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牵引轮手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72295发布日期:2021-12-24 23:52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一种牵引轮手杖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杖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牵引轮手杖。


背景技术:

2.目前市面上存在的导盲用品有:传统导盲拐杖、智能电子导盲杖和导盲犬,它们在不同程度上都能辅助盲人完成日常出行。
3.导盲杖是最原始至今也仍是盲人最普遍使用的行进辅助工具,通过一根拐杖,盲人可以察觉出地上的障碍物、路面的不平坦、坑洞与台阶等环境中的状况,但传统导盲拐杖结构简单,功能单一,导盲效果一般,安全系数较差;智能电子导盲拐杖新增设计了障碍物提前躲避的预警系统,但遇到上下楼梯和需要跨过的障碍物时,无法跨越,使用体验感一般;导盲犬是经过严格导盲训练的狗,可以给予使用者较大的安全感,但导盲犬前期投入较大,成本较高;作为动物,导盲犬有极大的不稳定性,易被环境影响,且公共场所通常禁止宠物进入,易引起公众恐慌。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牵引轮手杖,该牵引轮手杖能够跨越较小的障碍物。
5.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6.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牵引轮手杖,其特征在于,包括越障轮组件、杆体和控制组件,杆体朝向地面的端部与越障轮组件连接,越障轮组件包括越障轮面,越障轮面为多个,多个越障轮面沿越障轮组件的外侧均匀间隔排布,控制组件与杆体连接,控制组件被设置用于驱动越障轮组件。
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越障轮组件还包括轮轴、轮辋、轮毂和胎面,轮轴、轮辋和轮毂均为同轴设置,轮辋套设在轮轴上,轮辋与轮轴转动连接,轮毂为两个,两个轮毂分别与轮轴的两端固定连接,环绕轮毂边缘均匀设置有若干电磁铁,轮辋设置有与电磁铁匹配的永磁体,胎面套设在轮辋外侧,越障轮面与轮辋连接,多个越障轮面均匀间隔排布在胎面外侧。
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控制组件包括壳体和电池,电池设置在壳体内,电池与电磁铁通过导线连接,壳体与杆体连接。
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杆体包括握持杆和连接杆,连接杆两端分别与轮轴和壳体连接,握持杆与壳体连接。
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连接件,连接件半包覆于越障轮组件外侧,轮轴通过连接件与连接杆连接。
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牵引轮手杖还包括控制电路板、距离感应器和语音播报系统,控制电路板设置在壳体内,距离感应器朝向行进的方向设置,语音播报系统设置在握持杆上,语音播报系统朝向人体一侧设置,距离感应器和语音播报系统均与控制电
路板连接。
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牵引轮手杖还包括gps定位模块,gps定位模块设置在壳体内,gps定位模块与控制电路板连接。
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牵引轮手杖还包括调速装置,调速装置与控制电路板连接。
1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伸缩节,伸缩节设置在连接件和连接杆之间。
1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荧光条,荧光条贴附在牵引轮手杖的外表面。
16.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1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牵引轮手杖,包括越障轮组件、杆体和控制组件,杆体朝向地面的端部与越障轮组件连接,越障轮组件包括越障轮面,越障轮面为多个,多个越障轮面沿越障轮组件的外侧均匀间隔排布,控制组件与杆体连接,控制组件被设置用于驱动越障轮组件。使用时,因越障轮组件包括越障轮面,当越障轮组件遇到较小的障碍物、凹坑或阶梯时,越障轮组件可以通过;越障轮面具有弹性变形的能力,当遇到障碍物时,越障轮面会发生弹性变形,易于通过障碍物;若障碍物很小,仅越障轮面会发生轻微变形,不会引发越障轮组件颠簸,则障碍物也无需注意,使用者平稳通过即可;当障碍物较大但越障轮组件可以越过时,越障轮面发生弹性变形后会使越障轮组件发生位移,进而导致杆体发生位移,向使用者传达需要跨过障碍物的信息,整个越障轮组件的位置也因障碍物、凹坑或阶梯的阻碍而升高或降低,从而带动整个杆体的位置发生变化,使用者通过杆体的位置变化能够感知到前方障碍物;当牵引轮无法通过障碍物时,越障轮组件无法前进,向使用者传达需要绕路的信息;相对于传动导盲拐杖,越障轮组件能够更好地向使用者传达前方障碍物是否可以跨越的信息,增加了产品的易用性和适用范围;相对于智能电子导盲拐杖,同样基于手部触感反馈的障碍物信息方便盲人从传统导盲杖更换设备,减少因设备使用方法更换造成的适应期过长的情况发生;相对于导盲犬,牵引轮手杖无需前期大量投入,且稳定性强,受限进入的场所的数量也相对较少;控制组件被设置用于驱动越障轮组件,能够提供牵引轮前进的动力,使用时更加省力便捷。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具有越障轮面的越障轮组件,方便使用者探明前方障碍物信息,判断前方障碍物是否可以跨越;同时,对于使用传统导盲杖的人,能够减少因设备使用方法更换造成的适应期过长的情况发生;此外,控制组件提供的动力能够在使用产品时让人们更加省力。
18.在实际使用时,打开控制组件开关,控制组件控制越障轮组件向前运动。当越障轮组件遇到较小的障碍物、凹坑或阶梯时,越障轮组件可以通过,并通过杆体的位移向使用者传达需要跨越的信息;当越障轮组件遇到较大的障碍物、凹坑或阶梯时,越障轮组件无法通过,向使用者传达需要绕路的信息。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
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牵引轮手杖整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越障轮组件爆炸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轮毂和电磁铁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轮辋和永磁体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壳体结构示意图;
25.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壳体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26.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握持杆结构爆炸图;
27.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伸缩节和连接件连接结构爆炸图。
28.图标:1

越障轮组件;101

越障轮面;102

轮轴;103

轮辋;1031

第二凸台;104

轮毂;1041

轴孔;1042

第一凸台;105

胎面;106

电磁铁;107

永磁体;108

保护壳;2

握持杆;201

手柄;2011

空腔;2012

扬声器开孔;202

按钮孔;3

连接杆;401

壳体;4011

第一凹槽;4012

第二凹槽;402

第一开孔;5

连接件;501

第三凹槽;502

第二轴孔;503

第二开孔;6

距离感应器;7

开关键;8

调速按键;9

伸缩节;10

荧光条。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30.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1.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32.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3.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代表至少2个。
34.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5.实施例1
36.请参照图1

图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示牵引轮手杖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示越障轮组件1爆炸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示轮毂104和电磁铁106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示轮辋103和永磁体107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示壳体401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示壳体401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示握持杆2结构爆炸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示伸缩节9和连接件5连接结构爆炸图。
37.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牵引轮手杖,包括越障轮组件1、杆体和控制组件,杆体朝向地面的端部与越障轮组件1连接,越障轮组件1包括越障轮面101,越障轮面101为多个,多个越障轮面101沿越障轮组件1的外侧均匀间隔排布,控制组件与杆体连接,控制组件被设置用于驱动越障轮组件1。
38.在本实施例中,基于图1所示,因越障轮组件1包括越障轮面101,当越障轮组件1遇到较小的障碍物、凹坑或阶梯时,越障轮组件1可以通过;越障轮面101具有弹性变形的能力,当遇到障碍物时,越障轮面101会发生弹性变形,易于通过障碍物;若障碍物很小,仅越障轮面101会发生轻微变形,不会引发越障轮组件1颠簸,则障碍物也无需注意,使用者平稳通过即可;当障碍物较大但越障轮组件1可以越过时,越障轮面101发生弹性变形后会使越障轮组件1发生位移,进而导致杆体发生位移,向使用者传达需要跨过障碍物的信息,整个越障轮组件1的位置也因障碍物、凹坑或阶梯的阻碍而升高或降低,从而带动整个杆体的位置发生变化,使用者通过杆体的位置变化能够感知到前方障碍物;同时,若越障轮组件1可以通过障碍物,表明前方障碍物阻碍较小,障碍物可以跨过,无需绕路行进;相对于传动导盲拐杖,具有越障轮面101的牵引轮手杖能够更好地向使用者传达前方障碍物是否可以跨越的信息,增加了产品的易用性和适用范围;相对于智能电子导盲拐杖,同样基于手部触感反馈的障碍物信息方便盲人从传统导盲杖更换设备,减少因设备使用方法更换造成的适应期过长的情况发生;相对于导盲犬,牵引轮手杖无需前期大量投入,且稳定性强,受限进入的场所的数量也相对较少;控制组件被设置用于驱动越障轮组件1,能够提供牵引轮前进的动力,使用时更加省力便捷。
39.在实际使用时,打开控制组件开关,控制组件控制越障轮组件1向前运动。当越障轮组件1遇到较小的障碍物、凹坑或阶梯时,越障轮组件1可以通过,并通过杆体的位移向使用者传达需要跨越的信息;当越障轮组件1遇到较大的障碍物、凹坑或阶梯时,越障轮组件1无法通过,向使用者传达需要绕路的信息。
40.进一步地,越障轮组件1还包括轮轴102、轮辋103、轮毂104和胎面105;轮轴102、轮辋103和轮毂104均为同轴设置,轮辋103套设在轮轴102上,轮辋103与轮轴102转动连接,轮毂104为两个,两个轮毂104分别与轮轴102的两端固定连接,环绕轮毂104边缘均匀设置有若干电磁铁106,轮辋103设置有与电磁铁106匹配的永磁体107,胎面105套设在轮辋103外侧,越障轮面101与轮辋103连接,多个越障轮面101均匀间隔排布在胎面105外侧。
41.在本实施例中,基于图2

图4所示,轮轴102中部直径比两端直径大,轮辋103套设在轮轴102中部,轮辋103与轮轴102之间通过滚动轴承转动连接;轮轴102中部直径较大部分的两侧开设有五个螺杆孔,轮毂104中心开设有轴孔1041,轮毂104开设有与螺杆孔匹配的螺杆孔,将轴孔1041套设在轮轴102两端,并通过螺母和穿过螺杆孔的螺杆与轮轴102固定;轮毂104背向轮辋103的端面具有以轮毂104对称轴为轴心的环形第一凸台1042,第一凸
台1042的外侧壁均匀设置有十六个矩形电磁铁106,轮辋103的两侧具有以轮辋103对称轴为轴心的环形第二凸台1031,第二凸台1031的内侧壁均匀设置有十六个与电磁铁106匹配的永磁体107,胎面105套设在轮辋103外侧;当电磁铁106接通电后,电磁铁106与永磁体107相互作用,依据常见的电动机原理,使具有永磁体107的轮辋103围绕轮轴102旋转,从而带动胎面105旋转,进而使整个牵引轮手杖向前运动;越障轮面101为u形结构,越障轮面101采用橡胶材质,数量为六个,u形越障轮面101相对的两侧内壁通过冷硫化粘接胶水粘结在轮辋103侧壁上,越障轮面101沿越障轮组件1的外侧均匀间隔排布,越障轮面101与胎面105之间存在间隙;橡胶材质的越障轮面101具有弹性变形的能力,因越障轮面101与胎面105之间存在间隙,当遇到障碍物时,越障轮面101会发生弹性变形,易于通过障碍物;若障碍物很小,仅越障轮面101会发生轻微变形,不会引发越障轮组件1颠簸,则障碍物也无需注意,使用者平稳通过即可;当障碍物较大但越障轮组件1可以越过时,越障轮面101发生弹性变形后会与胎面105抵触,使胎面105发生位移,从而使整个越障轮组件1发生位移,进而导致杆体发生位移,向使用者传达需要跨过障碍物的信息;当牵引轮无法通过障碍物时,越障轮组件1无法前进,向使用者传达需要绕路的信息。
42.在上述实施例中,轮轴102两端具有外螺纹,具有外螺纹的端部穿过轴孔1041后,通过与外螺纹匹配的螺母将轮毂104和轮轴102固定;通过在轮轴102上设置外螺纹,能够在不增加螺杆数量的情况下增加连接强度。
43.在上述实施例中,越障轮组件1的两端均安装有保护壳108,保护壳108通过螺栓固定在轮毂104上;保护壳108能够防止电磁铁106和永磁体107直接暴露在环境中,减少外部污物或物品对其污染或磕碰,增加了产品的可靠性;同时,保护壳108表面能够印制图案,增加了产品的美观程度。
44.在上述实施例外的其它实施例中,u形越障轮面101相对的两侧内壁通过螺钉固定在轮辋103侧壁上;螺钉连接具有可拆卸的特点,在越障轮面101需要更换时,仅需将其拆卸,无需更换整个越障轮组件1,降低了维修成本。
45.进一步地,控制组件包括壳体401和电池,电池设置在壳体401内,电池与电磁铁106通过导线连接,壳体401与杆体连接。
46.在本实施例中,电池通过导线与控制电路板连接,电池和控制电路板通过绝缘胶带粘接在壳体401内侧壁上。电池用于为整个牵引轮手杖提供电力。
47.进一步地,杆体包括握持杆2和连接杆3,连接杆3两端分别与轮轴102和壳体401连接,握持杆2与壳体401连接。
48.在本实施例中,基于图1、图5和图6所示,壳体401的一端具有与握持杆2的端部匹配的第一凹槽4011,握持杆2的端部插入到第一凹槽4011中,握持杆2和壳体401均为聚丙烯材质,通过pp胶水将握持杆2固定在第一凹槽4011内;聚丙烯具有质轻、耐腐蚀的特点,能够减轻整个产品的重量;壳体401的另一端具有与连接杆3的端部匹配的第二凹槽4012,连接杆3的端部插入到第二凹槽4012中,连接杆3为聚丙烯材质,通过pp胶水将连接杆3固定在第二凹槽4012内;连接杆3远离壳体401的一端用于与轮轴102连接。
49.在上述实施例中,基于图1和图7所示,握持杆2远离壳体401的一端具有手柄201,手柄201与握持杆2一体注塑成形加工而成,手柄201与连接杆3的夹角为45度,手柄201朝向远离地面的方向倾斜;手柄201与连接杆3的夹角为45度符合使用者人机手握设计,大大提
升使用者使用舒适度与体验感。
50.在上述实施例外的其它实施例中,握持杆2、壳体401和连接杆3均采用碳纤维材质;握持杆2的端部通过碳纤维胶水固定在第一凹槽4011中,连接杆3的端部通过碳纤维胶水固定在第二凹槽4012中;碳纤维材料具有耐腐蚀性、高强度的特点,能够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51.在上述实施例外的其它实施例中,手柄201与连接杆3角度设计为90度。
52.在上述实施例外的其它实施例中,手柄201与连接杆3角度设计为20度。
53.进一步地,连接件5半包覆于越障轮组件1外侧,轮轴102通过连接件5与连接杆3连接。
54.在本实施例中,基于图1和图8所示,连接件5的上端具有与连接杆3远离壳体401的端部相匹配的第三凹槽501,用pp胶水将连接杆3固定在第三凹槽501内;连接件5搬包覆于越障轮组件1外侧,连接件5相对的两侧壁均开设有第二轴孔502,轮轴102的两端均具有外螺纹,连接件5通过第二轴孔502套设在轮轴102的两端,并通过螺母将连接件5固定在轮轴102上。连接件5的半包覆结构能够减少越障轮组件1与外部物体的磕碰,减少其损坏的情况发生;同时,在牵引轮工作时,能够一定程度防止人员与越障轮组件1接触,从而减少越障轮组件1对人体的磕碰;此外,半包覆的结构能够阻挡部分飞溅的尘土,防止污染物溅射到使用者身上,改善了使用体验。
55.实施例2
56.请参照图1、图7和图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示牵引轮手杖整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示握持杆2结构爆炸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示伸缩节9和连接件5连接结构爆炸图。
57.本实施例基于实施例1的技术方案提出:牵引轮手杖还包括控制电路板、距离感应器6和语音播报系统,控制电路板设置在壳体401内,距离感应器6朝向行进的方向设置,语音播报系统设置在握持杆2上,语音播报系统朝向人体一侧设置,距离感应器6和语音播报系统均与控制电路板连接。
58.在本实施例中,基于图1所示,控制电路板上包括stm32f103rbt6单片机,距离感应器6选用型号为hc

sr04的超声波测距模块;壳体401上开设有第一开孔402,距离感应器6通过绝缘胶带固定在第一开孔402处,距离感应器6朝向行进的方向设置,距离感应器6通过导线与控制电路板连接;距离感应器6用来探测前进方向中的障碍物,实时探测前方的路况;语音播报系统包括语音电路板、扬声器、语音播放芯片和音频集成功放;扬声器的型号为bat

40y

6,语音播放芯片的型号为isd4004、音频集成功放的型号为lm386;手柄201内部具有容纳语音播报系统的空腔2011,空腔2011的壁面开设有扬声器开孔2012,语音播报系统安装在空腔2011内并通过绝缘胶带固定,扬声器朝向人体一侧设置,扬声器发出的声音通过扬声器开孔2012传出;握持杆2为中空结构,空腔2011通过握持杆2与壳体401内部连通,语音播放芯片和音频集成功放设置在语音电路板上,扬声器通过导线与语音电路板连接,语音电路板通过导线与控制电路板连接;型号为isd4004的语音播放芯片具有可多次重复录放、存储时间长、使用时不需要扩充存储器、所需外围电路简单等特点;型号为lm386音频集成功放能够将弱信号放大到人能听到的程度,自身功耗低、更新内链增益可调整、电源电压范围大、外接元件少和总谐波失真小等优点;当距离感应器6探测到前方障碍物信号后,
障碍物信号将信号传递到控制电路板,控制电路板触发语音播报系统播报语音提醒使用者避让;语音播报系统朝向人体一侧设置能够使使用者更加清晰地听清播放内容。
59.在上述实施例中,基于图1和图7所示,握持杆2远离壳体401的端部安装有开关键7,开关键7通过导线与控制电路板;通过开关键7,使用者能够打开和关闭产品;将开关键7设置在握持杆2的端部易于盲操作,对盲人和视障人群更加友好。
60.在上述实施例外的其它实施例中,基于图1和图8所示,距离感应器6的数量为两个,均选用型号为hc

sr04的超声波测距模块;壳体401上开设有第一开孔402,其中一个距离感应器6通过绝缘胶带固定在第一开孔402处;连接件5开设有第二开孔503,另一个距离感应器6通过绝缘胶带固定在第二开孔503处,并通过导线控制电路板连接;两个距离感应器6均朝向前进方向设置;两个距离感应器6能够更加全面地对前方的路况进行测量,避免了因一个距离传感器的探测范围有限而导致的障碍物无法探测完全的情况发生。
61.在上述实施例外的其它实施例中,距离感应器6的数量为三个,三个距离感应器6分别设置在握持杆2、壳体401和连接件5上。
62.进一步地,牵引轮手杖还包括gps定位模块,gps定位模块设置在壳体401内,gps定位模块与控制电路板连接。
63.在本实施例中,gps定位模块的型号为atk1218

bd,gps定位模块通过螺钉固定在壳体401壁面上,并通过导线与控制电路板连接。gps定位模块能够实时监测使用者当前的位置,位置信息通过语音播报系统传递给使用者,减少使用者迷路的风险。
64.实施例3
65.请参照图7。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示握持杆2结构爆炸图。
66.本实施例基于实施例1的技术方案提出:牵引轮手杖还包括调速装置,调速装置与控制电路板连接。
67.在本实施例中,基于图7所示,调速装置包括电机调速器和调速按键8,电机调速器的型号为5apwm,电机调速器设置在壳体401内,并通过螺钉固定在壳体401上,电机调速器通过导线与控制电路板连接;调速按钮包括加速键和减速键,握持杆2上开设有按钮孔202,加速键和减速键设置在按钮空内并通过导线与电机调速器连接,调速按键8朝向人体一侧设置;通过调速装置,使用者能够依据自身的状况调节越障轮组件1的运动速度,增加了产品的适用范围。
68.实施例4
69.请参照图1和图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示牵引轮手杖整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示伸缩节9和连接件5连接结构爆炸图。
70.本实施例基于实施例1的技术方案提出:还包括伸缩节9,伸缩节9设置在连接件5和连接杆3之间。
71.在本实施例中,基于图1和图8所示,伸缩节9的一端套设在连接杆3远离壳体401的端部,并通过pp胶水与连接杆3固定连接,伸缩节9的另一端插入到第三凹槽501中,并通过pp胶水与连接件5固定连接。伸缩节9能够起到减震的作用,在比较颠簸的路况下能够提升使用体验。
72.进一步地,还包括荧光条10,荧光条10贴附在牵引轮手杖的外表面。
73.在本实施例中,基于图1所示,荧光条10贴在壳体401外侧壁面上;在夜晚出行时,
荧光条10能发出荧光提醒周围的人和车进行避让,提高了安全性。
74.在上述实施例中,越障轮组件1、连接件5和杆体的外表面均贴附有荧光条10;多处位置均设置有荧光条10能够增大在夜晚出行时被别人看到的概率,放置因荧光条10被遮挡造成的无法发现使用者的情况,从而降低危险情况的发生。
7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牵引轮手杖,包括越障轮组件1、杆体和控制组件,杆体朝向地面的端部与越障轮组件1连接,越障轮组件1包括越障轮面101,越障轮面101为多个,多个越障轮面101沿越障轮组件1的外侧均匀间隔排布,控制组件与杆体连接,控制组件被设置用于驱动越障轮组件1。使用时,因越障轮组件1包括越障轮面101,当越障轮组件1遇到较小的障碍物、凹坑或阶梯时,越障轮组件1可以通过;越障轮面101具有弹性变形的能力,当遇到障碍物时,越障轮面101会发生弹性变形,易于通过障碍物;若障碍物很小,仅越障轮面101会发生轻微变形,不会引发越障轮组件1颠簸,则障碍物也无需注意,使用者平稳通过即可;当障碍物较大但越障轮组件1可以越过时,越障轮面101发生弹性变形后会使越障轮组件1发生位移,进而导致杆体发生位移,向使用者传达需要跨过障碍物的信息,整个越障轮组件1的位置也因障碍物、凹坑或阶梯的阻碍而升高或降低,从而带动整个杆体的位置发生变化,使用者通过杆体的位置变化能够感知到前方障碍物;当牵引轮无法通过障碍物时,越障轮组件1无法前进,向使用者传达需要绕路的信息;相对于传动导盲拐杖,越障轮组件1能够更好地向使用者传达前方障碍物是否可以跨越的信息,增加了产品的易用性和适用范围;相对于智能电子导盲拐杖,同样基于手部触感反馈的障碍物信息方便盲人从传统导盲杖更换设备,减少因设备使用方法更换造成的适应期过长的情况发生;相对于导盲犬,牵引轮手杖无需前期大量投入,且稳定性强,受限进入的场所的数量也相对较少;控制组件被设置用于驱动越障轮组件1,能够提供牵引轮前进的动力,使用时更加省力便捷。
76.在实际使用时,打开控制组件开关,控制组件控制越障轮组件1向前运动。当越障轮组件1遇到较小的障碍物、凹坑或阶梯时,越障轮组件1可以通过,并通过杆体的位移向使用者传达需要跨越的信息;当越障轮组件1遇到较大的障碍物、凹坑或阶梯时,越障轮组件1无法通过,向使用者传达需要绕路的信息。
77.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