草、半夏、茯苓、枳壳、黄芩、陈皮和红枣,各组分的重量份数分别是:130份的紫苏叶、90份的前胡、110份的桔埂、60份的苦杏仁、110份的麻黄、40份的甘草、70份的半夏、80份的茯苓、80份的黄芩、120份的陈皮和30份的红枣。
33.一种通宣理肺颗粒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原料称取;步骤二,粉碎;步骤三,煎煮混合;步骤四,煎煮搅拌;步骤五,浓缩混合;步骤六,制备成型;
34.其中上述步骤一中,首先按照各组分的重量份数分别称取130份的紫苏叶、90份的前胡、110份的桔埂、60份的苦杏仁、110份的麻黄、40份的甘草、70份的半夏、80份的茯苓、80份的黄芩、120份的陈皮和30份的红枣备用,且选择的称取设备的精度为0.01g,同时称取的原料均完成中药材的挑选、洗药、切制、炮制以及烘干的步骤;
35.其中上述步骤二中,将步骤一中称取的紫苏叶、前胡、桔埂、苦杏仁、麻黄、甘草、半夏、茯苓、枳壳和黄芩放置在粉碎机中进行粉碎处理得到粉碎料,且粉碎后的颗粒粒度为0.5-1cm;
36.其中上述步骤三中,将步骤二中得到的粉碎料放置在煎煮锅中进行第一次煎煮处理,第一次煎煮过程中的温度为80-90℃,且第一次的煎煮时间为2-3h,当煎煮完成后,即可利用过滤网过滤出一次过滤液,随后在煎煮锅中再一次的加入适量的纯净水进行煎煮处理,且第二次的煎煮时间为3-4h,当煎煮完成后,即可利用过滤网过滤出二次过滤液,且在每次煎煮的过程中,均定期的搅动粉碎料,每次搅动的时间间隔为10-20min,然后将一次过
滤液和二次过滤液进行混合处理得到总过滤液备用;
37.其中上述步骤四中,将步骤一中称取的陈皮和红枣放置煎煮锅中进行煎煮处理,且煎煮锅中的固液重量比为1∶4-5,且在煎煮的过程中需定期的搅拌陈皮和红枣,当煎煮锅中的固液比为1∶1-1.5时即可停止煎煮处理,然后利用过滤网得到含糖液备用即可;
38.其中上述步骤五中,将步骤三中得到的总过滤液放置在浓缩罐中进行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4-1.29的稠膏;随后将稠膏中放入步骤四中制备成型的含糖液,随后进行加热处理,且加热的温度为50-60℃,并且在加热的过程中不断的搅拌加热料,当加热搅拌的时间达到20-30min后即可停止加热搅拌;
39.其中上述步骤六中,将步骤五中加热完成后的加热料利用湿法制备,然后进行干燥即可得到成品通宣理肺颗粒。
40.实施例3:
41.一种通宣理肺颗粒,配方包括:紫苏叶、前胡、桔埂、苦杏仁、麻黄、甘草、半夏、茯苓、枳壳、黄芩、陈皮和红枣,各组分的重量份数分别是:125份的紫苏叶、85份的前胡、100份的桔埂、55份的苦杏仁、100份的麻黄、35份的甘草、58份的半夏、78份的茯苓、78份的黄芩、109份的陈皮和28份的红枣。
42.一种通宣理肺颗粒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原料称取;步骤二,粉碎;步骤三,煎煮混合;步骤四,煎煮搅拌;步骤五,浓缩混合;步骤六,制备成型;
43.其中上述步骤一中,首先按照各组分的重量份数分别称取125份的紫苏叶、85份的前胡、100份的桔埂、55份的苦杏仁、100份的麻黄、35份的甘草、58份的半夏、78份的茯苓、78份的黄芩、109份的陈皮和28份的红枣备用,且选择的称取设备的精度为0.01g,同时称取的原料均完成中药材的挑选、洗药、切制、炮制以及烘干的步骤;
44.其中上述步骤二中,将步骤一中称取的紫苏叶、前胡、桔埂、苦杏仁、麻黄、甘草、半夏、茯苓、枳壳和黄芩放置在粉碎机中进行粉碎处理得到粉碎料,且粉碎后的颗粒粒度为0.5-1cm;
45.其中上述步骤三中,将步骤二中得到的粉碎料放置在煎煮锅中进行第一次煎煮处理,第一次煎煮过程中的温度为80-90℃,且第一次的煎煮时间为2-3h,当煎煮完成后,即可利用过滤网过滤出一次过滤液,随后在煎煮锅中再一次的加入适量的纯净水进行煎煮处理,且第二次的煎煮时间为3-4h,当煎煮完成后,即可利用过滤网过滤出二次过滤液,且在每次煎煮的过程中,均定期的搅动粉碎料,每次搅动的时间间隔为10-20min,然后将一次过滤液和二次过滤液进行混合处理得到总过滤液备用;
46.其中上述步骤四中,将步骤一中称取的陈皮和红枣放置煎煮锅中进行煎煮处理,且煎煮锅中的固液重量比为1∶4-5,且在煎煮的过程中需定期的搅拌陈皮和红枣,当煎煮锅中的固液比为1∶1-1.5时即可停止煎煮处理,然后利用过滤网得到含糖液备用即可;
47.其中上述步骤五中,将步骤三中得到的总过滤液放置在浓缩罐中进行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4-1.29的稠膏;随后将稠膏中放入步骤四中制备成型的含糖液,随后进行加热处理,且加热的温度为50-60℃,并且在加热的过程中不断的搅拌加热料,当加热搅拌的时间达到20-30min后即可停止加热搅拌;
48.其中上述步骤六中,将步骤五中加热完成后的加热料利用湿法制备,然后进行干燥即可得到成品通宣理肺颗粒。
49.将上述实施例所得通宣理肺颗粒分别给患有鼻塞流涕的患者食用三天,随后统计患者食用该通宣理肺颗粒后的情况,统计情况如下:
[0050] 食用后患者的情况实施例1鼻塞流涕情况明显得到好转实施例2鼻塞流涕情况明显得到好转实施例3鼻塞流涕情况明显得到好转
[0051]
将实施例1~3制备的通宣理肺颗粒与市售的通宣理肺颗粒(或通宣理肺丸)给400名随机分成4组的风寒感冒患者服用。实施例1~3制备的通宣理肺颗粒每次服用9g,每日2次;市售通宣理肺颗粒(或通宣理肺丸)按照药品用法用量服用。统计数据显示,服用实施例1~3制备的通宣理肺颗粒的患者症状好转时间均早于市售通宣理肺颗粒,治疗有效率略高于市售通宣理肺颗粒。
[0052]
基于上述,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改变了现有制备通宣理肺颗粒的配方,在制备通宣理肺颗粒的过程中无需额外添加蔗糖,从而降低了温度对通宣理肺颗粒药效的影响,同时节省了购买蔗糖的费用,进而降低了制备通宣理肺颗粒的成本,同时利用陈皮和红枣煎煮得到含糖液,随后将含糖液作为制备降低了温度对通宣理肺颗粒药效的影响,同时避免了蔗糖的使用,降低了制备通宣理肺颗粒的配方步骤之一,使该通宣理肺颗粒具有一定的甜味,从而使该通宣理肺颗粒适用不同的年龄段人群,从而提高了通宣理肺颗粒的实用性。
[0053]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