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SID可移动式CBCT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417092发布日期:2022-03-26 13:24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变SID可移动式CBCT的制作方法
变sid可移动式cbct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医用成像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sid可移动式cbct。


背景技术:

2.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断层摄影技术(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即锥形束ct,是锥形束投照计算机重组断层摄影设备,其原理是x射线发生器以交底的射线量(通常球管电流在10毫安左右)围绕投照体做环形dr(数字式投照),然后将围绕投照体多次(180次-360次,依产品不同而异),数字投照后“交集”中所获得的数据在计算机中重组,重组后进而获得三维图像。cbct获取数据的投照原理和传统扇形扫描ct是完全不同的,而后期计算机重组的算法原理有类似之处。
3.国内现有的ct产品(包括口腔类cbct)大多是固定在医院影像科室的大型昂贵产品,固定在科室地面上不可移动,即使有些小型ct可以移动,也仅仅是局限于头部做影响扫描(ct孔径非常小),比如头颅脑部ct,影响其使用场景,应用不够广泛。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移动的且可变sid的变sid可移动式cbct,以扩大其应用场景。
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变sid可移动式cbct,包括:可移动机架,旋转机构,直线移动机构,球管,以及探测器;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旋转件,所述旋转件安装在所述可移动机架上,且所述旋转件可绕其轴心线旋转;所述直线移动机构和所述探测器安装在所述旋转件上,所述球管安装在所述直线移动机构上,且所述球管与所述探测器的位置相对;所述直线移动机构用于调节所述球管与所述探测器之间的距离。
6.一种实施例中,还包括:线缆收放组件,所述线缆收放组件具有线缆收放容纳腔,所述球管的连接电缆折叠式的放置在所述线缆收放容纳腔中,并可在所述线缆收放容纳腔中随所述旋转件的旋转而抽拉往复运动。
7.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线缆收放组件包括:上弧形挡板以及下弧形挡板,所述上弧形挡板以及所述下弧形挡板所在的圆周均与所述旋转件的周面所在圆周同圆心,所述上弧形挡板与所述下弧形挡板沿上下方向安装在所述可移动机架上,且所述上弧形挡板与所述下弧形挡板依次呈辐射状设置;所述上弧形挡板与所述下弧形挡板之间的间隔空间形成所述线缆收放容纳腔。
8.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线缆收放组件还包括:多个辊筒,所述多个辊筒沿与所述上弧形挡板所在圆周和/或沿与所述下弧形挡板所在圆周依次设置。
9.一种实施例中,还包括:旋转驱动机构,所述旋转驱动机构用于为所述旋转件绕其轴心线旋转提供动力。
10.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旋转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轴承,以及传动带;所述可移动机架上设有安装孔,所述轴承安装在所述安装孔中,所述旋转件轴向方向的一侧由外至内
依次设有传动带套设位和轴承安装位,所述轴承安装位安装在所述轴承上,所述传动带套设在所述传动带套设位与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之间。
11.一种实施例中,还包括:限束器,所述限束器安装在所述直线移动机构上,且所述限束器位于所述球管的发射端。
12.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直线移动机构包括:直线丝杠副,以及直线移动驱动电机;所述球管和所述限束器都安装在所述直线丝杠副上,所述直线丝杠副与所述直线移动驱动电机传动连接。
13.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直线移动机构还包括:滑块和滑轨,所述滑轨沿重合于所述旋转件的直径的直线设置,所述滑块可滑动的安装在所述滑轨上,所述球管安装在所述滑块上。
14.一种实施例中,还包括:高压发生器,所述高压发生器安装在所述旋转件的周面上,所述高压发生器与所述球管连接。
15.依据上述实施例的变sid可移动式cbct,直线移动机构带动球管可向朝向或远离探测器移动,从而调节球管与探测器之间的距离,实现变sid的功能,以适应不同的使用场景。通过旋转机构带动球管与探测器同步旋转,可实现三维成像。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变sid可移动式cbct的原理示意图;
17.图2为本技术所提供的变sid可移动式cbct的立体图一;
18.图3为本技术所提供的变sid可移动式cbct的立体图二;
19.图4为本技术所提供的变sid可移动式cbct的爆炸图;
20.图5为本技术所提供的变sid可移动式cbct中旋转驱动机构的爆炸图;
21.图6为本技术所提供的变sid可移动式cbct中直线移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22.图7为本技术所提供的变sid可移动式cbct中直线移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23.图8为本技术所提供的变sid可移动式cbct的可移动机架中刹车脚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不同实施方式中类似元件采用了相关联的类似的元件标号。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很多细节描述是为了使得本技术能被更好的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毫不费力的认识到,其中部分特征在不同情况下是可以省略的,或者可以由其他元件、材料、方法所替代。在某些情况下,本技术相关的一些操作并没有在说明书中显示或者描述,这是为了避免本技术的核心部分被过多的描述所淹没,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详细描述这些相关操作并不是必要的,他们根据说明书中的描述以及本领域的一般技术知识即可完整了解相关操作。
25.另外,说明书中所描述的特点、操作或者特征可以以任意适当的方式结合形成各种实施方式。同时,方法描述中的各步骤或者动作也可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显而易见的方式进行顺序调换或调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中的各种顺序只是为了清楚描述某一个实施例,并不意味着是必须的顺序,除非另有说明其中某个顺序是必须遵循的。
26.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技术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
27.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变sid可移动式cbct,可应用于医用成像领域,具体的,可通过移动的方式移动至重症床边对重症患者进行成像诊断,当然,也可应用于其他场景中,比如中大型的动物。采用可移动机架的可移动方式,使其应用更加灵活。通过直线移动机构调节球管与探测器之间的间距,从而实现变sid,通过旋转机构带动球管和探测器同步旋转,即可进行三维成像。
28.参见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变sid可移动式cbct主要包括:可移动机架10,旋转机构20,直线移动机构30,球管40,以及探测器50。
29.可移动机架10具有在地面上可移动的功能,参见图2和图3所示,可移动机架10上的底部设置有两个行走轮11和两个刹车脚轮12,并在可移动机架10的相对两侧设置把手13,通过把手13推动其移动,通过刹车脚轮12可对其进行刹车锁定。
30.本实施例中,行走轮11和刹车脚轮12都具有减震结构,在此,以刹车脚轮12为例进行说明。参见图8所示,刹车脚轮12包括:转轮121,安装架122,刹车机构123以及减震结构124,其中,安装架122的顶端固定在可移动机架10上,刹车机构123安装在安装架122上,通过刹车机构123可对转轮121产生一定的摩擦力,以刹车。减震结构124安装在转轮121与安装架122之间,转轮121可转动的安装在减震结构124上,可通过减震结构124对转轮121在行驶进行减震,提高本设备移动的稳定性。
31.旋转机构20包括:旋转件21,该旋转件21安装在可移动机架10上,并且,该旋转件21可绕其轴心线旋转。
32.直线移动机构30和探测器50安装在旋转件21上,球管40安装在直线移动机构30上,且球管40与探测器50的位置相对。球管40可发射x射线,x射线穿过被检测物(例如,人、动物等),探测器50捕获穿过被检测物的射线,从而进行成像。直线移动机构30用于调节球管30与探测器50之间的距离。
33.具体而言,直线移动机构30带动球管40可向朝向或远离探测器50移动,从而调节球管30与探测器50之间的距离,实现变sid的功能,以适应不同的使用场景。通过旋转机构20带动球管40与探测器50同步旋转,可实现三维成像。
34.本实施例中,通过数据采集器51采集探测器50捕获的射线数据,数据采集器51采集的数据通过数据缓存模块52缓存,通过数据存储模块53存储,存储的数据传输给控制单元54,可通过操作台54操作控制单元54实现各机构的协调配合动作。
35.继续参见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变sid可移动式cbct还包括:限束器60,该限束器60安装在直线移动机构30上,可随球管40同步移动,限束器60位于球管40的发射端。
36.本实施例中,在旋转件21的周面上还设置有用于连接球管40的阴阳极的高压油箱41,为球管40提供高电压的高压发生器42,用于对旋转件21降温的冷却机构43,用于为高压发生器42及其他用电机构提供电源的储能设备44。冷却机构43可采用风冷的方式进行降温,储能设备44可以是可充电电池等。
37.本实施例中,参见图6和图7所示,直线移动机构30包括:直线丝杠副31,以及直线
移动驱动电机32;球管40和限束器60都安装在直线丝杠副上,直线丝杠副31与直线移动驱动电机31传动连接,直线丝杠副31可将直线移动驱动电机31输出的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从而带动球管40和限束器60向朝向或远离探测器50的方向移动,以调节球管40与探测器50之间的距离。
38.在一实施例中,直线移动机构30还包括:滑块33和滑轨34,滑轨34沿重合于旋转件21的直径的直线设置,滑块33可滑动的安装在滑轨34上,球管40和限束器40安装在滑块33上。通过滑块33和滑轨34的设置,可对球管40的移动进行导向。
39.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变sid可移动式cbct还包括:旋转驱动机构70,该旋转驱动机构70用于为旋转件21绕其轴心线旋转提供动力。
40.参见图3-图5所示,旋转驱动机构70包括:驱动电机71,轴承72,以及传动带73。可移动机架10上设有安装孔15,轴承72安装在安装孔15中,旋转件21轴向方向的一侧由外至内依次设有传动带套设位212和轴承安装位211,轴承安装位211安装在轴承72上,传动带73套设在传动带套设位212与驱动电机71的电机轴之间,更为具体的是,在驱动电机71的电机轴端还设置有主动轮711。
41.在一实施例中,在本旋转驱动机构70还包括涨紧轮74,通过涨紧轮74将传动带73涨紧在驱动电机71与传动带套设位212之间。
42.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变sid可移动式cbct还包括:线缆收放组件,线缆收放组件具有线缆收放容纳腔81,球管40的连接电缆41折叠式的放置在线缆收放容纳腔81中,并可在线缆收放容纳腔1中随旋转件21的旋转而抽拉往复运动。
43.具体的,该线缆收放组件包括:上弧形挡板82以及下弧形挡板83,上弧形挡板82以及下弧形挡板83所在的圆周均与旋转件21的周面所在圆周同圆心,上弧形挡板82与下弧形挡板83沿上下方向安装在可移动机架10上,且上弧形挡板82与下弧形挡板83依次呈辐射状设置;上弧形挡板82与下弧形挡板83之间的间隔空间形成线缆收放容纳腔81。
44.一种实施例中,为保证连接线缆41能够顺畅在线缆收放容纳腔81中移动,本技术中,线缆收放组件还包括:多个辊筒84,辊筒沿与上弧形挡板82所在圆周和/或沿与下弧形挡板83所在圆周依次设置。
45.综上所述,本技术所提供的变sid可移动式cbct中,直线移动机构带动球管可向朝向或远离探测器移动,从而调节球管与探测器之间的距离,实现变sid的功能,以适应不同的使用场景。通过旋转机构带动球管与探测器同步旋转,可实现三维成像。
46.以上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进行阐述,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变形或替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