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UV负离子杀菌消毒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030325发布日期:2021-10-24 05:48阅读:481来源:国知局
一种UV负离子杀菌消毒设备的制作方法
一种uv负离子杀菌消毒设备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安检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为一种uv负离子杀菌消毒设备。


背景技术:

2.流感、细菌等都具有“人和物”携带传染的风险。阻断公共区域、公共交通等行李物品的传染源头,对行李物品的杀菌杀灭病毒尤为重要。传统的人为喷雾消毒液其消杀效率低、人力成本大、受环境影响不便实施、消杀不全面。
3.因此,亟需发明一种消杀能力强的杀菌消毒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uv负离子杀菌消毒设备,能够极大提升对细菌、霉菌、病毒等传染物的消杀能力。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uv负离子杀菌消毒设备,包括用于传输物品的传输机构,所述传输机构上方设有用于对物品进行杀菌消毒的消杀舱,所述消杀舱包括喷雾舱和uv负离子舱;
7.所述喷雾舱内设有用于将消毒液进行雾化的雾化器;
8.所述uv负离子舱内设有紫外线发生装置和负离子发生装置。
9.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uv负离子杀菌消毒设备还包括用于存储消毒液的储液盒,所述储液盒与所述雾化器相连通。
10.进一步,所述储液盒设置在所述喷雾舱内。
11.进一步,所述喷雾舱内设有位于所述传输机构上方的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喷雾舱的顶面之间形成喷雾上层空间,所述储液盒安装在所述喷雾上层空间内。
12.进一步,所述储液盒内设有液位报警器。
13.进一步,所述喷雾舱内设有温度检测仪和加热控制装置,所述储液盒底部设有对消毒液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所述加热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温度检测仪和所述加热装置电连接。
14.进一步,所述uv负离子舱内设有位于所述传输机构上方的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uv负离子舱的顶面之间形成uv负离子上层空间,所述第二隔板采用透明石英制成,所述uv负离子上层空间内设有所述紫外线发生装置。
15.进一步,所述传输机构包括位于所述喷雾舱下方的网状金属链带和位于所述uv负离子舱下方的非金属网带;
16.所述雾化器设置在所述网状金属链带的下方,和/或,所述雾化器设置在所述喷雾舱的四周内壁上;
17.所述紫外线发生装置设置在所述非金属网带的下方,和/或,所述紫外线发生装置设置在所述uv负离子舱的四周内壁上。
18.进一步,所述喷雾舱入口处和所述uv负离子舱出口处均设有屏蔽帘。
19.进一步,所述屏蔽帘表面涂有银胶。
20.进一步,所述uv负离子舱出口处设有两层所述屏蔽帘。
21.进一步,所述消杀舱顶部设有用于形成负压的抽风筒。
22.进一步,所述喷雾舱和uv负离子舱之间设有隔离帘。
23.进一步,所述抽风筒与所述喷雾舱相连通。
24.进一步,所述传输机构上设有重力感应装置。
25.进一步,所述消杀舱外壁上设有体温探测仪,所述体温探测仪连接有报警装置。
26.进一步,所述uv负离子舱内设有用于循环热风的风机。
27.进一步,所述消杀舱舱体外设有保温层。
28.进一步,所述uv负离子舱内壁设有非金属复合材料制成的屏蔽层。
29.进一步,所述uv负离子舱包括uv舱和负离子舱,所述紫外线发生装置设置在所述uv 舱内,所述负离子发生装置设置在所述负离子舱内;或,所述负离子发生装置设置在所述负离子舱内,所述uv舱和负离子舱内均设有所述紫外线发生装置。
3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31.通过喷雾、uv和负离子的共同作用,能够极大提升设备的杀菌消毒能力。
32.此外,本设备的具有优良的隔热保温能力,能够在低温条件下使用。
附图说明
33.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34.图1为本实用新型uv负离子杀菌消毒设备的剖视图;
35.图2为本实用新型uv负离子杀菌消毒设备的剖视图;
36.图3为本实用新型uv舱的截面图;
37.图4为图1中的a向视图。
38.附图标记说明:
[0039]1‑
雾化器;2

紫外线发生装置;3

第一隔板;4

第二隔板;5

储液盒;6

加热装置;7

链带;8

网带;9

屏蔽帘;10

体温探测仪;11

风机;12

抽风筒;13

保温层;14

负离子发生装置;15

隔离帘。
具体实施方式
[0040]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0041]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uv负离子杀菌消毒设备实施例的示意图,包括用于传输物品的传输机构,传输机构上方设有用于对物品进行杀菌消毒的消杀舱,消杀舱包括喷雾舱和uv负离子舱;
[0042]
喷雾舱内设有用于将消毒液进行雾化的雾化器1,雾化器1采用的是雾化头,能够将消毒液进行雾化,使其均匀地弥漫在喷雾舱内对行李物件或者物品进行360
°
全方位消杀;
[0043]
uv负离子舱内设有紫外线发生装置2和负离子发生装置14。具体的:
[0044]
紫外线杀菌作用的原理主要是紫外线对微生物的核酸可以产生光化学危害。当细菌或病毒吸收达3600μw/cm2时,对细菌病毒的去氧核糖核酸dna及核糖核酸rna具有强大的破坏力,使其丧失生存力和繁殖力,另外紫外线使其核算产生自由基引起光电离导致细胞死亡,从而达到杀菌消毒的目的。本实施例中紫外线发生装置采用无臭氧型u型或h型灯管,紫外辐射强度30000uw/cm2,紫外波长uvc(200~280nm),能够对细菌病毒等起有效的消杀作用;
[0045]
如图4所示,负离子舱内设有负离子发生装置14,本实施例的负离子发生装置运用静电释放电子,并通过风流的作用使负离子在舱内弥散开,对细菌病毒等进行无死角灭杀。负离子杀菌消毒的原理:大量负离子与细菌、霉菌、病毒等接触,由于负离子本身携带多余电子,会破坏它们的分子蛋白结构,使其产生结构性改变(蛋白质两极性颠倒)或能量转移,从而使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死亡。
[0046]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uv负离子杀菌消毒设备还包括用于存储消毒液的储液盒5,储液盒5与雾化器1相连通。具体的,储液盒5中通常盛装消毒液(次氯酸水),储液盒5通过管道与雾化器相连通(管道未画出),需要说明的是,管道采用的是隔热材料制成的隔热管,能够避免消毒液在雾化喷出之前收到外界“寒冷”影响而在管道内结冰或结晶无法喷雾。此外,还可以采用超声雾化等方式对消毒液进行雾化。
[0047]
进一步,本实施例的储液盒5设置在喷雾舱内。将储液盒5设置在喷雾舱内可以节约空间,还能够对其起到保温作用。
[0048]
进一步,本实施例的喷雾舱内设有位于传输机构上方的第一隔板3,第一隔板3与喷雾舱的顶面之间形成喷雾上层空间,储液盒5安装在喷雾上层空间内。利用第一隔板3将物品通过的空间与设置储液盒5的空间分隔开,既能够利用第一隔板3来安装储液盒5,还能够防止雾化的消毒液弥散到储液盒所处空间。
[0049]
进一步,本实施例的储液盒5内设有液位报警器。当储液盒5内液位高度低于设定值时,液位报警器会发出警报,提醒工作人员添加消毒液。
[0050]
进一步,本实施例的喷雾舱内设有温度检测仪和加热控制装置,储液盒底部设有对消毒液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6,加热控制装置分别与温度检测仪和加热装置6电连接。储液盒中盛装的次氯酸水一般在零下10℃就会结冰,一般情况下储液盒内温度需保持在20℃左右,当温度检测仪检测到温度过低时,其会触发加热控制装置使其打开加热装置对储液盒进行加热。具体的,本实施例的加热装置6采用的是电加热板。
[0051]
进一步,本实施例的uv负离子舱内设有位于传输机构上方的第二隔板4,第二隔板4 与uv负离子舱的顶面之间形成uv负离子上层空间,第二隔板4采用透明石英制成,uv负离子上层空间内设有紫外线发生装置2。紫外线不能透过普通玻璃隔板但能够透过透明石英玻璃,因此可以采用透明石英玻璃制作第二隔板4。
[0052]
进一步,本实施例的传输机构包括位于喷雾舱下方的网状金属链带7和位于uv负离子舱下方的非金属网带8;由于喷雾舱内长期弥漫有雾化的消毒液,若采用传统的非金属网带,在长期使用的情况下,网带会吸附大量的消毒液,从而变得潮湿,不利于使用。
[0053]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网状金属链带7的下方和喷雾舱的四周内壁上均设有雾化器1,能够对物品进行全方位杀菌消毒;
[0054]
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非金属网带8的下方和uv负离子舱的四周内壁上均设有紫外线发生装置2。具体的,本实施例的紫外线发生装置采用的是紫外灯管。
[0055]
通过控制传输装置的传输速度,还能够控制安检物品的杀菌消毒时间。
[0056]
此外,输送装置还可以采用如图2所示的落地式传送带。
[0057]
进一步,本实施例的喷雾舱入口处和uv负离子舱出口处均设有屏蔽帘9。屏蔽帘9能够有效防止消毒液雾气外溢,还能够阻挡紫外线外漏。
[0058]
进一步,本实施例的屏蔽帘9表面涂有银胶。银胶能够进一步阻挡紫外线外漏。
[0059]
进一步,本实施例的uv负离子舱出口处设有两层屏蔽帘9。两层屏蔽帘9不仅能够进一步防止紫外线外漏,还能起到隔热保温作用。
[0060]
进一步,本实施例的消杀舱顶部设有用于形成负压的抽风筒12。具体的,抽风筒12入口与喷雾舱相连通。抽风筒12可以将雾状的消毒液和热风蒸汽排出舱体外,还能使喷雾舱内部形成负压条件,防止雾状消毒液外溢。
[0061]
进一步,本实施例的喷雾舱和uv负离子舱之间设有隔离帘15。隔离帘15能够防止喷雾舱中的消毒液弥散到uv负离子舱中。
[0062]
进一步,本实施例的传输机构上设有重力感应装置。当重力感应装置检测到设定时间内传输机构上没有放置物品时,控制各个机构和装置停止运行。当重力感应装置检测到有物品放置在传输机构上时,控制各个机构和装置开始运行。
[0063]
进一步,本实施例的消杀舱外壁上设有体温探测仪10,体温探测仪10连接有报警装置。具体的,体温探测仪10安装在喷雾舱入口上方,在人员放置物品到传送机构上时,温度探测仪10会自动测量人员体温,当人员温度超过37.2℃时,报警装置就会发出警报,提醒工作人员对该体温异常人员进行进一步检查。
[0064]
进一步,本实施例的uv负离子舱内设有用于循环热风的风机11。风机11可持续向舱内吹出30

45℃的热风,一方面可以烘干经过喷雾舱物品上残留的消毒液,且短时间30

45℃的热风不会使冷冻食品融化。
[0065]
进一步,本实施例的消杀舱舱体外设有保温层13。具体的,消杀舱设为双层结构,内层为结构层,外层为保温层,能够减慢舱体内部热量流失。
[0066]
进一步,本实施例的uv负离子舱内壁设有非金属复合材料制成的屏蔽层。非金属复合材料(如塑料、橡胶或合成纤维等)屏蔽层,目的是为了防止金属舱体影响负离子杀菌消毒的功能。
[0067]
具体实施中,如图2所示,还可以将uv负离子舱分设为uv舱和负离子舱,紫外线发生装置2设置在uv舱内,负离子发生装置14设置在负离子舱内;或,负离子发生装置14 设置在负离子舱内,uv舱和负离子舱内均设有紫外线发生装置2。
[0068]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