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声波振动养生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21958发布日期:2021-12-29 10:07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声波振动养生床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理疗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声波振动养生床。


背景技术:

2.理疗床是一类床体构型的理疗装置,由于人体在仰卧状态下身体最为放松,因此采取床体结构来承载理疗模块,使人体处于卧姿进行理疗,可起到更加充分的恢复效果。不同于常规接触式的理疗装置,包括理疗床、理疗座椅等在内的承载式理疗装置,其性能不只由按摩组件、发热元件等理疗执行模块来决定,座椅、床体等承载结构本身也影响着理疗效果。
3.现有技术中,理疗床只能以卧姿对人体起到承载作用,姿态较为单一,若使用者想以坐姿接受理疗,则在普通的床式理疗装置上往往难以实现。此外,目前常规的理疗床普遍无法调整高度,即使部分床体增设了高度调整功能,也多以手动方式实现,操作较为不便。另外,目前常规理疗床缺乏侧向的阻挡保护机构,即使部分床体设置了挡板,也多以翻转方式实现就位和卸下,占用空间较大且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旨在针对现有技术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声波振动养生床,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常规理疗床的床体结构无法使使用者以坐姿接受理疗的技术问题。
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常规理疗床不便于调整床体高度。
6.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再一技术问题是为床体侧方挡板提供一种新的装载模式。
7.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8.一种声波振动养生床,包括底架,车轮,衔接框,第一电动推杆,第一弯杆,连接杆,床框,挡板,立柱,挡杆,挡片,固定架,起背架,第二电动推杆,第二弯杆,其中,在底架的底端连接有车轮,第一弯杆的中部与底架铰接,第一弯杆的上端与连接杆,连接杆固定连接在床框的下端,第一弯杆的下端与衔接框铰接,第一电动推杆与底架固定连接,第一电动推杆的末端与衔接框铰接;在床框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挡板,立柱铰接在床框的侧端,挡杆有若干个,挡杆的一端铰接在立柱上,挡杆的另一端铰接在挡片上,固定架固定连接在床框内侧,起背架铰接在床框内侧,第二电动推杆与床框固定连接,第二电动推杆的末端与第二弯杆的下端铰接,第二弯杆的中部与床框铰接,第二弯杆的上端与起背架铰接。
9.作为优选,在固定架的上端以及起背架的上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床垫,在所述床垫的内侧上部固定连接有声波发生器。
10.作为优选,所述声波发生器包括片状盒体,镂空,插头,喇叭阵列,喇叭,其中,片状盒体的上端具有镂空,在片状盒体的侧端固定连接有插头,喇叭阵列固定连接在片状盒体内部,在喇叭阵列上具有若干喇叭,所述喇叭位于所述镂空处,插头与喇叭阵列之间电性连接。
11.作为优选,所述挡杆有3个,所述3个挡杆相互平行。
12.作为优选,所述喇叭为超声波喇叭或次声波喇叭。
13.在以上技术方案中,底架用于承载上端的床框及下端的车轮等结构;车轮用于使床体可移动;衔接框用于使若干第一弯杆同步转动,从而使床框平行的上下调整高度;第一电动推杆用于驱动第一弯杆转动,从而为床框的升降提供动力;第一弯杆用于在第一电动推杆和连接杆之间建立传动关系,从而在第一电动推杆推动下使连接杆转动,从而使床框升降;床框用于承载固定架、起背架以及边缘的挡板等结构;两块挡板用于从头部方向和脚部方向限制人体,避免人体掉落;立柱用于承载挡杆,从而当立柱支起后,使挡杆横向挡在人体侧方,挡片用于挡在头部侧方;立柱、挡杆、挡片共同组成了位于人体侧方的阻挡机构,该机构仅通过立柱的支起和放到即可实现该阻挡机构的就位和卸下,无需翻转,因而更加便于使用;固定架为床架中不可移动的部分;起背架铰接在床框内侧,从而作为床架中可扬起的部分;第二电动推杆用于驱动第二弯杆下端,从而将起背架顶起,实现起背架的扬起或放倒。
14.在声波发生器的具体结构中,片状盒体用于容纳喇叭阵列,片状盒体表面的镂空用于供喇叭外露;插头用于同电源连接,从而为喇叭阵列供电;喇叭用于发出超声波或次声波,从而利用声波的微观震动起到理疗作用。
1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声波振动养生床,该技术方案对床体的机械构造进行了创新性改进。具体来看,本实用新型利用底架承载装置的主体结构,在底架上,利用铰接的第一弯杆承载床框,第一弯杆下端则铰接在衔接框上,在此基础上,利用第一电动推杆驱动衔接框运动,从而实现各第一弯杆的同步转动,进而实现床体的升降作用。与此同时,本实用新型基于第二电动推杆和第二弯杆的配合,驱动起背架转动,从而为人体提供了坐式的理疗体位。同时,本实用新型在床框侧端利用立柱、挡杆和挡片构成了摆动式的阻挡机构,仅通过立柱的支起和放到即可实现该阻挡机构的就位和卸下,无需翻转,因而更加便于使用。本实用新型有效完善了理疗床的功能特征,使用效果良好。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的主视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的左视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的俯视图;
19.图4是图1中a

a处的剖视图;
20.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声波发生器的立体结构图;
21.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喇叭阵列的立体结构图;
22.图中:
23.1、底架
ꢀꢀꢀꢀꢀꢀꢀꢀ
2、车轮
ꢀꢀꢀꢀꢀꢀꢀꢀꢀꢀ
3、衔接框
ꢀꢀꢀꢀꢀ
4、第一电动推杆
24.5、第一弯杆
ꢀꢀꢀꢀ
6、连接杆
ꢀꢀꢀꢀꢀꢀꢀꢀ
7、床框
ꢀꢀꢀꢀꢀꢀꢀ
8、挡板
25.9、立柱
ꢀꢀꢀꢀꢀꢀꢀꢀ
10、挡杆
ꢀꢀꢀꢀꢀꢀꢀꢀꢀ
11、挡片
ꢀꢀꢀꢀꢀꢀ
12、固定架
26.13、起背架
ꢀꢀꢀꢀꢀ
14、第二电动推杆 15、第二弯杆
ꢀꢀ
16、片状盒体
27.17、镂空
ꢀꢀꢀꢀꢀꢀꢀ
18、插头
ꢀꢀꢀꢀꢀꢀꢀꢀꢀ
19、喇叭阵列
ꢀꢀ
20、喇叭。
具体实施方式
28.以下将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为了避免过多不必要的细节,在以下实施例中对属于公知的结构或功能将不进行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近似性语言可用于定量表述,表明在不改变基本功能的情况下可允许数量有一定的变动。除有定义外,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普遍理解的相同含义。
29.实施例1
30.一种声波振动养生床,如图1~6所示,包括底架1,车轮2,衔接框3,第一电动推杆4,第一弯杆5,连接杆6,床框7,挡板8,立柱9,挡杆10,挡片 11,固定架12,起背架13,第二电动推杆14,第二弯杆15,其中,在底架1 的底端连接有车轮2,第一弯杆5的中部与底架1铰接,第一弯杆5的上端与连接杆6,连接杆6固定连接在床框7的下端,第一弯杆5的下端与衔接框3铰接,第一电动推杆4与底架1固定连接,第一电动推杆4的末端与衔接框3铰接;在床框7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挡板8,立柱9铰接在床框7的侧端,挡杆 10有若干个,挡杆10的一端铰接在立柱9上,挡杆10的另一端铰接在挡片11 上,固定架12固定连接在床框7内侧,起背架13铰接在床框7内侧,第二电动推杆14与床框7固定连接,第二电动推杆14的末端与第二弯杆15的下端铰接,第二弯杆15的中部与床框7铰接,第二弯杆15的上端与起背架13铰接。
31.该装置的结构特点如下:底架1用于承载上端的床框7及下端的车轮2等结构;车轮2用于使床体可移动;衔接框3用于使若干第一弯杆5同步转动,从而使床框7平行的上下调整高度;第一电动推杆4用于驱动第一弯杆5转动,从而为床框7的升降提供动力;第一弯杆5用于在第一电动推杆4和连接杆6 之间建立传动关系,从而在第一电动推杆4推动下使连接杆6转动,从而使床框7升降;床框9用于承载固定架12、起背架13以及边缘的挡板8等结构;两块挡板8用于从头部方向和脚部方向限制人体,避免人体掉落;立柱9用于承载挡杆10,从而当立柱9支起后,使挡杆10横向挡在人体侧方,挡片11用于挡在头部侧方;立柱9、挡杆10、挡片11共同组成了位于人体侧方的阻挡机构,该机构仅通过立柱9的支起和放到即可实现该阻挡机构的就位和卸下,无需翻转,因而更加便于使用;固定架12为床架中不可移动的部分;起背架13铰接在床框内侧,从而作为床架中可扬起的部分;第二电动推杆14用于驱动第二弯杆15下端,从而将起背架13顶起,实现起背架13的扬起或放倒。
32.实施例2
33.一种声波振动养生床,如图1~6所示,包括底架1,车轮2,衔接框3,第一电动推杆4,第一弯杆5,连接杆6,床框7,挡板8,立柱9,挡杆10,挡片 11,固定架12,起背架13,第二电动推杆14,第二弯杆15,其中,在底架1 的底端连接有车轮2,第一弯杆5的中部与底架1铰接,第一弯杆5的上端与连接杆6,连接杆6固定连接在床框7的下端,第一弯杆5的下端与衔接框3铰接,第一电动推杆4与底架1固定连接,第一电动推杆4的末端与衔接框3铰接;在床框7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挡板8,立柱9铰接在床框7的侧端,挡杆 10有若干个,挡杆10的一端铰接在立柱9上,挡杆10的另一端铰接在挡片11 上,固定架12固定连接在床框7内侧,起背架13铰接在床框7内侧,第二电动推杆14与床框7固定连接,第二电动推杆14的末端与第二弯杆15的下端铰接,第二弯杆15的中部与床框7铰接,第二弯杆15的上端与起背架13铰接。
34.其中,在固定架12的上端以及起背架13的上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床垫,在所述床垫的内侧上部固定连接有声波发生器。所述声波发生器包括片状盒体16,镂空17,插头18,喇叭阵列19,喇叭20,其中,片状盒体16的上端具有镂空 17,在片状盒体16的侧端固定连接有插头18,喇叭阵列19固定连接在片状盒体16内部,在喇叭阵列19上具有若干喇叭20,所述喇叭20位于所述镂空17 处,插头18与喇叭阵列19之间电性连接。所述挡杆10有3个,所述3个挡杆 10相互平行。所述喇叭20为超声波喇叭或次声波喇叭。
35.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申请范围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