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汽熏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96769发布日期:2021-12-15 07:05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中药汽熏贴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药汽熏贴。


背景技术:

2.熏蒸疗法属于中医常用的外治方法之一,是以中医学基本理论为指导,选取中草药将其煮沸,用煮沸后产生的气雾进行熏蒸,借药力热力直接作用于所熏部位,达到扩张局部血管、促进血液循环、温通血脉、祛毒杀菌、止痒、清洁伤口、消肿止痛,最后达到治病、防病、保健、美容的目的。
3.现有进行熏蒸治疗时都是借助专门的熏蒸仪器,这些熏蒸仪器价格都比较昂贵,一般要去医院、美容院等专门机构进行治疗,因此不方便患者的日常治疗。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上述背景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中药汽熏贴,由药液包和贴剂本体组成,使用时将药液包内的药液加热后倒入贴剂本体表面,药液经亲肤表层依次渗透入导流层、锁水层,由锁水层锁住药液,防止返渗和外渗,从而形成湿包,将热熏湿包贴在人体所需位置即可进行汽熏治疗,使用方便。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6.中药汽熏贴,由药液包和贴剂本体组成,所述贴剂本体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亲肤表层、杀菌层、导流层、锁水层、透气膜、自发热层。
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亲肤表层由亲肤棉制成。
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杀菌层为银离子杀菌芯片。
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流层由热风无纺布制成。
1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水层由高分子吸水树脂材料制成。
1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透气膜为聚烯烃类透气膜。
1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自发热层由透气包、以及填充在所述透气包内的自发热体形成。
1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亲肤表层和杀菌层之间局部铺设有中药组方粉层。
14.优选地,所述亲肤表层和杀菌层之间在颈椎位置、以及两侧耳后向肩膀方向的斜方肌位置处均设有中药组方粉层。
15.更优选地,所述贴剂本体的两端延伸有束缚带,以将贴剂本体固定。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效果:
17.1、本实用新型的中药汽熏贴,使用时将药液加热后倒入贴剂本体表面,药液经亲肤表层依次渗透入导流层、锁水层,由锁水层锁住药液,防止返渗和外渗,从而形成湿包,将热熏湿包贴在人体所需位置即可进行汽熏治疗,自发热层可以使汽熏贴长时间保持温热状态,实现热药治疗。
18.2、本实用新型的中药汽熏贴具有热药效应,可以对神经经络脏器达到有益调节,
热能因子与雾化的中药离子由表皮吸收,经角质层渗透,进入血液循环,以达到养血补气安神、放松肌肉减轻疼痛肿胀、关节拘挛等作用。
19.3、本实用新型在亲肤表层和杀菌层之间还局部铺设有中药组方粉层,中药组方粉层分散有中药药粉,中药药粉的设置可以进一步提高汽熏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中药汽熏贴的爆炸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中药汽熏贴的剖面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的颈椎用中药汽熏贴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顶”、“底”、“左”、“右”、“竖直”、“水平”、“内”、“外”、“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说明书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另需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只是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知名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26.实施例1
27.为了解决现有熏蒸疗法存在的不方便日常使用的缺陷,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中药汽熏贴,包括药液包和贴剂本体,如图1和2所示,所述贴剂本体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亲肤表层101、杀菌层102、导流层103、锁水层104、透气膜105、自发热层106。
2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亲肤表层101由亲肤棉制成,但是并不局限于此,其他棉质或能够与皮肤接触的材质均可,亲肤表层101具有透水性,能够使药液向下渗透。
29.具体的,所述亲肤表层101和杀菌层102之间还局部铺设有中药组方粉层,中药组方粉层分散有中药药粉,中药药粉的选取根据不同需求进行调整,如果是颈椎劳损,可选红花、当归、丹参,如果用于抑菌消炎、补气补血的药粉则与之不同。
30.为了在使用时,将贴剂本体固定到待治疗位置,所述亲肤表层101还设有环形的粘贴部,粘贴部具体靠近亲肤表层101的外缘设置。
31.所述杀菌层102为银离子杀菌芯片,具体可将银离子杀菌芯片贴附在所述导流层103表面,银离子杀菌芯片为现有产品,其具体结构本实施例不做详细赘述。
32.所述导流层103由热风无纺布制成,导流层103能够使药液快速下渗与纵向导流,使药液能够分布整个贴剂本体;所述锁水层104由高分子吸水树脂材料制成,能够锁住药液
不使其返渗和外渗;所述透气膜105为聚烯烃类透气膜,能够增加透湿性。
33.所述自发热层106由自发热包形成,自发热包为现有产品,由自热材料经无纺布包装后组成。
34.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先将药液加热,然后均匀倒入亲肤表层101,药液经过中药药粉渗透至导流层102,导流层102使药液快速下渗至锁水层104,并使药液纵向导流至整个贴剂本体,锁水层104将药液锁住,防止其返渗和外渗,最终形成中药湿包。
35.此时将中药湿包粘贴在待治疗位置,自发热层106提供热能,具有热药效应,可以对神经经络脏器达到有益调节,热能因子与雾化的中药离子,由表皮吸收,经角质层渗透,进入血液循环,以达到养血补气安神、放松肌肉减轻疼痛肿胀、关节拘挛等作用。
36.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亲肤表层101、杀菌层102、导流层103、锁水层104、透气膜105、自发热层106均通过常规手段依次连接,可以是粘接或其他连接方式。
37.另需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药液包为独立包装,可以保证药液的保质期。
38.实施例2
39.颈椎用中药汽熏贴,所述颈椎用中药汽熏贴的外部结构如图3所示,贴剂本体的两端延伸有束缚带2,束缚带2可以与贴剂本体一体成型,束缚带2可以缠绕在脖颈上,以将汽熏贴固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贴剂本体的亲肤表层101内侧还设有中药组方粉层。
40.具体的,所述中药组方粉层设有三处,分别为第一中药组方粉层301、第二中药组方粉层302以及第三中药组方粉层303,所述第一中药组方粉层301和第三中药组方粉层303分设在第二中药组方粉层302的两侧,与两侧耳后向肩膀方向的斜方肌位置对应,所述第二中药组方粉层302与后颈位置对应,通过第一中药组方粉层301、第二中药组方粉层302以及第三中药组方粉层303的设置能够有效提高颈椎汽熏治疗效果。
41.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中药汽熏贴适用于颈椎处,当将中药汽熏贴用于其他部位的治疗时,汽熏贴的外部结构可以根据治疗位置进行调整。
42.另需说明的是,中药组方粉层内中药药粉的填充可以在汽熏贴的流水线生产时完成,但是并不局限于此。
43.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