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压隔离净化高压氧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18419发布日期:2021-04-16 14:41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负压隔离净化高压氧舱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压氧舱,特别是一种内部呈负压状态且带有净化功能的高压氧舱,属于氧舱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目前的高压氧舱均不具有舱内空气净化功能,在高压氧舱内治疗的各类病员,在加减压过程中,舱内各类病号在同一个空间呼吸舱内空气,对舱内空气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此种环境下,病员之间交叉传染的几率很大。即便是病员在吸氧过程中,因舱内吸氧区为开放环境,病员在舱体内部排坐在各自座位上接受吸氧治疗,治疗过程时间长,人员多,一方面,因不同病员所患病症不同,病员携带了不同的病菌,同处密闭环境的舱体内部时,病员相互之间极易造成二次传染,严重危害病员健康。另一方面,病员在舱内有限且密闭的环境下不断消耗氧气,导致舱内空气污浊,二氧化碳浓度很高,使得舱内环境趋向恶劣,并同时产生严重的异味,使人难以忍受,严重影响病员的氧疗效果及吸氧体验。
3.此外,现有的氧舱的洗舱方式是采用在舱体开设洗舱口并在洗舱口配备洗舱风机,在氧舱正常使用时,通过连接在舱体内部的风机挡盖将该洗舱口及洗舱风机密闭封堵。当需要洗舱时,则通过打开风机挡盖,启动洗舱风机将舱内空气强制排放到舱外,而由于氧舱通常是放置在室内环境下,因此目前的这种洗舱方式就会直接将舱内污浊气体直接排放到舱外室内,从而对室内环境造成污染,对室内人员身体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4.现有高压氧舱针对上述所阐述的问题,尚无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负压隔离净化高压氧舱,所述负压隔离净化高压氧舱能够将舱内病员之间进行相互隔离,对舱内空气自清洁净化,避免因空气污浊、异味而影响吸氧治疗效果,进而提升舱内空气质量,提高病员氧疗效果及体验。
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7.负压隔离净化高压氧舱,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在舱体内隔设形成的若干独立的负压隔离间、位于负压隔离间外部的舱内通道,以及配置于负压隔离间与舱内通道之间的负压生成净化装置;
8.所述负压隔离间开设有与舱内通道相连通的进气口,所述进气口安装有进气过滤器;
9.所述负压隔离间开设有与舱内通道相连通的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上安装有负压生成净化装置;
10.所述负压生成净化装置包括一台负压生成净化主机,所述负压生成净化主机包括一端带有进风口、另一端带有出风口的机箱,其出风端与舱内通道连通,其进风端与负压隔离间内部连通;在所述机箱内部沿风流走向依次安装有空气净化模块和动力模块,所述空气净化模块为多级高效过滤组件,其中至少包括二氧化碳吸附模块,所述动力模块包括风
机电机及风机叶轮,所述风机叶轮的出风端与机箱的出风口相对应。
11.所述负压生成净化装置的出风量大于所述负压隔离间进气口的进风量。
12.为了控制负压生成净化装置以及便于对每个负压隔离间内部负压状态进行监测及调节,本实施例的负压隔离净化高压氧舱的控制台上加装有负压控制组件及负压监测组件,通过负压控制组件能够控制不同负压隔离间内负压生成净化装置的风机电机转速,通过负压监测组件可以在舱外实时观测到每个负压隔离间的负压情况。
13.当负压生成净化装置的供电电压符合进舱条件,所述负压生成净化主机以整体置入的方式安装于负压隔离净化高压氧舱的内部。
14.当负压生成净化装置的供电电压不满足进舱条件时,所述负压生成净化主机的风机电机置于舱体外部,并通过非接触式传动装置驱动控制位于舱体内部的风机叶轮。
15.所述非接触式传动装置采用的磁力联轴器,其结构包括通过固定罩安装于舱体外部的风机电机,以及对位安装于舱体内部的风机叶轮,所述电机轴的端部安装有外磁体,叶轮轴的端部安装有内磁体,内外磁体之间通过磁力耦合实现非接触扭矩传递,且为了实现磁力耦合,该部位的舱体舱壁设置为不锈钢板。
16.所述舱体的空气排气口处通过排气管路连接至室外,所述排气管路上安装有排气阀和排气过滤器;所述舱体的氧气排气口处经由排氧管路连接至室外,所述排氧管路上安装有排氧阀门和排氧过滤器;洗舱口经由洗舱管路连接并引导至室外,所述洗舱管路上安装有洗舱阀门、洗舱过滤器和洗舱风机。
17.本实用新型的负压隔离净化高压氧舱,对于目前氧舱行业普遍存在的舱内空气污浊、异味严重及病员间存在交叉传染风险等问题提供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为了减少病员间交叉传染风险,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开放空间的吸氧区隔离为多个密闭的负压单间,从而在氧舱内不同病员之间形成隔离屏障,有效避免了病员之间通过舱内环境互相交叉传染的风险。在此基础上,为了解决舱内空气污浊及异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在舱体加装了负压生成净化装置,能够对舱体空气中的飞沫、尘埃及二氧化碳进行吸附、过滤和净化,同时去除舱内异味,进而使舱内空气始终保持新鲜纯净,保障病员治疗效果,提高病员氧疗舒适度。另外,对于氧舱在正常使用过程中以及在洗舱过程中向外产生的外排气体对舱外室内产生的污染与危害,本实用新型通过管路将其引导连通至室外,并通过在管路上加装过滤器和风机,进一步过滤外排气体,最终将其安全的排放至外界。
附图说明
18.图1:实施例一的负压隔离净化高压氧舱的舱内结构示意图(俯视);
19.图2:负压隔离净化高压氧舱内负压隔离间正面结构示意图;
20.图3:带有外排净化处理系统的负压隔离净化高压氧舱结构示意图;
21.图4:负压生成净化主机的结构示意图;
22.图5:非接触式传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23.在图中, 1、舱体,11、不锈钢板,2、负压隔离间,21、密封门,30、负压生成净化主机,33、进风口,34、出风口,35、机箱,36a、风机电机,36a

1、电机轴,36a

2、外磁体,36b、风机叶轮,36b

1、叶轮轴,36b

2、内磁体,37、空气净化模块,4、舱内通道,5、进气过滤器,50、排气管路,51、排气过滤器,53、排气阀,60、排氧管路,61、排氧过滤器,63、排氧阀门,70、洗
舱管路,71、洗舱过滤器,72、洗舱风机,73、洗舱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实施例一
26.负压隔离净化高压氧舱,与传统的高压氧舱所不同的是:将舱体1内部的传统开放式吸氧空间隔设为内部配套有座椅及吸氧设备的若干独立的负压隔离间2,所述负压隔离间2外部的舱内公共区域作为舱内通道4共用;每个负压隔离间2均设置有进气口且在该进气口上配套安装进气过滤器5,每个负压隔离间2均安装有密封门21,所述进气口可以开设在密封门21上,也可以开设在负压隔离间2与舱内通道4相连通的其他部位。每个负压隔离间均设置有与舱内通道4相连通的出气口且在该出气口配置有负压生成净化装置,所述负压生成净化装置用以对负压隔离间2提供负压环境并同时对隔离间内空气提供循环净化过滤。所述负压生成净化装置包括一台负压生成净化主机30,其出风端贯通于舱内通道4,其进风端与负压隔离间2内部相连通,其进风端用以吸收并外排负压隔离间内部空气,进而使所述负压隔离间内部保持负压环境。所述负压生成净化主机30包括一端带有进风口33、另一端带有出风口34的机箱35,在所述机箱35内部沿风流走向依次安装有空气净化模块37和动力模块36,所述空气净化模块35为多级高效过滤组件,其中至少包括二氧化碳吸附模块,所述动力模块36包括风机电机36a及风机叶轮36b,所述风机叶轮36b的出风端与机箱35的出风口34相对应。负压生成净化主机30工作时,产生的负压经由其进风端作用于负压隔离间2内部,使负压隔离间2内部空气在负压作用下进入负压生成净化主机30,在负压生成净化主机30内的空气经高效过滤净化后再通过其出风端排放至舱内通道4,而与此同时,舱内通道4内的空气会在负压作用下,经由每个负压隔离间2的进气口及进气过滤器5回流进入至负压隔离舱2内。在此过程中,负压隔离间2进气口的进气过滤器5将由舱内通道4进入到负压隔离间2内部的空气进行过滤净化处理。为了保证预定的压差,在此过程中应控制负压生成净化装置,使其出风量始终保持大于负压隔离间2的进气量,从而在舱体内部的负压隔离间和舱内通道之间形成压差,以使舱内通道内的空气在压差作用下沿负压隔离间的进气口进入到负压隔离间的内部,保证每个负压隔离间所需负压,同时实现气体的内循环自清洁功能。
27.为了控制负压生成净化装置以及便于对每个负压隔离间2内部负压状态进行监测及调节,本实施例的负压隔离净化高压氧舱的控制台上加装有负压控制组件及负压监测组件,通过负压控制组件能够控制负压生成净化装置的风机电机转速,通过负压监测组件可以在舱外实时观测到每个负压隔离间的负压情况。
28.本实施例不仅对氧舱内部空气进行净化,同时还考虑到氧舱外排气体对舱外室内环境所造成的污染,氧舱外排气体主要包括通过氧舱排气口排出的空气、通过氧舱排氧口排出的氧气以及在洗舱过程中通过洗舱风机外排的气体;为了解决这几部分外排气体对舱外室内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本实施例进一步对舱体的空气排气口、氧气排气口及洗舱风
机进行了结构改进;具体的,所述舱体的空气排气口处焊接一排气管路50连接至室外,所述排气管路50上安装有排气阀53和排气过滤器51,舱内空气通过排气管路50及排气过滤器51过滤净化后排放至室外;所述舱体的氧气排气口处经由排氧管路60连接至室外,所述排氧管路60上安装有排氧阀门63和排氧过滤器61,舱内氧气通过排氧管路60及排氧过滤器61过滤净化后排放至室外;洗舱口经由洗舱管路70连接并引导至室外,所述洗舱管路70上安装有洗舱阀门73、洗舱过滤器71和洗舱风机72。
29.实施例二
30.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氧舱行业因安全因素对进舱电器的供电电压有严格要求,因此本实施例考虑到上述情况,提供了一种非接触式传动装置来解决此问题。在本实施例中,将所述负压生成净化主机30中的风机电机36a移置于舱外,通过所述非接触式传动装置能够将将置于舱外的风机电机36a的输出扭矩传递至置于舱内的风机叶轮36b,进而实现风机电机36a对风机叶轮36b的非接触式传动控制。具体的,所述非接触式传动装置采用的是磁力联轴结构,其包括通过固定罩安装于舱体外部的风机电机36a,以及对位安装于舱体内部的风机叶轮36b,所述电机轴36a

1的端部安装有外磁体36a

2,叶轮轴36b

1的端部安装有内磁体36b

2,内外磁体之间通过磁力耦合实现非接触扭矩传递,且为了实现磁力耦合,该部位的舱体舱壁设置为不锈钢板11。
31.本实用新型的负压隔离净化高压氧舱,通过将开放空间的吸氧区隔离为多个密闭的负压单间,从而在氧舱内不同病员之间形成隔离屏障,有效避免了病员之间通过舱内环境互相交叉传染的风险。在此基础上,在负压隔离间内加装了负压生成净化装置,能够对负压隔离间及舱体内空气中的飞沫、尘埃及二氧化碳进行吸附、过滤和净化,同时去除舱内异味,进而使舱内空气始终保持新鲜纯净,保障病员治疗效果,提高病员氧疗舒适度。另外,对于氧舱在正常使用过程中以及在洗舱过程中向外产生的外排气体对舱外室内产生的污染与危害,本实用新型通过管路将其引导连通至室外,并通过在管路上加装过滤器和风机,进一步过滤外排气体,最终将其安全的排放至外界。
32.以上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