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件及含该注射件的输液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58161发布日期:2021-12-17 22:38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注射件及含该注射件的输液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注射件及含该注射件的输液器。


背景技术:

2.输液器主要用于临床患者静脉输液,传统输液器可穿刺加药注射件大多设置在茂菲氏滴斗上,国家标准gb8368

2018于2021年实施,标准要求注射件需设置在输液器管路末端,目前市面常见位于输液器末端的注射件形状均为y型结构(图1),输液器排气时,均会在注射件内腔残留一段空气,当抖动或加药时,空气极易进入管路,形成气液混合气泡,并输入人体造成空气栓塞,危害人体健康。
3.发明专利cn 108785793 a注射件及含该注射件的输液器中公开的注射件(图2),进液通道、加药通道和出液通道相互串联成一个无死角的液体通道,以防止排气时气泡驻留在内腔。但实际使用时偶尔还会出现气泡残留在内腔的现象,其原因是进液通道和出液通道直径比加药通道直径尺寸差异大,排气时药液很难充分填满加药通道,空气易残留在加药通道内,同时注射件的外形较异形,医护人员手持加药时,容易刺偏扎到手。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注射件及含该注射件的输液器,在使用过程中,注射件的通道内不会驻留气泡。
5.一种注射件,用于输液器中,包括本体和设于所述本体中的垫片,所述本体包括依序连接的进液通道、加药通道和出液通道,所述进液通道的末端连接所述加药通道的始端,所述加药通道的末端连接所述出液通道的始端,所述加药通道的末端与所述出液通道的始端的连接处向外凸起形成一凸台,所述凸台中设有容纳槽,所述垫片设于所述容纳槽中;
6.所述进液通道与加药通道的连接内弯处设有第一挡板,所述出液通道与加药通道的连接内弯处设有第二挡板。
7.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中,各段内腔截面大小相近,当药液经过进液通道和加药通道的连接处时,液流被第一档板阻挡并改变流向,朝向拐角最难填满药液的外侧流动,液流在完全填满拐角处内腔后再流入加药通道中;当药液到达加药通道与出液通道的连接处时,同样第二挡板会将液流引向拐角最难填满药液的外侧,同时由于第二挡板将加药通道与出液通道的连接处的最小截面积减小了,药液由于液体张力,不会经过最小截面处流入出液通道,而是等药液填满整个加药通道内腔后,才打破张力,流入出液通道中,此时整个内腔全部气泡被排出,有效防止空气残留在通道中,避免空气在输液中途进入患者体内,在患者血管内造成空气栓塞。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挡板的面积为所述进液通道与加药通道的连接处截面积的1/4~3/4,所述第二挡板的面积为所述出液通道与加药通道的连接处截面积的1/4~3/4。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挡板的厚度为0.2mm~1.2mm,所述第二挡板的厚度为0.2mm~
1.2mm。
10.进一步地,所述进液通道包括相连接的进液接头孔和进液孔,所述进液孔与所述加药通道连通;
11.所述进液孔的直径与所述加药通道的直径相等或者相差不大于1.5mm,且小于所述进液接头孔的直径。
12.进一步地,所述出液通道包括相连接的出液接头孔和出液孔,所述出液孔与所述加药通道连通;
13.所述出液孔的直径与所述加药通道的直径相等或者相差不大于1.5mm,且小于所述出液接头孔的直径。
14.进一步地,所述进液接头孔的直径为φ3mm~φ4.5mm,所述进液孔的直径为φ2mm~φ4mm。
15.进一步地,所述本体为一体成型的“z”字型塑胶注塑件,所述进液通道和所述出液通道平行设置,所述进液通道的轴线与所述加药通道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20
°
~60
°

16.进一步地,所述凸台的外壁上设有防针刺护板。
17.进一步地,所述防针刺护板的截面为圆形、椭圆形、方形或扇形。
18.一种输液器,包括输液导管和注射件,其中,所述进液通道的始端与上部分输液导管连接,所述出液通道的末端与下部分输液导管连接。
附图说明
19.图1为传统存在缺陷的y型结构注射件的剖视图;
20.图2为发明专利cn 108785793 a公开的注射件的剖视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注射件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图3中注射件的剖视图。
23.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24.本体10进液通道101进液接头孔1011进液孔1012加药通道102出液通道103出液接头孔1031出液孔1032凸台104容纳槽105第一挡板106第二挡板107防针刺护板108指示箭头109
25.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27.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
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28.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9.请参阅图3和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注射件,用于输液器中,包括本体10和设于所述本体10中的垫片11,所述本体10包括依序连接的进液通道101、加药通道102和出液通道103,所述进液通道101的末端连接所述加药通道102的始端,所述加药通道102的末端连接所述出液通道103的始端,所述加药通道102的末端与所述出液通道103的始端的连接处向外凸起形成一凸台104,所述凸台104中设有容纳槽105,所述垫片11设于所述容纳槽105中;
30.所述进液通道101与加药通道102的连接内弯处设有第一挡板106,所述出液通道103与加药通道102的连接内弯处设有第二挡板107。
31.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各段内腔截面大小相近,当药液经过进液通道101和加药通道102的连接处时,液流被第一档板106阻挡并改变流向,朝向拐角最难填满药液的外侧流动,液流在完全填满拐角处内腔后再流入加药通道102中;当药液到达加药通道102与出液通道103的连接处时,同样第二挡板107会将液流引向拐角最难填满药液的外侧,同时由于第二挡板107将加药通道102与出液通道103的连接处的最小截面积减小了,药液由于液体张力,不会经过最小截面处流入出液通道,而是等药液填满整个加药通道102内腔后,才打破张力,流入出液通道103中,此时整个内腔全部气泡被排出,有效防止空气残留在通道中,避免空气在输液中途进入患者体内,在患者血管内造成空气栓塞。
32.请参阅图3和图4,所述第一挡板106的面积为所述进液通道101与加药通道102的连接处截面积的1/4~3/4,所述第二挡板107的面积为所述出液通道103与加药通道102的连接处截面积的1/4~3/4。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挡板106和第二挡板107能够有效防止空气残留在通道中,同时确保顺利输液。
3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挡板106的厚度为0.2mm~1.2mm,所述第二挡板107的厚度为0.2mm~1.2mm。
34.在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进液通道101包括相连接的进液接头孔1011和进液孔1012,所述进液孔1012与所述加药通道102连通;
35.所述进液孔1012的直径与所述加药通道102的直径相等或者相差不大于1.5mm,且小于所述进液接头孔1011的直径。
36.在本实用新型另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出液通道103包括相连接的出液接头孔1031和出液孔1032,所述出液孔1032与所述加药通道102连通;
37.所述出液孔1032的直径与所述加药通道102的直径相等或者相差不大于1.5mm,且小于所述出液接头孔1031的直径。
38.进一步地,所述进液接头孔1011的直径为φ3mm~φ4.5mm,所述进液孔1012的直径为φ2mm~φ4mm。
39.在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本体10为一体成型的“z”字型塑胶注塑件,可直接注塑而成,无需拆分成多个塑胶件单独注塑后再组装,从而降低了注塑模具成本、人工组装成本和提高了产能。
40.优选地,所述进液通道101和所述出液通道103平行设置,因为所述本体10通过模具直接注塑成型,而模具的开模方向一般为两边打开,如果所述进液通道101和所述出液通道103不平行,则会导致模具芯子不平行,从而脱模不方便,整个注射件从模具中抽不出来。
41.进一步地,所述进液通道101的轴线与所述加药通道102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20
°
~60
°
。此角度范围为经过多次试验之后而得,超过或者小于这个角度范围,会使得注射件的结构外形变得不恰当。例如:夹角为0
°
时,进液通道101、加药通道102和出液通道103之间不可能连接在一起;夹角为5
°
、85
°
或90
°
时,对应的模具行位改变,整个模具将变得更加复杂,导致模具的结构不容易实现。
42.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凸台104的外壁上设有防针刺护板108,所述防针刺护板108用于防止医护人员使用钢针穿刺所述垫片11进行加药时未对准而刺伤自己。
43.进一步地,所述防针刺护板108的截面为圆形、椭圆形、方形或扇形。
44.请参阅图3,在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加药通道102的外壁上设有指示箭头109,所述指示箭头109用于指示加药方向。
45.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垫片11采用乳胶、橡胶或硅胶当中的一种制成,这样是为了在加药时,便于注射器针管穿刺所述垫片11。
46.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输液器,包括输液导管和注射件,其中,所述进液通道101的始端(即进液接头孔1011)与上部分输液导管连接,所述出液通道103的末端(即出液接头孔1031)与下部分输液导管连接。
47.综上,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第一挡板106和第二挡板107,使得液体可以在输液前将各通道内的空气排出,有效防止空气残留在通道中,避免空气在输液中途进入患者体内,在患者血管内造成空气栓塞。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更利于注塑模具的设计,本体10作为一整体塑胶件,可直接注塑而成,无需拆分成多个塑胶件单独注塑后再组装,从而降低了注塑模具成本、人工组装成本、提高了产能,并且避免了多个配件组装后,液体泄漏的风险。
48.上述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