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科用灌肠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650482发布日期:2022-01-26 18:43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科用灌肠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灌肠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内科用灌肠装置。


背景技术:

2.医学的灌肠(enema)是指通过肛门引液体灌洗直肠的操作,有治疗疾病(例如便秘)、另类保健疗法用途,使用的器具及液体必须为医用,否则很容易引发危险,同时灌肠可作为局部泻药,在灌肠后病人随液体排出粪便,可用来治疗便秘和粪便嵌塞,在使用时,用一根管子插入肛门内,深入3~5厘米,然后将液体徐徐输入。
3.现有专利号cn212016316u公开的一种消化内科用灌肠装置,包括注射管,注射管的圆周外壁一侧设置有倾斜设置的进液管,且进液管的内部套接有堵头,注射管的底部设置有出液管,且出液管的底部套接有硅胶导管,硅胶导管远离注射管的一端焊接有肛塞,且硅胶导管靠近肛塞的一端外壁设置有流量调节阀,肛塞的底端外壁一侧开设有竖直设置的注液腔,且注液腔的内部设置有单向阀,肛塞的顶部设置有竖直设置的肛管,肛管的内部设置有竖直设置的分割片,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单向阀可以防止流体回流,当灌肠完成后,打开排液管端部的堵头,废液从排液腔和排液管快速排出,无需将肛管从肛门反复插拔,减轻患者治疗时的痛楚,但是,申请人认为上述申请中的灌肠装置在灌肠的过程中如果患者的括约肌放松的话灌肠管容易脱离,很易出现灌肠液回流的情况,不便于医护人员进行灌肠操作,使用时较为的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科用灌肠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内科用灌肠装置,包括副管与主管,所述副管与主管连接成一根完整的管道,所述副管的内腔中心处开设有第一导液腔,所述副管的前端的侧壁开设有一圈导液孔,且导液孔与第一导液腔相连通,所述副管的后端表面注塑套接有气囊,所述副管的上侧壁内腔开设有第一气道,且第一气道与气囊相连通,所述副管的右侧壁开设有圆形螺纹槽,且圆形螺纹槽位于第一气道的外侧,所述气囊右侧的副管外壁上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主管的内腔中心处开设有第二导液腔,且第二导液腔相对接连通,所述主管的右侧壁连通有注液管,所述主管的上侧壁内腔开设有第二气道,且第二气道与第一气道与相连通,所述主管的外侧壁连接有导气管,且导气管伸入主管的一端与第二气道相连通,所述导气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充气球,所述导气管上连接有泄压阀,所述主管的前端设置有与圆形螺纹槽相配合的螺纹管,所述主管的前端外壁上开设有与第一滑槽相配合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与第二滑槽连成一个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外侧连接有肛塞,所述第二滑槽的内腔固接有伸缩弹簧,且伸缩弹簧与滑块相固接。
6.优选的,所述主管的后端外侧壁套接有加热器,且加热器设定的加热温度与人体
体温相近,适宜的温度能够减少对患者肠道的刺激,从而减少患者的痛苦。
7.优选的,所述导液孔的内腔设置有单向阀,这样只能便于灌肠液的流通,从而减少了肠道排泄物回流管道的可能。
8.优选的,所述气囊的体积小于充气球的体积,这样能够将气囊完全充满鼓起,从而将副管固定在肛道中。
9.优选的,所述第二滑槽的长度与肛塞的宽度相同,这样能够减少主管进入肛道的可能,降低了主管的污染,从而达到循环使用的目的。
10.优选的,所述肛塞的右侧壁设置有磁铁,所述主管的表面设置有与磁铁相磁吸的磁柱,且磁铁与磁柱之间的吸力大于伸缩弹簧的弹力,所述磁柱与主管左侧壁的距离等于滑块与肛塞右侧壁之间的间距和磁铁的长度之和,利用磁铁与磁柱之间的吸力,能够便于将肛塞固定在主管上,从而便于了主管与副管之间的拆卸与安装。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一、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内科用灌肠装置通过充气球、导气管、第一气道与第二气道组成一个充气结构,利用充气结构对气囊进行充气,鼓起的气囊能够限位在患者的肛道,从而减小灌肠装置与肛道分离的可能,同时伸缩弹簧弹性形变后具有一定的弹性势能,从而带动滑块在滑动槽中向着气囊的方向运动,在灌肠的过程中使肛塞始终与气囊紧密贴合,减少了灌肠装置与肛门之间间隙的产生,这样在灌肠的过程中就不怕患者的括约肌打开从而导致灌肠液回流的情况,操作便捷,便于医护人员进行灌肠工作。
13.二、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内科用灌肠装置通过副管上的圆形螺纹槽与主管上的螺纹管螺纹连接,这样能够便于主管与副管之间的快速安装与拆卸,当需要用该装置为另一个患者灌肠时,只需要使副管与主管分离,更换副管即可,更换速度快,同时第二滑槽的长度与肛塞的宽度相同,这样能够减少主管进入肛道的可能,降低了主管的污染,从而降低了患者之间交叉感染的风险。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剖面主视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主视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副管剖面主视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主管剖面主视图;
18.图中、1、副管;2、主管;3、第一导液腔;4、导液孔;5、气囊;6、第一气道;7、第一滑槽;8、圆形螺纹槽;9、注液管;10、第二导液腔;11、第二气道;12、导气管;13、充气球;14、泄压阀;15、第二滑槽;16、螺纹管;17、滑块;18、伸缩弹簧;19、肛塞;20、加热器;21、磁柱;22、磁铁;23、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
21.本实施例中一种内科用灌肠装置,包括副管1与主管2,副管1与主管2连接成一根完整的管道,副管1的内腔中心处开设有第一导液腔3,副管1的前端的侧壁开设有一圈导液孔4,且导液孔4与第一导液腔3相连通,副管1的后端表面注塑套接有气囊5,气囊5的体积小于充气球13的体积,这样能够将气囊5完全充满鼓起,从而将副管1固定在肛道中,副管1的上侧壁内腔开设有第一气道6,且第一气道6与气囊5相连通,副管1的右侧壁开设有圆形螺纹槽8,且圆形螺纹槽8位于第一气道6的外侧,气囊5右侧的副管1外壁上开设有第一滑槽7,主管2的内腔中心处开设有第二导液腔10,且第二导液腔10相对接连通,主管2的右侧壁连通有注液管9,主管2的上侧壁内腔开设有第二气道11,且第二气道11与第一气道6与相连通,主管2的外侧壁连接有导气管12,且导气管12伸入主管2的一端与第二气道11相连通,导气管12的另一端连接有充气球13,导气管12上连接有泄压阀14,主管2的前端设置有与圆形螺纹槽8相配合的螺纹管16,主管2的前端外壁上开设有与第一滑槽7相配合的第二滑槽15,第一滑槽7与第二滑槽15连成一个滑动槽,滑动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块17,滑块17的外侧连接有肛塞19,第二滑槽15的内腔固接有伸缩弹簧18,且伸缩弹簧18与滑块17相固接。
22.本实施例中主管2的后端外侧壁套接有加热器20,且加热器20设定的加热温度与人体体温相近,适宜的温度能够减少对患者肠道的刺激,从而减少患者的痛苦。
23.本实施例中导液孔4的内腔设置有单向阀23,这样只能便于灌肠液的流通,从而减少了肠道排泄物回流管道的可能。
24.本实施例中第二滑槽15的长度与肛塞19的宽度相同,这样能够减少主管2进入肛道的可能,降低了主管2的污染,从而达到循环使用的目的。
25.本实施例中肛塞19的右侧壁设置有磁铁22,主管2的表面设置有与磁铁22相磁吸的磁柱21,且磁铁22与磁柱21之间的吸力大于伸缩弹簧18的弹力,,磁柱21与主管2左侧壁的距离等于滑块17与肛塞19右侧壁之间的间距和磁铁22的长度之和,利用磁铁22与磁柱21之间的吸力,能够便于将肛塞19固定在主管2上,从而便于了主管2与副管1之间的拆卸与安装。
26.工作原理:安装装置,将螺纹管16与圆形螺纹槽8旋转安装,直至无法转动,此时主管2与副管1对接,在使用该消化内科用灌肠装置时,首先将灌肠液从注液管9底部灌注进去,后将注液管9安装在主管2上,如此即可将灌肠装置安装完成,用手扳动肛塞19,使磁铁22与磁柱21分离,然后将副管1插入到患者的肛门内部,直至气囊5完全插入,副管1的长度为5-8厘米,便于医护人员确定插入的深度,接着按压挤充气球13,将气体通过导气管12导入到第一气道6与第二气道11中,然后再进入到气囊5内部,从而使得气囊5膨胀,将患者的肛门口处密封住,在副管1插入的过程,肛塞19在伸缩弹簧18的挤压作用下,始终与气囊5接触,这样在灌肠的过程中就不怕患者的括约肌打开从而导致灌肠液回流的情况,操作便捷,便于医护人员进行灌肠工作,最后医护人员推动注液管9即可将灌肠液由第一导液腔3与第二导液腔10导入到导液孔4中,灌注到患者的肠道内部,待灌肠结束后打开泄压阀14将气囊5的气放掉即可,然后将副管1拔出来就完成了灌肠工作,整个操作过程简单便捷,操作方式较为灵活,使用时便捷性较强,当需要用该装置为另一个患者灌肠时,只需要拉动肛塞19,使肛塞19固定在主管2上,再旋转副管1,使副管1与主管2分离,更换副管1即可,更换速度快,同时有而降低了患者之间交叉感染的风险。
27.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