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社区护理的护理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28018发布日期:2021-09-29 05:00阅读:8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社区护理的护理箱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社区护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社区护理的护理箱。


背景技术:

2.医护为一体是古代护理的特点之一,19世纪之前,世界各国都没有护理专业,被古希腊誉为“医学之父”的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就很重视护理,他教患者漱洗口腔,指导精神病病人欣赏音乐,调节心脏病、肾脏病患者的饮食
‑‑
从现代观点看,这些都是有益于病人康复的护理,护理就是对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病人提供的个人卫生方面的照顾和帮助,病人卫生护理的目的为:

清除坏死组织、微生物、分泌物和其他污垢,

刺激血液循环,放松肌肉,使病人感到舒适,帮助恢复精力,

改变病人的病容,消除不良气味,

预防褥疮和交叉感染,

便于观察病情,但是现有的用于社区护理的护理箱大多结构固定,在进行使用过程中,不便于根据使用者的需求对护理箱内的两个隔板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导致一些体质过大的药物因为空间过小无法放置,同时现有的用于社区护理的护理箱不能稳固的放置在桌面上,在使用时经常发生磕碰或碰撞,导致护理箱掉落,使得护理箱容易出现损坏,不能满足使用需求,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用于社区护理的护理箱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社区护理的护理箱,解决了现有的用于社区护理的护理箱不便于对护理箱内隔板的距离进行自由调节和不便于稳固的放置在桌面的问题。
5.(二)技术方案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社区护理的护理箱,包括箱子,所述箱子的前侧为开口设置,所述箱子的前侧铰接有方板,所述方板的后侧开设有第一方槽,所述方板的前侧固定连接有第一u形杆,所述方板的后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矩形块,所述第一矩形块的上表面开设有矩形槽,所述箱子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u形杆,所述箱子的左侧内壁和右侧内壁上均开设有多个第二方槽,所述箱子的右侧开设有第三方槽,所述第三方槽的内顶壁与内底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箱子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矩形块,所述第二矩形块的前侧开设有第四方槽,所述第一矩形块的外侧与第四方槽的内壁活动接触,所述第二矩形块的上方设有横板,所述横板滑动套设在滑杆的外侧,所述横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方杆,所述第一方杆的底端延伸至第四方槽内,所述横板与第二矩形块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活动套设在第一方杆的外侧,所述箱子内设有两个方盒,所述方盒的前侧内壁与后侧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螺纹连接有第一横杆,所述丝杆的前端延伸至方盒的前侧并固定连接有第一旋钮,所述方盒的前侧内壁与后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滑动杆,所述第一横杆滑动套设在滑动杆的外侧,所述方盒内设有两个竖杆,两个竖杆相互远离的一侧与第一横杆之间转动连接有转动杆,两个
竖杆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移动杆,两个竖杆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横杆,所述方盒的左侧内壁和右侧内壁上均固定连有第三横杆,所述第三横杆滑动套设在第二横杆的外侧,两个竖杆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与两个第三横杆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对应的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活动套设在第二横杆的外侧,所述方盒的左侧和右侧均开设有方形孔,所述方形孔与对应的移动杆滑动连接。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箱子的底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前侧内壁与后侧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圆柱,所述圆柱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空腔内设有两个矩形板,两个矩形板相互靠近的一侧上均固定连接有齿板,两个齿板与齿轮相啮合,两个齿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与两个矩形板相互靠近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对应的第三弹簧,位于左侧的矩形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圆杆,所述第一圆杆的左端延伸至箱子的外侧并固定连接有第二旋钮,所述第二旋钮与箱子之间固定连接有第四弹簧,所述第四弹簧滑动套设在第一圆杆的外侧,位于右侧的矩形板固定连接有第二圆杆,所述空腔的右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三圆杆,所述第三圆杆滑动套设在第二圆杆的外侧,位于右侧的矩形板与空腔的右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五弹簧,所述第五弹簧滑动套设在第二圆杆的外侧,所述空腔的左侧内壁和右侧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圆棍,所述第一圆棍的内侧滑动连接有第二圆棍,两个第二圆棍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圆形活塞,所述圆形活塞与第一圆棍之间固定连接有第六弹簧,所述第六弹簧活动套设在第二圆棍的外侧,两个矩形板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与两个圆形活塞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对应的连接杆,所述箱子的下表面连通并固定有两个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吸盘,所述圆形活塞的外侧与连接柱的内侧滑动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横杆的前侧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与丝杆螺纹连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横杆的前侧开设有两个第一圆形孔,第一圆形孔的侧壁与滑动杆的外侧滑动连接。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横板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圆形孔,第二圆形孔的侧壁与滑杆的外侧滑动连接。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箱子的后侧固定连接有轴承,轴承的外圈与圆柱固定连接。
12.(三)有益效果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社区护理的护理箱,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4.1、该用于社区护理的护理箱,通过第一旋钮、丝杆第一横杆和转动杆相配合,带动两个竖杆相对移动,通过竖杆带动移动杆向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并与对应的第二方槽远离,此时便可以调节两个方盒的距离。
15.2、该用于社区护理的护理箱,通过第二旋钮带动第四弹簧拉伸,第二旋钮、第一圆杆移动、齿板和齿轮相配合,带动两个矩形板相对移动并第三弹簧进行拉伸,通过矩形板、连接杆相配合带动圆形活塞移动,在圆形活塞的配合下,使得箱子通过吸盘稳固的吸附在桌面上,以达到稳定连接的目的。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前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左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上侧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前侧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6为图2中b部分的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7为图2中c部分的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8为图3中d部分的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9为图3中e部分的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10为图4中f部分的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11为图4中g部分的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27.图中:1、箱子;2、第二u形杆;3、第一方槽;4、方板;5、第一矩形块;6、第一u形杆;7、方盒;8、第一旋钮;9、连接柱;10、吸盘;11、第二矩形块;12、转动杆;13、移动杆;14、圆形活塞;15、丝杆;16、滑动杆;17、竖杆;18、第一横杆;19、空腔;20、第一圆杆;21、第二旋钮;22、第一方杆;23、第一弹簧;24、横板;25、第三方槽;26、滑杆;27、第四方槽;28、方形孔;29、第四弹簧;30、第二方槽;31、第二横杆;32、第二弹簧;33、第三横杆;34、矩形板;35、第三弹簧;36、齿板;37、齿轮;38、圆柱;39、第二圆杆;40、第五弹簧;41、第三圆杆;42、连接板;43、第一圆棍;44、第六弹簧;45、连接杆;46、第二圆棍;47、矩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9.实施例
30.请参阅图1

1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社区护理的护理箱,包括箱子1,箱子1的前侧为开口设置,箱子1的前侧铰接有方板4,方板4的后侧开设有第一方槽3,方板4的前侧固定连接有第一u形杆6,方板4的后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矩形块5,第一矩形块5的上表面开设有矩形槽47,箱子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u形杆2,箱子1的左侧内壁和右侧内壁上均开设有多个第二方槽30,箱子1的右侧开设有第三方槽25,第三方槽25的内顶壁与内底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滑杆26,箱子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矩形块11,第二矩形块11的前侧开设有第四方槽27,第一矩形块5的外侧与第四方槽27的内壁活动接触,第二矩形块11的上方设有横板24,横板24滑动套设在滑杆26的外侧,横板2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方杆22,第一方杆22的底端延伸至第四方槽27内,横板24与第二矩形块11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23,第一弹簧23活动套设在第一方杆22的外侧,箱子1内设有两个方盒7,方盒7的前侧内壁与后侧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丝杆15,丝杆15螺纹连接有第一横杆18,丝杆15的前端延伸至方盒7的前侧并固定连接有第一旋钮8,方盒7的前侧内壁与后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滑动杆16,第一横杆18滑动套设在滑动杆16的外侧,方盒7内设有两个竖杆17,两个
竖杆17相互远离的一侧与第一横杆18之间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2,两个竖杆17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移动杆13,两个竖杆17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横杆31,方盒7的左侧内壁和右侧内壁上均固定连有第三横杆33,第三横杆33滑动套设在第二横杆31的外侧,两个竖杆17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与两个第三横杆33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对应的第二弹簧32,第二弹簧32活动套设在第二横杆31的外侧,方盒7的左侧和右侧均开设有方形孔28,方形孔28与对应的移动杆13滑动连接。
31.本实施方案中,通过第三横杆33的设置,使得第二横杆31只能左右移动,通过第二弹簧32的设置,使得第二横杆31在无外力的作用下恢复原位。
32.具体的,箱子1的底部开设有空腔19,空腔19的前侧内壁与后侧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圆柱38,圆柱38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齿轮37,空腔19内设有两个矩形板34,两个矩形板34相互靠近的一侧上均固定连接有齿板36,两个齿板36与齿轮37相啮合,两个齿板36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与两个矩形板34相互靠近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对应的第三弹簧35,位于左侧的矩形板34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圆杆20,第一圆杆20的左端延伸至箱子1的外侧并固定连接有第二旋钮21,第二旋钮21与箱子1之间固定连接有第四弹簧29,第四弹簧29滑动套设在第一圆杆20的外侧,位于右侧的矩形板34固定连接有第二圆杆39,空腔19的右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三圆杆41,第三圆杆41滑动套设在第二圆杆39的外侧,位于右侧的矩形板34与空腔19的右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五弹簧40,第五弹簧40滑动套设在第二圆杆39的外侧,空腔19的左侧内壁和右侧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42,连接板4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圆棍43,第一圆棍43的内侧滑动连接有第二圆棍46,两个第二圆棍46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圆形活塞14,圆形活塞14与第一圆棍43之间固定连接有第六弹簧44,第六弹簧44活动套设在第二圆棍46的外侧,两个矩形板34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与两个圆形活塞14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对应的连接杆45,箱子1的下表面连通并固定有两个连接柱9,连接柱9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吸盘10,圆形活塞14的外侧与连接柱9的内侧滑动连接。
33.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圆棍43的设置,使得第二圆棍46只能上下移动。
34.具体的,第一横杆18的前侧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与丝杆15螺纹连接。
35.本实施例中,通过螺纹孔的设置,使得第一横杆18移动后被固定且位置不发生偏移。
36.具体的,第一横杆18的前侧开设有两个第一圆形孔,第一圆形孔的侧壁与滑动杆16的外侧滑动连接。
37.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圆形孔的设置,使得第一横杆18只能前后移动。
38.具体的,横板24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圆形孔,第二圆形孔的侧壁与滑杆26的外侧滑动连接。
39.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二圆形孔的设置,使得横板24只能上下移动。
40.具体的,箱子1的后侧固定连接有轴承,轴承的外圈与圆柱38固定连接。
41.本实施例中,通过轴承的设置,使得圆柱38便于转动。
4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当需要调节两个方盒7之间的间距时,转动第一旋钮8,第一旋钮8带动丝杆15转动,丝杆15带动第一横杆18在滑动杆16上滑动并产生挤压力,在挤压力的作用下转动杆12移动并转动,转动杆12带动两个竖杆17向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两个竖杆17带动移动杆13向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并与对应的第二方槽30远离,此
时便可以调节两个方盒7的距离;
43.当需要将箱子1稳固的放置在桌面时,拉动第二旋钮21,第二旋钮21带动第四弹簧29拉伸,第二旋钮21带动第一圆杆20移动,第一圆杆20带动矩形板34和位于左侧的齿板36移动,位于左侧的齿板36带动齿轮37转动,齿轮37带动两个齿板36和两个矩形板34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并对第三弹簧35进行拉伸,矩形板34带动第二圆杆39在第三圆杆41内滑动并移,矩形板34带动连接杆45移动并转动,连接杆45带动圆形活塞14向下移动并使得第六弹簧44拉伸,圆形活塞14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向下推出一个气体,气体经连接柱9排入对应的吸盘10内,再经对应的吸盘10排出,此时向下按压箱子1,吸盘10挤压桌面并发送变形,发生形变的吸盘10逐渐复位,使其内部产生一个负压并初步吸附在桌面上,紧接着放松对第二旋钮21的拉力,第五弹簧40复位,第五弹簧40带动矩形板34移动并产生向上的挤压力,在挤压力的作用下连接杆45移动并转动,连接杆45带动圆形活塞14向上移动进行抽吸,圆形活塞14通过连接柱9对吸盘10进行抽气,使得吸盘10内部负压增强,从而使得箱子1通过吸盘10稳固的吸附在桌面上,以达到稳定连接的目的。
44.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