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体式下腔静脉滤器

文档序号:27917771发布日期:2021-12-11 10:46阅读:412来源:国知局
分体式下腔静脉滤器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分体式下腔静脉滤器。


背景技术:

2.下肢静脉血栓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静脉血栓脱落容易导致肺栓塞,引起患者死亡,因此临床上出现了各种能够捕捉静脉血栓的静脉滤器,其基本原理是将静脉滤器收拢在滤器输送鞘中,然后将滤器输送鞘插入患者的血管中,最后由滤器输送鞘中的滤器推送杆和导丝将静脉滤器推送到患者的血管内,静脉滤器到达患者的血管后,会完全释放开,形成网状结构,从而拦截血管内随血流流动的血栓,避免血栓进入患者的肺循环。
3.目前临床上出现的静脉滤器有三种,第一种是点接触式滤器,如celect滤器,这种静脉滤器与血管壁的接触极少,有利于回收,但是这种静脉滤器在血管中缺乏支撑,容易歪斜,降低过滤血栓的效果,并且以点接触的方式与血管壁接触,容易刺破血管;第二种是面接触式滤器,如optease滤器,这种静脉滤器一般为橄榄型双网结构,侧面的网结构完全支撑在血管壁上,有效过滤血栓,但是这种静脉滤器的支撑处与血管壁长时间接触且接触面积较大,容易嵌入血管内皮,导致整个静脉滤器都难以回收,并且这种结构的滤器还有可能生成新的血栓,风险较大;第三种是可转换式静脉滤器,这种静脉滤器采用面接触结合单向过滤网的方式,当患者度过血栓风险期,打开单向滤器网,让滤网贴壁形成支架,其设计初衷是兼顾了面接触稳定性及点接触的单向滤网结构,但是其滤网打开后,滤网贴壁的效果不佳,十分影响患者血液的正常流动,并且在静脉中实施转换技术的难度较高。
4.以上三种静脉滤器均具有一定的缺点,降低了静脉血栓疾病患者康复的成功率。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分体式下腔静脉滤器,该静脉滤器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不会歪斜和损伤血管,并且该静脉滤器的过滤部易于回收。
6.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分体式下腔静脉滤器,包括贴壁部和过滤部,所述贴壁部由多个v形单元围合而成,每两个相邻所述v形单元的连接的部位均设有弧形弯折部,每个所述v形单元的下端均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开设有弧形通孔,所述弧形通孔的两个开口端均位于同一侧;所述过滤部由滤器钩和多根滤器丝组成,所有所述滤器丝的上端均固定连接在滤器钩上,所有所述滤器丝共同围合成伞状滤网结构,每根所述滤器丝的下端均可拆卸连接在与其对应的弧形通孔内;所述贴壁部和过滤部均采用高弹性的医用钛合金材料制成。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v形单元围合而成的贴壁部能够以面接触的形式将整个静脉滤器牢固支撑在血管壁上,既不会影响患者血液的正常流动,也避免了点接触的方式而刺破血管的情况;通过在每两个相邻v形单元的连接的部位设置弧形弯折部,便于整个贴壁部从滤器输送鞘出来时能够顺利释放开,使得贴壁部牢固贴合在血管内壁上;通过多根滤器丝共同围合成伞状滤网结构,能够更加有效地拦截血栓,并且伞状滤网结构所用
的滤器丝相对其他结构减少,降低了对血流的影响;通过将滤器丝的下端可拆卸连接在连接杆的弧形通孔内,使得过滤部能够固定在贴壁部上,加强了过滤部的稳定性;通过滤器钩,便于过滤部能够顺利回收;通过采用高弹性的钛合金材料制成贴壁部和过滤部,便于贴壁部和过滤部能够顺利释放开,同时钛合金材料与人体的亲和度较高、耐腐蚀性能强、无毒无害,降低该静脉滤器对患者身体的影响。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滤器钩上开设有贯穿滤器钩上下两侧的导丝通孔。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临床上辅助该手术用的导丝能够穿过导丝通孔,使得操作者在给患者推送静脉滤器时,导丝能够引导该静脉滤器居中,从而稳定住整个静脉滤器,减小贴壁部和过滤部释放时发生歪斜的机率。
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v形单元数量均为8个,所述滤器丝的数量均为8根。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8个v形单元和8根滤器丝,该静脉滤器能够取得最大的血栓拦截效率和最小的血流干扰率,同时将残留在患者体内的v形单元减小到最少,降低该静脉滤器对患者身体的影响。
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每根所述滤器丝的上侧均设有弹性弯折部,每根所述滤器丝的下侧均设有稳固弯折部,每个所述稳固弯折部均抵接在与其对应的弧形通孔内。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弹性弯折部,便于过滤部能够顺利释放开,同时也便于过滤部能够顺利回收;设置稳固弯折部,使得滤器丝下端的结构与弧形通孔更加适配,便于整个过滤部更加稳定地抵接在贴壁部上,同时也便于过滤部回收。
1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滤器钩上设有弧状钩形槽。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过滤部能够顺利回收。
16.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7.1、该静脉滤器的贴壁部由多个v形单元围合而成,能够以面接触的方式稳定贴合在血管内壁上,不易发生歪斜的情况,更不会损伤血管,提高了该静脉滤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18.2、该静脉滤器的过滤部为由多根滤器丝围合而成的伞状滤网结构,此种设计不仅能够高效拦截血栓,同时也降低了该静脉滤器对患者血流的影响。
19.3、该静脉滤器的每根滤器丝的稳固弯折部均抵接在与其对应的弧形通孔内,使得过滤部能够稳固在贴壁部上,避免了过滤部直接接触血管内壁而与血管内壁粘连,使得过滤部易于回收。
20.4、该静脉滤器通过在滤器钩上设置导丝通孔,将植入该静脉滤器用的导丝插进该导丝通孔内,使得过滤部和贴壁部在释放时能够更加稳定,减小了过滤部和贴壁部在释放时发生歪斜的机率。
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23.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24.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弧形通孔与稳固弯折部配合的剖视图;
25.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静脉滤器收拢放置在滤器输送鞘内的示意图;
26.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回收过滤部的示意图;
27.图中:1、贴壁部;11、v形单元;12、连接杆;13、弧形通孔;14、弧形弯折部;2、过滤部;21、滤器钩;22、滤器丝;23、导丝通孔;24、弹性弯折部;25、稳固弯折部;26、弧状钩形槽;3、滤器输送鞘;4、滤器推送杆;5、导丝;6、滤器回收抓捕器;7、滤器回收鞘。
具体实施方式
28.以下结合附图1至图6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9.实施例:分体式下腔静脉滤器,包括贴壁部1和过滤部2,贴壁部1由8个一体成型的v形单元11围合而成,每两个相邻所述v形单元11的连接的部位均一体成型有弧形弯折部14,贴壁部1完全释放开时,每个v形单元11均能够完全贴合在血管内壁上,每个v形单元11下侧尖端的位置均一体成型有竖直的连接杆12,每个连接杆12上朝向贴壁部1轴心的一侧上均开设有弧形通孔13,并且每个弧形通孔13的两个开口端均朝向贴壁部1的轴心方向。
30.过滤部2由滤器钩21和8根滤器丝22组成,滤器钩21为圆柱形结构,滤器钩21上开设有弧状钩形槽26,滤器钩21上开设有贯穿滤器钩21上下两侧的导丝通孔23;所有滤器丝22的上端均固定连接在滤器钩21的下端上,所有滤器丝22呈圆周阵列且共同围合成伞状滤网结构,每根滤器丝22的上侧均设置有弹性弯折部24,使得过滤部2具有回弹性能,便于过滤部2收拢和释放,每根滤器丝22的下侧均设置有稳固弯折部25,每个稳固弯折部25均能够插入并抵接在与其对应的弧形通孔13内。
31.临床上辅助静脉滤器植入人体的手术工具包括滤器输送鞘3和滤器推送杆4,滤器推送杆4置于滤器输送鞘3内,滤器推送杆4上开设有贯穿滤器推送杆4上下两侧的导丝通道,导丝通道内穿插有导丝5,并且导丝5能够穿过整个滤器输送鞘3;临床上回收静脉滤器的手术工具包括滤器回收抓捕器6和滤器回收鞘7,滤器回收抓捕器6位于滤器回收鞘7内。
32.该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当该静脉滤器未植入患者的血管前,贴壁部1和过滤部2均呈收拢状态并放置在滤器输送鞘3内,导丝5穿过导丝滤器钩21的导丝通孔23,贴壁部1的下端靠近滤器推送杆4,每根滤器丝22的稳固弯折部25均插入并抵接在与其对应的弧形通孔13内;当医护人员将该静脉滤器植入患者的血管时,首先将滤器输送鞘3置于患者的血管内,然后用滤器输送鞘3将贴壁部1和过滤部2送到预定释放的血管处内,然后顶住滤器推送杆4,后退滤器输送鞘3,贴壁部1和过滤部2一起释放开,贴壁部1完全释放开时,贴壁部1的每个v形单元11均完全贴合在血管内壁上,过滤部2因为有稳固弯折部25抵接在弧形通孔13内,所以过滤部2能够稳定在贴壁部1上拦截血栓;当医护人员回收过滤部2时,首先将滤器回收鞘7置于患者的血管内,然后用滤器回收抓捕器6挂在滤器钩21上,然后把滤器钩21往滤器回收鞘7内拉动,此时,所有滤器丝22的稳固弯折部25均与弧形通孔13脱离,最后将滤器回收鞘7取出再进行止血工作。贴壁部1因为长时间与患者的血管内壁接触,会粘连在血管内壁上,强行取下来会对患者的血管造成损伤,所以该分体式下腔静脉滤器将贴壁部1留在患者体内;该分体式下腔静脉滤器的贴壁部1采用医用钛合金材料制成,使用的材料也极少,并且贴壁部1与患者的血管内壁完全贴合,所以一般在3个月左右,贴壁部1就会完全融合在患者的血管内壁上。
33.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