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护理科患者术后活动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71991发布日期:2022-02-12 11:21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一种护理科患者术后活动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护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护理科患者术后活动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2.术后活动能保持全身肌肉的正常张力,从而促进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及血液循环,良好的血运能有效地将氧、营养物质、激素、电解质等带给组织细胞,并携走细胞的代谢产物,保证各器官的生理功能。早期离床活动可以增加肺的通气量,有利于气管分泌物的排出,以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术后早日离床,多作下肢活动,可促进血液循环,防止静脉血栓的发生。手术后腹胀是由于肠道功能受到抑制,肠腔内积气过多所致,故而,早期离床活动能促使肠蠕动早日恢复,减少腹胀,增进食欲,促进排便通畅。
3.目前市场上的一些护理科患者术后活动辅助装置:
4.通过一些术后活动辅助装置的帮助,患者可以很好地进行活动锻炼,但是对于一些行动不便的患者,现有装置不能完成患者下肢进行活动。
5.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护理科患者术后活动辅助装置,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7.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护理科患者术后活动辅助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一些护理科患者术后活动辅助装置,存在对于一些行动不便的患者,现有装置不能完成患者下肢进行活动的问题。
8.(二)技术方案
9.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10.一种护理科患者术后活动辅助装置,包括座椅,所述座椅的下方安装有两个支撑台,两个所述支撑台之间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座椅之间固定有支撑柱,所述支撑台的下表面两侧均固定有支撑腿,所述支撑台的上表面活动安装有辅助活动板,所述辅助活动板的上表面一侧固定有后跟限制板,所述辅助活动板的上表面另一侧固定有顶脚罩,所述辅助活动板的下表面中部固定有固定块,所述辅助活动板的下表面两侧均固定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部活动安装有滑轮,所述支撑台的下表面安装有支撑箱架,所述支撑箱架的中部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的顶部活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顶端固定有转盘,所述转盘的上表面一侧固定有凸柱,所述凸柱的外侧活动套装有套环,所述套环的一侧固定有活动臂杆。
11.优选的,所述固定块的底部一侧固定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活动臂杆远离凸柱的一端通过销轴活动连接。
12.优选的,所述支撑台的上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轮活动安装于滑槽内。
13.优选的,所述套环的内壁固定有轴承,所述套环通过轴承活动套装在凸柱的外侧。
14.进一步的,所述凸柱的顶端固定有限位板,所述支撑箱架与支撑台之间通过螺栓相固定。
15.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柱的顶端与座椅的底面中部相固定,所述支撑柱的底端与固定板的上表面相固定。
16.(三)有益效果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护理科患者术后活动辅助装置:
18.通过支撑台上方设置座椅能够为患者提供便利,为患者提供一个舒适的术后辅助活动环境,通过在辅助活动板上设置后跟限制板和顶脚罩,能够便于将患者的脚部位置进行固定,从而便于辅助活动板带动患者下肢进行辅助活动,通过电机、转轴、转盘、凸柱和套环的配合设置,能够拉动活动臂杆的一端做圆周运动,从而使活动臂杆的另一端拉动连接件以及固定块进行左右水平位移,通过固定块顶部的辅助活动板能够实现对患者下肢的辅助活动作业,给医护人员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并且无需消耗人力,使该装置非常的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护理科患者术后活动辅助装置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护理科患者术后活动辅助装置的支撑台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护理科患者术后活动辅助装置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护理科患者术后活动辅助装置的辅助活动板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护理科患者术后活动辅助装置的支撑箱架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24.图中:1、座椅;2、支撑台;3、固定板;4、支撑柱;5、支撑腿;6、辅助活动板;7、后跟限制板;8、顶脚罩;9、固定块;10、支撑杆;11、滑轮;12、支撑箱架;13、电机;14、转轴;15、转盘;16、凸柱;17、套环;18、活动臂杆;19、连接件;20、滑槽;21、轴承;22、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7.请参阅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护理科患者术后活动辅助装置;包括座椅1,座椅1的下方安装有两个支撑台2,两个支撑台2之间固定有固定板3,通过支撑台2上方设置座椅1能够为患者提供便利,为患者提供一个舒适的术后辅助活动环境,固定板3与座椅1之间固定有支撑柱4,支撑台2的下表面两侧均固定有支撑腿5,支撑台2的上表面活动安装有辅助活动板6,辅助活动板6的上表面一侧固定有后跟限制板7,辅助活动板6的上表面另一侧固定有顶脚罩8,通过在辅助活动板6上设置后跟限制板7和顶脚罩8,能够便于将患者的脚部位置进行固定,从而便于辅助活动板6带动患者下肢进行辅助活动,辅助活动板6的下表面中部固定有固定块9,辅助活动板6的下表面两侧均固定有支撑杆10,支撑杆10的底部活动安装有滑轮11,支撑台2的下表面安装有支撑箱架12,支撑箱架12的中部固定有电机13,电机13的顶部活动连接有转轴14,转轴14的顶端固定有转盘15,转盘15的上表面一侧固定有凸柱16,凸柱16的外侧活动套装有套环17,套环17的一侧固定有活动臂杆18,通过电机13、转轴14、转盘15、凸柱16和套环17的配合设置,能够拉动活动臂杆18的一端做圆周运动,从而使活动臂杆18的另一端拉动连接件19以及固定块9进行左右水平位移,通过固定块9顶部的辅助活动板6能够实现对患者下肢的辅助活动作业,给医护人员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并且无需消耗人力,使该装置非常的省时省力;
2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固定块9的底部一侧固定有连接件19,连接件19与活动臂杆18远离凸柱16的一端通过销轴活动连接,通过设置连接件19为了便于活动臂杆18能够与固定块9快速固定;
2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支撑台2的上表面开设有滑槽20,滑轮11活动安装于滑槽20内,通过设置滑槽20能够为滑轮11提供有利的活动空间,同时又能够合理的控制滑轮11的移动距离;
3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套环17的内壁固定有轴承21,套环17通过轴承21活动套装在凸柱16的外侧,通过设置轴承21能够降低套环17与凸柱16之间产生的摩擦力,更加有利于套环17转动,同时又能够避免套环17与凸柱16之间产生磨损;
3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凸柱16的顶端固定有限位板22,支撑箱架12与支撑台2之间通过螺栓相固定,通过设置限位板22能够对套环17进行限位,避免套环17从凸柱16上脱离;
3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支撑柱4的顶端与座椅1的底面中部相固定,支撑柱4的底端与固定板3的上表面相固定,通过设置支撑柱4为了便于对座椅1进行支撑,并提高座椅1的高度,有效提高了患者进行辅助活动的舒适度。
33.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在使用该护理科患者术后活动辅助装置时,如图1-5所示,首先,医护人员要辅助患者使其安稳的坐在位于支撑台2上方的座椅1上,然后辅助患者的脚部前端放入位于辅助活动板6上表面的顶脚罩8内,并通过辅助活动板6上表面的后跟限制板7对患者脚后跟进行限位,避免患者脚部从辅助活动板6上脱离,准备工作完成后,通过启动电机13带动转轴14旋转,转轴14带动转盘15旋转,通过转盘15表面的凸柱16带动活动臂杆18的一端做圆周运动,而活动臂杆18的另一端则会拉动连接件19以及固定块9进行左右水平位移,通过固定块9带动辅助活动板6在支撑台2的上表面进行左右水平移动,通过辅助活动板6的活动即可实现对患者下肢的辅助活动作业,使患者身体能够尽快恢复,并尽早的康复,以上便是整个装置的工作过程,且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
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34.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